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时间:2024-06-08 08:37:04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1

  主题与背景:

  家长与学生。家长为生计而忙碌,早出晚归。通校生,好点的能问一下。住校生,一月回家三天,也谈不上几句话。

  老师和家长。除家长会,就是家长看望学生碰到,三言两语的嘱托;或老师有事联系家长,直接针对具体的事宜,缺乏沟通的机会,也缺乏沟通的深度。

  老师与学生。老师希望学生遵规守纪,认真学习;学生希望老师尊重自己,给与自由。期待不同,碰撞很多。

  谈心式沟通方式,让谈话双方坐下来,姿态平等,全方位了解,评点建议。

  对于班主任而言,能使家长感受老师的辛苦,对学校工作得以理解和支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加以指导和教育。对家长而言,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让老师感受家长的期待,产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而言,摆脱命令式的交流,获得理解与尊重,人际关系走向和谐,健康全面地成长。

  参与人员:

  学生孙某某、班主任、家长

  案例过程描述:

  问题症状:相对内向,不与其他学生交往。

  前期表现:

  学生入学中下游水平;脑瓜灵活,消化知识快速,相对沉默,回答问题不踊跃;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其他学生交谈。

  中期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谈心:孩子,小时候性格活泼好动,遇人文明礼貌;慢慢地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谈。家长最大的'期望:“让孩子开朗起来,活泼起来。”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

  一、鼓励自信,从优势科目入手。即使总成绩暂时落后,可以让部分科目优势化。优势科目的存在,使学生找到自信点,确立在班级的存在价值。自信使人开朗,使人光彩。班主任寄语:“找出你比别人强的地方,形成优势。”

  二、鼓励交往,从付出入手。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同学,伸把手帮帮忙;班级有需要劳动的时候,站出来干干活。以心换心,有了付出,就有回报,更有了互动。互动,打开行为的门,更打开交流的窗。班主任寄语:“付出,让你身边活起来。”

  三、鼓励坚持,从挫败入手。成绩有好时就有差时,只因为努力还不足;同学有亲密就有疏远,只因为交流尚不足。努力再努力,就只有进步;交流再交心,就只有融洽。班主任寄语:“挫败,缘于火候不到。”

  家长与学生谈心:讲一讲学习上的小收获,讲一讲相处上的小乐事,谈一点孩子的认知,说一点家长的评点。家长的倡言:“我关注你的成绩,更希望你活出精彩。”

  后期发展:

  学生成绩进步了,上游水平;学生性格活泼了,融洽交往;学生内心自信了,积极发言。班主任自豪,家长放心了。

  案例分析反思:

  谈心工作不能内容单一。

  学生,不能脱离学习,但是也不能仅有学习,一位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学习与其他方面是互相促进的,正如孙某某同学,从优势科目中获取自信,从自信中获取交往需要,从交往中激励竞争欲望。

  谈心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什么事,都不是一次获得结果的,正如孙某某同学,个别学科也存在学习的难度,需要有进步的过程。不要使用绝对的言语,更多使用鼓励的言辞。谈心是跟进,而不是简单重复,最大的条件就是学生的现状。

  谈心工作不能主体单一。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心,只是突出环节,暨学生与家长、家长与班主任的谈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塑造一个融洽的环境圈。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对整体效果的干扰或抗拒。

  谈心工作不能地位不等。

  不要让班主任与家长的谈心,充满互相的指责;不能让家长与学生的谈心,充满斥责与抗拒;不能让班主任与学生的谈心,充满命令与不满。给与平等的地位,班主任、家长、学生,都需要被尊重,被了解,被理解。平等中,才能放下心来,以心换心,给出由衷的赞美或建议。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2

  一、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看法与做法

  辅导孩子作业有利有弊,某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的辅导孩子作业,最明显的问题是导致孩子依赖性过强,家庭作业不再是孩子自己的,也成了家长的作业。不会的问题孩子不再竭尽全力自己解决,遇到问题就习惯性的问家长。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检查全对,孩子可能还会把出错的责任推卸到家长的身上,怪家长检查不仔细。……还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好。不懂的可以问家长,但是家长不要一直盯在旁边辅导。

  家长有必要了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文化水平低的家长也可以检查孩子的作业,可以从书写上进行指导。另外,即使家长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也可以从已经完成的作业中发现问题,进行督促。所以我们不一定指着家长帮孩子讲会每一道题,但可以让家长在评完的作业上签字,及时了解孩子的.作业水平,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作为教师,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对做得好的,进行鼓励和表扬,让这种好的行为坚持下去。对于做得不好的家长,我们要向他们介绍方法,举例说明,向做得好的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都有记作业的本子,家长可以对照本子上的记录,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都完成了,渐渐地可以指导孩子自己进行核对,保证全部完成。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写作业,而是忘记了。所以教孩子核对作业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帮助家长制定辅导计划,如朗读能力差的孩子,我们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每天让孩子读书半个小时,家长负责监督;书写不工整的,可以让孩子每天练字半个小时,家长负责监督。这样一来,不用家长动脑,只要抽出时间来监督就可以了,我想家长就不能再推脱了吧。

  二、对娇惯孩子的教育

  对于娇惯的孩子,老师在教育时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因为家庭教育与我们背道而驰。在社会的大环境里,被娇惯的孩子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

  因为孩子的娇惯是家长造成的,所以与家长的沟通十分必要。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环境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让家长自己意识到再娇惯孩子就是伤害孩子。比如我们班有个小胖子,在家里是老二,家长老来得子的心情可想而知,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整理书包……都不能自理,在班级里经常和小朋友闹矛盾,因为他认为大家都得让着他。但实际情况是班级小朋友没有一个肯做他的朋友,每天放学他都是最后一个拖着没有整理好的大书包出校门的,吃饭时饭粒掉了一地,被小朋友嘲笑,常常因为鞋带开了不会系而摔倒。我把这样的情况告诉家长,并告诉家长我不可能像保姆一样看着孩子,缺少自立能力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孩子再不改变,就不仅仅是样样不如意了,最后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让家长自己思量。

  另外在班级里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做妈妈的小帮手、卫生小标兵评比、整理书包竞赛等,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体验劳动的快乐,逐渐培养动手的能力。

  及时表扬是促动被娇惯孩子的一个良方。长期被娇惯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肯自己动手做事。在班级里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孩子。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在班级里进行表扬,此外还要给家长发喜报,保持孩子的劳动热情,促动他们继续努力。在班级里要给他们安排固定的任务,每天进行督促、表扬,逐渐形成习惯。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3

  童年是学习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本质的时候,是学习真、善、美的时期。家庭和学校这对CP,毫无疑问是完成这一神圣任务的不二载体。在参加完一年级家长会,听完方校长和李老师的“家校夜话:培养+陪养”后,我确认过眼神,也遇上了对的人。

  眼缘之一:重视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

  方校长在家长会上讲的最详细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学生的阅读。他引用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动地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他亲自讲解学校的阅读教育体系和激励机制并示范了“阅读存折”和“阅读记录本”的使用,让家长落实亲子阅读有了明确方向。班主任李老师细化了具体措施并提供了详细书单和实际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亲子阅读是我从吴宇伦一岁半开始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抛开考试这一“功利”的目的不谈,对于一个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过来还要管别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师来说,每晚的睡前故事时间尤为珍贵。长大是不可逆的,每个家长都应该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连接方式,运动也好,读书也罢,一起读着读着,聊来聊去,你才会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建立快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从开学一个月的知识面和识字反馈来看,孩子的.阅读之花是绽放着的。当然,我也会有因为工作或者私事而跳过这一程序的时候,这次家长会给我上了一次发条,督促我和孩子继续不遗余力地寻找我们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眼缘之二:培养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

  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通过方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学校用看不见的力量敦促看得见的成长,突出培养学生的十个好习惯:做人好习惯、礼貌好习惯、卫生好习惯、劳动好习惯、学习好习惯、书写好习惯、阅读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安全好习惯和饮食好习惯。同时根据评价内容的四大板块、十一个维度设立了十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持之以恒做秀的自己。李老师针对在校在家习惯的培养给出了十几点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议,比如:养成回家喝水如厕便做完作业再起身的习惯、坐姿和握笔姿势的纠正、练一笔好字等等。李老师说她不是唯成绩论英雄的老师,但对于好习惯的养成一定是严格要求的。这个理念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同,也让我们对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眼缘之三:家校联手,见证美好发生。

  家长会的最后,方校长介绍了家长志愿者和一些优秀家长、书香家庭等等,给我们呈现了家校合作的完美例子,使我们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美好氛围。在李老师和家委会陈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也已经体会到朝阳小骑兵们团结的力量: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班徽和班训、创造了自己的绿色天地、成立了家委会和班委会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美好都在发生。在接下来的6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家长要诚心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一起培育“向真、向善、向美、乐学、乐思、乐问”的儿童,共同呵护优秀的种子,让情怀落地,待美好发生!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4

  爱是两个人或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状态,彼此相依,紧密相连。总之,谈到爱时,人们想到更多是靠近和相拥。

  亲子之间也不例外,爱也是从类似这些关键词发展的,孩子在母亲的子宫中用脐带相连,出生后孩子和母亲用温暖的怀抱相依相偎,再后来是在父母肩头熟睡的感觉,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亲子相爱的场景。不难发现,亲子之爱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分离的,或者说是彼此的相互独立的,使孩子与父母,与家庭之间越来越能够拉开距离。

  正常的爱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这是家庭中给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爱的终点。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最终考察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能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独立决定,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活,能够学会独立地控制自己的人生。

  爱从依恋开始,最终导向独立,这时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是考量自己爱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标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感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应该越轻松才对,这才是培养孩子应该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艺术应该表现在鼓励孩子独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达对孩子的.爱,除了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多的应该基于孩子的独立能力来考量我们的爱是不是恰当。

  独立的孩子生活是自己的,而不独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04-10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02-08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06-01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04-11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优)12-25

家校共育机制实施方案05-31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精选10篇)01-12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2篇05-15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6篇04-10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精选11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