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秋兴·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为历代评家所重。当代学者叶嘉莹编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可参。
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
《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
注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3-21
秋兴八首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26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赏析12-13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09-06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12-01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全诗翻译赏析08-08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范文08-08
杜甫《秋兴蓬莱宫阙对南山》翻译赏析09-06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02-11
溪兴原文翻译及赏析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