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物理学史培育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认知的译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剖析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千{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千{么也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利学素养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对利学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是有兴趣,喜欢,兴奋,满意呢,还是讨厌,没兴趣,不高兴,这是形成其利学态度的前提,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淡,好或坏,利学素养中的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利学事物的倾向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又是他的利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利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利学事物的最基本的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利学的最基本信念有:物质是第一性的,必须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是在不展变化的,人类认识自然有其局限性。要知道利学真理的相对性:利学提倡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提倡人文精神、独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利学教育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利学学习、对待利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自自然四个方面。
二、物理学史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
1、引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利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不局限于传统理论和观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是利学创造的思想前提,众所周知,在爱因斯坦之前,洛仑兹已经走到相对论的大门口,只是由于未能摆脱绝对时空观的束缚,才没有最终迈入相对论的门坎,正是由于爱因斯坦抛开了“绝对运动”和“静止以太”的观念,并深刻地审察了“同时性”的概念的物理学根据,才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巨大变革。同样,1956年,当精确的实验结果把“疑难尖锐地摆到物理学家们面前时,正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敏锐地审察了从未被人怀疑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说从面导致辞了物理学理论的一个突破性进展,物理学中儿乎每一个重大发现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目卑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批判的头脑,质疑的精神,是打开未知利学大门的钥匙。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提出利学问题的能力,仅仅像通常所做的那样从内容的衔接上提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真实的物理学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展不物理学探索过程中问题背景的演化,说明重大物理学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所导致的深远影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完全有必要用物理学史上的精彩事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善于提出利学问题的灵性和聪慧。同时,真理具有相对性,利学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利学的结论或发现都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也要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这既是利学的态度,也是历史的责任感。
2、引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对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台现代化的加速器相当于一座规模庞大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家和理论家协同工作,正如劳伦斯在他的诺贝尔物理奖领奖词中说的:“从工作一开始就要靠许多实验室中的众多能干面积极的合作者的集体努力,各方面的人才都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取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密切和有效的合作。又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哥自尼、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胡克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牛顿长达20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的,从这此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利学是全人类的事业和则富,任何一个利学概念的形成,每一个利学定律的建立,所有重大的利学发现,都是经过不同国家,一代乃至儿代人的艰苦努力,聚和利用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完成的。将这部分史料引入课堂,以强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相处与交流,尊重他人,信赖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引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利学态度
物理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利学态度,尊重利学,尊重客观的相对真理。像布兽诺、哥自尼、伽利略等他们都是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典范以前人们对物质运动的理解虽被多数人多次实践重复,但有相当数量的前利学概念是不利学的。如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一此伪利学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等。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对传统的、权威的、公认的某种观点(当时认为是利学的)发出挑战,敢于不懈地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并逐步形成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利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4、引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利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利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利学的牺牲精神。布兽诺为捍卫利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面矢志不移;开普勒贫病交加,历受迫害,死在讨债的路上;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利学研究终身不娶;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面冒险进行“费城实验”,利赫曼为同一目的面遭雷击身亡;居里夫妇为提炼镭面冒受放射性元素射线的威胁;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二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此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利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
三、总结
把物理学史应用到教学中,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我们还可以,引用物理学史激发学好物理的欲望与热情,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利学活动,增强将利学技术应用于口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与大自然亲近、热爱、不日谐相处的情感正确认识利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物理学史,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会让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一门学利,让学生更加地睿智。
参考文献
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李约,李约瑟中国利学技术史北京:利学出版社,1975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做什么事情 ,只有当我们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才会有一种想学好它的内在动力。 初中阶段,学生才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程。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初中生而言,首先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才能真正地学好它。 因此,如何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努力培养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喜欢一个教师, 就会喜欢这个教师的所教课程,这是学生的心理特点。 作为一个好教师,首现是能深入学生,跟学生打成一片,俯下身子跟学生做朋友。 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往往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 俗话说“爱屋及乌”,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从而对其所教的学科非常感兴趣。
同样,反过来,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就会讨厌该教师所教的科目。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真诚地去关心、真正地去爱护每一个学生。 能很快地建立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也是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心领神会,师生配默契,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很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一节课,就是成功的一节课了。
二、上好开堂第一节课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往往在第一节课就有一个定调。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对知识点跟学生接受的结合点的操作, 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初次接触的物理课的兴趣。课程里孔明灯、宇宙飞船、死海……这样丰富的物理知识,在有经验的教师的解说下,变得更富有吸引力。 给学生打开了另一个神往的天堂。 当下课铃想起,学生们还在教师的趣味物理里面神游,这第一节课就算成功了。
三、上好每一节课,让兴趣延续
成功的开始,仅仅是成功的一半。 初中物理,知识面虽然还不够太广,难易程度也不够很深。 但是要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初中物理知识是分章节的,连贯性不是太强。 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慢慢失去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尽量做到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尽心设置问题,让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以联系生活情境,有的学生弱势,带着凸透眼镜透,通过镜片,可以看到眼睛被放大;通过圆形鱼缸看缸里的鱼会,就会发现鱼变也大了;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现筷子在分界处折弯……这些现象是为什么呢?对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起来,却有一定困难,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去学,就很容易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四、让学生体会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去观察, 从而去真正了解概念、掌握规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亲手实验, 去感知, 从而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既有用、又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渴望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仅是成人所喜欢的, 对于求知欲很强的初中学生来说尤为明显。 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对本节课教师要演示的实验,让学生心里有底,当教师在实验台上做实验的时候, 学生的思维紧紧追随老师的每一个步骤, 当教师成功地做完一个实验,学生们从心里也已经完成。 实验课上,学生们能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完成每一个实验,洋溢在心中的成就感,就能更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营造宽松的求知环境。 例如,在学习《空气的“力量”》这一节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挂衣服的吸盘挂钩,一个容易拧紧口的铁皮瓶子。 让学生体验小小吸盘产生的强大吸力。 用热水把铁皮瓶子加热以后冷却, 让学生看到无形的力量把坚固的瓶子压扁。 用这些饶有兴趣的小实验,把学生带到空气压强的知识里面。
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亲自去完成实验,让他们去体验成功,体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把学习兴趣与学习文化知识完美结合, 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体会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外部激励机制, 学生就很难长时间对认知活动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渐降低, 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 如何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 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长久而稳定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逻辑性,不像语文等学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学生眼中物理无非就是概念、公式与定理。
要想让学生对物理认知活动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就要运用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物理探究性活动中来,在探究中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情感激励学生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愉悦感, 激发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物理教学活动中来。 有了学生积极情感参与的物理教学,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能不断闪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包括两个方面:
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上, 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单纯教学关系,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整个教学都冰冷的。 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积极的师生情感,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喜爱物理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热爱与关心每一位学生。 用爱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 要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排除困难。 其次,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中明显地表现为成绩好与差。 作为教师不能因学生成绩的优劣而区别对待,而是要体现公平与公正,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敬重。 如此方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情感。
2.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燃起学生求知的火焰,就必须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现物理教学的魅力,以此来改变以往学生对于物理的看法, 让学生对物理另眼相看。如注入生活元素。物理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注入生活元素,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讲述, 而是将抽象的知识寓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引入物理教学,这样更能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与熟悉度,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积极的情感,从而达到以情感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以成功激励学生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越多, 其学习兴趣越浓、学习动机越强;反之失败会消磨学生的信心,而使学生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不要小看一次成功, 也许正是这次成功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信心,让学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成功体验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 让学生成为成功者,强化学生的荣誉感,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从而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学习行为。
1.坚信学生能够成功。学生有着巨大的潜能等待挖掘,我们要对全体学生充满期待,要坚信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释放潜能,都可以取得自身最大的发展与进步。 教师只有树立这种学生观,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期待与鼓励;而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期待与鼓励,也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更加坚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 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所在。
2.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刀切, 而是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学情,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制订不同的教学起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体现个性化,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与提高,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功。
3.实施赏识教育。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成功,尤其是对差生,要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的进步, 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 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进步,加以肯定,同时又要适当地进行横向比较, 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时又能让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总之,激励具有强大的感染与带动作用,可以不断引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情感、体验成功,发挥情感与成功的激励效应,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这样的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成功者与平庸者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 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否有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一、学生的不良习惯
1.学习任务不明确。 课堂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教师在后面推着走,尤其在自习时表现最明显, 自习课时常发呆、乱翻,或者左顾右盼,白白浪费时间。
2.学习无计划。 学习完全凭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学很长时间,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了。
3.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喜欢搞突击。 用这种学习方法如果在初中,初中物理内容少,又相对简单,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 但是高中物理容量大,又有一定难度,再用此方法学习,肯定吃亏,高一很多学生就因此成绩出现下滑。
4.学习时马马虎虎。 上课时不是找不见课本就是找不见学习用具,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错误率很高。 不是题看错就是字母写错或计算错误。
5.学习时一心二用 。 做作业或复习时,不专心,常做一些小动作。 比如,转笔、吃东西、边听歌边算题、边聊天边学习。
6.不懂也不问。 原因之一是胆小,不敢问教师;第二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第三自己心里没底,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
7.知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教师已经批出了不少问题, 但很少认真反思;试卷基本都是只关注分数,从不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
8.为完成任务做作业。 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规定时间做好规定的事情。 遵守课堂纪律,克制自己,专心学习。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3.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 、听课习惯。自主课上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通过自主学习, 初步掌握本节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本节用到的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概念学习时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怎样引入物理概念。 对于物理量要理解为什么引入这个物理量,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明确它的定义式和决定式,是矢量还是标量,单位是什么。 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不同表述形式,对于数学表达式要分清是代数式还是矢量式等。并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惑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展示课上要求学生积极展示, 展问题,展思路;当别的学生展示或教师点评时,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 注意展示学生及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质疑,及时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
课下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情况,再次认真复习课本,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慢审快做”审题时找关键词。 比如“光滑”“缓慢”“恰好”等,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用合适的形式,比如,文字、图象等再现情景,需要受力分析的把受力分析图画出来, 结合已知与求分析用什么规律来解答。比如,解决力学问题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个是力,另一个是能。答题时书写要规范,写出必要的关系式和文字说明。
5.要有思考的意识。 常问自己为什么 ,并想办法解决。 当遇到一个问题时,自己先想想,把这个问题装在脑子里,吃饭时想,走路时想,睡觉时想, 想着想着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实在想不明白的问题再问教师、问同学,当他们帮你解答后,自己再琢磨琢磨明白了没有。
6.鼓励学生不耻下问。 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况且是学生。 问的问题要经过思考,不能这样问:“这个题怎么做? ”而要这样问:“这个题这样分析对吗? ”“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吗? ”“我这样理解对吗? ”
7.整理备忘录。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备忘录,备忘录上写两个内容:(1)每次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学生将其中重要的知识整理在备忘录上,与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使知识系统化。 (2)做完题后在备忘录上对错题进行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正确的解法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解? 还有别的解法吗? 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 这些就是自己学习上的漏洞,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自然就会补上。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 拥有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 培养良好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我们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突出多边互动的教学策略体系,在高一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导位置,培养合作意识和物理交流能力, 减少物理学习中的焦虑感,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有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先决条件。有效的课题导入又决定了整堂课的质量,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就要注意吸引学生的目光,将他们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常用方法,当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好奇心和求知欲便随之而来。 例如,我在教学《力的合成》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出示了一个 50g 的钩码和 3 根橡皮筋,说:“接下来老师会分别用一根橡皮筋和两根橡皮筋分两次把这个钩码提起来,但是其中一次橡皮筋会断掉, 同学们猜是那一次呢? ”大部分学生根据常识都选择了“用一根橡皮筋会断”。 于是我马上把两根橡皮筋钩在了钩码上,请了两名学生到讲台边来一人拉住一条橡皮筋的一头,保持两根橡皮筋之间的夹角较大,然后让他们同时施力把钩码向上提。 只听“啪”的一声,橡皮筋断了。 全班学生都一下睁大了眼,然后我在这时又拿起剩下的一根橡皮筋稳稳地将钩码提了起来,学生的目光全都被吸引到这根橡皮筋上来了。 于是我顺势提问:“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由此引入新课。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合作学习跃跃欲试,吸收知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明确合作目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步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成具体的任务交给学生,告知他们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从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向着这一标准去靠拢。 但是,往往还存在着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就开始合作, 缺少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便流于形式。任何集体观点的得出都是个人的智慧的凝聚,教师在让学生合作讨论之前还应该让他们先独自针对问题提出个人的猜想并初步制定出实验方案,这样在集体讨论时才有据可依。而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将个人不恰当的想法进行修正,对合理的想法给予采纳, 有助于优势互补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是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
三、监控合作过程,保证学生有效互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对合作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这时再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开始进行组内讨论、实施探索方案。 例如,在“力的合成”实验中,小组成员就各有各的分工,一个负责器材的摆放和读数, 有人负责记录结点的位置和皮筋的方向以及两个力的大小,有人负责最后作出力的示意图, 剩下两名成员负责拉皮筋。 合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所以每个成员都要做好各自的工作,合力保质完成实验,这也是我们所学的“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但是教师的有效引导尤为关键。 比如,力的传感器一定要紧靠底盘并与底盘表面平行, 拉皮筋的力在可承受范围内应尽量大一些、 以减小误差, 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恰当的标度并得大一些。 此外,教师的监控和介入还包括对小组分工关系的协调,对一些基础较差、游离于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及时地给予鼓励, 避免学力较弱的学生成为学优生的陪衬,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要发展,控制好整个课堂合作的节奏和进度。
合作实验完成后,还应有一个小组间交流展示的环节,教师要随机抽取或者特别指定小组中的某一位同学作为代表发言,说一说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小组、有什么收获等。 而遇到相同问题的小组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也把问题解决了,那么就可以提出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看哪一个小组的方法更实用、更简便。 这样的交流互动能够给小组之间带来新的灵感和激励,实现良性竞争,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错误订正和重点强化,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因此,学生合作学习的阶段是其对所学的知识逐步完善理解的过程。
四、优化评价系统,推动合作质量提升
评价反馈是教学中具重要意义的环节,对学生而言,评价也可以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中获得启示,改善自己在合作中表现,提升合作效率。 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系统需要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组成。
1.教师评价:在小组合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和介入就是为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做铺垫。教师的观察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实验的结果上,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验参与情况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情况,把小组作为是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 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也要认真观察其他同学的实验行为,从中学习,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包括了对自我表现的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以及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反思自己、总结提升。
五、结语
学习不仅是个体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载体。 在物理教学中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物理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场所。 在新课改下,我们高中物理教学要转变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由要我学到要我学的转变,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探究中得到知识、 技能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围绕着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与探究,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
一、以问题来设计导入环节,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导入新颖巧妙,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上, 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与生活阅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 直白的导入缺乏新意,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并不能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欲望。 而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富有挑战性、 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导入, 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好奇,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这些问题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新知产生更大的关注与兴趣, 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内容时,在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物资飞机, 如何将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法还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距离时投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抛出,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有些学生认为要在正上方投下,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要在离指定地点有一定水平距离时投下。 这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这正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佳时机, 此时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教师可以顺势导入:通过这节平抛运动的学习,我们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进入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物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尤其是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而不便于学生理解。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强化学生的理解,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 采用问题教学法,我们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理解困难处来巧设问题,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
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此节内容的重难点就是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学生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而只能是处于肤浅理解与机械记忆之中,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两个班级的学生拔河,甲队获胜,这是否是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呢?在整个过程中哪些物理因素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物理教学的距离,进而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问题本身,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对新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切实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探究中确立学习主体地位,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三、以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课堂小结并不只是对本节知识做总结,更是一个升华学生认知、强化学生理解的重要契机。 通过一个富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的问题,既可以寓基本的物理知识于其中,同时也可以将物理与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视野由教材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开放教学,实现物理教学走向生活,走进社会。 为此,在课堂小结中,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实施问题教学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并延伸课外,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问时不要仅就问而问,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所学知识,来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问题。针对性就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而开放性则是不限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有更大的自我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而实践性就是说要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认识物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运用问题的激趣、启思、导行作用,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以突出重难点,让学生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探究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洋.谈高中物理的“问题教学法”教学.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9).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低效现状及完善
师生互动主要是通过课堂语言和行为使得彼此信任、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内汲取营养。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师生互动显得异常重要。由于英语是不同于母语的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误区,但师生互动可以促成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结合,可以架起英语学习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桥梁,因而有效的课堂就可以将教师的引导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初中英语互动课堂的意义
课堂互动以“互动”为核心,通过各种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通过互动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摸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互动课堂的意义:
(一)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前设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并围绕着教学目的设计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的大脑长时间在兴奋的刺激下精神百倍,提高课堂活跃度。
(二)通过适时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可以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多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如“Good”“Great”等等,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认可,就会在自信心的驱使下更加努力地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树立起积极学习的自信心。
(三)通过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教学也是体现互动的重要性,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强调个性,让每一个学习个体都能够得到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竞赛、小组游戏和小组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建立起班级内部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二、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低效现状
近几年,我国初中英语课堂大力推行互动教学,但往往互动“浮于表面”,使得互动教学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影响教学效果。
(一)单调的互动形式制约着学习兴趣的激发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教师拥有了互动的意识,但短时间内无法真正贯彻落实互动教学,使得教学实践中机械互动占大多数,通常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的形式来开展,使得教师只能与成绩优异的学生互动,那些听课跑神、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互动就显得特别低效。
(二)互动的动机存在偏差
师生互动本来应该是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而不是师生课堂管理的工具,但是有些教师却不遵从互动的本质,使互动行为的目的扭曲。就拿课堂提问来说,课堂提问是及时反馈的途径,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有针对地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思维,但是有一些教师却将提问当做是惩罚精力不集中的学生的手段,使得学生误以为提问就是惩罚,从此开始畏惧课堂提问,大大削弱了提问的互动作用。
(三)缺乏科学的互动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但是大部分教师却受教材和考试的禁锢,没有对课本进行适当延伸,学生长期学习单一的教学知识,就无法在多元的知识学习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影响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三、完善师生互动,助力初中英语课堂
(一)发挥互动动机的重要作用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是互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从互动动机出发,让学生乐于互动,提高教学互动的质量。
1.拓宽初中英语课堂的互动目标,用发展的眼光制定弹性教学目标,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空间进行自由的探索、创造。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与学生心理相符的互动形式。比如由于低年级渴望学习知识,在面对一门新的语言教学时,往往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教师在互动形式上就可以少下功夫,多开展趣味基础教学。由于高年级的学生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会有选择地参与教学过程,对于过于幼稚的互动,或者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可以更多地在互动内容和形式上下工夫。
另外,教师还应该利用网络资源多充电学习,搜集其中丰富的教学材料,将有用的信息整合到课件中,在形成具有特色教学课件的同时,也使自身内涵在信息资源平台上得以充实。
(二)巧设情境,促进互动生成
一方面,尝试将传统的教学空间形态改变,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传统的教室有高高的讲台和整齐排列的课桌,教师站在高处,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像隔了一层屏障一样。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运用课堂空间进行圆圈排列或U型排列,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游戏,让教师在面对面、眼对眼交流中感受学生的神情变化,有针对地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和谐的英语教学课堂。
另一方面,巧设问题情景。由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英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教材内容,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将学生的互动积极性调动起来。
例如,学习Lets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我会先给学生放一首英文歌LetsCelebrateAHoliday,然后给学生大致讲一下这首英文歌说的什么内容,抛出“庆祝”这个话题,然后我会询问学生:“你最想庆祝什么节日?”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ChristmasDay”“Mother'sDay”“SpringFestival”……我会记录下学生所回答的节日,并展示这些节日的图片,给学生大致介绍这些节日的来源和庆典方式。当提到圣诞节时,我会让学生想象圣诞老爷爷在悄悄地给同学的袜子里送礼物,然后让学生说说最想要什么礼物。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下,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有序。
总之,要想使英语教学有趣生动,就应该有效利用师生互动教学,一改传统教学的呆板机械,让学生在友好、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灵活学习英语知识,乐于学习与积累。
参考文献:
[1]徐耀枝.还互动本真创高效课堂———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实效性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
[2]张艺.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物理学史培育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认知的译文】相关文章:
关于植物培育史的作文01-28
高考物理学史总结06-13
物理学史总结3篇05-16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03-28
《宋史·史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03-26
《北史·傅永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02-25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归纳总结05-16
《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译文11-24
关于高中物理学史的总结实用版04-27
最新高中物理学史教学总结(精选1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