如梦令评课稿范文
听了石老师上的《如梦令》后,我觉得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吃透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一堂课下来已经把应该掌握的东西牢牢地把握住了。如:一开始石老师就以旧带新,让学生通过诗与词的对比,一下子就把词的特点抓住了。(词有词牌名、句子有长有短等)。
古诗词语言精炼,富有极强的表现力。诗人往往在寥寥几笔中容纳了丰富的内容,或表现极富特征的生活场景,或表达真挚丰富的思想感情。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还不是很强,再加上一些字词在古今意义上的不同,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或优美、慷慨激昂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古诗中的思想感情。
石老师的这堂课处处在为学生创设“词境”,中间有语言、图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先用自己的理解说说每句词的意思。同时她还利用文本多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出示“溪亭日暮”美景图后,石老师描述:“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林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那样的时候,那样的地方,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呢?学生说到饮酒、作诗、下棋等等,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想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素养一个重要途径。石老师通过想象三个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最后又把整体作为一幅流动的画,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石老师重视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语言的训练,为学生的语言文字打下根基。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这首词语言精炼优雅,石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词眼”——“醉”,品味语言,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醉在美酒中,还醉在美丽的风景中,更醉在幸福的生活中,把握住了词人的情感脉搏。
李清照的`作品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后期作品多写凄凉愁苦,而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闺中生活和豪爽开朗的性格。石老师将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声声慢》与这首词进行对比,使学生对李清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由读词到读作者,又由作者的生活、情感经历回归到本首词。通过对比读,让学生体会到年轻的李清照的生活、心境和年老时截然不同,读出了“醉”的两种情感,《声声慢》中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而《如梦令》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从而产生比较强的情感冲击。
【如梦令评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如梦令评课稿2篇12-31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