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成果要珍惜评课稿
聆听华老师的《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更是让我看到了这种师生交流所产生的火花,学生那种装也装不出来的动情表达。有了这样毫无雕饰的表达,品德课堂不成功也难。
《劳动成果要珍惜》一课,与《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劳动需要知识》组成一个单元,同属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栏目。其他两课我也多次听不同的老师上过,但这一课给我印象极深。这三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却各有侧重。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儿童又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有求必应,有的甚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吃、穿、用应有尽有,家长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他们往往难以体会这些用品是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知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所以,华丽华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实例亲身实践,体会劳动者的辛苦,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做到珍惜劳动成果。整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效果理想。
一、别致的谈话导入,蓄势情感
回过头来再次审视华老师的课堂,我不得不叹服她的别具匠心,就连一个惯常的课前谈话,也被如此巧妙地与教学内容联系了起来。
因为是借班上课,华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问好,她问你们会怎么跟我打招呼,有的说握手,有的说拥抱。继而教师引出了“手”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出示图片“劳动者的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然后定格在班里同学的一双手,这双是心灵手巧的手,折千纸鹤的手,这双手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劳动成果。于是,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亲手折的千纸鹤。课堂话题看似随意地切入,却无限贴近学生。
可就在这个时候,教师突然话锋一转,问:“如果把这只千纸鹤撕了,你愿意吗?”这样一句不经意的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并产生了情感的碰撞。孩子们纷纷表示:“不愿意!”教师追问原因,学生回答:“这是我亲手做的,舍不得。”“做得很不容易。”“折了好几次,才折成功。”……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言语中满是珍惜与不舍得的情感。顺着孩子的感情,教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巧妙的资源利用,激发情感
揭示了课题之后,华老师问孩子们:“那么,你们知道老师为这堂课所付出的的劳动吗?”学生畅所欲言,随即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老师到底付出了多少劳动。
这个环节,华老师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现有资源,采取了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教师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首先,华老师让一位同学现场采访他们的班主任王老师,主要侧重在老师的'一天的上班时间。屏幕上同时出示“小调查——我从数字看老师”:老师每天上班的时间:约华华小时。用过了现场采访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计算:数学老师每天批阅的本子:约华华本,需要华华小时批完;语文老师批阅一次作文的字数:约华华字,需要华华小时批完。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日常观察所得进行计算,从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中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而这仅仅只是批改作业一项,学生又说到除了批作业,还要上课、备课、家访等等。在这样的情感积淀下,华老师深情追问:“看着这些数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有的说老师真伟大;有的说老师的工作真是太辛苦了;有的说自己的妈妈也是老师,下班了也同样要忙,我要帮她;有的说我以后要争取少订正,减轻老师的工作……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不在只是高高在上的套话,从他们讲述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真的被打动了。这,就是真情流露。这,是装也不能装的真感情!
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次追问:“那么,你该怎么做?”“我要认真做。”“我争取一次做对。”“我要帮助老师,给他们减轻负担。”华老师总结了孩子们所讲,板书“争取全对,减少订正”,并要求他们将这句话写在数学本子的封面上,借此提醒、勉励自己。这是实实在在的导行。看着孩子们工工整整地写下这八个字,相信这堂课也会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三、新颖的观察报告,升华情感
在了解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一板块,华老师利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的“504班剩菜观察报告”这张表格,让学生针对5月8日、5月9日两天的剩菜情况进行汇报。同时,她让学生尽情发表对这份观察报告的想法。之后,教师出示了多张食堂工作人员忙碌的图片,请学生进行“中餐的自述”介绍。当大家看到凌晨五点,食堂工作人员就到菜场买菜,而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呼呼大睡;然后洗菜、切菜、烧菜,全校近两千名师生的饭菜准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都不禁发出了惊叹:原来,食堂的叔叔阿姨们这么辛苦啊!再看看自己班的剩菜情况,孩子们都感到惭愧。
在这样的感情铺垫下,华老师适时地出示统计数据,出示贫困人群的图片,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凝重起来,愁丝在孩子眼里布满。教师及时捕捉:“孩子,你为什么紧缩眉头?”华老师的睿智就在于此,总是能恰切地扣准时机,及时地引导学生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是真切不虚浮的。基于此,当教师引出“光盘行动”,并向大家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光盘’”的时候,课堂情感达到了最高潮。
华老师的整堂课,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人以利落、轻快之感,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如果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能够将面铺得更开,涉及到其他行业的劳动成果,真正“以点带面”,课堂效果会更加理想。
课,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惟其如此,才让我们更欲罢不能,更有前进的动力。而在品德这条道路上,我也会刚坚定地走下去……
【劳动成果要珍惜评课稿】相关文章:
1.课赛评课稿
2.寒号鸟评课稿
3.《跳高》评课稿
4.班会课评课稿
5.灰雀评课稿
7.班会课评课稿5篇
8.寒号鸟评课稿3篇
9.荷花评课稿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