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喜闻捷报原文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喜闻捷报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译文
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注释
五律:即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每首八句。
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度”通“渡”,过的意思。
大野入苍穹: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赏析
全诗遣词造句中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使人联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这是只有用水墨画才能画出的陕北黄土高塞秋天的晚上。走在黄土高塞上,犹如一履平地,只有当眼前突然横亘一道沟壑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置身在海拔上千米的地球隆“处。一年一度秋风劲。这样的秋日晨昏,在这黄土地上不知已重复了多少万年了;在这秦塞古渠之畔,也不知上演过多少场城头换旗的悲喜剧了。而人民解放战争在这里拉开了大幕。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两句写中秋夜的月色。上句说佳令即中秋的到来,嵌入“随人”二字,耐人寻味。中秋佳节是同中么人一“来到的呢?“随人”的人何指呢?联系诗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从前方归来的人,即带来喜讯的人。佳节获佳音,自是喜上加喜。“秋月扬明辉”,特别是中秋节,民间主要的节俗是赏月。天气很重要。天气不好,中秋夜不见月的情形也是有的。而这个中秋,天公作美——天气晴明,虽然有一点云彩,月色却好。“明月傍云生”,又加一重喜悦。这两句严格说来虽属呼应对,但对得很流畅,颇有流水对的意味。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中。”两句写中秋夜的两地相思,辞若有憾。上句中的“故里”,与其说是作者的故乡湖南,不如说是革命摇篮延安。这时的延安,还在敌军手中。那里有很多父老乡亲,虽然音信不中,但他们一定在苦盼着红军的归来。下句中的“妻儿”,不必指作者自己的“妻儿”,因为在转战陕北期间,她们实际上是跟随在作者身边的。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和她们会有暂时分离的情况发生。但总的说来,“妻儿信未中”更多的是代同志立团,代下级立团。换团之,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局限于作者个人。这一联在对仗上,出句的“鸿音”与对句的“信”意思犯复,不考究,这是一时兴到,不计工拙,不必苛求。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两句写捷报传来,使人们感到团圆为期不远。上句由中秋节祈盼团圆的节俗,为所有思念亲人的同志们写心,“满宇”云云,也可以说将普天下人包举在内。这一句写得很好,使人联想到唐宋诗词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等等。下句即末句紧扣诗题,写“喜闻捷报”,是曲终奏雅,联系上句,其团外之意是:同志们与家人的团圆,人民军队与老乡们的团圆,应该为期不远!
这首五律在抒情上很节制,喜不形于色,最能体现一个统帅的大度、雅量和信心。全诗“承转合分明,首联秋高气爽,是“;颔联中秋见月,是承;颈联团若有憾,是转;尾联实深喜之,是合。虽然作者自谦对五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但所有的好诗都在告诉他怎样写,因此,才会有这样一首道地的五律。
创作背景
《喜闻捷报》创作于1947年中秋节期间,正值国共内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战役,逐步扭转了战局,从被动转为主动,各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相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特别是中秋节前夕,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并收复了青化砭、蟠龙等城镇,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毛泽东在中秋节之夜,漫步于陕西佳县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回想起这一年多来战局的重大变化,以及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节节胜利,不禁思绪万千。同时,他也想起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妻子儿女,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喜闻捷报》,将凯旋后的喜悦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诗歌特色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又有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喜忧参半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写景抒情:毛泽东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描绘了秋日黄河边的壮阔景象;“明月傍云生”则借明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写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意境深远。
语言质朴:毛泽东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他善于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在《喜闻捷报》中,他通过平实的语言,将凯旋后的喜悦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格律严谨:尽管有学者对《喜闻捷报》的格律提出了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在整体上仍然遵循了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毛泽东在创作中注重平仄、押韵等诗歌要素的运用,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规范、严谨。
综上所述,《喜闻捷报》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诗歌作品,也是毛泽东诗歌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绘、质朴的语言和严谨的格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喜闻捷报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04-16
春愁原文及赏析02-21
渔翁原文及赏析09-10
佳人原文及赏析09-11
酌原文及赏析10-26
风雨原文及赏析04-26
巫峡原文及赏析09-21
《腊日》原文赏析03-19
《出塞》原文及赏析11-30
国殇的原文及赏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