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
《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庄居野行》原文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译文
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空无一人。向路过的村人打听才知道,这些屋子里的人都外出做生意去了。
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在这里居住的人,纷纷做生意谋出路去了,以致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任由行人往来,变成了道路。
这些经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边疆士卒要吃要穿,这些珠宝如同泥土,无法充饥御寒。
古来一人耕种,三个人还吃不饱。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家,竟没有一个人拿着犁锄耕田。
我们的粮仓已经空虚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田园已经完全荒芜。上天不落下粮食,有什么办法去养活众多的老百姓呢?
注释:
⑴比屋:一作“比邻”,相连接的许多人家。
⑵借问:请问。
⑶税商:征税于商人。“税”用作动词。
⑷侵垅亩:一作“侵垄亩”,侵占了庄稼地。
⑸山颠:一作“山巅”。
⑹水府:神话传说中龙王的住处,这里指水的深处。
⑺此物:指上文的珠宝玉器。
⑻把:持,拿。
⑼蒺藜:长有细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⑽雨粟:落下粟米。“雨”用作动词,落下。
⑾烝黎:百姓。
鉴赏:
姚合在任武功县主簿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
《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由于唐朝政府重商轻农,导致农民都弃农经商,造成“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的严重局面,因此作者大力呼吁,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此诗和刘驾的《反贾客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拓宽了唐诗创作的题材。
这首诗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诗人落笔便直敷诗人“野行”之其事,突现了农村“比屋皆闭户”的萧条荒凉的现实。接着,诗人便挖掘、剖析了农民“闭户”从商的社会原因,说明农民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四方的根本症结,在于“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接下去,诗人又展示了农民被迫采玉撷珠的苦辛和边兵敲诈勒索农民的生活画面,并从古今遥迢辽阔的时间领域上对“官家”逼农经商的昏庸举动进行了鞭笞,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形势动荡的忧恨。结尾“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二句的愤怒质问,更寄寓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之情。
赋的表现手法在于体物写志,在记叙性诗歌中用得较多。这首诗几乎通篇用赋,诗人从开头“比屋皆闭户”的社会现状入手,层层展开场景,拓展画面,从“田间”至“比屋”,从“屋中”至“垄亩”,从“山颠”至“水府”,从“古来”到“如今”,从“仓”廪到“田”畴..都达到“随物赋形”的地步,而环境的每一推移,又总带情韵以行,让读者透过“皆”、“尽”、“犹”、“常”等充满感情色彩的时间、程度副词而看到唐末重商轻农的政策给社会带来的不幸后果,虽属平铺直叙,却颇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此外,这首诗语言通俗,对仗工整。如“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等句是。“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等句,则对比鲜明,讽指深入。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
姚合的诗歌风格以清幽淡雅、质朴自然著称。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宁静的乡村风光和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在《庄居野行》中,便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姚合一生在仕途上虽有起伏,但总体较为平稳。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在为官期间,他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疾苦。这种经历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他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喧嚣,而是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交往密切,互相切磋诗艺,共同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姚合的诗歌在当时就备受推崇,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唐代诗坛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庄居野行原文及赏析05-10
《过故人庄》的原文翻译03-26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05-22
《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11-14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溪居原文翻译及注释03-01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原文及翻译赏析03-17
过故人庄原文、翻译、赏析12-07
《郁离子·居山》原文及翻译03-05
老将行原文及翻译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