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时间:2022-11-17 10:01:14 古籍 我要投稿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应该都接触过古诗鉴赏吧,那么怎么去鉴赏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欢迎阅读!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1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杜荀鹤诗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诗人两次路经胡城县的所见所闻,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和屠戮人民的罪恶。诗的前两句是从人民反映的角度来刻写县官的作恶多端和人民深受其害的深重。无口不冤声

  一个双重否定句,就把县官罪恶累累、罄竹难书的政治劣迹给勾画出来了。诗的后两句则是从县官飞黄腾达的角度来描摹县官以人血染红顶子的滔天罪行。

  县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杀良邀功,涂炭生灵,劣迹昭著,本应受到严治,但是,朝廷非但不肯降罪,反而以政绩卓著的功臣奖励之,使其加官晋级。在劣迹与高升的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中,诗人不仅鞭挞了县官的罪恶,而且也把谴责的锋芒指向了封建最高统治集团,颇具反抗意识。

  这首诗歌感情激愤,但是其情又是附丽于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上的。诗人对县官形象的刻画,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写县官的劣迹,诗人只用曲笔就把县民对县官劣迹的反响轻笔一点,县官面目的可憎也就如在眼前了。不仅如此,诗人还善于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段,向前推进诗情。如将朱绂的色彩的鲜红与生灵之血相联缀,就使人很容易想象到县官压迫人民之手段的狠毒。这样的描写,尽管全诗无一激语,但其批判力量却字字千钧,如雷如电,确实具有感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2

  《再经胡城县》原文

  唐代: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性人人喊冤声。

  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

  注释

  胡城县:唐时县名,故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县宰:县令。朱绂(fú):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生灵:生民。

  赏析

  题目是“再经胡城县”,诗人自然会由“再经”而想到“初经”。写“初经”的见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未提县宰;写“再经”的见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未提县民,这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如果听信封建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之类的自我标榜,那么读到“县民无口不冤声”,只能设想那“冤”来自别的方面,而不会与县宰联系起来;至于县宰呢,作为县民的“父母官”,必然在为县民伸冤而奔走号呼。读到“今来县宰加朱绂”,也准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在写了“初经”与“再经”的见闻之后,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

  结句引满而发,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这与常见的含蓄风格迥乎不同。但就艺术表现而言,诗中却仍然有含而不露的东西在,因而也有余味可寻。“县民无口不冤声”既然是“去岁”的见闻,那么县民喊的是什么冤以及喊冤的结果如何,诗人当然记忆犹新,但没有明写。县宰加朱绂“既然是“今来”的见闻,那么这和县民喊冤的结果有什么联系,诗人当然很清楚,但也没有明写。而这没有明写的.一切,这就造成了悬念。最后,诗人才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惊心动魄的结句。诗人没有明写的一切,就都见于言外,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赢得了上级的嘉奖,加了朱绂,尝到了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诗人也没有明写,然而弦外有音,有很强的震撼力。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描写了他两次路过胡城县的见闻,把这两次见闻写进诗中,构成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醒目,这一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朝廷的忠奸不分,官吏残暴无耻。害民的官吏反而高升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在这对比中表现出来了。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末的刘鹗在长小说《老残游记》中,写山东巡抚玉贤因害民升官的诗句“血染顶珠红”便是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脱化而出的。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 3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作者:

  杜荀鹤 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 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

  注释:

  胡城,唐时县名,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无口不冤声:没有一个老百姓不叫喊含冤受屈。

  县宰:县令。

  朱绂(fú),即緋袍,红色官服。加朱绂是对县令的特殊奖赏。

  生灵:人民。

  赏析:

  按唐代制度,五品官服浅緋,四品官服深緋,一般县令只有六、七品。胡城县令却以“县民无口不冤声”的“政绩”身加朱绂,这红袍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鲜血染成。这是一首揭露黑暗统治的政治讽刺诗。刀笔直书,出石破天惊之语。冤深似海,怨深似海,一腔忧愤如何了结?起句平平,随后如坠千钧,翻为凄厉,如杜鹃啼血,又胜如杜鹃啼血,一忧民之心动人心弦。

【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杜荀鹤唐诗《再经胡城县》赏析、注释10-11

《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赏析11-02

再经胡城县原文及赏析10-17

杜荀鹤诗歌精选11-12

杜荀鹤《溪兴》原文译文鉴赏12-29

《再经胡城县》翻译赏析07-04

杜荀鹤《自叙》鉴赏译文及赏析01-01

杜荀鹤的唐诗精选12-13

杜荀鹤的唐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