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翻译及赏析
《春雁》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到衡阳便北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前言】
《春雁》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到衡阳便北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造意新颖,沉着蕴藉。
【注释】
①衡阳:今属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势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相传北来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飞,遇春飞回北方
②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战国时,楚国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区,这里言楚,即指江南
③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翻译】
一夜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雁儿盘算着路程,准备立刻从楚水边飞回燕山旁。
不要怪我春天一来就要回去,江南虽好,却是他乡。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第二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干山万水。“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官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官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明成祖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诗人王恭被荐举为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为翰林典籍。可是诗人厌倦仕途,于是辞官返回家乡,这首诗便写在回归家乡的途中。
作者简介
王恭,生卒年不详,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今福建福州闽侯县)人。少游江海间,壮年落魄不羁,隐居七岩山。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受荐为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后,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回乡。是“闽中十才子”之一。《四库总目》称其诗“吐言清拔,不染尘俗,得大历十子之遗意”。清朱炎则以“清言筒旨”“独师韦柳”论之。著有《白云樵唱》四卷、《草泽狂歌》五卷等。
人物生平
少有美誉 志向远大
王恭年轻时就有美誉,有过人情操,且自负才能和家族地位,常有担当宰相、辅臣的愿望。王恭在当时与同族的王忱齐名,并仰慕刘惔。王恭初任佐著作郎,但他及后因为官小而不能彰显其才能和志向而称病辞官。后又任秘书丞,将要转任中书郎时父亲王蕴去世而无法受命。服丧后,先后任吏部郎、建威将军、丹杨尹、中书令领太子詹事。
刚直进言 开罪权臣
因王恭是晋孝武帝皇后之兄,故此很受孝武帝器重。当时袁悦之能言善辩,受会稽王司马道子所亲待,又常劝司马道子专掌朝权。王恭将这事情报告孝武帝,袁悦之不久就因他事而被诛杀了。一次司马道子召集朝士开酒宴,尚书令谢石因酒醉而唱起民间歌曲,被王恭严正指责。又一次因司马道子喜爱淮陵内史虞珧儿媳妇裴氏,下令她与众宾客谈论,然而因为裴氏服食丹药,身穿黄衣,样子如天师道道士一样,所以当时人以与她谈论为“降节”之举。王恭亦因而抗议道:“未听闻过宰相座上会有失行妇人。”言罢,坐上众人皆显得不安,司马道子亦很惭愧。
出镇京口 手握重权
晋孝武帝当时十分信任王恭以及王珣、殷仲堪、郗恢等人,但当时王国宝附和并讨好司马道子,却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于是担心日后二者的仇隙会产生事端,就让王恭、郗恢等人出外作外藩,以州府武力作外援,屏卫王珣等人。太元十五年(390年),王恭担任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
痛心朝事 直言进谏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去世,晋安帝继位,司马道子执掌朝政。当时司马道子宠王国宝,机要朝权都交给王国宝,故此引起王恭大大不满,常直言指斥,而司马道子亦深深忌惮和怨恨王恭。王恭不久就入拜山陵,曾感叹:“栋梁都还是新的,可已见亡国的征兆了。”暗指王国宝乱政将败坏东晋。虽然当时司马道子有意令朝内与外藩和平共处,于是将心腹都送到王恭那边,希望冰释前嫌。但王恭每次谈论到时政时都声色严厉,令司马道子深知与王恭之间的矛盾是不能化解,于是打算因故召王恭入朝,以伏兵将他杀掉。而在当时,王恭其实亦打算领兵入朝诛杀王国宝,只因害怕与王国宝一党的豫州刺史庾楷以及王珣的劝阻而没有实行。王恭将回京口时,辞色严厉的向司马道子说:““天子居丧期间,执政宰相的重任,即使是伊尹、周公那样的贤人也感到难以胜任,愿大王亲理万机,采纳忠言,远离邪声,放逐奸佞小人。”矛头直指王国宝,亦令王国宝十分畏惧。
讨伐权臣 兵败被捕
隆安元年(397年)王国宝出于畏惧,于是劝司马道子裁减王恭兵力。而王恭则准备士兵及军需品,上表北伐,司马道子感到怀疑,于是以盛出兵妨碍农事为由命其解严。王恭当时已决心出兵讨伐王国宝,于是派使者向荆州刺史殷仲堪联络。当时殷仲堪已经因桓玄所劝起兵讨伐王国宝之事而迟疑,王恭的使者到后坚决了殷仲堪的决心,答应与王恭一同讨伐王国宝。而王恭知道殷仲堪支持自己后十分高兴,于是在四月甲戌日表奏王国宝的罪行,起兵讨伐。 三日后,王恭上表到达建康,内外戒严,王国宝十分恐惧,听从王珣之计而上请解职并待罪,但不久则假称有诏命其官复原职。另一方面,司马道子但求息事宁人,于是将罪责全推给王国宝,并命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在四月甲申日赐死王国宝并处死王绪,向王恭谢罪。王恭于是还镇京口。
王恭起兵时联结正在居母丧的王廞,王廞于是起兵响应,但王恭罢兵时就命王廞离职,继续服丧。然而王廞当时已经乘着起兵诛除不少异己者,不能就此罢手,于是不听王恭命令,更出兵讨伐王恭。王恭见状,于是命司马刘牢之领兵击败王廞,王廞逃亡失纵。事后王恭上表自贬,诏下不许。
司马道子经历过王恭、殷仲堪举兵后,对二人十分忌惮,心腹司马尚之则建议司马道子树立腹心作外藩以作屏卫。司马道子听后同意,于是在隆安二年(398年)命王愉为江州刺史,并割本属庾楷的豫州四郡让王愉都督。此举触怒了庾楷,于是派儿子庾鸿劝说王恭讨伐司马尚之兄弟。王恭听从并联结桓玄与殷仲堪,而二人则推王恭为盟主,刻日同取建康。当时殷仲堪写信给王恭,藏在箭干中并由庾楷代送。但送到时用来写信的斜绢变形,不能看出是谁人的字迹。因为殷仲堪在上一年举兵时都没有实质派兵支持,王恭于是以为是庾楷假作殷仲堪书信,决心先行起兵。当时刘牢之试图谏止,但王恭不听,又上表以讨伐王愉及司马尚之兄弟为名起兵。
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主战,司马道子于是以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率领诸军抵抗王恭。当时王恭自恃才能和家族地位,又成功逼司马道子杀王国宝,于是趾高气扬,虽然侍仗刘牢之但却待他如同部曲将般,令刘牢之十分愤恨。司马元显看穿这点,命庐江太守高素策反刘牢之,并许以事成后以王恭位号授予刘牢之。当时王恭参军何澹之将此情报告诉王恭,但王恭以何、刘二人有仇隙而没有相信,但却设酒宴款待刘牢之,当众拜其为兄,并将手下精兵都交给刘牢之,以其为前锋。但当刘牢之到竹里后,刘牢之杀死帐下督颜延并投降朝廷,并命儿子刘敬宣和东莞太守高雅之进攻王恭。当时王恭正在出城打算阅兵,就被刘敬宣截击,部众溃败。王恭打算返回城内时又发现城门已被高雅之关上,唯有骑马逃奔曲阿,但又因不习惯骑马而令大腿内侧长了疮,碰巧遇着故吏殷确,以船打算送王恭到桓玄那里。到长塘湖时,因被人告发而被捕。
建康遇害 忠心遗世
王恭被押送建康后,在同年九月十七日(10月13日)于倪塘被处斩。王恭临受刑时,还吟诵佛经,自己理顺胡须鬓发,毫无惧色,对监刑者说:“我王恭愚昧无知,过于相信他人,以致有今日败局,但我的内心,岂是不忠于国家社稷!百代之后人们是知道我王恭这个人的。”王恭与子弟和党众都被处死。死后家无钱财布帛,惟有书籍而已。为有见识者所感伤。
最初被抓,遇见从前的同僚戴耆之,时任湖孰县令,王恭私下对戴耆之说:“我有个庶子未被盘查出来,请你帮我送到桓南郡家寄养。”戴耆之便将王恭庶子送到夏口,桓玄代为抚养,并为庶子设立丧庭让他祭吊王恭。及至桓玄执政,上表朝廷为王恭辩护申冤,朝廷下诏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号为忠简。追赠王爽为太常,王和及儿子王简皆为通直散骑侍郎。殷确为散骑侍郎。腰斩湖浦尉及商人钱强等。王恭庶子王昙亨,义熙年间(405~418)任给事中。
王恭性格刚直不屈,深存节义,每次读《左传》读到“奉王命讨不庭”就会叹息。王恭性不宽弘,昧于运用机会,在京口以来虽以宽大仁惠作方针施政,但自以矜贵,与在下者总有着隔膜。王恭虽然发起了两次兵变,但其实他不习惯用兵,在其骑马逃亡时弄得腿上长疮亦知其并非习武行军之人。
【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春雁原文翻译及赏析07-26
春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5-10
春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5-10
春雁原文翻译09-28
《闻雁》原文及翻译赏析06-10
《闻雁》原文及翻译赏析09-22
《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06-01
闻雁原文赏析及翻译04-29
归雁原文翻译及赏析06-20
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