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4-01-09 15:00:03 23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1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提出某个项目前,上级会根据提交上来的工作方案整合选出最优方案,那么如何把工作方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1篇)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向着创新方向发展。

  二、总体工作思路:

  1、以昌图县中小学德育创新工作思路“七个三”为指导。即

  在德育的主体上坚持“三个中心”:德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

  在德育的领域上坚持“三个走进”:德育要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走进学生的社会生活、走进学生的精神生活。

  在德育的方法上坚持“三个吸收”:德育要吸收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吸收时代精神。

  在德育的操作点上坚持“三个贴近”:德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情感。

  在德育的切入点上坚持“三个降低”:德育要降低起点、降低重心、降低要求。

  在德育的评价上坚持“三个多”:德育评价要多元化、多层次、多标准。

  在德育的实施上坚持“三个重视”:德育要重视基础、重视研究、重视特色。

  2、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放眼社会、家庭,遵循“小、实、近”的原则,寻求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富足乡镇的德育工作。以“展细节,促养成;立新标,促发展”为中心,开展“多层次下的细节德育工作”。

  三、实施过程

  (一)展细节,促养成。

  近几年,我们两家子镇成为我县为数不多的农工开社保工资的乡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有两大方面的'倾向,一是家庭越来越富裕,年轻家长更注重了孩子的特长和能力的培养,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对学识能力的需求;二是暴露出儿童浪费、不懂节约的坏习惯和成长过程在感恩意识上的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可以说需要做的细微之处很多,那么用细节管理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也就成了我们小学的德育工作目标。

  1、继续狠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一直以来进行的“红旗班”评选活动已经形成了对学生基本的教育,可以说历届学生都能严格按要求去做,确保了常规工作持之以恒。

  2、各班继续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本学期,我们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研究制定了“校园之星”评比活动,贯穿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每个时间。适合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参加。在每周一,轮流安排班主任根据自身经验及要求,对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倡议内容与“一周之星”的要求吻合,我们初步设立“十星”的评选,即遵纪星、礼貌星、智慧星、文艺星、体育星、劳动星、自立星、勤俭星、友爱星、诚信星。每颗星的评定范围不同,从而体现德育工作领域的“三个走进”。同时在操作点上坚持“三个贴近”,看细节,定标准。比如要实现“四不”,即不说脏话;不做粗鲁野蛮的行为;不玩无聊游戏;不乱扔、乱吐、乱画。“三弯腰”即:见到果皮、纸屑弯腰捡起;见到客人、老师弯腰问好;见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弯腰去做,都将是我们给班主任在夺星中的倡议。再如“会走路,走好路”的要求上我们给学生灌输走路姿势养成的必要性,从细节入手,灌输德育思想,让学生明白校内走路慢慢走,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不奔跑,不在走廊、过道上嬉闹跑跳,集会行走按次序,放学路队排整齐,过马路左右看的习惯,这也是“礼貌星”的要求。同时在评价上坚持多元化,多层次、多标准。各“星”的评比我们不给班级定人数,不定分值标准,方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就行。

  3、积极尝试开展“每周一歌”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歌满校园”活动,也为了丰富学生课间文化,我们也利用了一个细节,采用每周5天在两操之间循环播放一首儿童歌曲的方法,(歌词提前下发),不耽误学生正常生活,以不经意的“听”让学生在玩中记忆,达到从随唱到会唱的目的。并能饱含深情地唱国歌和队歌。

  4、德育工作要不断吸收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同时要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校园小广播是我们初步尝试要做的,并且和我们开展的活动密切相关。播出时间为周一8:00——8:10的升旗仪式前,初步定四个栏目:

  一周要闻回顾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养成收听收看新闻的习惯。时间为3分钟左右,以一句话新闻为主。这个环节我们也让学生自己制作,突出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老师只给予一些监督和更正。其实这里能更好的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在学习外的喜好和关注的东西。

  第二个栏目就是“雷峰平台”,主要播报校内好人好事好风气。我们安排学生周五早上挨班收集,由班主任事先推荐比较突出的好人好事好的风气,比如XX同学在父母外出打工后,长期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样的也算,但是要求一定要真实,有据可查,写出时间地点,时间为4分钟。这个活动是学生接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监督,老师充分利用家访时间多方面了解学生,从而灵活改变德育方向。

  第三个栏目是“校园面面观”这个也由学生来完成。主要发布近期校内外的现象,包括不足。就是起到提出不足,督促改正的作用,让每个学生时时处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管理之下,锻炼提高自我约束力。时间2分钟。

  第四个就是公布“每周一歌”歌曲名以及相关的词曲作者或者歌曲背景等,多范围扩大学生对艺术的感知。

  5、在德育工作开展上我们在切入点上做到的三个降低,即降低起点、降低重心、降低要求。拿感恩教育来说,要从小事抓起,利用相关节日,对学生开展不定期活动,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写封信,做贺卡,提建议等活动;在生活中见到老师也要主动打招呼,从老师手中接过饭盒要说声谢谢,主动帮老师整理桌椅,可以说细微之处见真情,逐渐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启迪学生的感恩行动,带动学生积极情感的确立,促进学生的转化。

  6、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放学时的护导工作,对早到校、晚离校、乘坐校车的学生加强管理,规范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并利用本校的校本课程“安全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发挥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特别是对一些单亲学生及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设立心理咨询信箱,由专职老师为学生辅导。

  (二)立新标,促发展,着力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制度,明确德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2、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利用年组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将新的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总结,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成长。指导班主任开好班队会,精心设计班队会内容,要求班主任围绕学生的思想教育、常规教育中的细节问题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德育与教学分开而使其显出空洞。

  “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我校的德育工作,力争在“细节德育”中寻求适合发展的德育辅助教学的新举措,通过捕捉生活中小而实的机会,实现新形势下的德育创新要求。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

  一、课题研究的名称、范围、组织与管理

  1、课题的研究名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2、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家文

  副 组 长:任恩华、朱映萍

  学术秘书:沈奉勇

  成 员:保正会、李凡娅、张匡菊、田维泽、吴杰

  3、成员职责分工:

  王家文 :负责课题的总体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和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主持课题研究的会议和活动,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工作,协调上下级之间的联系等。

  任恩华、朱映萍:负责为课题研究提供后勤保障。

  沈奉勇:具体分管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的组织、安排、总结。对课题研究进行宣传、报道、课题开展的记录,收集资料、与县课题研究组联系,传递信息、资料等。

  李凡娅:负责课题在三年级(3)班中开展、研究。

  张匡菊:负责课题在三年级(2)班中开展、研究。

  田维泽:负责课题在四年级(1)班中开展、研究。

  吴 杰:负责课题在四年级(4)班中开展、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界对学校德育各校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呈持续加强态势,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中央办公厅与20xx年初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肯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方法、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兴仁县第三小学子课题实施方案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是现在、今后德育工作仍然面对的严峻问题和真实情况,因此,寻找和研究适合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工作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了解进一步增多,随之而突显出来的中国人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让人担忧,有些甚至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学校的德育教育:政治口号喊的多,行为规范培养少,力度小。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从基本道德行为的教育和训练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着积极作用,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三、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四、研究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5、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小公民。

  五、研究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大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将学生的习惯培养分为纵横两个方面:

  (一)纵向上,按照年龄结构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层面。 低年级(一、二年级):从入学开始,重点研究习惯的早期指导和养成方法、策略、途径。(从他律到自觉)

  中年级(三、四年级):在初步养成习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良好习惯自动化的方法和途径,解决个案的难点问题。(从自觉到自动)

  高年级(五、六年级):在小学生良好习惯达到自动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更广领域内的良好习惯养成,为小学、初中衔接做好习惯上的准备。同时关注心理品质与习惯的相互作用。(从自动到自由)

  (二)横向上,按照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所涉及的方面分为三大层面。

  1、生活习惯(卫生意识、体育锻炼、劳动、安全、环保、消费习惯等)。

  2、学习习惯(学习卫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

  3、交往习惯(行为意识、社会公德、文明礼仪、待人处世等)。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师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提出对策。

  2、经验总结法:运用科学方法提炼总结成功经验,并在不断的验证与完善中,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个案研究法:对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教师个人)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典型经验。

  4、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七、课题管理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和谐德育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课题实验办公室设在教导处,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动作程序。

  (2)制度保障:

  例会保障制度:围绕课题研究的展开,抓好科研队伍,注意点面结合,加强重点难点的攻关力度,使研究活动经常化。建立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制度。

  (3)时间保障:

  确保时间落实,各实验班级每学期上二节实验课,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课题汇报活动,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每学年撰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4)经费保障:

  除了每年为实验班级统一征订实验教材外,从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中争取一定数额的课题实验补助经费,各实验主体要保证教材使用和课题实验的活动的正常开展,使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工作正常开展。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前为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

  做好立项申请,健全机构和管理制度,课题组编制实施方案,建立实验组织,配备实验教师等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9月,为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 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3、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4、上报实验课题申报书,并做好本阶段的资料档案建立、总结工作,撰写专题实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为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

  1、在全校实施课题研究。

  2、各班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从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且落到实处。

  3、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并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学校在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与其他学校互相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为实验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

  1、全面、系统地总结课题研究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3、形成体系上报县课题组, 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使之推广。

  九、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成功案例集;

  3、课题研究有关活动录像、照片、资料集;

  4、课题研究汇总资料;

  5、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素质的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当然都是家庭的中心,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觉得别人对他们的好都是应该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小加强德育教育,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使学生从小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记住那些有恩于他们的人,学会感恩,施恩与他人,用自己的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为以后能做一个服务于社会,关爱他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思想打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

  1、“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众所周知的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所以,“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一种大智慧。

  2、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

  3、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他是受着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其深层原因,应该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感恩教育的整体缺失。在全民极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再对和谐社会的有关理论做众所周知的阐释,在这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感恩教育,和谐学校也需要感恩教育。

  4、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学校,教师也总是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与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当懂得父母和老师为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劳动。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学生都缺乏感恩意识。

  让学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人,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作为我们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为我们付出的人。

  二、课题的界定

  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是大自然、是社会、是国家和他人的恩泽与奉献的结果,因而应当珍惜与感激。这意味着人们在享受恩泽的同时更要承担一份责任,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因此,感恩其实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所以感恩教育对于个体,不仅是道德教育,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理想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习惯。

  2、通过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祖国之恩,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激后有奉献之恩,唤醒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本课题分各年级段具体任务如下:

  低年级: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每周老师开德育教育故事会。

  中年级:记背《弟子规》,写读书笔记,习惯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给父母帮做力所能及的事,给父母筹划过生日,体谅关心父母。完成爱心家庭作业,根据每学期节日特点、民俗风情、重大活动开展感恩的演讲、征文活动两次。

  高年级:记背《弟子规》并按其内容做事,每2周写一篇心得体会,阅读感恩之类的文章,熟练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不乱花钱,体谅关心父母。上学之余帮父母做家务活,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每月上一节感恩主题班会课,交流感恩事例,互评感恩效果。完成爱心家庭作业,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根据每学期节日特点、民俗风情、重大活动开展感恩的演讲、征文活动两次,开主题辩论会班队会,交流对感恩教育的的理解。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知恩教育研究。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居多,父母亲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小孩的回报意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把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浑不知这是父母对他们的恩情。

  (2)施恩对象研究。

  很多家长与老师及社会有爱心的人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因此父母之恩、教师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便成为施恩对象研究。

  (3)感恩意识培养研究。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我们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

  (4)感恩教育形式研究。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图报”的前提是“知恩”。感恩教育要让小学生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后,即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回报,如有时是一声简单的道谢。对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时,要善于帮助他们感受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恩惠,并能从中挖掘出价值。要让小学生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对老师的尊敬,对环卫工人的一封信件也是一种报恩。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及方法

  1、参与对象: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全校教师参与研究,并确定实验教师。

  2、研究时间:20xx年――20xx年

  第一阶段:20xx.9申报课题―20xx.12组建课题组成员,收集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20xx.1――20xx.7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分工进行研究实施阶段,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推进课题的纵深发展,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筹备结题。

  第三阶段;20xx.9――20xx.12结题阶段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国内外大量的有关感恩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优秀成果及相关的背景材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活动展示法。通过系列活动教学生一些感恩的方法。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操。

  (3)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了解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一学期问卷调查一次,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各一次。每一次调查都力争在自然状态中进行。调查的资料及时分类归纳,课题小组成员根据调查的数据,共同找寻原因或总结规律。

  (4)观察法。经常观察小学生对父亲、母亲、同学的态度及态度发生改变的情境、背景。观察时既要用隐蔽观察法,又采用综合观察法,以了解学生真实心理状态。

  (5)个案研究法。重视收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忽视感恩的学生的情况,以及书、报、电视等媒体中典型的个案。对遇到的典型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因材施教,认真观察典型学生感恩观的细微变化和发展,由若干个个案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6)教育经验总结法:在对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六、课题研究原则

  1、先进性原则

  感恩目标体系与传统教育目标相比,要与时俱进、体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时代性原则

  感恩教育目标体系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市场经济、法制社会、信息时代发展的结合。

  3、道德性原则

  感恩教育目标属于道德范畴,适用于人民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

  4、广泛性原则

  感恩教育目标涉及学生、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层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5、继承性原则

  感恩教育目标应继承原有道德、教育目标的有益内容,取其精华。

  6、实践性原则

  感恩教育目标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七、研究途径

  1、建立健全研究机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营造德育教育感恩氛围,选择传统读物《弟子规》。

  3、充分利用网络电教媒体资源,加强感恩的事实教育。

  4、定期布置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感恩身边人的事,并从中筛选典型示范。

  5、资料的收集归档:收集并整理好文字材料、图片、录像典型事例等档案。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6评估。

  八、实施策略

  1、树立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校园品味的自信心,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2、在课堂中创设情景,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着力点。仅有开发学生的智力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丰富多彩的情感。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所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可能去爱别人吗?又有谁愿意和他说打交道?通过具体活动,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

  3、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1)这个课题研究,旨在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质、净化校园和所涉及家庭风气,范围广,时间长,应督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

  (2)学校组织各班每周星期二班会,让学生交流为父母,为家庭做的事,让学生民主评议,选出本周“感恩活动”模范、标兵。并记录在案,上交课题研究组。

  (3)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由主管德育的校长任顾问,科研主任任组长,班主任任组员,由少先大队共同督促检查,引导学生从小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长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酿造品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把“感恩活动”典型事例作为学校长效制度坚持下去。把感恩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坚持做下去。

  (4)每周星期二下午班会学生互评一次,教师把典型事例点评、推广。让学生汲取典型,并付诸于自己的行动。

  (5)每月让家长对孩子感恩行为评价一次,并把评价反馈学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

  (1)选择良好的文章、书籍和社会事实案例(地震、水灾、旱灾等)体会祖国母亲的伟大。

  (2)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媒体报道。

  (3)结合“三八”“母亲节”“感恩节”“劳动节”“建军节”等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

  (4)为父母做一件事

  (5)为父母过一个生日

  (6)写感恩文章

  (7)定期交流

  5、知道感恩的原因,践行感恩的行为,坚持感恩的传统。

  6、实施的办法

  (1)完善管理制度,有科研主任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健全研究领导小组。

  (2)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

  (3)以《弟子规》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家乡的感恩意识。

  (4)充分发挥少先队的重要作用,通过量化考评、“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评比来推动感恩教育研究的实施。

  (5)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推出“德育目标周”,强化课题研究的落实。

  (6)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采用展板,手抄报,演讲,讲座校园文化节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感恩教育研究氛围。

  (7)加强感恩教育评价研究,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九、成果的表达形式及预算的来源

  本课题于20xx年12研究结束时,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总结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深入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我校小学生感恩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幼儿园教育随笔:榆林小学德育工作四举措

  榆林小学德育工作四举措

  一是营造一种氛围。以创建校园文化入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有我更精彩活动。倡导教师读书,以陶冶教师的情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准。倡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读名著、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熏陶学生,用丰富的精神食粮培养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二是确立一个导向。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生为本”,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成长;加强德育实践活动,结合重大节日活动,突出德育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育人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

  三是规范一套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校长负总责,亲自抓,班主任为骨干,具体抓,全体教师为主体力量,分类抓。从学科德育评价、学生品行评价入手,开展“校园星级少年”评选工作,完善德育工作的表彰激励机制。

  四是建设一支队伍。完善班主任校本培训、经验交流会,促使班主任掌握更科学的育人方法;引导教师树立“全员育人”、“育人第一”、“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4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黄子阳(雨樟小学校长)

  副组长:熊正刚(雨樟小学副校长)

  苏兴东(雨樟小学教导主任)

  成 员:左 莹 陆莲萍 赵怀阳 蔡 敏

  杨 艳 余启艳

  吴显友 陈 林 郝明艳 吴 江 冉光云 桂腾刚匡 秀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办) 主 任:苏兴东(兼学术秘书)

  成 员:全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分 工:苏兴东负责一、二、三年级实验班工作的开展、指导、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熊正刚负责四、

  五、六年级实验班工作的开展、指导、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校子课题组在县实验区课题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2、实施范围:校全部班级。

  3、校子课题组负责全校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工作。

  三、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实施步骤

  1、内容:我校实验区子课题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各实验班可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班实际选择适合本班的课题申报。

  2、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3、实施步骤:根据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和操作过程,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实施研究步骤安排如下:实验分四个阶段进行,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前为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立项申请,健全机构和管理制度,课题组编制实施方案,建立实验组织,配备实验教师等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9月,为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对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结构内容、管理评价和德育整体构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做好上报实验课题申报书,并做好本阶段的资料档案建立、总结工作,撰写专题实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为深入发展阶段。学校在做好研究工作的同时,互相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为实验总结阶段。

  (1)、全面、系统总结,校对实验班进行结题检测和评审鉴定。

  (2)、形成体系上报子课题组,请有关领导、专家评审鉴定,使之推广。

  四、子课题组的主要任务

  1、负责本实验区的示范、推广、组织领导工作,以及所属单位、子课题申报、管理工作。

  2、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做好有关情况交流和通报工作,总结活动情况上报县德育指导中心。

  3、定期对实验班和实验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

  4、组织对实验班级阶段性成果的鉴定、验收工作,向县德育指导中心报告,推荐优秀成果,开展教师培训、成果评价推广等。

  五、实验班级的主要任务

  1、按照选定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制定方案、计划,并组织实施。

  2、向课题组申报子课题,负责本班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3、用班、队活动时间开展学习,组织以主题班会、主题队会活动为行动研究法的`主体形式开展研究工作。

  4、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和探讨,各子课题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向校课题组汇报阶段性成果。

  5、建立健全专题研究资料、档案以及开展活动的音像资料,组织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推广、推荐优秀研究成果。

  6、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课题组各级组织的评价、鉴定及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以《和谐德育》的应用为研究载体,构建学习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规范班队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管理评价体系。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和谐德育课题体系,使“xx”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界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呈持续加强态势,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中央办公厅与20xx年初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肯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方法、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是现在、今后德育工作仍然面对的严峻问题和真实情况,因此,寻找和研究适合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工作迫在眉睫。希望各实验班教师通力合作,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子课题结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奋斗。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体系。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待事业甘当“奉献型”教师;对待学生要做“爱心型”教师;面对挑战敢为“竞争型”教师;教育教学应为“创新型”教师;师生关系成为“伙伴型”教师;自身素质炼成“专家型”教师。

  3、坚持德育例会制度。抓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完善班主任工作和教师综合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新人、新事、新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等激励师生“为国增光,为校添彩”的责任意识。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基础道德教育。用信任、尊重、关怀的情感和行为关爱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发挥少先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教育功能,利用少先队这一主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以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上课、自习、作业、集合、劳动、卫生、锻炼等。认真落实值日、值周、升旗、广播站制度,发挥其督促、管理、自我约束、自主教育作用。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工作。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栏,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信箱,解决学生学习、交友、家庭中的种种心理问题。

  4、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要因地制宜,节俭实效,处处体现“美”。二是大课间操。要内容丰富,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三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

  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要处处体现“新”。

  四、重大节日

  三月份

  1、助人为乐日: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2、感恩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师生捐款日: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4、安全教育日: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四月份

  1、捐书日: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2、校园无纸屑签字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

  3、疾病预防日: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4、安全反思日: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五月份

  1、热爱劳动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

  2、传统教育日:5月4日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纪念日

  3、感恩日: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4、捐助日: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5、戒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六月份

  1、庆祝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

  2、环保日: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3、护眼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

  4、献血日:6月14日世界献血日

  5、捐献日: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禁毒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7、感恩日: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七月份

  1、庆祝日: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2、人口日:7月11日世界(50亿1987年)人口日

  八月份8月1日建军节

  九月份

  1、扫盲日:9月8日国际扫盲日

  2、教师节:9月10日教师节

  3、卫生日: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4、环保日:9月17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5、爱牙日:9月20日中国“爱牙日”

  6、助残日:9月28日国际聋人日

  十月份

  1、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949),国际音乐日1980),国际老人节(1991)

  2、保护动物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3、少先队建队日: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1949)

  4、爱护粮食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5、节约日: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10月份第一个星期三国际减灾日

  十一月份1、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

  2、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十二月份1、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2、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

  3、12月8日国际儿童电视日

  4、12月9日世界足球日

  5、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

  6、12月21日国际蓝球日

  7、12月25日圣诞节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6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日标,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校德育工作规划如下:

  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1、建立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2、成立德育教育工作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校教师

  二、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完善管理网络。继续建立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处操作执行,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建立育人体系。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以师德规范为核心,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为突破,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师德学习手册》学习活动和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家长议师德”活动,健全日常监督制度。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以“变蜡烛为太阳,做德行上乘的大教师”为目标,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3、优化骨干队伍。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通过上岗培训、师徒结对、德育例会、班主任论坛等有效方式,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强化考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三、加强常规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参观展览、观看影视、读书征文、新童谣诵读、演唱革命传统歌曲等途经,结合重大纪念日、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卫生的维护和分工要进一步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使校园真正成为育人的.土壤。继续推行领导班子护导值日、红领巾值岗制度。特别对各班的纪律、卫生、出勤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检查分数,每周进行小结。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活动,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是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创设法制教育活动载体,通过举办模拟法庭、观看法制教育片、组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我与父母同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4、重视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普查活动,及时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学生的成长空间。

  5、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珍惜生命的教育,还是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要让学生懂得珍惜,学会感动,学会关怀,享受生命的充实和快乐,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美好,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上课、广播、橱窗宣传、参观等形式,加强交流、沟通,让学生逐步学会悦纳自己,关怀他人;让学生懂得我成长,我快乐;精彩人生,始于足下。

  四、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黑板报的育人功能。开展班级黑板报评比,创设“洁齐美”的环境。倡导全员参与,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学校特色,班级特色。

  2、升旗仪式序列化。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五、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着力进行“读书”“运动”两大特色的建设,让读书、运动锻炼在校园内成为一种文明;让读书和运动锻炼成为孩子们了解历史的窗口、开阔交流圈的途径;成为孩子们强身健体、协调发展、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的重要通道,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六、重视家校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主动跟各村做好沟通工作,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建立“五老”队伍,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干部在教育中的辅导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做好“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工作,保质保量用好学生成长手册,发挥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求班主任做到每年对班内学生的家访率达到百分之百。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七、改评制度,品尝成功喜悦

  继续实施“我能行,我真棒——特色学生评比方案”,丰富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活动中,我们将更注重过程、注重活动、注重评比活动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教育作用。

  八、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改力度,继续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定期对班会课、晨会课、学科渗透情况组织研讨、观摩、评比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7

  根据沂南县教体局20xx,34号文件关于印发《沂南县教体局20xx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为促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拟定我校20xx年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品行,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主要工作

  (一)学校组织选派德育骨干教师参加20xx年教体局思想道德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参加培训教师做到有记录。

  (二)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有相关的会议记录,要求全体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三)实施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将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诚信教育、禁毒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融入德育教育,融进学校课堂。

  (四)加大对《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学习。

  1、充分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作用,开设法制专栏进行广播。

  2、开展法制教育知识讲座,有讲义材料、活动方案、图片、小结。

  3、20xx年12月开展一次法制报告会,学生撰写法制小感悟。

  (五)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传承发扬儒家文化

  1、班主任及品德与社会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读本》,学习儒家名人名言和名人家训,并要求学生利用每天下午放学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2、校园中儒家文化的宣传,利用走廊、楼梯间墙面空间悬挂和张贴孔子等

  儒家代表人物、师生礼仪规范、名人格言、三字经等。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开展开阳县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2、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

  3、开展科普活动月活动

  4、组织开展“文明过清明活动”

  5、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

  6、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七)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利用班团队课,学校利用集会、集合对学生进行教育。

  1、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2、对学生进行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

  3、开展诚实守信、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家园、校园、公共财物、环境的教育。

  4、开展交通、消防等安全和生命与健康教育

  (八)加强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班主任有对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九)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认真落实两操一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党中央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推进生活德育研究,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队伍精湛,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格局;营造关系融洽,勇于创新,全员育德的氛围;打造“仁德”品牌;塑造出学风端正、班风正派、校风优良的校园整体形象。

  2、年级分层目标:一、二年级:友爱伙伴,自理自律,自护自强,做个好苗苗;三、四年级:孝敬父母,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做个好队员;五、六年级:礼貌待人,关心集体,服务班级,做个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突出“仁德”工作重点,把握好工作重心。

  1、扎实开好《品德与生活》课,充分挖掘其它学科教学的育人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努力建设好我校德育的主战场。

  2、以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三大习惯培养为重点,抓实“生活德育”和“养成教育”两大主课题。按照《学生一日常规》之要求,积极探索学生“生活德育”课题,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与行为细节。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主题教育月”、“主题教育周”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3、以橱窗、板报、室内园地、校园广播,文化长廊、手抄报、自编书墙体文化、学校校刊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行为实践为契机,建设好橱窗、板报、室内园地、校园广播等德育阵地,不断更新,充分发挥育人功效。学校橱窗、班级板报各更换两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4、抓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班会、校会、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

  5、切实加强由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保育教师构成的德育专班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主力军。

  (二)、开好“三个会”,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工作总结会,切实转变育人理念。

  2、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习,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一句话,就是要努力增强德育班子的工作信心与责任感,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三)、用好“四个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月”系列德育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每个月的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开展过程政教处要进行跟踪督查并进行评比、记录,结果列入班主任学期考核。各月德育主题是:

  九月――文明礼貌月:

  十月――革命传统教育月:

  十一月――励志乐学月;

  十二月――评比表彰月。

  (四)、抓实“三创”争先活动,促进“三风”优化。

  1、继续开展好创“文明班”、“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重点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内化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以开展创“文明班”和“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

  3、以创“优秀班主任”为载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育人意识、能力和主动性。

  4、加强班级卫生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杂物、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

  5、利用学生晨会、班队会活动课等时间加强对全校师生的纪律、安全、卫生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行为。

  6、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检举箱,开辟学生行为“红花榜”、“曝光台”,以达到及时弘扬正气,贬斥邪气的目的。

  7、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办好“思想教育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五)、举办各种赛事,寓德育于竞赛活动中。

  1、举办学生爱国小故事书法和美术作品竞赛;

  2、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赛;

  3、组织庆元旦文艺汇演。

  (六)、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要让学生自觉离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增强道德自律和对不良诱惑的免疫力。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定期召开全校家长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3、班主任要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动态。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9

  我校的德育工作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特色德育、实效德育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德育制度建设,抓重点、抓实施、抓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落实德育功能,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重点,加强德育队伍管理,把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推向新的高度,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灵魂塑造为主旨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二、以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突出德育主题,抓住德育重点,我校德育工作将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各校根据实际,提前做好安排和部署,形成活动方案,积极拓展德育空间,切实达到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结合德育常规工作,着力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继续深化学生礼仪教育,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此为抓手,以课内外德育阵地为依托,通过抓常规管理,使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并内化为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素质,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切实根据学生需求和年龄特点分阶段安排好教育的时间、内容,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使良3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把每年的月份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在扎实开展“一日常规”、 “日常行为规范”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守则“强化学习教育月活动,全面挖掘内涵与要求,提高学生行为规范的意识与自觉性。小学抓培养,重点抓学生文明行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及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培养感恩之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提倡从小事做起,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为目标。

  学校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浓厚的“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感恩生活,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三、常规工作

  (一)以提高育德能力为核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始终是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以提高学校全员育德能力为核心,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少先队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总结、交流和宣传班主任工作经验,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对班主任的聘任、考核、评估、培训等机制,优化班主任队伍。认真抓好班主任全员培训,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和经验交流会,以促进班主任向专业化水平发展,鼓励优秀班主任终身从事班主任工作,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学校队伍建设,提高家教水平。要充分利用家庭道德教育的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访、家教经验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学校要积极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三是继续抓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队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好队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班队活动为载体,丰富学校德育内涵,拓展学校德育的空间。

  (二)以课程育德为抓手,增强德育实效

  加强课程育德是认真落实德育首位的重要基础,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各校要全面加强课程育德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

  一是要认真领会《中小学德育纲要》精神实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认真制定课程育德实施计划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过程中认真落实课程育德要求,坚持学科和专门教育相结合为主阵地上好德育课程,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和教材中固有的德育素材,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让学生熟悉的家乡人文习俗、历史文化等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素材,使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课程育德的重要意义,明确课程育德的主要任务,努力增强课程育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与信念,转化为内在的动力,确保课程育德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建设和管理,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S)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五一”、“七一”、“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教育为重点,以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为载体,采用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富有成效地组织开展活动,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崇高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立志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四)强化安全教育,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深入开展融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生命教育工程”,认真开展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上好每学期的“开学安全第一课”,建立健全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普遍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的应急逃生、疏散模拟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逃生、自护能力,加大对学生逃生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着重抓好交通、人身防范、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五)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学生实际,全面、规范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并积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教育引导作用,开展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真正使在校学生实现零犯罪。

  (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拓展、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和基地建设,整合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消防教育、环保教育、廉洁教育、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实践活动方案,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敬老助残、走进工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感悟、自我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存,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学校会主动寻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构建政工团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积极依托社会,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与学校教育形成交融互补的教育协作关系,主动创建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和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级文化,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严格校规校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校园文化领域,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园文化,不断把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化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办好校报、墙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大力加强文明上网教育,满足学生文化娱乐的需要,有效地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危害,积极探索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学校要由校长负责,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方案,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要加强德育工作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力度,以加强管理为重点,强化德育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促进德育建设,充分发挥德育机构在德育管理、研究、指导方面的职能。

  3、重视德育档案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德育档案。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记录每次活动情况,注重德育活动影像资料的收集、保存,并按年或活动进行编集,从动态静态方面全面展示学校德育活动成果。尤其要注意各种活动过程性材料(文字、图片、音像、数据等)的积累,为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文档基础。

  4、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结合形势和要求,立足校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创新。

  我们要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规范德育工作管理,强化学校团队功能,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和德育水平,推进全员德育工作,不断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真正以育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德育功能,促进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德育网络的形成,切实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

  五、具体工作

  1、三月份,在开学初,结合德育常规工作,着力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继续深化学生礼仪教育,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通过抓常规管理,使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并内化为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素质,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提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2、四月份,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和残疾儿童的教育;结合实际开展祭奠、缅怀革命烈士活动。根据教育系统关工委要求,继续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活动。

  3、“5、12”。五月份,以纪念为契机,开展以“抗震救灾民族心的凝聚”、“我们对祖国爱的更深”等读书竞赛演讲活动;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4、六月份,庆祝“六一”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文化科技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做好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和诚信考试教育。

  5、七一一八月份,积极拓展、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时代性原则: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人文、科技、国防、环保等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校内外有计划的活动为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实践场所,重在体验。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含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国防教育、社区服务、科技文体活动等,以社区和基地为实践阵地。

  6、九月上旬开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活动;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开展行为规范征文竞赛;继续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九月中旬以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诚感人的尊师重教活动;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月实践活动;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自主命题开展“学规范,见行动”知识测试竞赛;以中秋为主题开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等喜闻乐见的文艺(诗歌)活动。九月下旬召开家长学校会议,进一步构件和完善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彳慰育育人网络;以民俗礼仪文化为主要载体,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

  7、十月份,开展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热爱祖国等活动;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征文竞赛;开展孝亲感恩征文竞赛;邀请法制校外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开展勤俭节约校内外劳动等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读书、绘画、征文、校园广播、板报);开展文明上网检查活动;在“手拉手”活动中,通过深入浅出演、写、画、做等形式,分别设计自己家乡和小伙伴家乡的未来美好蓝图,激励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参与实践,全面发展。

  8、十一月份,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依据,提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为结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进入特定的事件和情景,体验感知,锻炼能力,养成好习惯,为少年儿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奠定基础;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以共青团、少先队中、小队的形式做三件事:一是寻找一个人,即从历史人物和熟悉的人身上寻找和发现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二是挖掘一件事,即从历史事件和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和发现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三是做一件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以此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彖感。

  9、十二月份,召开德育工作会议,总结全年学校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10

  为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会议之后我校积极组织讨论研究,制定出了相关的工作计划并进行了实施。现在就我校文明礼仪教育及特色学校创建等方面的基本做法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汇报。

  —、活动内容和做法

  1、加强学习、宣传与研讨。各年级各班级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举行系列班会,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和班级工作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切入点。从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的德育工作教育,使学生是非分明,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思想品德课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它学科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把握学生的动向,使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3、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体育活动,根据校园场地的实际情况以多样的形式开展。

  4、德育处积极组织寓教于乐的活动,以活动为契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特点,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做人的准则。加强公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

  (2)积极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社会,通过亲身的调查研究与实践,感受身边的真善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提升公民素养。

  (3)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利用学生会组织的力量,加强学生行为、礼仪和公德的检查,促校风、班风形成良好氛围,净化教育环境。

  (4)具体活动安排:

  ①利用开学初,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抓好学生的行为礼仪,开展争“创优秀班级体”活动。实行每月一评一总结,适时表彰表扬优秀集体,鞭策落后集体。

  ②发挥每周五“班长例会制度”的功效,及时反馈班级情况,促进学生干部民主、自主管理的意识和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③积极组织实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精心筹措、严格组织升旗仪式,严格审阅国旗下演讲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④组织实施十一月份的“大课间评比”,以“课间评比”的形式举办集娱乐、趣味于一体的活动。既放飞学生的心灵,扩宽其视野,让学生的心情放松,心境平和,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⑤举办"爱心奉献”活动。我校师生在了解我乡患了白血病的小朋友的情况后,积极组织了捐款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大家的努力共捐了4000多元。

  ⑥组织"告别陋习创文明校园”活动,净化校园文明,促进学生语言文明举止文明,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现在的学校再也看不见纸屑、食品袋等垃圾,而且同学在见到垃圾的时候也能主动捡起。

  二、特色学校创建

  我校的校本“锣鼓”以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在我校师生都掌握了一首以上的鼓词,除了校本的开设,还创建了一只百余人的锣鼓表演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少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文明礼仪,开设的德育活动不够丰富,学生不能全员参与,宣传教育还不彻底。这些都是今后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获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德育会议精神为依据,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体系。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待事业甘当“奉献型”教师;对待学生要做“爱心型”教师;面对挑战敢为“竞争型”教师;教育教学应为“创新型”教师;师生关系成为“伙伴型”教师;自身素质炼成“专家型”教师。

  3、坚持德育例会制度。政教处牵头,抓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完善班主任工作和教师综合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有:开展“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和热爱祖国文化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一年级、二年级:着重引领学生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热爱劳动、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年级——六年级:着重讲解个人成长,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讲解世界,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要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作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良好的综合素质会对智育产生更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新人、新事、新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等激励师生“为国增光,为校添彩”的责任意识;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送的一则则催人奋进的喜讯一一让学校的每一幢楼、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发挥其育人功能,并成为师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基础道德教育。用信任、尊重、关怀的情感和行为关爱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发挥少先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教育功能,利用少先队这一主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以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创建三结合德育网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全方位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会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完善校长一一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科任老师一一全体教职工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学校德育工作要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学校要主动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加强沟通合作,使三方面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并重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的作用,依托社会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动。

  4、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上课、自习、作业、集合、劳动、卫生、锻炼等。认真落实值日、值周、升旗、广播站制度,发挥其督促、管理、自我约束、自主教育作用。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工作。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巳、纪念巳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教育、英雄人物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栏,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信箱,解决学生学习、交友、家庭中的种种心理问题。

  5、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要因地制宜,节俭实效,处处体现“美”二是大课间操。要内容丰富,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三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要处处体现“新”。

  四、管理措施

  1、学校对各部门、备相关人员实施德育工作的情况实施全程监控。将落实德育工作的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与评优晋级直接挂钩。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将德育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能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内容、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视为不合格的'教学。备相关部门所开展的工作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育人工程作为首先考虑的内容,凡对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养成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人员,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分,并在考核、评优、晋级等方面加以限制,直至取消资格。

  2、继续实行国旗下讲话轮流制,充分挖掘蕴含于教师中的德育资源。发动全体教师广泛搜集深刻、生动的德育教育内容,调动广大教师的自主性,丰富德育和文化教育内容。进一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主题班会、晨会,配合“爱国周”、“诚信周”等系列德育周,结合班级和中队各个时期的教育重点,有针对性的实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3、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实施办法,督促和引导各年级组、中队及班级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内容,开拓活动基地,扎扎实实地落实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等活动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

  4、调整班级工作评估办法,研究制定“文明班级”、“优秀班级”评比实施细则,在监控早读、午休、两操、卫生、站队、佩戴等表现情况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对课堂表现、好人好事、班级文化建设、信息素养、安全维护、成果贡献等多方面内容,并通过期末的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引导各班全面争创健康、优秀的班级文化。

  5、进一步丰富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内容,有效地通过各个节日的落实过程,丰富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内容,并将学生在这些节日中的表现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列入对班主任、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评价内容之中,引导各班级充分发挥学校系列节日进行有效的德育和文化教育,促进生动活泼、求知上进、乐于创新实践的学生文化的形成。

  6、建立帮教制度。班级建立“问题学生”学生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人盯人”、“多帮一”、帮教效果跟踪报告等多种方法途径,做好“问题学生”学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对特殊学生、问题学生的特别关爱制度,制定班级“问题学生关爱档案”,通过聘请心理辅导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讲座,提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这部分学生的正当的学习和发展权益,使问题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7、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国防意识等。

  8、有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家校网络平台”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和生活指导的范围,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育人的互动效应。

  9、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成熟作为贯穿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以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和榜样鼓舞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

  10、本着以法治校、科学管理的原则,组织教师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文件的学习,加强每一位教师的法制观念,使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普法。同时要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强化过程的监督、指导、检查,并及时总结、反馈、调整。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并成效突出的教师及时奖励,对表现懈怠、造成工作失误或恶劣影响的及时惩罚,做到奖惩分明、依法办事,达到效率与公平统一。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11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和谐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在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纪律约束性德育转变为引导发展性德育;由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活动;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立足目标小一点,内容实一点,距离近一点,切入深一点,方法新一点,手段活一点,开展好德育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养成教育。以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2、道德品质教育。即以明理、诚信、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家庭、爱学校、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的意识,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3、遵纪守法教育。即从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有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四、德育主题操练目标:

  1、低年段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内外相结合,说教与训练相结合,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2、中年段以学会学习,诚实守信为重点,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加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效家乡的远大理想。

  3、高年段以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磨练学生意志,正确面对各项挫折,结合关爱留守子女,教育学生不忘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五、具体措施:

  1、构建关爱特殊生工作体系,成立特殊学生关爱委员会,认真做好贫困生、单亲、留守子女暨家庭教育滞后学生的关爱及疏导工作,让这些在家庭德育中不能正常受到教育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德育中也享受公平教育,均衡发展。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树立家长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习观。举办临时监护人职责培训班,让所有临时监护人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及正确的育人方法。

  3、从对教师的评价上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以分数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方法,把对学生德育及教师个人的师德表现纳入到业绩评价中,把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及本身言行示范作用作为常规考核及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深处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水平,从管理评价上把德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

  4、彻底改变师德考核以量化为主的作法,把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学生对教师示范作用的评价及师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为师德月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师德评价主题及内容多元化,从教师思想深处转变观点,真正把学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

  5、针对目前社会德育的缺位,主要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及进行感恩操练;另一方面开展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历练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专项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勇对挫折的精神风貌。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01-31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11-14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0篇)08-17

最新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优秀范文04-07

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11-01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05-26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01-05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12-10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范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