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4-07-31 10:09:52 嘉璇 古籍 我要投稿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六国论苏辙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35.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体,主要记叙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六国在《史记》里均有“世家”。

  36.窃:私下。谦词。

  37.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通称殽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

  38.深思远虑: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亦作“深思熟虑”。

  39.咎:责怪。

  40.郊:邑外为郊。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下面的“野”也是指郊。这里是指韩魏境内。

  【解析】

  此文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并读。他们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洵文着眼于政治治形势,批评屈辱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势,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六国论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兵:1、斯用兵(战争,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 之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各本标题不一,南宋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十四题作《六国论》,宋刊本《三苏先生文粹》卷二十一题作《战国任侠》(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为《战国任侠论》),明万历赵开美刊五卷本《东坡志林》卷五题作《游士失职之祸》。

  清《四库书目》卷一百二十子集载《东坡志林》五卷,指出《志林》是“随手所记”性质。明茅坤认为:“余览《志林》十三首,按年谱,子瞻由南海后所作。”较确切点说,这篇文章是苏轼贬官南海儋耳,生活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曾枣庄《苏轼评传》)的艰难境况下写的,系晚年之作。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统治,吴小如在《宋诗漫谈》一文中认为是“似宽实严”,“到北宋后期,从潜在的舆论的压力逐渐转化为公开的政令的控制”。苏轼生逢其时,宦途坎坷,屡遵贬斥,而且每次都因言论文字得罪。著名的“乌台诗案”几乎使苏轼断送了生命。后来,在政治上新旧两党的夹击中,他浮沉宦海,很不得志。贬官惠州时,其弟“子由及诸相识皆有书,痛戒作诗”。他自己也觉得“当焚砚弃笔,不但作而不出也”,“遂不作一字”(《东坡续集》卷七《与程正辅书》)。因而,他在南海,身边只有“常置左右,目为二友”(《与程全父》)的陶渊明一集和柳宗元诗文数策,只好以诗文自娱了。其时所作史论,往往有他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发掘出来的一些他人不易发现的新颖见解,寄寓着苏轼深沉的忧国之思和痛切的身世之感的《六国论》,便是其中之一。

  作品鉴赏

  苏轼论六国诚心正意、浑厚圆融,其文承接苏洵《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观念,但现实针对性更强。

  苏轼大概既不满宋朝维持积贫懦弱的现状,又对王安石“一日百变法”有强烈担忧,他曾上书锐意革新的神宗皇帝:“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进策》)所以苏轼论六国格外关注“人”的问题,其视野又不局限于战国,而是由战国放宽到历朝历代,他从描述“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的盛况,扩展到古今对“智、勇、辩、力”四种所谓“天民之秀杰”类人才的态度,指出“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这一总体回顾,体认精当而周全。由此再收归六国与秦朝因在用人制度上的不同而导致存亡效果的不同:“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赖此“六国”方由“久存”至“少安而不即亡也”;而秦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由之因“客”而一统天下,可见人才何其重要,但“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导致“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这就等于“纵百万虎狼于山林”,他们不愿“老死于布褐”,只能“辍耕太息以俟时”,而一旦时机成熟必“将噬人”,这正是“秦之所以速亡者”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苏轼行文在一放一收之间,便达到“出奇无穷,一洗万古”的境界,指责王安石变法,以始皇的“民恃法而治,吏守法而已”的任法愚民导致秦亡为例而不动声色;批判宋朝“重文轻武”的用人战略,以提倡国家要使“智、勇、辩、力”四种人才“区处条理,各安其所”为准则亦不动声色。郭预衡曾撰文认为:苏轼《六国论》于用人观点片面、于“新法”未击要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之结论“更是儒家思想的偏见”,总的看来是所谓“思想是无足取的”(《苏轼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但苏轼认识到的“人”的问题,尤其是“智、勇、辩、力”之人中“秀杰”能不大量失业而让其“各安其所”的问题,也仍是现代社会要着力解决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当人们的观念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转化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推进时,当发展由满足吃穿的“小康社会”转向提升素质的“和谐社会”时,自然不能认为苏轼“以人为治国之本”的理念是片面、保守。

  苏轼不反对“以法治国”,他指出“陈豨过代,萧曹莫能禁”,“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但也允许地方王侯“争致宾客”,原因可能有二:一为“惩秦之祸”,一更为“爵禄不能尽糜天下士”。“萧曹为政”呈“文景武之世”的作法,尽管不是主观上想解决“客”的就生安居问题,但客观上却的确使汉代走向了昌盛,虽不如“先王之政”那样,有主动积极的“养士”“爱人”的境界,然“学道易使”(即把“道”作为技术使用)之效却何其明达。一味“任法不任人”,秦皇便有隳名城、杀豪杰”之举、北宋新党便酿“乌台诗案”之冤,所以汉高祖刘邦认识到“马上能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也悟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苏轼在《六国论》中阐明了三种治国之层次:最低是“任法不任人”的治国(即秦),其次是“有法不禁客”的治国(即六国与汉),最上是以“爱人”为自觉、为核心而“学道”而制定法则来治国(即“先王之政”)。可见治国讲究德为前提、以德与以法并重,讲究使“智、勇、辩、力”之“秀杰”能“不失职”而“安其所”的原则,恰恰显示着苏轼继承了儒家仁政治国理念中的对现代社会仍有不可忽视之启发的最积极的思想要素。

  《六国论》是苏轼“杂然有感于中”而作,文中引用大量见于传记“皆争养士”的史实,从春秋之末,至于战国,一直到汉代的“文景武之世”,从而导出论点,实在是“考之世变”之论。其言凿凿,确可信据。文章论及历史上通过什么途径选拔士人的问题,其时间跨度从三代、春秋、战国,历汉、魏、晋,到隋、唐之后,思如泉涌,旁征博引,行文曲折而无不尽意,充分表现其文章纵横捭阖、雄辩宏论的风格。正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所谓“大略如行文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国

  五、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 “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第 二课 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二段:

  1、小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习第三段:

  1、小组朗读第三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09-27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范文11-02

文言文名篇六国论原文译文06-07

《六国论》译文及注释09-24

六国论译文及注释09-24

《六国论》的原文06-18

《劝学》原文及译文08-27

《卜居》原文及译文10-27

过秦论原文及译文11-21

《中庸》的原文及译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