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
大林寺与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为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大林峰上,所以叫大林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游大林寺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因口号⑧绝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与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
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历:经过。
③穷远:十分僻远。
④于是:在这里。
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
⑥聚落:村落,村庄。
⑦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
⑧口号:随口吟诗。
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
⑩长恨:常恨。
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
12、匡庐:庐山。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3、曾:还。
14、迨:至,到。
15、垂:将近。
【译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与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与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与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三人游览人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赏析】
这是唐代人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为江西江州司马后,同好友元集虚等十余人一起游览江西庐山大林寺时所写的一篇记游散文,几乎是他写《琵琶行》同时。作品以游踪为线索,重点描绘了大林寺独特的景致:粗笔勾勒“清流苍石,短松瘦竹”,细笔刻画“山桃始华,涧草犹短”;用“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写出其总体特征;用“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突出其地域特色。接下来的一首七绝,作者以奇妙之笔抒写情致,把诗人游赏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你看,在平地桃花已凋落的季节,山寺的桃花却开得异常繁盛。看到花落,我常常怨恨春天归去没处寻找,谁知它竟然转到这人林寺中来了!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感叹:如此胜境,又临近人路,竟然人迹罕至,可见世人是多么热衷于追名逐利而无暇欣赏美景啊!读到此处,人们才知本文旨意。
【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游大林寺原文及翻译02-17
游大林寺翻译08-19
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03-19
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04-21
白居易《游大林寺》原文及译文12-06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3-02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09-15
游大林寺文言文翻译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