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时间:2024-09-06 12:24:39 海洁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精选11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汇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说了那么多,你会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精选11篇)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1

  公司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也正趋于成熟,但我们在服务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却相对滞后,仍存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通病。为切实解决服务市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诟病,结合公司作风大整顿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给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是否坚持始终以市场为中心,达成xx“零断货”基础目标?虽然我们在计划执行、生产安排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但仍然存在断货情况,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三条:

  1、市场计划存在插单弃单现象,计划瞻前性差。

  2、包材存在断供现象,上线包材存在质量问题;

  3、成品、质量、物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二、在处理、安排市场计划问题上是否处理好市场与生产的矛盾关系?市场和生产的矛盾,永远都存在。重要的是,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重要的。当然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假如质量不好,那就不谈市场;

  假如完成率不够,那也不谈市场。所以为了市场,既要保持质量,又要保持计划的合理性。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必须完美地配合。而这个完美的配合最终的决定者、承担责任者,就是我们成品部,但我们在与客服的沟通协调方面却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三、市场投诉的各类质量问题是否得到完美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理念是否得到普及?反思过去一年,在处理市场投诉问题上,我们始终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如产品渗漏、杂质、外包装等质量问题投诉率仍然居高不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在解决问题,却从未去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全集团都在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当然我们也在做,并且一直都在做,但是我们一线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的思想并没有全面认可,而且部门管理人员也极其不配合,始终认为这些不过是些花里胡哨、走过场的行为而已。提出这些问题显然是要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集思广益,再三斟酌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强沟通,资源共享我们要加强与采供物流相关后勤保障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并要求相关部门对包材到货数量、时间、质量严格把关;

  计划出现问题或疑问的.时候即使与客服部沟通解决,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推到前方市场。

  二、理清思路,不断优化针对生产计划不能一锅烩,越是复杂越是要理清思路,在排产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无法协调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

  在排产表及流程方面我们要不断优化,不断检验,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坚持满足市场,方便市场。

  三、全员参与,赏罚分明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知识的培训,争取做到“人人有思想、处处都精益”的地步,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

  在防错方面,逐步探索精密仪器防错法,以取代人工主观防错,争取从根本上杜绝市场投诉现象。在全面质量管理上,全面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及奖惩机制,在生产线上设置小改小革意见收集箱,激励一线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活动,对给出好建议及措施的及时通报表扬给与奖励。市场作为企业的效益,服务市场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成品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全面服务市场,满足市场。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2

  为了认真落实创建省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各项要求,进一步促进计生服务网络建设,切实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市人口计生委和镇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按照“四优一满意”,即:“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要求,此项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在一个月内可以竣工。下面,将我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新建工作自查情况向市人口计生委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计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计生服务所新建工作部署后,在镇内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省、市计生委将镇计生服务所新建工程列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时刻关心育龄群众,将群众“冷暖”放在第一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有个别干部群众认为改扩建工作无足轻重,是浪费钱财,我们针对这种思想,专门召开部分村支书、主任、计生专干和有关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宣讲计生服务所新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干群思想,在广大干群中形成了亮点共识:一是明确了计生服务所新建工作是必要的、必须的。通过宣传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扩大和计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必须上水平、上档次。原先规模和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要。二是明确了计生服务所新建工作,必将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必将使广大育龄群众受益。新建后的计生服务所将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一个综合服务的阵地,有利于突出计划生育的国策地位,有利于稳定低收入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满足育龄群众对基本生殖健康服务和实行“四术”免费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

  二、营造环境,强化服务,增强单位的竞争力

  1、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满足群众的'知情选择权。为了让广大育龄群众了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我们利用“世界人口日”、“逢集日”和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多次上街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咨询,深入村(农场)、农户宣传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知识,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也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了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使育龄群众真正懂得了如何加强自我保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措施,并按时将避孕药具分配发放到育龄群众中,深受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2、认真落实国家免费政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要求,免费为育龄妇女实行各类计划生育手术、进行避孕节育咨询服务和发放避孕药具,同时,还免费上门为育龄妇女开展“三查”服务和随访服务工作。全年共下镇200多天,为219名育龄妇女施行了计划生育手术,发放避孕药具525份,为3486人次育龄群众进行了“三查”服务,对156名患有妇科病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及时治疗,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三、方便群众、廉洁行医,增加单位信誉度

  在大厅公布收费标准及免费项目,增加收费透明度;安放科室导诊牌,方便患者就医;设置监督岗,介绍每个职工的技术职务和专业特长,让患者及育龄群众知情选择,也便于监督医护人员工作;悬挂相关警示牌,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禁止私自收费、收受红包以及开具与疾病无关的药品,做到廉洁行医、无私奉献,减轻群众负担,使群众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就医,也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总之,新建后的xx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在省、市、县计生委的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灵活运用市场法则,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自觉接受省、市、县计生委的指导和监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全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3

  20xx年初,我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行优质服务管理文件各项要求,秉承服务工作是发展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推动了全行优质文明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并提高了我行整体优质文明服务水平,下面就我行一季度优服工作做出如下汇报:

  一、根据行内领导班子成员变动的实际情况,支行积极对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重新设立了由行长牵头,副行长执行管理的领导小组。下设服务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支行办公室,服务工作办公室作为服务管理工作的主办机构,主要负责日常性服务管理。

  二、制定了适用于所属营业机构和所有在岗人员的《优质文明服务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办公室作为服务检查评测部门,由分管行长牵头对各部门、网点按月进行考评打分。

  三、三月下旬,我行优质服务管理人员陪同市分行优服检查小组,对我行各网点优质服务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个别网点存在仪容仪表不规范、环境卫生不到位及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等问题。行内优质服务领导小组十分重视此次检查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将涉及问题全行通报,并要求网点当即整改且做出整改报告。现除个别网点硬件设施问题还在

  等待解决中,其它问题已全部规范整改完毕。

  四、一季度末,将1—3月各网点所有投诉、咨询、意见、建议工单做出归类汇总。其中:投诉例,咨询例,意见例,建议例;电话投诉例;共计例,较上年四季度投诉总量下降例。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客户不满引起投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个别网点员工在与客户沟通时,由于业务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沟通不到位,服务不周全,导致客户投诉。

  2、由于我行个别网点周围客户资源原因,持卡客户较少,柜面排队现象较多,尤其是在临近下班时分,很容易引起客户不满。

  3、在投诉中多数是由于柜员短缺导致开设的柜口减少,致使客户在等待中存在出现不满情绪。

  4、网点自助设备及柜员使用的硬件设施经常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快捷的为客户办理业务,引起客户不满导致投诉或客户流失。

  五、通过对一季度优质服务工作的总结,我行将在今后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行服务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支行整体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全员业务知识掊训力度,将大堂经理、营销经理、理财经理作为培训的主要对象,不断加强他们的综合业

  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全员优质服务水平,尽量减少因业务知识欠缺而导致的客户不满。

  二是加强各网点大堂经理的培训力度,在业务培训的同时,注重员工的服务技巧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尽量避免因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客户投诉现象。

  三是建议上级行尽量解决一线柜员人员紧张的问题,及硬件设施的配备水平的提高,由此减少柜面排队现象,缓减因排队现象导致的投诉发生。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4

  根据卫生主管部门统一部署,我院认真开展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院结合医院实际,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切实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业务管理和完善综合管理,“优质服务基层行”要按照“分级负责、严格标准、全面覆盖、公开公正”的原则,由各科室分级负责,动员引导全院所有职工参加。活动重在建立起符合我单位实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服务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按照功能定位以及现状和实际,对照国家基本标准细化工作任务措施,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自四月份以来,我院按照评价标准及指南设作出的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宗旨,迅速开展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对标对表认真开展自评,自评结果为:在基本条款中A档20个,B档36个,C档30个,D档2个,基本达到了基本标准,活动开展以来铁佛寺镇中心卫生院大力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有针对性的加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急诊、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住院能力建设,开展与机构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等服务;针对薄弱项选派医师分别到西京医院及十堰太和医院进修学习急诊急救,及疼痛技术。

  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和心电、超声、x线影像等检查服务增设凝血分析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合理设置门(急)诊布局,引导居民就诊。增设便民措施,轮椅、担架、药品目录及价格公示、改造无障碍通道等。完善出(入)院服务流程,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提高履约质量和效果。开展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相关要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提高全社会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居民获得感。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诊疗规范、操作常规、技术标准、服务指南等规定,开展疾病防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促进合理用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开展教学查房提升服务能力,定期邀请医共体单位——汉阴县中医医院专家团队来我院开展坐诊、教学查房等工作,真正让基层老百姓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二甲医院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定期展开医疗质量检查提升群众满意度。

  定期对全院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工作,由院委会牵头,联合临床组、护理部、医技科室、公卫科等科室,对全院各科室的病历书写、护理文书、院感防控及其相关操作流程对照标准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及时整改,提升了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群众满意度。对卫生室进行严要求高标准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制定不完善,职工对规章制度知晓率及执行力较弱。

  2、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

  3、部分医务工作者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部分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够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

  4、人员配备不足,因人员流动问题我院编制28人,职工28人其中在编在岗12人,其余人员全部由单位临时聘用,临聘人员稳定性不足,导致医疗技术发展缓慢、经费不足,有些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专业性发展的后劲不足。

  5、科室地面、玻璃普遍存在卫生脏、乱、差情况,桌面物品乱堆、乱放,影响医疗卫生单位形象。

  三、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以下方着重提升:

  1、加强科室管理,严肃劳动纪律,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医护士之间的团结协作,增进医生之间、护士之间、医护之间交流,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更好提供优质服务。

  2、积极邀请县级专家来院指导,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病案质控小组,药事管理组织,院感控制组织等,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培训,严格执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采用教、惩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切实规范服务行为。

  3、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医务工作者道德规范,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学习和每天晨会时间加强医务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修养。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存在不穿工作服、不佩带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等问题。采取强力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工作人员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在服务态度整治中,要针医疗服务当中存在的.冷、碰、硬、顶等问题,抓“典型”、搞评议、重处理,狠刹不良风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风正气。

  4、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目前已经安排两名业务骨干分别在西京医院以及十堰市太和医院进修学习急诊急救以及疼痛方面知识,后续也将不断根据医生特长以及医院发展需要陆续选派到二甲三甲医院学习。另外也在加强自身学习,及《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和强化“三基”“三严”培训,熟悉业务知识和技能,规范业务行为。开展晨会小讲堂每个医生将自己擅长领域及经典案例在讲堂上分享,利用好医共体帮扶为契机多多向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以提升业务水平。

  5、我院为进一步改变医院卫生环境,各科室和各人划分。卫生区域,采取日清扫、周大扫、月评比并通报等检查形式,对卫生死角等存在的情况,利用业余时间搞好医院卫生死角的清理,使医院的环境面貌有很大的改变。通过此次医疗卫生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我院根据存在的问题和认真完善医疗卫生各方面工作,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卫生,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5

  现将xx县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改革前,全县有镇乡卫生院62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9个、兼顾型卫生院20个、一般卫生院23个,核定编制床位3014张,人员编制1737名,在职职工2395人(其中:在职在编1220人)。改革后,为保障撤并乡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供给,保留非建制卫生院设置布点,更名为“(建制镇乡名)+(撤并镇乡地名)卫生院”,暂时保持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管理运行模式,其机构编制、职能职责、服务功能和经费投入保持不变;全县现有建制镇乡卫生院32个、非建制卫生院30个,县级财政预算镇乡卫生院收支差额补助由1100万元/年提高到2000万元/年。全县村卫生室930个,乡村医生765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39.86%,50岁至60岁的占比26.27%,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能力不足等现象突出。每个村卫生室享受各级财政定额补助8858元/年,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858元/年、省级财政补助4500元/年、县级财政补助2500元/年,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据实考核类补助平均约13000元/年,年均收入在21000元左右。

  二、改革特色亮点做法

  针对全县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布局分散、网点密集、发展不均衡、强弱差距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我们主动顺应区划改革大势,充分发挥改革聚合效应,全力推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布局。

  (一)坚持“快慢结合”。优化整合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设置32个建制镇乡卫生院,稳步将30个非建制卫生院以“改设分院”或“深度整合”管理模式保留网点,分类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医养结合院(站)等发展模式,形成与建制乡镇卫生院错位发展的格局。先行在乐安镇试点,撤并乐安镇进都卫生院,作为乐安镇中心卫生院的分院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人、财、物高度整合优化。

  (二)坚持“多点联动”。构建分类管理建设新格局,建强建优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争创三级综合医院,引领指导县域东、西、南、北四路;做大做强11个中心卫生院,争创二级综合医院,示范带动片区;整体提升17个一般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多路示范、优势互补、同频共振”态势。先行在xx镇试点,2023年建成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5年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为目标,引领指导北路。

  (三)坚持“乡村融合”。调优建实村级网底新格局,设置383个建制村卫生室,优化整合547个非建制村卫生室,扩大服务和辐射范围,逐步由乡镇卫生院通过派驻医生的方式负责延伸服务,实行“乡聘村用”241人,推进乡村卫生健康“一体化”服务管理。先行在潼xx镇试点,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根据幅员面积、服务人口、交通等情况,撤销非建制村卫生室设置布点或保留其设置布点并纳入建制村卫生室统一管理。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全县卫生人才资源总体不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79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44人、注册护士2288人;全县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4人、注册护士1.73人。卫生队伍年龄梯次结构欠优,老、中、青年龄结构7:33:60,学历水平偏低,初中以下及无学历占职工总数的.7.95%;技术人员尤其是执业资格人员紧缺,无执业资格及技术职称占职工总数的15.53%,全县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71%以上集中在县城医疗卫生机构。

  (二)基层卫生人才引进留住困难。随着保留乡镇建制卫生院服务范围扩大、供给需求增加,引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重点。受地域条件、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工作生活环境等影响,镇乡卫生院引进人才困难,留住培育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更难,只得使用临聘人员,一些临聘人员因身份编制、社会保障、职称晋升等原因,一旦取得执业资格或具有一定能力时就可能流失,近三年人员流失达166人。

  (三)乡村医生维稳压力增大。长期以来,乡村医生队伍稳定问题是信访维稳工作重点,乡村医生因身份、待遇、养老等问题,全国各地时有群体性集访事件发生,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将会长期存在,如果导致乡村医生利益受损,可能激发矛盾,形成不稳定因素。落实好村卫生室现有政策性资金补助不减,保障乡村医生现有待遇不变、个人收入不减等问题将成为重点。

  四、建议意见

  (一)村级补助总量保持不变且逐年提高。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建制村卫生室以及非建制村卫生室设置布点的数量虽然减少,但其服务人口、服务范围、工作内容、村医工作量等都没有减少。恳请上级在各级财政对村卫生室的各项补助投入政策(含中央财政对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省级财政对乡村医生补助、县级财政对乡村医生补助、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补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按照原有930个村卫生室的经费补助总量保持不变,并逐年增加经费投入保障水平,以促进村卫生室运行优化、能力提升和乡村医生队伍稳定。

  (二)提高镇乡卫生院投入保障水平。建议上级对镇乡卫生院的财政投入、基本建设、人员经费、人才培养、设备购置、公共服务等支持保障政策维持现有水平并逐年提高,同时将镇乡卫生院在编人员档案工资和“五险两金”单位缴费部分纳入财政预算;恳请上级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水)处置、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医保报销服务等公益性支出项目列入财政预算,以减轻镇乡卫生院经济运行压力。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6

  县紧紧围绕省、市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赣府厅字〔20xx〕101号文件各项要求,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功能,健全机制,创出特色,在“建、管、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架构完善到位。全县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得到改造提升,每个站编制2—3人,目前有一级站1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3个。全县84个村委均建有农家书屋。配备了专兼职管理员,其中残疾人管理员84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贫困村脱贫,每个村委都按“五个一”要求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二是积极探索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便民化改革。以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着力打造“书香社区”、“百姓舞台”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20xx年,在乡开展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管制试点工作,实现县乡村三级图书通借通还;在镇社区、镇社区建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全县图书馆总分管体系,实现全县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实现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一区一品”社区文化活动特色品牌。

  三是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坚持高质量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培育和扶持群众文化团体,全县共有业余剧团5支。积极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免费培训,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活动资助和组织展演,扶持发展群众性文化项目,打造非遗传承、百姓舞台、书法摄影、全民阅读、健身舞蹈等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源整合程度不够深入。由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涉及到的工作条线较多,一些部门的基层设施有专门的规划建设标准(如村卫生室),民政、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在基层设施上的投入远高于文化部门,导致各种资源难以完全整合。

  二是基层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基层文化管理岗位吸引力不足,人员遴选、奖补、考核、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机制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基层文化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无法得到保障。

  三是服务效能尚未充分发挥。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客观差距,部分村(社区)文化人才匮乏、文化产品供需错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项目等“软件”建设上远远滞后于“硬件”建设,导致文化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

  三、对策措施

  一是需要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的关系。综合性是这项工作的突出特点,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与相关公共服务的聚合程度,优化、完善整合途径和运行模式,充分体现基层综合服务效益。建议重视基层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公共文化与其他服务资源互通共享。

  二是需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大多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在村(社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目前多由村两委成员负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文化管理的专业要求,也无法满足实际运转的.需要。建议加大对政府购买管理服务的扶持、指导力度,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需要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统筹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丰富立体、高效便捷的民意表达途径,利用大数据对群众需求进行信息分析、汇总,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提供信息数据支撑。通过供求双方的需求与反馈网络形成互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将群众需求纳入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将之转化为动态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决策依据。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7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健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关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州中医院针灸等特色科室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各县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为群众提供简、便、廉、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中医药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截止20xx年11月,全州有1所三级乙等中医院、6所二级甲等中医院,为区域提供中医药服务,起到了“龙头”示范带头作用。29所综合医院(含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医院)中有14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有中医药人员154人,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使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能够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9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70%以上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切实提高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4个县创建为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二)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全州“十三五”期间,我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专病,18个州级中医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

  截止20xx年11月,全市已培养沪滇合作中医临床骨干技术6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25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21人,中西医结合人才15名,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学员16人,中医药管理骨干培训15名,传统医学师承人员20名,能西会中乡村医生1055名。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

  根据《20xx年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培训方案》要求,重点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宣传和服务规范、技术规范的培训,使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掌握服务技能,提供规范服务,进一步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信息报送及网络直报。截止11月,共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177569人、占总数298181人的60%,0-3岁儿童中医调养100916人、占总数145199人的.70%,均超过省下达任务指标。在9月份第三方对全省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包)考核,我市得分96.6分位列全省第一名。

  二、存在问题

  (一)服务体系不完善。个别乡镇卫生院仍然未建有中医馆,部分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科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妇幼保健机构未设中医科,中医药服务能力缺失。社会办中医较为滞后。

  (二)中西医发展不平衡。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中医药倾斜政策尚未有效的贯彻落实。

  (三)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足。乡村医生老有所养问题尚未解决,基层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县乡村中医药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基层中医药的发展,提升工程提质增效困难较大,中医药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做到中西医并重,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强力推进中医药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办中医。

  (三)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

  (四)进一步充实基层中医药人员,扩大中医药队伍。

  (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力度。

  (六)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8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基层便民平台建设,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成立村(社区、分场)便民服务站,加强站点平台建设,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将简单易办事项下放到村(社区、分场)代办。

  2、加大“赣服通”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开展便民等服务。在宣传推广的基础上,依托“赣服通”一体化平台,积极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认真梳理权责清单,积极认领赋权事项。结合乡镇自身功能定位和实际需要,在xx区各镇政府(街道办)权责清单指导目录和省政府统一制定的`赋权清单范围内“看单点菜”。

  4、职能机构调整,初步拟定方案成立以下职能机构:

  1、公共服务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医疗保障、教育科技体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残疾人权益保障等方面工作;承担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核办理工作;协调派驻部门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事宜;负责制定办事大厅日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统一规范办事大厅建设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负责村(社区、分场)便民服务点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2、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统一指挥调度派驻执法机构开展执法活动,行使辖区内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赋予和委托授权的行政执法权限。接受上级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协助上级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基层网上服务平台也未全覆盖。

  2、对xx区各镇(街道办)权责清单规范指导目录和省政府赋予乡镇首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清单进行初步梳理和认领,但因事项名称多,权种类别广,目前尚未梳理完善,也未编制承接事项目录。

  三、下步打算

  1、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站建设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完善网上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上下联网”和“一网通办”“就近能办”,提高办事效率和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

  2、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完善xx区各镇(街道办)权责清单规范指导目录事项梳理工作。

  3、结合单位实际,积极配合认领省政府赋权事项,及时编制承接事项目录、确保赋权事项能接得住,管得好。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9

  按照市局的通知要求,现将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体情况

  多年来,我市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延伸,通过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提升建设,使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真正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全市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更好地适应了我市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市现设12个镇、10处街道办事处(崖头镇6月撤镇,成立了崖头、崂山、寻山、城西四个街道办事处,但未获上级部门认定,统计部门仍按崖头镇统计数据),辖属82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未列入统计部门范围,自然村即村管村)、125个社区,总人口67万。

  镇、街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各镇、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人员现有编制一般为5-7人,全市共125人,经费来源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

  社区(行政村)人员情况。全市各社区(行政村)都聘用了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总人数987人,主要由村委会会计兼任,熟悉村里情况,便于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我市规定,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人每年由市财政补助500元岗位补贴。崖头、石岛27处城区非农社区,其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

  (二)办公场地和服务设施

  1、下半年,部分镇、街道按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办公场所进行扩建改造,并设立了服务大厅及专用的档案室,每个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办公场所面积大约在120—350平方米,全市总计3571平方米。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全部配备了微机(7-9台)、复印打印一体机(2-3台)、传真机(1-2台)、电子显示屏、社保卡读卡器等办公设备,并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主要职责、服务项目等规章制度,规范化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同时,按照省、市通知要求,统一更新制作了新的各项规章制度刊板,并挂牌上墙。

  2、崖头、石岛27处非农社区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相对较好,设施设备也比较齐全。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理员一般在村委会办公,办公场所平均面积约50平方米。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心社区(行政村),优先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方便基层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二、开展基层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

  1、政策上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始终高度重视,明确制定了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和开展劳动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并纳入了对各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正式聘用并有效开展工作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订印发了《镇(街道)劳动保障专项工作考核办法》,对正式聘用并有效开展工作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根据考核情况落实岗位补贴,全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市通知要求,市人社局、发改局、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荣人社发[]64号)、《关于成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荣人社发[]68号),进一步对全市基层平台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经过各级督导建设,目前市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已基本达到省级考核标准的要求。市财政将镇、街道基层平台建设“以奖代补”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共安排专项资金260万元(按辖区内人口数,一类补助30万元,二类补助20万元,三类补助10万元)。全市共为986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落实岗位补贴49.3万元。同时,落实农保奖励政策,按不低于当年收缴额1%的标准提取财政奖励资金,用于弥补基层工作人员的交通、通讯等费用,这些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2、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一是加强岗位培训。为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促进基层平台规范运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工作职能,近年来,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5万元,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了省、市各类专业化职业资格培训。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了国家级协理员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经培训考核合格,颁发《市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证书》。目前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持证率达到100%。二是优化人员结构。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市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工作人员队伍中。目前镇(街道)的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人员总数的'90%以上。

  3、落实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积极落实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对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连续两年投入资金600多万元,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为22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350处重点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购置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电脑、身份证识别仪等先进的办公设备。此外,对人口多、业务量大的镇、街道实施重点打造,在办公场所增设大型led显示屏,触摸屏等,用于发布就业信息和宣传就业政策。目前,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27处非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统一使用劳动99三版信息软件,既可以对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开展技能培训、办理新农保等服务,也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受资金、场地制约,缺少一处建筑面积4000㎡以上的市级综合服务中心。

  二是大部分镇(街道)一级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受镇(街道)领导,往往身兼数职,难以专职从事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制约了工作及时开展。

  三是目前部分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劳动99三版”新软件缺乏有效的培训,软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工作安排

  1、加强基层平台体系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威人社发[]67号、[]28号两个文件,指导全市各镇(街道)、社区(行政村)进一步完善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至底,我市将全面建成覆盖所有街道(镇)和城乡社区的基层平台网络。实现机构名称统一化、人员队伍专业化、工作经费保障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服务规范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城乡居民和单位、职工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2、提高基层平台管理服务水平。统一制定印发基层平台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办事流程等,编印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基层协理员培训,使全市所有基层平台全部能够使用劳动99系统三版软件;推进就业、人才服务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平台管理服务水平。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县卫计局的坚强领导下,我院按照公益办院的宗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下面,我将xxx中心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xxx县东南部,版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村和x社区,总人口x万。xxx中心卫生院始建于x年,占地面积x㎡,业务用房面积x8㎡,担负着全镇人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周边四个乡镇的部分医疗急救服务。现有职工91人,开设病床x张,年出院xxx人次,门诊xx人次。打造了完备的现代化医疗信息系统、远程会诊平台,具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能力。全镇下辖x家村卫生室,在编村医50人。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础建设卓有成效

  我院于xx年新建了行管公卫综合楼,xx年又耗资x对业务综合楼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与装修,住院部分科设置,达到“四化”标准,病人诊疗更加舒适方便。分年度对全镇x家村卫生室进行了优化建设,均达到了“五化”标准,卫生室服务环境大为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我院通过“外引内修”,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夯实发展内涵。一是加强人才引进,近三年共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9名,为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增添了强大动力。二是与上级医院签订人员培训协议,三年来选送31人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214人参加市县级短期培训。每年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授课10余次,每月均请上级专家来院指导手术、会诊。三是强化院内培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每年组织院内培训30余场次,举办技能操作竞赛、业务技能考核不低于4场次,不断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三)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完善质控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对全院各科室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对日常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全面贯彻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近几年无医疗事故和大的医患纠纷发生。

  二是强化急诊急救,护佑生命安全。加强院前急救和急诊工作的管理,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畅通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120”年接诊病人xx人,急危重转诊xx人,未发生因急诊急救处置不力而引起的矛盾纠纷。

  三是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今年在“国医堂”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了中医康复理疗科病区,形成了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现代康复理疗相结合的特色诊疗科室;成立了烧伤治疗专科,填补了区域空白,社会反响良好。

  (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治未病”意识,规范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实施健康管理,打造健康小屋,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与危害,不断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专人负责药品网上采购,基本药物使用率100%,运行已经走入正轨。

  三是严格执行医保政策,提高参保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近三年,全镇参保率均在99%以上,三年来共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427.2万元,惠及群众7.9万人次。四是是开展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试点,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行按床日定额付费,通过控制药品、耗材、辅助检查费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呈现出“三下降一提高”(例均费用下降、例均床日下降、患者例均自付费用下降,实际报销比例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医院文化引领发展

  我院始终把建设自己的医院文化,打造“区域诊疗中心”作为“内功”来修炼。确定了院训、院徽,愿景,创办了院报,目前已发行48期,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与辖区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常性举办演讲竞赛、文体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事业成就感,凝集人心,积聚合力,增强了干部职工团结协作、争先创优意识,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六)健康扶贫精准有效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对象慢性病门诊免费医疗工作。对贫困对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的逐人建立台帐,免费发放日常治疗药品,进村入户开展健康体检,为贫困对象提供了健康保障。

  二是全面落实我县健康扶贫“三提三免三兜底”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切实解决贫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助力脱贫。经常性深入挂点扶贫村,开展入户调查走访,帮助完成帮扶工作计划,为贫困居民提供医疗援助和健康保障,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业务发展不匹配,服务能力提升遭遇瓶颈。现有业务综合楼建于xx年,使用已达30年,且多次维修改造,已成危房;上级编制床位数仅64张,实际开放床位146张,仍时常需要加床,病区负荷已达极限。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基层医疗队伍人才不足。因基层医院和县直医疗机构待遇相差较大,县级绩效工资为基准线的1.6~1.8倍,乡镇卫生院才1.2倍,目前医院仍有临聘人员54人,编制无法解决,人员经费不足,高水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流失严重,基本每月都有流动人员,致使医院服务能力萎缩。同进村医养老保障问题未解决,导致老村医退不出,新培养的村医安置不了,村级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是医疗设施设备落后。特别是缺乏CT等大型诊疗设备,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不能明确诊断赴上级医院诊治,加重患者就医负担,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四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跟不上发展需求。现在医院执行的还是2006年出台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标准,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与现阶段医院配置标准和社会发展现状不一致,也不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专家莅临我院评价验收表示热烈欢迎!

  自20xx年11月以来,响应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号召,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指导方针,在医院管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医疗装备条件、医疗服务质量、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后勤保障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我院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卫生院始建于xx年,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医院秉扎实开展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专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技术、提升医疗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医联体建设:与省级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专家定期坐诊,解决疑难病症,帮助指导手术。医院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发展模式。

  职能科室设置:医院设有党政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信息宣传科等多个职能科室。

  医药护技科室设置:医院开设有全科医学科、内儿科、

  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特检科、药剂药械科、手术室、麻醉科、病案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等18个临床及医技科室。

  服务地区及人口:辖区xx个行政村,服务人口xx万人。

  医院资产:xx亿元总资产,其中固定资产xx亿元。

  医疗设备配置:拥有螺旋CT、彩超、电子胃肠镜、DR、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等万元以上设备xx台件,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业务工作量:全年门诊接诊xx人次;出院病人xx人次,年手术xx台次,业务收入xx万元,病床使用率xx乐治愈好转率

  二、迎评准备情况

  (一)、认真组织,全院动员,扎实推进迎评工作

  自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卫健部门的有关要求,严格对照《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标准一创建与评价指南》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规定,全力推进,认真组织,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医院成立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科室组织协调、科室主任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确定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实施步骤,做到了任务到科、到人,明确分工,不留空白。

  二是积极动员,抓好落实。自20xx年11月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工作启动后,医院立即召开了全院工作动员大会,全力以赴投入到创评工作中来,严格对照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将各章节、条款逐条划分,逐项分解,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定期进行调度,不定期进行互评、互查,对发现的问题明确专人,限时解决,确保迎评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借鉴学习,不断完善。为做好迎评工作,医院组织人员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积极参加省、市级学习培训,院长亲自组织全员系统培训。同时,对我院在各项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仔细查找不足,及时整改问题,做到了在检查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四是评建结合,持续改进。在迎评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把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把PDCA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在各项日常工作中。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都结合日常工作制定了整改措施,及时进行解决,不断加以完善,做到“以创建改进工作、以工作推进创建”,使医院各项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突出公益性与社会性,注重发挥医院的区域卫生中心作用

  1、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牢记使命,依法执业。医院无超范围行医的行为,无超范围执

  业。医院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未发生过经鉴定定性为二级及以上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我院能够完成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各科室各专业每年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xx年,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xx项。

  3、积极开展门诊预约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工作。采取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措施,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细化工作指标,建立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以人性化服务为总抓手,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送健康、送温暖”等活动,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畅通患者投诉渠道,维护患者权益,保障患者安全,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执行无烟医院标准,得到了患者好评。

  4、医院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工作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了各类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使职工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得到增强。在抗击20xx年强台风“利奇马”带来的洪涝灾害中,医院反应迅速,应对及时,在上级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展开灾后消杀防疫工作,确保了我辖区灾后无大疫。积极开展各种健康义诊工作,年组织健康咨询和义诊等公益性活动10余次。

  (三)、强化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医院坚持质量强院,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能力,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管理、考核和监督,努力在质量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全员化。

  1、以政治建设为重点,实现党建各项工作新提升。院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自觉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专题党课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以制度保障党建责任落实。

  2、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医院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对核心制度进行了细化、量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培训传达到各个科室,要求医务人员知晓率100%o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3、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及时督导解决问题。医院健全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院长查房制度,及时了解医院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的隐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职能科室每月开展医护质量检查,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进行改进,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4、推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重手术安全核查、临床用血管理、临床实验室管理、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确保手术、输血、用药、检验等各医疗服务环节的安全。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了

  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5、加强业务培训与考核,打造学习型人才队伍。医院每月定期组织院内业务学习,通过技术操作比赛、三基三严考试检验培训成效,并将结果与职工的绩效工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等直接挂钩,形成了有培训、有考核、有奖惩、有改进的良性循环。为加快青年医师成长,使一批中青年骨干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医院每年选派10余名医护人员到省级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同时定期邀请省级专家到我院坐诊开展教学查房讲座,带动了医院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6、加强重点科室管理,确保院感质量安全。强化手卫生依从性,全院统一配备使用抗菌洗手液,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开展重点监测,定期对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督导,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危险因素,落实有效的预防控制办法,通过监测一控制一监测,最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长期以来无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持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定期督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我院在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包装储存运送交接等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运转正常,污水排放达标。

  7、加强护理管理,改进护理质量。多年来,医院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了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士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项护理常规,加强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严格执行护理行政查

  房制度,加强督查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及防跌倒、防坠床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

  8、加强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建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管理委员会,加强药剂管理,规范采购、储存、调剂,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按规定报告不良反应,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服务。

  (四)、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后勤服务能力,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精神凝聚的载体。我院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管理、重质量、强内涵、促发展。

  二是加大院务公开力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平台,医院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院务公开制度,通过院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投诉信箱、电话等形式,公开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信息、行业作风情况,征求患者和职工意见和建议,让职工都参与到医院发展中来。

  三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医院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院

  内管理信息化。能满足医院管理、临床工作和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院法定统计信息的需要。

  四是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免费向群众提供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待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扎实开展,老年人签约率达到xx以上,计生特殊家庭签约率xx%,贫困人口签约率xx%,重点人群续约率xx%以上。

  五是做好财务后勤保障,营造安全就医环境。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价格管理,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对医院各项诊疗、检查价格进行公示。做好后勤保障和消防安全工作,水、电、汽、物资供应、餐饮等后勤工作安全、有序、到位,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保障了医院工作顺利开展。

  三、自评情况及自评中发现的问题

  对照标准要求,经医院多轮自查、整改,我院自评基本指标x个A,占比xx羯xx个B,占比xx%;xx个C,占比xx%。达到了标准要求。自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来,我们对照标准查不足,对照先进找差距,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医院的职工队伍得到锤炼,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今后需要认真整改。评审只是起点,任重而道远,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

  我们深信,通过各位专家的检查和指导,必将对我院今

  后的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持续改进提供新的强大动力。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再加力度,再添举措,不断改进,持续提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05-07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合集)07-07

优质服务基层行汇报材料(通用11篇)08-28

基层治理汇报材料03-10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03-07

基层减负汇报材料(精选16篇)03-06

基层治理汇报材料(通用9篇)11-21

街道基层减负汇报材料(精选10篇)08-02

为基层减负汇报材料(精选20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