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鉴赏及译文参考

时间:2022-07-24 16:34:49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鉴赏及译文参考

  《踏莎行·月华如水》

  清代:纳兰性德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行·月华如水》译文

  月光如水,波纹如练,烟霭淡淡,残柳几株。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雁已尽数南飞。那倚楼远眺的女子,你为何如此憔悴?

  你并非寻常歌女舞姬,你怀有高绝的文才,与谢道韫和李清照可以比肩。从前你因才华横溢而享尽盛名,风光无限。如今的你,却风华不再,一天之内,多次打开梳妆镜,屡屡描眉。

  《踏莎行·月华如水》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塞鸿:即塞雁。有唐王仙客苍头塞鸿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倚楼人瘦:谓倚靠在楼窗(或楼栏干)的人,为相思而变得清瘦。

  扫眉才:指有才能的女子。语见唐胡曾《赠薛涛》:“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担阁:耽搁.耽误。镜囊:盛镜子和其他梳妆用品的袋子。

  《踏莎行·月华如水》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片写的是月下美景。“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先写月光照耀下的清澄水面,以及水面上粼粼似练的水波,再写水边的淡烟衰柳, “淡”和“衰”字,渲染出一种凄清忧愁的氛围。月影衰柳,淡烟波纹,景致如水,又是勾起纳兰心绪的氛围。纳兰写景,总是恰到好处。遥望天际,塞鸿“尽”南飞,便是情断景荒芜。“谁与问倚楼人瘦”,点出词人形象,由写景过渡到抒情,表达了词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下片转写词人所思之人。首三句盛赞对方才学出众,非庸俗之辈,表现出词人对此女子的欣赏。“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连续用典,风絮代谢道韫,金石代李易安。有道韫之“未若柳絮因风起”,又有易安同明诚共撰之《金石录》。两人同是一代才女,不似爱慕虚华之人。纳兰写史上才女,意为追忆其妻。说她生平,自是如此的女子,能让他痴心、让他留恋,正有意趣相投之因。最后一句“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一词“负尽”道尽感伤懊悔之情。过去时光美好,爱妻温婉有才,饱读诗书,尚能相伴之时。却没能长此相伴;已然人去楼空之时,却叹岁月无情。直怪责自己,辜负了那美好旧时光。生活安逸美满的时候,总觉月是圆的,殊不知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样子,终有一天,会被黑夜吞噬。那时才知,见得到圆月之时,认为那是理所应当,都没能记住它的美满。回忆起来,总觉得遗憾。

  全词哀婉曲折,百转千回,令人动容。

  《踏莎行·月华如水》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词言及‘风絮’、‘金石’、‘扫眉’诸语,疑为沈宛作,性德妻妾中,唯沈氏堪称才女。宛于康熙二十三年秋九月随顾贞观北上入都,性德方迫于随扈南巡,至十一月底方归。词末句‘担阁镜囊’语,拟想沈氏在京等候情形。词应作于此时。”

  《踏莎行·月华如水》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鉴赏及译文参考】相关文章:

踏莎行·月华如水纳兰性德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通用6篇)05-12

秦观《踏莎行》鉴赏08-17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鉴赏及译文03-11

《踏莎行·小径红稀》英文译文06-01

踏莎行春色将阑古诗鉴赏10-13

《踏莎行》晏殊的词作鉴赏11-01

纳兰性德《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鉴赏及译文参考04-27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原文鉴赏06-04

《踏莎行》秦观05-09

纳兰性德《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译文及鉴赏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