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时间:2023-06-19 20:04:45 宗睿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精选9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1

  我们年段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三、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边有四条边。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学着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啰!"将衣服甩在身后,报在身上;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让幼儿手里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开心。

  四、通过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定期的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创设了"能干的一双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如: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点心杯、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一具体图画表示。如:取放点心杯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

  五、通过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

  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联系册、专栏、日常交流、观摩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如学期初根据对幼儿的`短期观察,掌握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技能水平。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儿本学期自理能力的课题计划,列出表格填写出具体掌握的劳动项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家园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保教人员交流,全面掌握幼儿劳动的情况,并以联系册、短暂的谈话,专栏介绍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提出配合的要求。学期末,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掌握的情况,再填写表格。并以书面形式将幼儿的发展向家长汇报,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从而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2

  九月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我们小班迎来了一张张既好奇又兴奋的小脸蛋,说实在,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在稳定幼儿情绪的同时,我们的一日活动也开始逐步有序地开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的现象。

  现象一

  入园前由于家庭成员的包办代替,生活技能根本洗手间里出现了这么一幕,xx小朋友站在洗手台前发呆,一问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样打开水龙头。

  中午午餐时间,xxx小朋友一手抓饭、一手抓菜,桌上、地上、衣服上全都是饭菜。老师告诉他要用勺子时,他尝试着去拿勺子舀饭菜,进过一番努力,饭菜一直都没有舀进勺子,反而从盆子的边缘都漏到了桌子上。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勺子,重新开始自己的“手抓饭”。

  现象二

  依赖性强,自我服务的意识差,会做但不愿意做。同样是中午午餐时间,刚吃了没几口,xxx小朋友就带着哭腔喊:“老师,我吃不下!”但老师喂他吃饭,他却能很快地把满满一碗饭都吃完。午睡前,大部分孩子都很努力地自己脱着衣裤和鞋子,可是xx小朋友还是“稳坐泰山”一动不动,问他:“为什么不脱?”他说:“我不会。”老师就帮着他完成了。在这样重复了几次之后,我们想着经常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开始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奖励小红花、好吃的东西等等。没想到的是xx小朋友不仅能很熟练地脱衣裤和鞋子,而且还能把衣裤折得整整齐齐的,就连起床后也能自己穿衣裤,这真的让我们非常讶异。天气逐渐转冷,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吃冷的饭菜,就开始喂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孩子。而此时就出现了以下一幕:三四个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犹如机器人一样,这个喂一口饭、那个喂一口饭。有 时老师忙不过来,没能及时往孩子口中喂饭,这个孩子就张着嘴巴等我往他嘴里喂饭,而他的饭碗就在他的身边。

  现象三

  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后就放弃。午睡前,孩子们都将自己脱下的裤子折叠好放在了规定的地方。xx小朋友也很认真的折叠着自己的裤子,但是他在脱得时候把一个裤腿翻了过来,在尝试几次后,他还没能把裤子折叠的很好,于是他就把裤子揉成了一团一放,然后就去睡觉了。午睡起床,xxx小朋友很认真的在穿鞋子,他已经把脚都穿进了鞋子,接着就是要用雌雄配把鞋面两边连接并粘上就可以了。但是这雌雄配怎么也塞不进另一边的洞洞里,在尝试了几次后,xxx小朋友就开始掉眼泪了,边哭边说:“我穿不上。”

  现象四

  同样是包办代替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们不良的习惯。午睡起床后,xx小朋友的拖鞋东一只、西一只,人却已经和小朋友们玩成了一片,不知道要把拖鞋放到鞋架上;也不知道喝开水、吃点心,非要等到老师叫他去做这些事情。喝开水时,xxx小朋友接完开水后就拿着水杯和小朋友们玩开了,结果水打湿了衣服,洒了一地。上完厕所,xxx小朋友提上裤子就往外跑,“洗手。”在老师的提醒下,xxx小朋友又重新回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把手在水龙头下冲了一下又跑了,水龙头也没关。

  这样的镜头在班中经常能够看到,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致使在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活动前后的穿脱衣服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正常的集体活动没有时间保证。

  问题二:由于拖拉、懒散等不良的习惯,造成生活活动环节中较长时间的等待,造成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不紧凑。

  问题三: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独立进餐以及活动前后、午睡前后的自行穿脱衣物都是保证幼儿健康身体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充足活动时间的保证。

  在学习初我们发放了《新生入园调查表》,就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1.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分四个方面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

  2.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进行调查,归纳为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孩子多数是由祖辈带领,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做的,通常爷爷奶奶的想法都是如此。爷爷奶奶的溺爱是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少之甚少,对于孩子的喜好、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都不清楚。

  2.年轻的家长们注重更多的是对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培养,对于孩子独立性、坚持性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忽视了。

  3.还有一部分家长有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意识,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耐性,不会等待孩子慢慢发展,再加上工作时间紧,所以这部分家长属于“三分钟热度”的类型。

  鉴于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刻不容缓。

  (一)利用正面的形象,循循善诱,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1.结合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比如主题《小不点儿》中,“我的小手真能干”、“我学会了新本领”、“我会绕毛线”等活动,通过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手偶表演以及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情景表演,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如手偶表演《小兔吃饭》,让幼儿了解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懂得饭前饭后洗手、漱口、擦嘴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再如情景表演《到鸭妈妈家做客》,通过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直观地了解进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形象地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1.以游戏的形式。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娃娃穿衣服》、《喂小动物吃饭》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考虑到幼儿在练习这些生活技能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又没有激励的因素,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于是我们把这种竞赛性的游戏改成阶段性的比赛。比如第一阶段——折裤子比赛(不需要翻面;先将裤子翻面再折叠);第二阶段——折套头衫;第三阶段——折叠开衫,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是分两次进行。

  2.运用简短、易懂的儿歌。

  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有直接指导学习的作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穿脱衣服确实难度比较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

  再比如洗手时我们编了顺口溜:打开水龙头淋湿手,擦上洗手液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就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手。

  3.用自身的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掌握各项生活技能

  由于幼儿年龄小, 教师在提出每一项要求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做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就比如洗手,我们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幼儿通过实际观看,就比较容易掌握。

  (三)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这就需要老师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投放“苹果树”、“毛毛虫”、“小鱼”等,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投放“大嘴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练习使用小勺和筷子的方法;投放拉链,让幼儿练习拉拉链等等。

  2.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在促进合作、情感发展时,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幼儿在脱衣服时很容易把衣服翻到反面,这对于刚开始学习折叠衣服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在教孩子把衣服翻到正面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相互帮忙脱衣服,这样一来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很少再有反面的了。比如在脱套头衫的时候,我们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孩子们说:“我们来拔萝卜喽!”拉住同伴的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再拉住另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又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最后自己拔呀拔、拔呀拔,拔出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大萝卜,孩子们非常愿意相互帮忙,这不仅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再比如穿外套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说:“拿住好朋友衣服的两扇门,放在好朋友背后,和好朋友抱一抱。”也就是和同伴面对面站好,拿住同伴外套的两边对襟放在同伴背后,这样同伴就可以把两只手伸进袖子了,衣服也就穿好了。

  3.有效利用图示,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

  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但是我们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幼儿身后不断地提醒他们,于是我们就用到了图示,这种将方法、规则隐藏在图画中,张贴在醒目的地方,用以帮助幼儿巩固生活技能。比如我们以连环画的形式提醒幼儿饭后正确漱口;又如用水杯接水喝的时候应该排队,我们就在地板上贴了排队的标志,用来提醒幼儿按照这条线排队。有了这些图示,孩子们会相互监督。

  4.树立榜样,及时奖励,提高幼儿主动自我服务的兴趣。

  根据幼儿好表扬的心理特点,我们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聊聊最近谁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谁折的衣服裤子越来越整齐了等等,并且评出“小能手”和“进步者”,奖励小红花或者是小贴纸和好东西,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得奖者学习。因为是大家一起评出来的(可不要小看孩子们,他们年龄虽小,但眼睛却是雪亮的),同时又有物质的奖励,孩子们对这些荣誉还是很在乎的。这对于激发孩子们主动自我服务的欲望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5.明确规则,巩固强化

  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规则,如饭前洗手、拿到饭后拿小勺、睡前脱衣裤并折叠整齐放在规定的地方、换下的鞋子应该放在哪等等,这些规则的提出,对于生活自理技能的强化练习有很大的帮助。

  6.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从而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逐步提出新的要求,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应该认识到自理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鼓励。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以“耐心、细心、恒心、宽容”的心态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地进步,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下一阶段,我们还将深入开展,探索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元化的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有序、有效的组织一日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3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园德育课题组就把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

  一、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例如,一大早孩子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见,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帮他穿好了事。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耐心不够,总之,没有教会幼儿自理的技能,也是导致孩子不会自理的重要因素。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当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通过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

  如何让单纯的幼儿具有生活自理意识呢,我们教师就要开动脑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教育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比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饭后漱口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漱口歌》来进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漱口的方法。

  2、把自理能力的技巧寓于游戏之中。

  例如:在操作区中,我们放置了用可乐瓶制作的“大嘴娃娃”和豆类等,让幼儿玩喂娃娃的游戏;我们还利用布料、纽扣等废旧物品制作成了“穿衣娃娃”,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在“娃娃家”里,幼儿以“爸爸”、“妈妈”、“服务员”的角色洗餐具、端盘子、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给娃娃喂饭、喝水等等。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周围世界,并在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的意志,激励幼儿克服困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在生活中反复的训练,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重复过程,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生活技能在生活中反复的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引导幼儿,如:在游戏后,引导幼儿清理场地、整理玩具,在午睡前后,让幼儿穿脱衣服,在值日生工作中,引导幼儿练习擦桌子、搬椅子等,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时,老师要耐心诱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幼儿逐步具备自立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每个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虽然同处一个班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幼儿的差异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切不可要求幼儿同时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分宠爱,自我服务意识不强,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差,往往别人轻而一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不应把他视为笨孩子,而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促其进步。同时,用分组形式给能力差一点的安排容易完成的活动,或在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较难的事情,鼓励他们大胆去做,知道自己经过努力会做得更好。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共育

  幼儿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回到家里就完全改变了,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被家长取而代之,因此,幼儿生活自理的培养,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忽略了家庭教育,那么幼儿园的教育只会功亏一篑。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育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

  通过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十分必要的,它培养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份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4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样样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代替,所以为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加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6月16日,我们幼儿园大班级举行了一次自理能力的比赛活动,幼儿园通过开展这样的比赛活动来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改变幼儿的依赖性,从小成为生活的主人。

  本次活动具体的比赛分为几部分,首先我们是进行集体的穿衣服、穿裤子和穿鞋子比赛,然后就是分组的叠被子比赛,最后是叠衣服比赛。活动前先由园长致词并介绍了比赛的规则和比赛的各个细节。随着一声令下,各组选手进入了比赛中,在旁的孩子们齐声“加油!加油!”现场的气氛既热闹又紧张,有的孩子动作流畅,被子叠的整整齐齐,令在场的人刮目相看。虽然也有的孩子比较紧张、还有的有些胆怯,但是小朋友们谁也不示弱,都在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比赛项目。比赛在一声声喝彩声中结束了,但小朋友们快乐无比,最后,在第一环节的穿衣服比赛中由大二班胜出,第二环节的叠被子和第三环节的`叠衣服比赛是由大一班胜出。

  通过此次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还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意愿。并提高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我服务意识,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我服务意识,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5

  20xx年12月12日上午10点,我们建院幼儿园小班组在大厅举行了一场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活动内容是:剥鹌鹑蛋和整理水彩笔。其目标:

  1.增强孩子手部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知道自己的小手真能干。

  3.幼儿能够熟练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4.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活动过程中,参赛的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神情专注,唯恐落后于别人,那认真劲儿让人感动,最后,在一串串的加油声和笑声中,这次比赛圆满结束了,我们感觉到:孩子们不再是温室中的“花朵”,而是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在小班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我们林幼一贯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孩子的`吃饭、盥洗、穿衣、睡觉等小事入手,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教于游戏、儿歌之中,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培养。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不断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分析本班幼儿在生活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二、为幼儿创设生活练习的环境

  三、正确引导幼儿

  四、教师要给幼儿展示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

  五、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只要放开我们关爱的双手,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一番磨练,他们一定会像一只只雄鹰一样,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6

  11月11上午,我们玲玲幼儿园小班段在大操场举行了一场自理能力大赛之穿鞋子赛,比赛请来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来观赛,活动在小朋友们的一片热烈掌声中拉开帷幕。

  早在开学伊始,我们各班就为活动的开展做了积极的宣传。宝宝们为了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早已在平时苦练已久。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底行不行,比了才知道。比赛分组进行,一声指令下,激烈的角逐开始了,教师们在一旁边记录边指导,其他的小朋友们则为竞赛者加油呐喊。在活动过程中,参赛的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神情专注,唯恐落后于别人,孩子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把鞋子往脚上套,那认真劲儿让人感动,最后,在一串串的加油声和笑声中,这次比赛圆满结束了,我们感觉到:孩子们不再是温室中的“花朵”,而是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在小班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我们林幼一贯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孩子的`吃饭、盥洗、穿衣、睡觉等小事入手,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教于游戏、儿歌之中,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培养。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不断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7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我校进行了一、二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训练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生活自理意识。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

  (一)言传身教让师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二)及时鼓励,让表扬来巩固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三)家校配合,让家庭成为学生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基地。 自我服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此事不容忽视。作为教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教给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鞋系带,自己铺床叠被,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洗手,自己收拾整理书包学具……每教一样技能,都要与家长联系,然后让孩子在家长指导下练习,直到孩子学会自己做,逐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

  (四)搭建展现平台,让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在这次比赛中,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好品质,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诚然,让孩子多参加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给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久而久之能使孩子懂得劳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的艰辛,得到意志的磨炼,使他们从小萌发靠自己的劳动自立的`思想,并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孩子们对家长的依赖少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变强了,自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懂得了尊敬长辈,关爱父母,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小学生自理能力才能提高。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8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生存,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的挑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一旦幼儿的自理能力形成了,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因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应时刻与幼儿园保持联系,做到家园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让孩子学会生存”是国际教科委组织发出的口号。要求我们成人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们面对的21世纪充满着各样的挑战,幼儿生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个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有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运用各种办法为孩子选好了一条路,并预知排除掉一切障碍,从而使孩子能在顺境中成长。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孩子就象飞蛾一样,必须经过磨练才能真正的展翅飞翔,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现困境时,帮助他或者甚至于完全代替他处理所有问题。那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感,认为所有问题都应该由父母解决,而自己也不需要做,从而就注定了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的地位。每位家长都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人,但又常常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首先成人的呵护是孩子自我服务的绊脚石。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是百般呵护,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们总怕辛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揽,这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形成是极其不利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教师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用什么办法,即使是最差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失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例如:当孩子想自己吃饭的时候,成人会说,我来喂你,自己吃会弄脏衣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大限制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都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但成人往往给予的是束缚,他们错误的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培养。当孩子自己穿鞋子或是衣服时,成人总会说穿反了,我来帮你穿,教育孩子常常也会持这样的'一种态度:“你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让我来教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其实我们不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且还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大大压抑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令孩子从小有一种不良的意识。其次,成人的过分保护也是孩子形成自理能力的拦路虎。在家长眼中,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护、灌输、训教,具体表现于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过度保护。不可否认,安全第一,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是一切。但是,本来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滑梯却非要在成人的搀扶下慢上慢下。其实,孩子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成长,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应付危险的能力。但是,如果成人整天对着孩子说,这个要小心,那个要小心,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本来,自理能力的形成及成长都是在锻炼中磨练出来的,在这种种限制保护下的孩子又何来机会锻炼呢?因此,成人的过分保护给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

  一、成人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创设环境,增强幼儿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识。如:区角活动、娃娃家、给宝宝喂饭穿衣服、送玩具回家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高兴,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2、通过诗歌、故事、看图说话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的意思,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对话,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3、运用观察法和比较法,巩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象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即使有了自理意识而缺少自理的机会,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因材施教,重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的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叫差的幼儿就以较低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能鄙视,需因材施教。如在知道穿衣服的过程中,小班的幼儿只需要求会解扣子,脱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大班的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正反面,还要求正确系好扣子。再如个别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应该个别指导。

  2、寓教于乐,让幼儿轻松学会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让幼儿在游戏和娱乐中学习本领。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托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如厕、洗手,特别是冬天,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等到天暖活的时候,逐步掌握穿脱裤子洗手如厕的技巧。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取得一点进步时,成人呢要多给予一些鼓励的话语,类似“宝宝真棒”“宝宝真能干”的话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当幼儿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的指导,还可辅以鼓励性的语言,如:“宝宝你行的”“宝宝你很棒”“我们相信你一定很能干的”等,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帮助宝宝实现成功,以免打消了幼儿积极进取的积极性。

  三、幼儿自理的意识一旦形成,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

  因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幼儿在园内有许多地方可供幼儿联系,例如:幼儿在睡觉、吃饭、如厕等,无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机,知道、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成为习惯。

  同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应时刻保持与幼儿园联系,做到家园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了好习惯,应该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巩固。不应该有“孩子还小,许多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的思想,因此,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如果孩子碰到问题或发生错误行为,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采用正面教育如:鼓励、激励、表扬等形式,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今天做了明天就放松一下,这样就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至于影响孩子整体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可以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家长在家能幼儿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如:穿脱自己的衣服,自己吃饭,洗手,整理玩具等,反复训练,并且要持之以恒。总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类的劳动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生存的时候首先学会自理,为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繁复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 篇9

  “加油!加油!”“快,快,上衣,扣子错了”阵阵加油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手敲地面的打击声不绝于耳,现场气氛令人热血沸腾,这就是南麻镇中心幼儿园 20067年度幼儿综合自理能力的比赛现场。

  幼儿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幼儿自我服务,自已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有深远的意义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小朋友们都是家里的“宝贝”,五六个大人甚至更多人的照顾,使这些宝贝有时无法去实现自我服务,可在幼儿园里我们就给予孩子们这样一个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实现自我服务,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孩子的这种本能是非常有潜力的,而且会实现的非常好。你看这次比赛就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

  各班的幼儿在教师细心的指导下,掌握了科学的穿脱衣装的方法,自己能快速的穿袜子、线衣、线裤、外衣、外裤、鞋子等,将自己照顾的很好。你看本次活动中很多小朋友都取得了佳绩。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体会到了自理能力体现出来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最佳挑战奖获得者小班王艺萌小朋友就是其中的一位勇敢宝贝,在同龄组的其他小朋友都结束比赛后,仍然认真的系外衣扣子、拉好拉锁并仔细的'检查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全场的教师及小朋友都被他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恒心打动了,大家一起为他喊“加油,加油……”

  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长大了,通过这样的比赛落实了幼儿生活教育,保证幼儿健全的体魄,更增进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在自由的成长空间中发挥的更好,成长的更捧!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总结12-22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总结03-08

谈谈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1-11

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11-23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总结范文(精选6篇)08-21

幼儿园小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05-13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03-02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08-04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总结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