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统计和可能性》评课稿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教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建构学生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充分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探究新知。教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也做了很多文章,从课件的制作,到随机转盘的使用,都显现出教者丰富的信息技术水平。另外,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感觉到教师从层次、重难点方面不仅设计得惟妙惟肖,就连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更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层次分明,知识结构清晰,新理念运用丰富。
游戏导入、摸球讲授、数学应用故事等情节设计是李老师设计本课的精华所在,这跟主导线由浅入深地让学生随机现象相等的特点,并且在知识结构上由统计进而转向可能性的分析,过程清晰、明了。并且本课着重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可谓是本节课又一亮点。这说明李老师课前准备做的很充分,对班级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也很通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寻求自己的探索方法,快乐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学生学习有针对性。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习新的统计方法,感受生活中随机可能性的相等性。教者对这个教学过程处理的巧妙与否,也正决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李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在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将知识在活动中轻松接受、巩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者通过故事让孩子体会统计与可能性的应用知识,从而加深了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印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的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教学还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有效了解可能性的同时,培养空间直观思维,能自主解决探索问题。教者的这样的设计让我感受到教师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寻求自己合适的学习、探索方式。
三、以生为本,巧妙运用多媒体,体现差异、照顾差异。
现今的教学提倡与信息技术整合,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学有所思、寓教于乐。学生更大程度的掌握巩固着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同时教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用这样简单、直观的多媒体操作,方便了学有困难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行动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同时又是能充分体现学生差异,并且照顾差异的最好做法。整个教学过程我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多探索,多思考;另一方面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别人的提点下,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习,探索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感受到收获最多的是学生,无论从知识获得、探索方法方面,还是从生活应用、品德培养方面,教者真正从学生出发,挖掘教材;运用新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尊重差异,设计完美的教学过程,真正遵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北京版数学《统计和可能性》评课稿】相关文章:
统计评课稿01-15
平移和旋转评课稿01-19
狼和鹿评课稿01-15
松鼠和松果评课稿01-13
狼和小羊评课稿01-11
线段、射线和直线评课稿01-17
数学评课稿集锦15篇01-05
数学评课稿通用15篇01-05
数学评课稿(合集15篇)01-05
数学评课稿汇编15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