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百战奇略·第三卷·交战》原文及翻译
《百战奇略》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下面是《百战奇略·第三卷·交战》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凡与敌战,傍与邻国,当卑辞厚赂以结之,引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犄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
三国,蜀将关羽,围魏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以避其锋。司马懿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俱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而内疏,羽今得意,权必不愿也。可谕权,令犄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遣使结权。权遂遣吕蒙西袭公安、南郡,拔之,羽果弃樊而去。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对于毗连战区的邻国,应当以卑恭言词和厚重财物结交它,争取其成为自己盟援国。倘若作战中我进攻敌人的正面,盟国牵制敌人的后面,这样,就一定能把敌人打败。诚如兵法所说:“在多国交界的‘衢地’作战,应当结交盟国作为后援。”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关羽把魏将征南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等人率军前往救援,正赶上汉水暴涨,关羽指挥水师迎战,俘获了于禁等步骑兵三万人,然后把他们押送到江陵。当时,汉献帝立都于许昌,曹操认为许昌距敌太近,想把首都迁往黄河以北,以躲避关羽的兵锋威胁。但大将司马懿却劝阻说:“于禁等人实为洪水所淹没,并非作战不力所造成的失败,这对国家大局并没有什么损失。如果因此而轻率迁都,不仅是向敌人示弱,还会引起淮河、汉水流域的民众慌惧不安。孙权与刘备虽然结为盟友,实际上是外表亲近而内里疏忌。关羽如今得意,孙权必不高兴。据此,可以派人谕示孙权,使令他从背后牵制关羽,这样,樊城之围就自然解除了。”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派遣使者去东吴结好孙权。孙权于是派吕蒙率军西进袭占了公安和南郡,关羽果然放弃对樊城的围困而退走了。
策略解读
外交策略:
结交邻国:通过外交手段,与邻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其成为自己的盟友或外援。这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实力,还可以在战争中获得侧翼的牵制作用。
卑词厚赂:使用谦和的言辞和贵重的礼物去结交邻国,这既体现了尊重,也展示了诚意。通过给予邻国一定的利益,可以促使其更加坚定地支持自己。
军事策略:
两线作战:在战争中,利用盟友的力量牵制敌人的部分兵力,使敌人陷入两线或多线作战的不利境地。这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减轻自身的压力。
正面攻击与侧翼牵制相结合:在正面攻击敌人的同时,利用盟友的兵力在侧翼进行牵制。这种策略可以形成对敌人的夹击之势,增加敌人的困境。
实际案例
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案例都体现了《百战奇略·第三卷·交战》中的原则。例如,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通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的大军。他们利用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同时在陆地上进行牵制和骚扰。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的大军。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结交盟友、利用地形和牵制敌人的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百战奇略·第三卷·交战》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百战奇略·第三卷·备战原文和翻译05-24
百战奇略雪战原文及翻译01-11
百战奇略·第九卷·人战的原文及翻译05-27
百战奇略·第七卷·乱战原文翻译02-19
百战奇略·第二卷·主战原文和翻译11-24
《百战奇略·第八卷·避战》原文及翻译10-24
百战奇略·第七卷·整战的原文及翻译04-26
百战奇略·第二卷·众战的原文及翻译06-08
百战奇略第十卷·好战原文附翻译08-16
百战奇略,第十卷·忘战原文及翻译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