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时间:2024-11-05 14:17:44 晓璇 管理条例 我要投稿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通用11篇)

  公共场所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典型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医院、电影院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保证公共场所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公共场所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工作原则)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组织应当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第四条(管理主体)

  国家实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经营者的责任)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并对本单位发生的公众健康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社会监督)

  国家鼓励和保护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社会监督。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卫生要求

  第七条(基本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应当清洁、卫生。

  第八条(环境质量要求)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空调送风质量、微小气候、采光照明和防噪音污染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九条(用品用具要求)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健康无害。

  第十条(饮水、用水要求)

  公共场所饮水和各种洗浴水、泳池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中的高层建筑供水设施应当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

  第十一条(消毒设施要求)

  宾馆、饭店、洗浴场所、美发美容场所、娱乐场所应当设置符合要求的消毒间和储存间,消毒设施齐全、运转正常,并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消毒药品。第十二条(相关产品要求)

  公共场所中的客用清洁卫生用品、化妆品、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它健康相关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空调通风设施要求)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新风入口必须设于室外并远离污染源,空调通风设施的送风口、回风口、过滤器、盘管组件、风管及其它系统部件应当定期清洁,空调冷却用水应当定期消毒。

  第十四条(灭虫和废弃物存放要求)

  公共场所应当具备消除蚊、蝇、老鼠、蟑螂和其它病媒昆虫危害的防治措施,应当设置垃圾和废弃物存放的专用设施。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要求)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时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第十六条(独立通风要求)

  公共场所吸烟室、卫生间及浴室须设置独立的排气系统,不得与其它排气系统相通。

  第十七条(建设要求)

  公共场所中使用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应当对人体健康无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方可使用。

  第三章卫生管理

  第十八条(分类管理)

  根据公共场所与公众健康的密切程度以及发生健康危害的风险程度,公共场所分为一般公共场所和特殊公共场所。

  对特殊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对一般公共场所实行备案制度。

  特殊公共场所包括:

  (一)旅店业:宾馆、酒店、饭店、旅店、招待所、培训场所、旅游度假场所;

  (二)洗浴按摩场所:公共浴室、桑拿、沐足、按摩场所;

  (三)理发、美容场所:理发店、美发店,生活美容店、影楼;

  (四)游泳场馆;

  (五)文化娱乐场所:歌舞厅,音乐厅、卡拉OK厅,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网吧、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

  一般公共场所包括:

  (一)室内体育、健身场所;

  (二)餐饮场所:餐厅、咖啡厅、茶座、酒城(吧);

  (三)商业购物场所:商场(店)、书店,室内批发市场、集贸市场;

  (四)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五)候车室、候机室、候船室;

  (六)交通工具:旅客列车、客船、客机和长途客车。根据卫生防病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场所的种类和范围由进行调整并公布。

  第十九条(三同时审查、验收)

  特殊公共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当进行卫生预评价。

  特殊公共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二十条(卫生许可)

  特殊公共场所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其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许可证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四年,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经营单位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续展,原发证部门经审核后,对合格的,换发许可证;逾期未申请续展的,其卫生许可证过期失效。卫生许可证每年复核一次。

  第二十二条(许可证管理)

  卫生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转让或者出借。遗失卫生许可证者应当及时到原发证机关报失补领,歇业的经营者应当及时到发证机关注销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申办条件)

  特殊公共场所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表;

  (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公共场所的卫生预评价报告;

  (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公共场所选址、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四条(备案)

  一般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开业后三十日内,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递交备案资料。备案项目发生变更时,经营者应当及时报原备案卫生行政部门重新备案。

  第二十五条(备案内容)

  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时,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公共场所卫生情况备案表;

  (二)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检测与评价资料;

  (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

  (四)其他相关的卫生资料。

  第二十六条(组织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卫生管理组织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操作规程、消毒制度和卫生档案。

  第二十七条(检测、评价)

  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应当进行定期检测、评价,使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空调系统、顾客用品用具、二次供水设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检测、评价应当由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第二十八条(从业人员体检)

  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合格的方可上岗。患有疟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性传播疾病、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业。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第二十九条(从业人员培训)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第三十条(危害事故处理)

  公共场所发生危害人体健康事故时,经营者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及时抢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的蔓延,减少损失。

  第三十一条(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机构,应当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和批准;未取得资质认证的,不得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和健康检查工作。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的检测、评价和健康检查应当客观、准确、真实。

  第三十二条(配套规章)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以及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章卫生监督

  第三十三条(监督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铁路、民航、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

  第三十四条(监督职责)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是:

  (一)对特殊公共场所的新、改、扩建工程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对竣工项目进行卫生验收;

  (二)监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三)对特殊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

  (四)对一般公共场所进行备案;

  (五)对公共场所及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进行抽查,定期公布抽查结果;

  (六)对公共场所发生的健康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必要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七)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八)对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及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活动者进行监督检查;

  (九)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三同时审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及有关资料之日起三十日之内进行审查,并作出书面答复。在接到竣工验收申请二十日内依照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选址和设计的卫生审批意见,进行卫生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

  第三十六条(审批时限)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特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应当对资料进行审查,并于收到申请15日之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同意受理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有关公共场所法规、规章及卫生标准、卫生要求和规范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对审查合格的,发放卫生许可证;对审查不合格的,出具卫生审查意见书。

  第三十七条(卫生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公共场所内了解情况,调查取证,抽样检查、监测;

  (二)查阅、复制与违反本条例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三)责令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第三十八条(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有权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对造成危害健康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责令暂停营业;

  (二)封存造成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用品、用具和设施;

  (三)组织控制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现场。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控制措施。

  第三十九条(执法人员道德要求)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格遵守执法规范,对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十条(执法责任)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共场所,发给合格证明文件;

  (二)对已取得有关证明文件的,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三)发现公共场所存在危害健康因素,可能造成健康危害事故,不及时依法采取控制措施;

  (四)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执法程序要求)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监督执法证件,应制作现场监督笔录并根据情况提出指导意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罚则)

  特殊公共场所经营者,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罚则)

  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公共场所经营过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者卫生要求的;

  (二)经营场所的环境、设备、卫生设施、顾客用品用具、供水设施,经监测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三)一般公共场所开业三十天后,未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

  (四)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客用清洁卫生用品、化妆品、涉水产品或者消毒产品等相关物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者卫生要求的;

  (五)未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或者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合格上岗工作的;

  (六)未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或者从业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上岗工作的;

  (七)发生危害人体健康事故,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或者未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蔓延的;

  (八)未按规定对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测、评价的。

  第四十五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罚则)

  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予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特殊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设计或者竣工验收,没有得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二)特殊公共场所的消毒设施不能正常运转达不到消毒要求的;

  (三)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三条或者第四十四条处罚后,逾期仍不改正的;

  (四)伪造、涂改、出借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

  第四十六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罚则)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经营或者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七条(非法从事卫生技术服务罚则)未取得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擅自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罚则)

  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证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资格,并在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其资质认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围从事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的;

  (二)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三)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第四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罚则)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本条例第四十条所列行为之一,导致公共卫生健康危害事故发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行政部门罚则)

  卫生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民事责任)

  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拒绝阻碍)

  拒绝、阻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用语解释)

  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系指:供公众使用或者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各类经营场所。单位、学校内部集体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公益性群体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四条(施行时间)

  本条例自20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各部、委、局卫生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防疫机构的领导,健全机构,充实公共场所卫生技术装备和人员。

  第三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

  国境口岸及入出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机场、车站、码头等候室等公共场所和国内民航客机、铁路客车、客轮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并接受所在地地、市以上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主要对本系统外营业的公共场所以及尚无卫生防疫机构进行监督的单位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实施卫生监督。部队、学校以及其他系统所属的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由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实施卫生监督。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四条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和指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其中个体经营者的培训考核工作由所在地区卫生防疫机构负责。

  培训的具体要求:

  (一)卫生防疫机构按全国“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学大纲”编写教材;

  (二)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学时,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卫生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

  (三)卫生防疫机构对受训人员的培训进行监督审核,对合格者在“健康合格证”上加盖考核合格章。

  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四)从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

  第五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规定:

  (一)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下同)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它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

  公共场所内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按《食品卫生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二)公共场所主管部门负责健康检查的组织安排和督促检查工作。经营单位每年向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提交应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名单,并根据健康检查的结果,对患有《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疾病和其它传染性疾病者应调离其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单位承担健康检查工作。健康检查应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认真记录,建立档案。医疗卫生单位在健康检查两周内应向受检单位发出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合格者由卫生防疫机构发给“健康合格证”。

  (四)“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五)健康检查项目按卫生部颁发的有关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条患有《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疾病卫生管理标准:

  (一)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基本痊愈(主要症状消失,肝区无明显压痛及肿大,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可恢复原工作。乙肝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需经六个月观察无恶化,可恢复原工作。

  乙肝病毒携带者若e抗原阳性,不得从事理发美容业、公共浴室业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二)痢疾(包括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大便培养阴性,停药后两周内大便培养三次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

  (三)伤寒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大便连续培养三次阴性者可从事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观察,第二年粪便检查连续进行两次培养阴性者,方可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四)活动期肺结核活动期肺结核和痰带菌者应隔离治疗,痰培养阴性或一周内连续痰涂片两次阴性,达到临床治愈方可恢复原工作。

  (五)皮肤病化脓性皮肤病、渗出性皮肤病及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患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六)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性病等)需治愈后方可从事原工作。

  第七条“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规定:

  (一)“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由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发放管理。

  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职能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机场、车站、码头等候室等公共场所和国内民航客机、铁路客车、客轮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二)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审查监测确定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百分之八十以上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经营单位方可取得“卫生许可证”。

  (三)对经营多种公共场所的'单位只发放一个“卫生许可证”,并注明其兼营项目。因违法而需注销其中某个经营项目时,在“卫生许可证”的相应处加盖注销章,被注销经营项目的单位经卫生监督监测认定合格后,可申请恢复被注销的经营项目,并换发新证。

  (四)“卫生许可证”发放程序:

  (1)申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到所属卫生防疫机构领取并填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核后送卫生防疫机构。

  (2)卫生防疫机构委派卫生监督员按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审查和监测,对符合要求的发给由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对审查、监测的资料应存档备查。

  (五)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场所或变更营业项目的应按上述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

  (六)“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复核时,经营单位应填写复核登记表,经审查、监测合格的在复核登记表上加盖“审核章”。逾期三个月未加盖“审核章”者,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七)“卫生许可证”应用墨笔填写,字迹清楚。单位名称要写全称。“卫生许可证”应悬挂在明显处,以便监督检查。“卫生许可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八)申请开业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经卫生防疫机构审查监测后确定不符合卫生要求者,应采取改善措施,达到卫生要求后发给“卫生许可证”。

  卫生行政部门应自卫生防疫机构接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之次日起两个月内,对审查合格者签发“卫生许可证”。

  (九)遗失“卫生许可证”者应及时到发证机关报失补领,歇业单位应到发证机关注销“卫生许可证”。

  第八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

  (1)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二)事故报告责任人是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

  (三)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含三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二十四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国内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等所属经营单位,应同时报告本系统卫生防疫机构,随即报告主管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四)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报告二十四小时内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于一周内写成“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现场调查报告书”,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卫生防疫机构、事故单位的主管部门和事故单位,并建立档案。

  第十条《条例》第九条中“妥善处理”包括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防止事故的继发。确保不扩大危害范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以及在不影响上述情况前提下保护好现场。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十一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职责分工按卫生部发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上级卫生防疫机构有责任对下级卫生防疫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之间要明确分工,避免遗漏或重复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机构对下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处理不当的违反《条例》的案件,有权纠正或重新处理。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必须定期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一级卫生防疫机构上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报表及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职责:

  (一)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

  (二)宣传卫生知识,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三)根据有关规定对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四)参加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五)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包括取证照相、录音、录相等,调查处理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

  (六)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其他任务。

  第十四条根据工作需要卫生防疫机构可设置助理卫生监督员。助理卫生监督员在卫生监督员的指导下,协助卫生监督员执行上述工作。

  第十五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助理卫生监督员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遵纪守法,工作认真,作风正派,秉公办事,身体健康。

  (二)卫生监督员具有医士以上(含医士)技术职称,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一年以上,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业务和有关法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

  (三)助理卫生监督员具有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一年以上,或具有医士(含医士)技术职称,熟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业务和有关法规,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十六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助理卫生监督员守则:

  (一)学习和掌握《条例》、《细则》及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执行任务做到依法办事,忠于职守,秉公办事,礼貌待人,不得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索贿受贿。

  (三)执行任务时应着装整齐,佩戴“中国卫生监督”证章,出示监督证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认真填写记录。

  (四)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第十七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助理卫生监督员可按每三十至六十个公共场所设一人的比例配置。县以上(含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从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符合卫生监督员和助理卫生监督员条件的可作为卫生监督员和助理卫生监督员。

  第十八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同意后,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证书。助理卫生监督员由县或地区级卫生防疫机构提名,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同意后,由县或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给证书。

  第十九条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被免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和助理卫生监督员者,须及时交回证件和证章,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任免及数量,由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参照本细则第十七条自定,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设计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一)凡《条例》第二条所列公共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设计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卫生篇章。其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主要卫生问题、卫生保健设施、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

  (二)凡受周围环境质量影响和有职业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制度。卫生评价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施工设计前完成。

  (三)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将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发给“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建设单位取得“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办理施工执照。

  (四)设计及卫生评价报告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需更改仍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意。

  (五)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应通知卫生防疫机构参加。验收合格者方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评价资格单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并发给资格证书,报卫生部备案。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条例》和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二十元至二万元、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上述处罚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警告处罚:

  (1)违反《条例》第六条,卫生制度不健全或从业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上岗者;

  (2)违反本细则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不按时进行健康检查者;

  (3)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一项主要卫生指标不合格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二十元至二百元罚款:

  (1)有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经警告处罚仍无改进者;

  (2)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两项主要卫生指标不合格者;

  (3)违反《条例》第七条,未获得“健康合格证”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者。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一百元至四百元罚款:

  (1)有本条第二款所列情形经处以二十元至二百元罚款仍无改进者;

  (2)不调离《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疾病患者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二百元至八百元罚款:

  (1)有本条第三款第二项所列情形经处以一百元至四百元罚款仍无改进者;

  (2)违反本细则第五条第四款的规定,涂改、转让、倒卖、伪造“健康合格证”者;

  (3)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三项主要卫生指标不合格者;

  (4)违反《条例》第八条的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者。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四百元至一千五百元罚款:

  (1)有本条第四款第二、三、四项所列情形经处以二百元至八百元罚款仍无改进者;

  (2)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有四项以上(含四项)主要卫生指标不合格者;

  (3)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拒绝卫生监督者;

  (4)违反本细则第七条第七款的规定,涂改、转让、倒卖、伪造“卫生许可证”者。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以八百元至三千元罚款:

  (1)有本条第五款第二、三、四项所列情形经处以四百元至一千五百元罚款仍无改进者;

  (2)违反《条例》第九条,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未及时报告者。

  (七)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未取得“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而擅自施工者处以一百元至三千元罚款,并可视具体情况责令其停止施工。

  (八)违反本细则第八条,造成危害健康事故者处以一千五百元至二万元罚款:

  (1)受害人数(不包括死亡)在一至十人者罚款一千五百元至三千元;

  (2)受害人数(不包括死亡)在十一人至五十人者罚款三千元至八千元;

  (3)受害人数(不包括死亡)在五十一人以上者罚款八千元至一万元;

  (4)造成死亡者罚款一万元至二万元。

  (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责令七天以内停业整顿处罚。经停业整顿处罚后仍无改进者,可延长其停业整顿期限至九十天止:

  (1)违反本细则第八条的规定,经卫生防疫机构确定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者;

  (2)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3)经两次罚款处罚后仍无改进者。

  (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吊销“卫生许可证”处罚:

  (1)经九十天停业整顿处罚后仍无改进者;

  (2)违法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

  第二十四条对三千元以下罚款须经卫生防疫机构审议批准。停业整顿及超过三千元的罚款须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吊销“卫生许可证”由原发证单位批准。

  第二十五条《条例》第十五条中“对受害人赔偿损失”的赔偿包括医药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丧葬费、遗属抚恤费等。

  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条例》造成严重后果及阻挠、谩骂、殴打卫生监督和检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检举、揭发人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条例》第二条中的“饭馆”的监督范围和内容系指安装空调设施的就餐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公园”的监督范围系指公园内有围护结构的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系指国内运送旅客的飞机、火车、轮船。“商场(店)、书店”系指城市营业面积在三百平方米以上,县、乡、镇营业面积在二百平方米以上的场所。其中对医药商场(店)等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按《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卫生防疫机构:指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卫生防疫站(所)、防病中心、环境卫生监督监测站(所)及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下属的卫生防疫站。

  拒绝卫生监督:指以各种借口和手段妨碍或拖延卫生防疫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履行职责的行为。

  经营多种公共场所:指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同时经营两种以上《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在下列公共场所分别指的是:

  (1)宾馆(有空调设施的):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水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新风量。

  (2)旅店、招待所: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水质,床位面积,二氧化碳。

  (3)地下室旅店: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机械通风量,湿度,床位面积,不得生火取暖、做饭,噪声,二氧化碳。

  (4)影剧院、录相厅、音乐厅:场内禁止吸烟,场次间隔时间,立体影院的眼镜消毒,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

  (5)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噪声,场内禁止吸烟,人均占有面积,二氧化碳(或新风量)。

  (6)酒吧、咖啡厅: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7)公共浴室:顾客用具更换、消毒,禁止性病、传染病、皮肤病的顾客就浴,池水浊度,二氧化碳。

  (8)理发店、美容店:理发刀具、毛巾、胡刷消毒,理发刀具、毛巾、胡刷的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癣患者专用的理发工具,氨(经营烫发的场所),一氧化碳(使用煤炉的理发店),工作人员操作时穿工作服,清面时戴口罩。

  (9)游泳池:池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池水净化消毒设备,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10)体育馆: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饮用水水质。

  (11)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照度,噪声,二氧化碳(或总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阅览室内不得印刷和复印。

  (12)商场(店)、书店:照度,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场(店)内禁止吸烟。

  (13)医院候诊室:细菌总数,室内禁止吸烟,二氧化碳。

  (14)公共交通等候室:室内地面保洁,室内禁止吸烟,公用茶具消毒,二氧化碳。

  (15)铁路客车、航运客轮、客机:饮用水水质,卧具、头片更换,茶具消毒,二氧化碳,不吸烟客室(舱)内禁止吸烟。

  第二十九条本细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细则自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五日由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作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

  二、水质;

  三、采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五条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所经营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对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八条经营单位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在本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须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后,补发“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两年复核一次;

  第九条公共场所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单位应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十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施行卫生监督,并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卫生防疫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交给的任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由同级人民政府发给证书;民航、铁路、交通、工矿企业卫生防疫机构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发给证书;

  第十二条卫生防疫机构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责:

  一、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

  二、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三、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卫生监督员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经营单位不得拒绝或隐瞒;卫生监督员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责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佩戴证章、出示证件;

  第四章罚则

  第十四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一、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营业的;

  二、未获得“健康合格证”,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

  三、拒绝卫生监督的;

  四、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罚款一律上交国库;

  第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受害人赔偿损失;违反本条例致人残疾或者死亡,构成犯罪的,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对罚款、停业整顿及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天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但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控制的决定应立即执行;对处罚的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卫生防疫机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必须尽职尽责,依法办事;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条例的实施细则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第十九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4

  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必须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必须悬挂在场内显眼处。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逾期3个月未复核,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监测。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并按国家规定进行复检和复训。

  6、泳客应持健康证入场,患性病、伤寒、痢疾、肝炎、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精神病和酗酒者严禁入场游泳。

  7、室内泳场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8、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设置有效的独立的排气装置。卫生间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9、应有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泳池水游离余氯应保持在0.3-0.5mg/1,必须备有余氯检测设施和有检测记录。必须配备专兼职水质净化、消毒员。

  10、在泳池入口处,必须分别设有强制性淋浴池和浸脚池。浸脚池宽度与走道相同,长度不少于2米,深度不低于20厘米,游离余氯保持在5-10mg/1,须4小时更换一次。

  11、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5

  一、每天早晨,各个楼层对各自负责的工作区域进展清扫,包括楼道卫生。楼梯扶手,楼道垃圾桶外表及垃圾袋的.更换,灭火器的抹尘,各楼区域的花区定时浇水,如有任何一项不按时清理,每人每次扣10元。

  二、客房内不能出现死角卫生,其中包括门后,电脑桌后,床底。空调定时清理,大房间内沙发套,窗帘定时清洗,麻将桌牌要摆放有序。桌底要清扫。如有一项不按时清理,每人每次扣10元。

  三、客房内抹尘要仔细到位,电视,电脑屏幕不能有水渍,布毛等,客房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不能乱放,如违背每次扣10元。

  四、客房内盖杯,电壶要清洗到位,壶内不得有残渣,饮水机桶要更换及时,违者每次扣5元。

  五、客房内门,卫生间门,开关,壁灯每天都要抹尘,墙壁污点及时清理,违者每次扣5元。

  六、客房内床单被罩做到一客一换,其中包括钟点房,损坏的布草要及时更换,以便使用。不退的房间客人不在时,必须更换床单,被罩。如接到客人因此投诉,每人扣10元。

  七、客房内空调水及时倒掉,违者罚5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分加重。尤其是夏天。

  八、客房内拖鞋清理干净,放入鞋柜,摆放消毒条,违者扣5元。

  九、卫生间内马桶清理干净,外表不得有水渍,尿渍,桶内不得有大便残留,每天更换消毒条,消毒条要摆放有序,违者扣5元。

  十、卫生间洗漱用品应齐全,如发现漏配任何一样,每次扣5元。

  十一、卫生间顶,墙壁或玻璃门清理到位,面盆,水嘴,淋浴,镜子,口杯不得有水渍,如发现每次扣5元。

  十二、效劳员查房时应仔细快捷,如发现漏查商品自己承当,漏配商品每次扣10元,没补齐的商品及时上报前台。

  十三、清扫卫生时,不得用热水,如发现一次扣20元。

  十四、不得有抹布,用过的布草遗留在房间,如发现每次扣5元。以上制度望员工自觉遵守,假设违背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不留任何情面。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6

  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公共场所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细则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按照规定予以答复。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广大旅客及交通运输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候车(船)室,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服务于交通运输的各公共场所。

  第三条、交通系统各级行政部门是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主管部门。交通系统各级卫生防疫站为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未设立卫生防疫站的,交通运输行政部门应委托地方卫生防疫机构负责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

  第四条、港口客运站、长途汽车站、客船的设计、经营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五条、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由所在地交通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考核。

  交通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国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下达培训任务和要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未经培训或培训后成绩不合格不准上岗。

  第六条、凡在主要对旅客和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从事直接服务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从事此项工作的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准上岗。

  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经营者应于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向交通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应检人员名单。健康检查工作由交通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指定的医疗部门承担。检查工作应于每年六月三十日前完成。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在检查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将检查结果上报交通卫生主管部门。对检查合格者,交通卫生监督机构核发健康合格证。

  第七条、乘客定额一百人以上的客船,建筑面积二百平方米以上的长途汽车站候车室、港口客运站候船室及其他服务于交通运输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必须持有交通卫生监督机构签发的交通卫生许可证,方准办理营业手续。申请交通卫生许可证,须向所在地的交通卫生监督机构提出。交通卫生监督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对营业场所进行审查、监测,符合《条例》要求的,发给卫生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交通运输公共场所或变更营业项目,按上述程序重新申领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未按《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如期复核的原卫生许可证即自行失效。

  第八条、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候车(船)室,水路、公路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服务于交通运输的'各公共场所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下列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单位除进行妥善处理外,应及时报告交通卫生监督机构。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应向受害人赔偿损失:

  (一)因微小气候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虚脱休克的;

  (二)因空气质量恶化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

  (三)因强烈眩光刺激造成短暂视力损害的;

  (四)因强烈噪声造成短暂听力损害的;

  (五)因饮用水不卫生造成介水传染病流行和中毒的;

  (六)因公共用具和卫生设施不卫生造成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皮肤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

  (七)因意外事故造成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中毒的。

  以上各项必须用标准方法检测,经交通卫生监督机构确认。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九条、各级交通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的制度。中心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所属地区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并对所属的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第十条、各级交通卫生监督机构对所辖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参加竣工验收,对经营活动进行预防性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交通卫生监督机构可根据需要设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任务。卫生监督员应选择政治思想好,遵纪守法、工作认真,作风正派,秉公办事,具有医士以上(含医士)的技术职称、熟悉有关监督监测业务和规章的人员担任,并经卫生监督机构的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考核批准。

  设置卫生监督员后,应向交通部卫生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年发送旅客在五十万人次以下的长途汽车站候车室、港口客运站候船室,可设卫生监督员一人。超过五十万人次,每增加三十万人次,增设卫生监督员一人。客船每十五艘设卫生监督员一人。

  第十三条、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执行公务,必须着装整洁,佩带“中国卫生监督”证章,出示卫生监督员证书。

  交通部直属单位卫生监督机构设置的卫生监督员,由交通部卫生主管部门发给证书和证章。各双重领导港务局卫生监督机构设置的卫生监督员可由交通部卫生主管部门发给证书和证章。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交通主管部门所属卫生监督机构设置的卫生监督员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和证章。

  第四章、罚则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的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经营者,交通卫生监督机构应依照《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

  第十五条、对依法行使职责的卫生监督人员谩骂、殴打,阻挠卫生监督人员依法行使职责者,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对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交通系统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人员、交通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以及所设置的卫生监督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循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8

  一、餐饮业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应置于醒目处。

  二、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做好自查和换洗、消毒等工作记录。

  三、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从业人员操作时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四、应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管理办法》和相关卫生规范的要求。

  五、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设置醒目的禁烟警语和标志,有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六、按规范设置专用消毒间、储藏间等功能间,配备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并有明显标识。

  七、供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一客一换,并按照卫生标准清洗、消毒、保洁。

  八、保持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墙壁、地面、屋顶、空调滤网无积尘无蛛网;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

  九、卫生用品(消毒剂)应按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明和其他相关资料。

  十、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储水池每年清洗消毒。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9

  1、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其它人员也有报告义务。

  2、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公共用品用具、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疾病、皮肤病

  (3)意外事故导致的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因意外事故所造成顾客消毒剂中毒等。

  (4)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3、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4、发生事故后,除了及时抢救病人外,事故报告责任人还必须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隔离现场,并会同卫生部门及时处理。

  5、事故处理后,立即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及处理、事故原因及责任、事故教训、今后防范指施,并送至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0

  1、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2、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组织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改进工作,并做好记录,建立卫生档案。

  4、卫生专干负责经常性卫生检查和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

  5、候车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座椅、墙面、玻璃、壁灯干净无尘。

  6、候车室内的卫生间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必须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必须干净无尘。

  7、候车室内禁止吸烟,设立明显禁烟标志和专门吸烟室。吸烟室应安装独立的通排风装置,并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洁。

  8、候车室内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记录完整,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9、候车室须有固定卫生宣传栏,利用电视、广播定时向旅客播放卫生知识,并要做到有资料和记录。

  10、候车厅三防设施完善,做到候车厅基本无蝇。

  11、停车场设置车辆清洗台,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密闭垃圾容器。

  12、场所内配备足够数量的密闭垃圾容器,做到垃圾无满溢、无渗漏、日产日清;垃圾容器每天消毒,垃圾储运密闭化。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1

  一、为搞好校园公共场所卫生,使全校师生在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使全校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定本制度。

  二、各班负责自己教室及门前走廊卫生,由学生轮流打扫卫生。

  三、教师办公室由本办公室老师轮流打扫卫生。实验室、图书室、微机房、语音室、食堂等由各管理人员负责卫生。

  四、校园内绿地、道路、走廊、厕所、场地的卫生,划分为若干小区,由各班负责一个小区的卫生。每学期轮换一次。

  五、各班要安排卫生值日,对本班教室及走廊公共场所、卫生包干区,实行每天二次小扫,周未大扫除。周末大扫除要抹洗走廊腰墙、窗台。

  六、各办公室要安排卫生值日,对本办公室地面每天进行洒水、清扫。各教师要时时清理自己的办公桌面,做到桌面整洁、无尘。实验室、图书室、微机房、语音室等要做到定期清扫,做到地面、桌面清洁无尘。

  七、全体师生都要做到“四不准”,以净化校园。“四不准”是指: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字纸。不准抽烟,不准涂画和污损墙壁门窗。

  八、各办公室卫生每周由学校办公室进行检查评比。各班教室和包干区由值周班级或行政值周教师每天检查,笔录评分情况;周末按年级,由年级组长组织各班劳动委员,进行周末卫生检查。并每日公布检查评比结果。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文章:

管理条例细则公共场所卫生06-28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通用]01-12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1-21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细则10-24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条例01-07

酒类卫生管理条例12-30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用)08-25

班级宿舍卫生管理条例12-14

班级卫生管理条例(推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