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歌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以下是小编带来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歌
1.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
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踩边,
中格写满顶两边。
2.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
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
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
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歌诀:
ɑ 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
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
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
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
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
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
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
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
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
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
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
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
q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
r 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
s 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
t 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u 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
ü 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
w 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
x 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
y 右斜中格慢,左斜下三线。
z 2字硬拐弯,中格要充满。
标调儿歌
有a别放过,没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6个单韵母口诀:
张大嘴巴ɑ ɑ ɑ 圆圆嘴巴o o o
扁扁嘴巴e e e 牙齿对齐i i i
嘴巴小圆u u u 撅起嘴巴ü ü ü
汉语拼音正词法则
为了适应社会各个领域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实际需要,我国从70年代开始,就着手研究汉语拼音正词法问题。
早在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中,就已经开始考虑到拼音正词法问题。卢戆章在他的《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中,已经用短横连接音节的方法实行了初步的分词连写。蔡锡勇的《传音快字》一书中,提出了“连书”的概念。沈学的《盛世元音》一书中,还把“连书”与词类问题结合起来讨论,主张按词类“缮写连书”。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等书中,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了以词为单位的书写方法。但是,学者们对于以词为书写单位,还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阶段,还没有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分词连写规则,更谈不上建立正词法的理论。
在民国初年的注音字母运动中,由于这个运动的倡导者只是仅仅用注音字母来给汉字注音,因而对于分词连写的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所以,我们可以说,注音字母运动对于拼音正词法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促进了人们对拼音化问题关注。1923年,《国语月刊》出版了特刊《汉字改革号》,发表了钱玄同的《汉字革命》、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的研究》、黎锦熙的《汉字革命军前进的一条大路》等论文,开始了国语罗马字运动。1928年9月26日,由政府正式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方案,作为注音字母的第二式。这个方案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用字母来表示声调,考虑的比较周密,已经接近拼音文字。但是,没有很好地得到推广。
在国语罗马字运动中,黎锦熙明确地提出了“词类连书”的问题,并且拟订了“复音词类构成表”,提出了正词法的初步规则。1928年黎锦熙的《国语模范课本》和1929年赵元任的《最后五分钟》,通过拼音读物,对国语罗马字作了较为系统的试验。肖迪忱于1934年,孙先六于1936年曾经拟订了国语罗马字的分词连写条例,但都不够完整,不够系统,不够成熟。
30年代初期兴起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以集体名义制定了《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于1931年9月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新文字代表大会上通过。1934年到193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成立了新文字研究团体,出版了拉丁化新文字的书籍和杂志。1938年10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1941年,吴玉章发表了《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写法规则》一文,对拉丁化新文字的规则作了系统的总结。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正词法问题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许多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林汉达发表过不少关于分词连写的文章,出版过第一本拼音文字的词表《国语拼音词汇》,倪海曙的《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写法》一文,提出了词的拼写法规则68条,对拉丁化新文字的正词法作了详尽而系统的总结。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后,学者们对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彭楚南提出应该区分“理论词”和“形式词”。所谓“理论词”,就是在语法学上定义的词;所谓“形式词”,就是拼音文字连写在一起的单位。在汉语拼音正词法中,拼写的对象应该是“形式词”,而不应该是“理论词”。陆志韦出版了《汉语的构词法》一书,为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研究提供了相当详尽的资料。周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一书,对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后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汉英词典》、《汉语拼音词汇》以及大量的拼音读物,也都采用了分词连写的办法,这些都为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制定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
1982年正式成立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汉语拼音正词法应该以现代汉语语法中定义的词作为正词法的拼写单位,同时也要照顾到阅读和理解的方便,并且要照顾到某些国际上拼写的习惯。该委员会同时也开始研制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基本规则,参考过去个人研制的和集体草拟的正词法规则,《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出版的各种拼音读物,各种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并以词为拼写单位的词书,各种信息处理用的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实践经验,广泛听取了个方面人士的意见,并请教育界、出版界、信息处理界和语文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又与有关单位协作,进行了10万多词的拼写试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1984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1988年7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的联合通知》。1996年1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把它当作国家标准。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则等。
为了适应特殊需要,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
制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原则是:
①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同时考虑词形长短适度。
②基本采取按语法词类分节叙述。
③规则条目尽可能详简适中,便于掌握应用。
词是语言中具有意义的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汉语拼音正词法确定以词为拼写单位,这对于汉语拼音的应用,特别是在语言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汉语拼音正词法成为了后来语言信息处理中制定现代汉语分词规范的重要依据。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歌】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的书写规则09-27
汉语拼音字母的书写05-23
汉语拼音正确书写法12-02
汉语拼音正确书写方法09-24
汉语拼音大写规则03-02
汉语拼音大写的规则07-20
汉语拼音规则口诀07-21
汉语拼音音调规则03-16
汉语拼音轻声规则03-15
汉语拼音发音规则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