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评课稿

时间:2024-07-24 09:59:14 美云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定风波》评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那么问题来了,评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定风波》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风波》评课稿 1

  对于高中生,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让他们见“所未见”的东西,闻“所未闻”的东西。应该汁多肉丰,让他们在这堂课中真正汲取到知识的、文学的、情感价值的和人生观方面的东西。

  总体上说,张老师所讲苏轼的《定风波》,有三个可说之处:

  1、对新课标的研究有深度。尤其是在体现新课标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表现突出。

  2、注重课堂的实效性。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并做到让每一位学生一节课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3、师生交流充分且教学过程流畅。对教学过程的`详细琢磨和精心设计,表现了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纯熟的驾驭能力。

  张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苏轼的《定风波》,内容很少,全词仅仅62个字,而对于苏轼,大家又都很熟悉,如果仅仅就这首词来赏析的话,这堂课就会没有厚度,不够充实;而如果我们一堂课交给学生很多的话,对所交的所有内容学生都只会识其皮毛,难求甚解。

  张老师的课,抓住苏轼的旷达重点讲透,让学生在学了这首词,真正理解了苏轼的旷达之后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读懂其他同类的苏轼的词。把课堂赏析部分分成这样几步: 先让学生领会到苏轼面对眼前风雨的从容;再让学生领会到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在讲述这一点时重点介绍苏轼坎坷多磨难的经历,让学生看到苏轼经历的风雨之多;经历这么多的磨难为何还能做到从容应对呢?自然引导学生看到了苏轼“无风雨夜无晴”的人生境界,即旷达思想。

  至此,主旨毕现,但就此停止的话,学生对于苏轼的旷达依然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上,是不深入不透彻的。于是在此处张老师借用苏轼的其他词句让学生看到苏轼“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心系天下的苏轼。联系苏轼经历的重重磨难和环海沉浮,让学生领会到苏轼的旷达实质上是历经磨难志不得伸的沧桑,是忍下眼泪亮给我们的坚强。那么到此学生应该能够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了。而且学生又见到了苏轼不少其他的词句,知识面扩宽了,课堂也丰厚了。

  如何使课堂流畅自然,循循善诱,逐步加深?在备课中,我做了多种设计,也做了多个否定。河蚌痛苦的眼泪孕育了闪亮的珍珠,苏轼一路坎坷一路歌,阅读苏轼中思路逐步清晰。

  《定风波》评课稿 2

  和罗怡一样,我也很喜欢《定风波》这首词,只有拥有旷达、超脱的性格和修养的东坡才写得出这样的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自然的阴晴风雨在他笔下是那么的浑然美妙,怡然动人。

  这是第一次听师傅的课,也是第一次听《定风波》的公开课,感受到了师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教学的魅力,也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学会了几招,在这里略谈自己的感受。(上周听了师傅对评课的要求,心里心总回响着师傅的教导:要找一个点来评,在否定之时要说处自己怎样来处理……故提笔之前,很想找准一个点,很想为本文拟一个主标,围绕题目来评,但想了很久,实在不知单从哪一点入手,最终还是采用2+2式来评。)

  我的收获:

  一、读中悟、悟中读。

  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着。语文学习是匍匐在语言上的,周老师在这课堂中,朗读指导与词句品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朗读中走近苏轼,感悟作者的情怀。这堂课中周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四处。

  1、老师读小序学生读词,要求学生闭眼感悟,然后点出关键词“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读出作者遇雨时的淡定。

  2、讲到上片遇雨,要求抓“莫听、何妨、谁怕”读出微醉之态。还特别点出“吟”与“啸”的轻重处理,吟是轻,啸是高和远,寓品词于朗读指导之中。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再读上片,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3、下片周老师先让一位学生读,然后说“情感没进去”,又请另一位学生读,然后指导学生:第一个词一定要读好,是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再问学生“料峭”的意思,由明白词义转而引导学生如何在朗读上表现出这种微寒的感受。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渐渐读出了感觉,走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4、引出“乌台诗案”和其它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后,全班再齐读。

  读中悟,悟中读,周老师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诗人的情感,并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自然流露。

  二、知人论诗,巧穿妙引。

  周老师本堂课的另一大亮点是对“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的巧妙处理。周老师没有按常规的套路——先简介作者然后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而是在讲下片时,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感情转折的“回首”一词,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作者在回顾自身经历,引出“乌台诗案”的背景,并补充《苏轼文集》中《致李端淑书》《与李公择》的选段,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接着引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也无风雨也无晴——走进苏轼澄明旷达的心境”。在讲完写景、状物、抒情时,周老师又引了苏轼的诗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在这堂课上周老师引领学生慢慢走向文本深处,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从原有的冷漠到情感的投入。

  我的思考:

  第一次听周老师的课,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课与在工作室的风格一样——严谨,也可能正是这种严谨又让老师在这节课中不够放手。

  一、 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不够。

  从“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开始,到后来的背景简介和补充资料,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作品有关的信息,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能在老师既定的框架中行走。对于苏轼,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对他的作品学生就知之甚多,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了解的苏轼,这样可能更能激发他们在课堂上参与的欲望,也让课堂更有生气。

  二、缺乏个性解读。

  1、少了一些问题设置。

  可能周老师把安宁一中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了一些,所以对于一些词句的理解只是点到为止,但从课堂看来,如果这堂课在品词析句上可再多一些挖掘,可能学生更能深入文本。如对“莫听”“徐行”“斜阳相迎”“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如果在这些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学生对文本的挖掘就可能更深入。

  2、少了“个性解读”的环节。

  我想,在最后可以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你喜欢苏轼吗?为什么?”或“《定风波》中你还读出了什么?”等可以让学生谈自己对作家作品认识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也更能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以上只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因为那天听了师傅对评课的要求,知道只是赞扬之声是过不了师傅这一关的,所以就只好鸡蛋里挑骨头了,不妥之处,请师傅和室友们批评指正。

  《定风波》评课稿 3

  听了课回来,我谨记周老师的教诲,要找一个点来评课,而且还必须得是不足之处。可是找什么点呢?这一节课,从导入到解析再到补充背景挖掘情感,几乎该有的都有了。以周老师的教学功底来说,基本不会出现能让我抓住的漏洞。回顾自己的诗词教学,与这节课反复比较。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问题。

  首先,关于这节课的优点原则上我同意在我之前和之后交作业的各位老师的所有意见看法;其次,我只说朗读这一点。

  这节课上,周老师对学生的诵读作了反复的指导,无论是整体诵读还是关键词句的处理,都做了强调,并且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也做了点拨,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很好的,但是实施下来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诵读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对诗歌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之后,理应有质的变化,但没有出现。这是第一个体现。

  第二个体现:在点拨关键词的朗读,以求突出诗歌情感时,感觉教师点拨的比较吃力,学生的领悟也显得比较吃力。在这个环节上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却没有看到学生有精彩的朗读表现。

  第三个体现: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这节课上确实体现了书声琅琅。整节课上学生朗读的时间和机会很多,但是整体上朗读的水平却不高,一方面学生的素质不够高,另一方面,我觉得学生没有学会朗读这首词。

  读的很多,指导的很充分,但却没有在诵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反复思考之后,觉得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一个示范,缺少模仿的对象。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朗读亦然。

  周老师在开始带领学生读,师读小序,生读正文,这个环节中看出学生在朗读方面比较欠缺,周老师立即指导应该如何读出苏轼的情感,明确“淡定”、“从容”,再引导学生读出“微醉”之情。但是“淡定”、“从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表现这种心态?学生显然不能理解。如果教师能示范一下,那么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课堂的推进也会比较顺利。而且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情景的

  建立,在第一时间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去体会情感。第一遍学生朗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应该试图从另一条途径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教师范读,调动情绪,感染学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教师反复点拨“微醉”、“任”、“吟”、“啸”等关键词,但是都停留在抽象的语言描述上,没有具体的示范,反复的指导也没有质的突破。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学生就已经到了“愤悱”之时,应该给予明确的示范让学生模仿。但感觉周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拘泥于学生的主体和课堂的生成性,刻意的凸显这两点,反而使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示范。在这些细微的情感体现之处,如果能够给学生做个示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探究会更加深入。

  我在教学诗词的时候,面对初中生(还是生源质量较差的那一类)不敢指望课前充分的预习和在家里自己朗读。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有时会采用这样的做法:先让学生读,齐读、个别读、交叉朗读。充分的朗读之后,我再做范读,让学生自行比较,品味。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读到一定程度之后,让学生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诗歌中哪些词语体现出这样的情感。解决以上几个问题之后再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逐步掌握了用声音表现情感的方法之后,范读便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学生朗读,同样是充分的朗读之后,再来谈情感的理解。还会让学生互相点评,自行品味字词。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显得教师在朗读上比较强势,会抑制了学生能够的自主探究。但是我觉得在必要的时候,适当的范读是不可缺的。而且诗词的教学就是应该在诵读中完成,教师作为课堂的高度标杆和指导者,在学生不能自主达成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的范读和对问题的指引点拨是等效的。不存在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点拨而学生不会朗读却不能范读以免被指生成不足和过于强势的顾虑和担忧。

  周老师在这节课上表现出对范读的回避,估计是出于自身诵读的短板因素,实际上一来教师的诵读我觉得不必要求象李默然或者陈铎那样的艺术家的水平,甚至连字正腔圆也不必刻意追求,只要能够传递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是好的朗读。以周老师上课的激情,传递情感是没有问题的,何必回避?就算是在不愿,也有方法可以解决,可以考虑用录音来做示范,只是灵活性稍欠一些。

【《定风波》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04-0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灯光》评课稿08-22

优秀评课稿12-26

水调歌头的评课稿11-12

《颐和园》评课稿11-13

乡愁评课稿08-25

春雨评课稿08-18

《桥》评课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