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孟子三章原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三章翻译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孟子的言论汇编成《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属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创作背景
孟子三章的写作背景是新兴地主阶级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中逐渐壮大,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新旧势力在这个时期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社会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尤为激烈,各阶级、阶层思想的代表纷纷亮相,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积极投身于这一思想交锋之中,通过撰写《孟子》一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教育等思想观点。
内容赏析
孟子三章(通常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面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通过对比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了人和(即内部团结和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指出能行“仁政”的君王才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富贵不能淫》:
通过景春与孟子的对话,阐述了孟子对于“大丈夫”标准的理解。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即不受外界诱惑、不因贫困而改变操守、不因强权而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究担当大任的历史人物,论证了忧患可以鼓舞人发愤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的道理。
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著名论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写作特色
辩证思维:孟子在阐述思想时采用了辩证思维的方式,通过比较和对立来概括自己的思想观点,使得论述更加深入和全面。
倡导仁政:孟子三章中贯穿了“仁政”的思想,强调以民为本、君臣相亲、以仁爱为基础的统治方式。
文风清新简朴:孟子的文风清新简朴、言简意赅,表达得深情而又直接。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阐述复杂的思想概念,使得论述更加生动形象。
注重实践应用:孟子三章在表达哲学思想的同时注重实践应用,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案例和策略供人们参考和借鉴。
中庸精神:孟子在阐述思想时抱持“人性本善”的观点但也不否认人性中的阴暗面,他提倡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避免陷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体现了中庸的精神。
综上所述,孟子三章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09-24
许行孟子原文及翻译11-30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09-24
孟子两章翻译及原文09-24
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09-24
孟子一则原文及翻译09-24
孟子公孙丑原文及翻译10-02
梅岭三章原文翻译03-21
庄暴见孟子的原文及翻译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