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旋转》评课稿
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平移与旋转》评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 篇1
今天听了谢老师的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一节课,在课上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灵活的思路带领学生在游园中学习了这一知识。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学生还亲身经历过。谢老师收集了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图(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如:游览车、摩天轮、风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现在就把我听了的感受说一下:
1、在开课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时,教师播放了游园中的一些游乐项目,让学生边看边用手势表示一下,以观察直观的去感知平移和旋转。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教师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现象时,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让学生用身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使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出了课题。
2、在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移动小姑娘的图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重点理解平移的,在通过学生回座位的这一过程来区别其的不同,教师真是善于扑捉课堂的动态,把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从生活中去发现平移与旋转,把知识与生活紧密练习起来。
3、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和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上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谢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平移的教学,让学生观察一个点的平移动态过程,并让学生说出这个点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使学生学会找一个点平移以后的对应点。接着,对学生进行线段平移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出房子平移的对不对,再演示线段平移的过程,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三房子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判断图形平移的方法和线段平移的方法是一样的。就这样,通过点——线——面的教学,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整个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 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理解,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了解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 篇2
看了潘老师的《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我受益匪浅,也知道了像这类型的课应该这样上,那么我就以潘老师的这节课,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 能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节课中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将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一种很真实,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潘老师收集一些图片,比如银行的自动门、电梯、汽车行驶、风扇、风车等许多真实的生活事例,让学生从这些活生生的现象中感受平移和旋转,体会到原来数学是这么地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2、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课堂上,潘老师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创设情境与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使他们在自主观察、思考、操作中逐步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比如在数学移图时,潘老师先让学生整个图平移,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的掌握移图的方法。而且整个环节都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3、通过实践操作,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
整堂课中,潘老师十分重视实践活动,比如在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自动门、电梯、风扇、风车是怎样运动的,在画移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的实践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的奇妙,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做数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 篇3
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1、目标定位准确。本节课丁老师思路清晰,围绕“平移和旋转”这种图形的运动现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从现实情景中直观的发现这两种运动现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抽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直观描述。最终形成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准确辨别,形成直观印象。通过对这节课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图形运动现象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了,这就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完美体现,这就是新课标中十大核心概念之——应用意识。
2、注重评价激励,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展。首先是物质奖励,丁老师自己制作的白雪公主等卡片奖励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其次是有效的语言评价,如“海底世界”这一块,适时说道:表现真棒,给自己一个赞,一直玩下去会成为魔术师等类似的语言评价贯穿始终。第三是富有激情的讲授,眼神的激励,体态语言的鼓动,引导孩子去参与、去思考、去实践。(建议:逐步过渡到语言评价为主的课堂评价长效机制)
3、科学选择教法以及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上课伊始,丁老师引入一幅贴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征的情境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之后通过观察、分类的操作、说一说、想一想、用手比划比划、站起来移动、转动等有趣的活动过程吸引孩子不断参与,最后通过水龙头、汽车等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景对概念进行提炼拓展。教法科学,学法有效,效果良好。
二、需要改进或商榷的地方
1、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两种运动现象,要形成清晰的概念,不仅要知道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还要指导什么不是平移,什么不是旋转。这需要大量的反例(找错误素材)对元认知进行冲击,之后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比如一个四组的孩子说开关大门是平移,这是很好的反例,让他自己去开开,再次形成的认知更深刻)。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呢?有一张幻灯片就是要害:物体或图形,在平移、旋转运动时,有什么特点,搞清楚这两种运动的特点,认识就更进一步了。还应该设计活动,进行对比,比如移动过程中图形的放大缩小,形状的改变不是平移。还应该把平移旋转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再充分交流二者同时出现的运动现象如何解释。这块知识不仅能巩固知识和技能,更能体现数学问题思考的条理性。
这这一块,一个学生说平移的特点提到:平移是有速度的,这句话也是可以做文章的,因为在他们对“速度”这个概念不懂,他理解的也正是位置的变动,对这样的孩子要多引导几句,他具有数学学习兴趣和潜质的。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还应更到位。一节课的学习一定是通过活动推进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做了哪些活动,就是过程,怎样做的这些事,就是方法。明显可以看出,这节课是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对比、归纳这些学习活动进行的,那就必须应对这节课的过程性成果进行提炼,不限于学生总结说说:“这节课我学会了平移和旋转”。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应当形成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比如更喜欢学数学了,更愿意用数学了,或者觉得数学不再难了,等等。这一目标我们也需要考虑。
3、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还要继续。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是每一学科都应当重视的课题,数学课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堂中提到的平移旋转现象应当表述明确。师:你发现了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现象?生:铝合金窗子、车、电梯。这都是不完整的表述,应当进一步引导,拉动铝合金窗子,它就在发生平移运动。开动的汽车,车身就在发生平移运动。升降电梯工作时,就在发生平移运动等。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 篇4
在由“几何初步”向“图形与几何”的变革中,《平移与旋转》是一个崭新的内容。本节课曾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有效地解决了难点环节,真是“润物细无声”。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
平移与旋转,应该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人感悟平移与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这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也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曾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与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体验平移与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
二、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平移与旋转虽随处可见,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很难。于是曾老师运用手势比划的动作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动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旋转现象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学习,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平移是直线运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运动。
三、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正确数出物体或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老师先是出示平移后的物体,让学生说平移了几格,学生有说2格,3格,五格的……这时并没用急着揭示,而是让学生思考要想验证是否正确要怎么办,同学马上想到了可以去数一数。曾老师让每一位学生利用学具在格子图上摆一摆,移一移,数一数,这样的操作给孩子的思维带来了火花,从而让学生得出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及确定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学生的猜想,摆,移,观察,思考,反馈,很容易的就得出了选好观测物,找对应的点或变来确定平移的距离,甚至有同学还发现,这个物体所占的格子数量加间隔的格子数量即使评议的距离。水到渠成,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03-16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复习课评课稿(1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1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1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通用19篇)03-22
数学《厘米认识》评课稿02-25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02-21
语文评课稿五篇03-17
优秀评课稿【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