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4-11-03 13:06:13 古籍 我要投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

  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鉴赏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的号心、的茅心、的郊心、的梢心、的坳心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不三重茅。心起势迅猛。的风怒号心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的怒心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的茅飞渡江景江郊心的的飞心字紧承不句的的卷心字,的卷心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的飞心走,的飞心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的景心在的江郊心:的高者挂罥长林梢心,很难弄下来;的下者飘转沉塘坳心,也很难收回来。的卷心、的飞心、的渡心、的景心、的挂罥心、的飘转心,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不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景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不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的景江郊心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不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的南村群童心抱跑了。的欺我老无力心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的老无力心,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的忍能对面为盗贼心,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的老无力心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的群童心加不的盗贼心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的唇焦口燥呼不得心,也就无可奈何罢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的不为困穷宁有此心,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的群童心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的四海困穷心的现实基础不产生而来的。

  的归来倚杖自叹息心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的倚杖心,当然又与的老无力心照应。的自叹息心中的的自心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的叹息心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有三: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心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景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心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的冷心,正由于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心,所以才感到冷。

  的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心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的长夜沾湿心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不的长夜沾湿心,诗人自然不能入睡。的长夜心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的何由彻心和前面的的未断绝心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的广厦心、的千万间心、的大庇心、的天下心、的欢颜心、的安如山心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的床头屋漏无干处心、的长夜沾湿何由彻心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的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的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心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的天下寒士心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的吾庐独破心,而且是的天下寒士心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不;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2

  古诗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táng)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译文翻译

  农历八月已是深秋了,大风呼呼吼叫着,卷走了我茅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飘飞,吹过江去,散落在江岸野郊,高飞的茅草挂在大树梢头,落下的茅草转着沉到池塘水里南村的一群小孩儿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

  (他们)公然地抱了茅草跑到竹林里去了,我喊得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只好靠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黑得像墨一样,秋日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地黑了下来。布被子盖了很多年,又旧又破,冷得像铁,小孩儿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屋顶漏雨,滴在床头,屋里没有干的地方,细雨如麻,还在不停地下着。自打经历战乱,我就睡得很少,在这漫漫的雨夜和潮湿的屋里,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宽敞的大屋千万间,遮蔽天下贫寒之人,使他们都喜笑颜开!任凭风吹雨打,房屋也能够一动不动地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能耸立这样的房屋,(即使)只有我的屋破,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解释

  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文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的《》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3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

  秋高:秋深。

  怒号:大声吼叫。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挂着,挂住。罥,挂。

  长:高。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衾:布质的被子。

  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

  裂:使动用法,使……裂。

  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雨脚:雨点。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潮湿不干。

  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大庇: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

  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俱:都。

  欢颜:喜笑颜开。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见:通“现”,出现。

  庐:茅屋。

  亦:一作“意”。

  足:值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罢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而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有三: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①①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①②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①③

  安得①④广厦千万间,大庇①⑤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①⑥!何时眼前突兀①⑦见此屋,吾庐①⑧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

  注释

  ①茅屋:茅草房,大多简陋矮小。

  ②重:层。

  ③江郊:江边。

  ④挂罥(juàn):挂结,缠绕。

  ⑤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

  ⑥忍能:怎么能忍心。

  ⑦呼不得:喝止不住。

  ⑧俄顷:一瞬间,转眼间。风定:风停。墨色:黑色。

  ⑨漠漠:阴沉沉、灰蒙蒙的样子。向:将近。

  ⑩恶卧:睡得不安稳,胡蹬乱踢。里:被里子。

  ①①雨脚:接近地面的雨点。

  ①②丧乱:死亡祸乱的事。这里特指安史之乱。

  ①③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通宵达旦。

  ①④安得:哪得,怎么能够。

  ①⑤庇:覆盖,遮蔽。寒士:贫苦的读书人。这里即指老百姓。

  ①⑥呜呼:书面语的感叹词,表示叹息。

  ①⑦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见:同“现”,出现。

  ①⑧庐:房屋,这里指前面所说的茅屋。

  注释

  八月的深秋,天气越来越冷,狂风怒号,风卷起了我屋顶上的层层茅草。

  茅草乱飞过江,洒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转转,沉在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纪大了没力气,竟然忍心当着我的面做贼抢走茅草。

  他们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一直呼叫直到唇干舌燥,也不能阻止他们的行为,只好回家来倚着拐杖叹息,气愤难消。

  转眼间风停下来,云彩变得像墨一样黑,天空灰蒙蒙的,将近傍晚。

  布做的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般,心爱的孩子睡不安稳,把被里都踢破了。

  床头上的`屋顶漏雨,整个屋子都没有千燥的地方,但雨帘还是像麻线一样,一直不停地下。

  自从遭遇安史之乱,我们就很少安心地睡过觉,现在又湿又冷,漫漫长夜将怎样度过?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老百姓,让他们个个开颜欢笑?

  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会动摇,安稳得像大山。

  唉!什么时候眼前忽然出现那些高耸的房屋,就算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死也心甘!

  赏析

  公元760年,杜甫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安顿妻儿老小。第二年八月,草堂被秋风吹破,村里的很多小孩来扯茅草,并耻笑杜甫,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本诗。本诗通过描写自己在战乱中的困苦遭遇,表达了要让广大百姓得到安乐的崇高情感,千百年来为人广泛传诵。

  诗歌前三节叙述了茅屋破、受雨淋的现实,最后一节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愿望。第一节描写秋风将屋上茅草吹走的场景,虽然只是客观叙述,但揭示了“遭遇”的开始。接着在第二节里,一群顽童居然欺负“我”老弱,公然抢屋上的茅草,“我”虽气愤却无能为力,“天灾”加上“人祸”,屋顶现在可怜不堪,接下来秋雨的到来将作者逼到一个更加凄惨的境况。第三节大雨突至,茅屋漏雨,又冷又湿,一家人不知怎么度过长夜。现实中的困苦让杜甫联想到天底下受难的老百姓,最后一节抒发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只愿人间有足够的高大房屋庇护天下百姓,自己就算冻死也感到欣慰。

  全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了作者从自身想到他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造福人民的广阔胸襟和崇高境界,感人至深,意义深远。

  作业题

  从这首诗中,你能想到现实中的哪些事情?如果你是杜甫,想象一下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扩展阅读

  杜甫草堂

  安史之乱后,杜甫从甘肃颠沛流离来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立祠堂,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

  草堂总面积为300亩,结构布局紧凑。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风格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另有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可赏,置身其中,让人既可以怀古,又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浪漫。

  杜甫草堂主要建筑有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公元七五九年,杜甫辗转流浪至成都,于浣花溪边觅得一块荒地,在友人的鼎力帮助下建造了一座茅屋,这便是后来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杜甫草堂,惜乎草堂并不坚固,竟毁于公元七六一年八月的一场风雨。这首诗便是杜甫在那场彻夜难眠的风雨中产生的。

  全诗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八月秋高风怒号”至“下者飘转沉塘坳”),着力写茅屋为秋风所破之情景。首句着一“怒”字,将物拟人,极言风势之猛,风力之大。接着,诗人又下了两个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卷”:“飞”,赋予风以强烈的动感。揽读之下,顿觉天风海雨,直逼而来。“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即刻意造情:一种焦灼难耐却又无可奈何之情于此曲曲透出。

  第二层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通过对顽童抢草情状的描述,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孤守困境的忧叹。“公然”二字极为传神,生动描画出“顽童“抱茅入竹”的调皮情态。从结构上看,这一层次则为全诗收梢处的感情升华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次(“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具体表现了诗人于雨夜中优愁难眠的苦况。风定云黑,黯夜将至。诗人的愁情苦绪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加强烈:那“冷似铁”的“布衾”已不足以御寒,且被“未断绝”的雨水所浸透。诗人的困窘可知,由此所能发的愁绪可知。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叹息,而是将风雨飘摇的茅屋与战乱频仍、哀鸿遍野的国家联系起来,将对苦境的忧叹转为对天明的`企盼:“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两句由近及远,寄慨遥深,并自然地完成了向最后一个层次的过渡。

  第四层次以直抒胸臆的方式,集中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至此,诗人超越了一己的痛苦,将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着这样的结句,一个忧国忧民、苦身利人的伟人形象便矗立在我们面前!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注重描写、叙述与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风格质朴,举凡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诗情的感染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8-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5-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08-2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赏析及翻译12-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8-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08-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2-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赏析04-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08-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