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原文、翻译及赏析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塞翁失马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塞翁失马
刘安〔两汉〕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胡通富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过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过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过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过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过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注释:
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善富者:胡通富数的人。善:擅长。富,富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富,如看相,占卜,算命等。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故:缘故。亡:逃跑。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居:过了。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指经过的时间。将:带领。为:是。富:很多。好:喜欢。堕:掉下来。髀(bì):大腿骨。大:大举。引弦(xián):拿起武器。近塞:靠近长城边境。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跛:名词,指腿脚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保:保全。化:变化。极:尽。
赏析: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从寓言本身包含的思想倾向来看,存在与主流思想不和谐的因素:“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胡人大举入侵,国难当头,青壮年都拿起武器去打仗了,而且有那么多的人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足见战争之惨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善术者”父子没有尽匹夫之责,倒是“以跛之故”保全了性命。
问题不在于“父子”是否上战场,毕竟年老和腿瘸的客观现实给了他们没上战场的理由。问题的关键是作者把“父子”因为没有上战场而保全了性命当做了莫大的“福”分,并为之而庆幸。这与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很不一致。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善术者”因为腿被摔瘸了而没有为国尽力,理当感到遗憾甚至惭愧,特别是在有那么多战死者的情况下,作为苟活者,应该感到内疚甚至耻辱才是。但“父子”没有,他们只是庆幸,庆幸“堕而折其髀”的灾祸,庆幸逃脱了去战场捐躯”,庆幸继续活下去的福气。
这里没办法去讨论战争的正义与否,毕竟只是一则寓言,是为了诠释一个道理而演绎的故事。如果单从祸福相互转化的关系去看,对这则寓言不能有什么非议。但既然选入了中国的学生教材,就应该特别在乎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了。
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同时,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阅读训练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试题
【小题1】《塞翁失马》选自 ,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人皆吊之 吊:()
(3)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小题3】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分)
【小题4】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2分)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小题5】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 《淮南子》刘安
【小题2】 (1)亡:逃跑(2)吊:安慰(3)引:拉(开)(4)十九:十分之九
【小题3】(1)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2)唯独因这个人因为腿跛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2分)
【小题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一点1分,共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小题5】1.遇事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失去时不要沮丧,得到时也不要得意忘形。 2.人世间的好事和坏事都不是绝对的,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得失福祸。3.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要着眼于长远,看到可能发生的变化。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作者及出处重点识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亡”字的释义是逃跑。“十九”是十分之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第一句重点词“何遽”“福”第二句中“此独”“以”的翻译。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要学生仔细阅读,力求能够大致翻译全文,然后,就能从文中得出,失马之福,得马之祸。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5】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得与失的角度谈。可以从福与祸的角度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塞翁失马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塞翁失马原文翻译及赏析10-14
塞翁失马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9-04
塞翁失马原文以及翻译05-12
《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5-07
《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2-20
原文翻译及赏析03-18
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和翻译03-23
《村居》原文及翻译赏析02-07
《杞人忧天》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1-31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