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冈》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2-12-07 09:46:08 兴亮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华子冈》译文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华子冈》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华子冈》

  唐代: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华子冈》译文

  夕阳西下,松林之中传来阵阵清风。散步归家,只见青草之上露珠已干。

  云霞灿烂,余晖秀美掩映走过足迹,山气苍翠,宛若轻微吹拂诗人衣衫。

  《华子冈》注释

  华子冈:王维隐居地辋川别墅中的风景点。也作“华子岗”。裴迪是王维的挚友。王维隐居辋川,作者与他“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两人各写了二十首小诗,咏辋川胜迹,汇为《辋川集》,此为其中第二首。

  日落:一作“落日”。松风:松林之风。

  晞:晒干。

  云光:云雾和霞光,傍晚的夕阳余晖。

  侵:逐渐侵染,掩映。

  履迹:人的足迹。履,鞋。

  山翠:苍翠的山气。山色青缥,谓之翠微。

  《华子冈》创作背景

  裴迪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早年与王维、崔兴宗等隐居终南山,互相倡和。后王维得辋川别墅,裴迪成为座上常客。宾主咏辋川二十景,各成绝句二十首,这就是著名的《辋川集》。《华子冈》就是其中的一篇。

  《华子冈》赏析1

  全诗以还家为线索,通过诗人对所见所闻的独特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亦动亦静的艺术画面。

  “日落松风起”,开头这一句写景,描写了落日和松风,落日西下,松风渐起,诗人游兴未尽,漫步在回家的山间小道上。一“落”一“起”两个相对应的动词,生动鲜明地勾勒了日落西山、晚风骤起的暮色之景,使读者可以想象夕阳倚山而下的景象和晚风吹拂林叶的声音,意境逼真,神清气爽,瑰丽优美。

  “还家草露晞”,第二句紧扣上句,“还家”和第一句的“日落”照应,点明了诗人是在回家的路上。正当秋高气爽之日,落日照射,松风吹拂,路边小草上的露珠早已挥发殆尽了,所以说“草露晞”。诗人踏在这些干松的青草上,感到特别轻细柔软,分外惬意。这也表明诗人已经游览了很长时间。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意犹未尽、悠然漫步的自在形象。

  接下来诗人还以“还家”的行踪为线索,进一步描写华子冈上的优美的环境。后两句写云光、山翠。

  “云光侵履迹”,写余晖下诗人行走的情形。“侵”字不仅把诗人在夕阳下一步步行走的姿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也写出了太阳渐渐下落,余光逐渐消散的过程。读完这句话读者可以联想到余晖逐渐消散,随风摇动的松林在阳光中不断变化的瑰丽景象,这就形象地描写出诗人在夕阳下悠然自得、漫步下岗的生动情景。

  “山翠拂人衣”,“山翠”本为“山风”,但诗人强调了“翠”字,不是山风吹动人的衣服,而是“山翠”拂人衣服,这就将具体形象转化成了无形的感受。诗人眼里满是山林的青翠颜色,这可爱的颜色仿佛有了生命,不断地轻拂着诗人的衣襟,也撩拨着诗人的心,使诗人感到分外地轻松自在。暗里转换了主宾关系,赋予薄暮明灭的山色以主动性,增强了景物的动感。上句中“云光”紧随着诗人,这句“山翠”追逐着诗人,它们仿佛对诗人眷恋不舍,而这样的描写从反面又衬托出诗人对华子冈美丽景色的喜爱和深深留恋之情。

  这首五言绝句,精选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零散的景物,把它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勾勒了一幅声色俱佳、动静相宜的风景画,寥寥二十字,寓诗人独特的感受于寻常的山间景色之中,笔墨疏淡而意蕴超远。语言简洁,韵味丰富,情趣盎然。

  《华子冈》赏析2

  对比于现代人的莫名焦虑,想来古代人相对要少上许多,毕竟科学技术越是变得发达,相应的是人对欲望的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彩。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当然,欲望无所谓好坏,只有能否掌控得住,最终牵引向最适合人本身需求方面。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生其实都深陷在欲望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简陋并非单纯,节俭不是贫困。人活在世,物质是基本,精神是升华,好比人的双腿,缺一不可。单独地发展一项,就会失去均衡,造成扭曲与歪斜。所以,畸形的发展观是可悲的,危险性也很大。

  自从晋朝陶渊明构建理想中的“桃花源”以来,后来者无不心追神向往之,至唐朝大批文人终南山隐居成风达到潮流顶峰。两者之间,却有着鲜明的区别:前者追慕自然之天性,后者终南捷径显人性。

  《华子冈》【唐】裴迪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应算是王维的忘年交。终南山著名的隐居人士王维,以其绝妙的风姿显达在世人面前。裴迪比王维年纪要小很多,但两个人却因脾性相投成为至交好友。流传下来的《辋川集》是两人以诗唱和的代表性事物,亦成为真挚友情的最佳见证。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诗人流连忘返于华子冈间,游玩的时间肯定过长,以致拖延到“落日”时分,这个时候回家的路上,一定可以看到与平常不一样的景观。或许,正是因为此处风光更好,才这般拉长还家的时间的。

  诗人沐浴着落日的余晖,身上披拂着柔和的光影,万物静默,山峰肃立。驻足于此,四处眺望,心境谦和。山间风起,松涛阵阵,好似声声催促:天色已晚,早点还家。定睛察看,而路旁草叶之上,已有的露水却被风吹干。

  诗人观察入微,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刻画着眼前所见,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来一幅色调瑰丽的图画,温暖而祥和。这是诗人于经意或不刻意之间所追求的,看似松散却偏偏严谨,自然而然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诗人在前面已经为我们搭好“舞台”,在日落西山、晚风骤起之时准备还家,那么接下来的“表演”,当然应该继续,没有丝毫中断的理由。“落日”和“松风”成为背景色,明亮光鲜,充满蓬勃又宁静的温馨气氛。

  余晖有爱,洒满人间,“侵”字虽然用得何其霸道,却鲜明生动地把人行走山道上的从容不迫感一一展现;山风有色,“拂”字当然使得百般轻柔,就是赋予万物坚韧的生命气息以此加强双方心灵上的沟通。

  诗人没有辜负期待,逐渐加强笔下所要描绘的诸多景物。无论是“云光”,抑或是“山翠”,都紧紧围绕着“还家”之人呈现,似乎向世间证明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是能够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的。

  诗人和王维相交,除了性情上的必然,文学上的交流也是常态,所谓“知己”常常来源于灵魂上的碰撞和悸动。诗为心声,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此,裴迪作为一名诗坛新手,肯定会在某些方面受到王维的影响,比如清淡。

  苏轼称赞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纵观本诗,亦是如此。在短短的二十个字的小诗里面,诗人精选落日、松风、云光、山翠等零星碎物,并且把它们有机揉和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色调鲜明、动静相宜的画图,虽笔触萧散,言简语赅,却情致丰瞻,韵味悠长。

  《华子冈》作者介绍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华子冈》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华子冈原文翻译及赏析09-11

《诗经:子衿》译文及赏析01-24

周公诫子原文及译文赏析11-28

《华子岗》阅读答案及赏析10-11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译文及赏析06-28

《酒泉子·长忆观潮》译文及注释赏析10-08

《行香子·树绕村庄》原文译文及赏析08-10

《行香子·树绕村庄》原文译文及赏析11-19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原文及赏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