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声声慢》的原文和译文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的原文和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词牌沿革
声声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词名《胜胜慢》,其题序云“家妓荣奴既出有感”,说明是为他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的曲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曲子”相对于“急曲子”而言,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敦煌发现的唐代琵琶乐谱,往往在一个调名之内有急曲子又有慢曲子。慢曲子大部分是长调,这是因为它声调延长,字句也就跟着加长。慢词并不自宋始,唐代已有很多慢词。它一部分是从大曲、法曲里截取出来的,一部分则来自民间。《钦定词谱》卷十:“柳永、周邦彦作慢词,又与令词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所谓“古曼声”,是指“慢”,古书上写作“曼”,是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引出了“慢”。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晁补之词名《胜胜慢》,可见此曲较之一般的慢曲还要曼声缠绵。后之词人又作《声声慢》。《填词名解》卷三又云:“《声声慢》,宋蒋捷赋秋声,俱用‘声’字收韵,故名之。”言蒋捷作此词都用“声”字收韵,故名《声声慢》。贺铸词有“殷勤彩风求凰”句,名“凤求凰”;又有“寒松半欹涧底”句,名“寒松叹”;王喆词名“神光灿”。吴文英词有“人在小楼”句,故名“人在楼上”。
【《声声慢》的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声声慢原文及译文08-19
《永遇乐》的原文和译文09-25
《过秦论》原文和译文07-26
《自嘲》的原文和译文09-24
《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10-17
叶公好龙的原文和译文09-28
童趣原文和译文09-24
童趣的译文和原文09-24
相濡以沫的原文和译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