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境庐诗草自序》的原文和译文
人境庐诗草自序
黄遵宪
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以俟他日。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
【译文】
我十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写诗,以后因为四处奔走,游历各地,奔波中少有闲暇,几乎没有作诗。但是因为特别喜欢的缘故,也常把我遇到的事(用诗歌的形式)记下来,虽然一旦做官(公务繁忙),但从未就此放弃(对诗的爱好)。我作为后人,(读)古人的诗歌,(觉得)称得上名家的,大约百数十人。(我)希望去除前人作品中不好的成分,并且不受他们作品的束缚,这的确太难了啊。即使这样,我曾认为诗歌之外有(所反映的)生活,诗歌之中有(作者的)情感。今天的世事与古代不同,今天的人为什么要和古代人相同?(我)曾在心中创设这样作诗的情况:一是恢复古人(运用)的比兴之法,二是按照每一行的主旨,运用排比对偶的形式,三是选取离骚,乐府诗集的神韵而不沿袭他们的形式,四是运用古文家灵活变通的手法来创作诗歌。我选取诗材,从各种经书,《春秋》《左传》《史记》三部史书,到周秦诸子百家的书,(以及)许郑等各位大家的注解(都不放过)。凡事名物名与今天切合的,都采取或借用。我叙述事情,全都使用今天的官话、典故、方言、俗话、谚语,用来表达古人没有遇到的事物,没有创造出的意境,(只要我)亲自听到看到的,都用笔记录下来。我锤炼诗歌的格调,从曹操、鲍照、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直到近代各位小有名气的诗家,不拘一格,不专注于一种形式,(皆可借鉴)而要创作出不失去自己特点的诗。果真像这样(去做),未必就能达到古人(的水准),(但)自己也足以在诗坛立足了。然而我虽有这样的志向,能力却不能达到。诗写了一些虽然说达不到(这些要求),心里却非常想往。暂且写到这里,以待今后(看我的努力再说)。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公使馆公度自序。
【《人境庐诗草自序》的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及译文10-14
人境庐导游词06-25
人境庐最新导游词12-27
唐诗草白居易原文04-07
《秋水》原文和译文11-17
师说原文和译文06-12
《水经》原文和译文09-09
《爱莲说》原文和译文02-02
叶公好龙的原文和译文09-28
《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