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5-23 13:09:10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螺丝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小小的螺丝却能将大大的物体牢牢地固定住,这大和小的强烈对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同时螺丝的可操作性很强,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中感知螺丝的结构、螺纹的设计以及大小的匹配。

  2.通过亲自操作、探索,知道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

  3.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装备

  1.每名幼儿8块积木(中间有孔),毛线、双面胶、小细绳(与幼儿人数相等),螺丝(直径与积木孔的直径相匹配),记录表一张,笑脸贴画。

  2.不同直径的螺丝4组(每组中的螺帽、螺杆是匹配的,但提供给幼儿时是混放的。)

  3.课件《小螺丝,大秘密》(螺丝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螺旋线在生活中的运用图片),不同口径的饮料瓶和瓶盖,能拧的笔和笔帽。

  活动过程

  1.大胆想象,进行猜测

  师:积木娃娃要和它的好朋友紧紧连接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

  实录:可以将积木插起来,用胶带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用棍子从积木中间的洞洞穿进去。

  师:今天我准备了毛线、双面胶、绳子、螺丝,猜猜哪种材料连接得最紧最牢?将你的黄色笑脸送给它。

  实录:孩子们进行投票,双面皎得票最多。

  2.动手操作,积极探索

  师:到底谁能将两块积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呢?大家一起来将四种材料都试试!

  实录:这个绳子绑好后积木还分着的;我用双面皎粘住了,可是用力一拉又分开了;我的螺丝挺紧的。

  师:现在请你将红色的笑脸送给连接得最紧、最牢的工具。(幼儿再次投票。)

  小结:原来螺丝固定积木是最紧、最牢的。

  3.仔细观察,寻找秘密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螺丝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实录:因为它有个有洞的盖子和长长的杆,像夹子一样把积木夹紧了;因为她身上有一圈一圈的线,能够转起来。

  师: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和螺帽里有一圈圈的螺旋线,所以螺杆和螺帽能够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

  实录:门上面的锁有螺丝;电脑里面有螺丝;卫生间里挂毛巾的挂钩上面有螺丝;汽车上有螺丝;玩具上有螺丝……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螺丝的身影。(观看课件。)

  4.尝试配对,发现不同

  师: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丝,想送给工人叔叔去连接、固定物体,可是螺杆和螺帽都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

  师:在配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实录:有的螺丝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

  小结: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叫匹配。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固定、连接物体。

  5.迁移经验,延伸活动

  师:我还给你们带来了螺丝的一些好兄弟哟!(出示瓶子和笔)它们为什么是好兄弟呢?

  实录:因为瓶子可以拧开;盖子里有螺旋线;笔里面也有螺旋线……

  小结:是呀,人们在许多东西上都设计上螺纹,用来互相连接,又快又结实。其实,螺旋线除了可以连接、固定物品,还有很多本领,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我们是海岛上的孩子,海和船只对于我们说已再熟悉不过。但是真正让我们说出船上有些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难的。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在船上,渔民伯伯把鱼捕来放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说:“我没有上过渔船。”据了解很多孩子除了要乘坐的客船外,很少带着孩子去别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设计这一科学活动,意让孩子对船只的内部结构有较深入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对船只、对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船的结构,能说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称。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三、活动准备

  各种船的图片、模型 船的大图片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船的基本结构

  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船上有什么?”

  “有这个,”老师根据幼儿描述告知其名称。

  (二)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作用。

  幼儿讨论锚 甲板 驾驶室 船舱 螺旋桨等是派什么用场的?

  总结

  (三)讨论船的作用

  重点提问

  “如果没有船会怎么样?“

  “船会带来什么好处?”—总结

  (四)出示各种各样的船,展示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船只的结构和里面的装备产生了很浓的兴趣。纷纷向老师询问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引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同时,这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十分的强,孩子虽然喜欢,但是,简单的看图片和模型讲述,有的还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议教师再设计一有关于水流位置与船行方向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活动加深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陈鹤琴老先生说:教师的设计始终要以幼儿为核心,所设计的活动本身,要充足给予幼儿放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所寻找的玩具一定是“活”的,是能有多重针对性,并且源于幼儿鲜活的生活实际的,是具有相当趣味性的。

  瓶子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各类瓶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还给幼儿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创意的空间。面对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和这些散了家的“瓶子和盖子”,老师却发现其中许多教育契机和可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于是诞生了这个‘瓶子和盖子’的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同时考虑到瓶子盖子对幼儿小肌肉、一一对应等能力的发展,制定了以上目标。尝试用掀、拔、旋、按等动作打开和盖住瓶子,发展小肌肉动作;初步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材料就是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盖子。在流程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帮娃娃家整理物品的游戏形式,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原则,不断让幼儿自然地练习掀、拔、旋、按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大小、有无罗纹等)选择合适的盖子。

  2.能积极尝试拧紧瓶盖,获取拧、按的技能,发展手部动作。

  活动准备:

  设置小鹿的家,布偶小鹿妈妈,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带盖子的瓶子和罐子。

  活动过程:

  1.用情境小鹿妈妈请小朋友帮忙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讨论盖子的作用。

  (1)提问:“小朋友看看,谁到我们班来做客了?小鹿妈妈正准备带鹿宝宝们出去旅游。她准备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放进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盖子全乱了,这下该怎么办呢?鹿妈妈真着急呀!没有了盖子,瓶子好用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瓶盖的作用:没有了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会被弄脏,用时不方便,吃的东西就会变的不卫生。

  (3)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谁来帮助小鹿妈妈呢?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某种特性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

  (1)提问:“小朋友都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那我们今天就来试试。看谁能为小鹿妈妈找到最合适的盖子并盖紧。”教师观察幼儿是如何尝试给瓶子选择盖子的。

  (2)幼儿将先盖好盖子的瓶子送给鹿妈妈(老师)检查,是否正确配对并盖好了。

  (3)启发幼儿谈谈是怎样为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的。

  提问:你是怎样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盖的?

  为什么这个瓶盖正好能盖上呢?

  找一位没配好的幼儿提问:你的瓶子找到好朋友了吗?为什么没找到?再找找看,(教师拿起一个不配的)问:这个行吗?为什么不行?

  教师小结:瓶盖和瓶口正好一样大才能盖上。

  (4)幼儿再次尝试用拧、按的方法盖瓶盖。

  小朋友,现在我们再换一个瓶子来找瓶盖朋友,找到后,想个办法把它盖紧。

  3.幼儿操作。

  提问:(1)请一位小朋友拿着盖好瓶盖的瓶子出示给大家看,提问:你的瓶盖盖紧了吗?你是怎样用你的小手把盖子盖上的?(旋上、转上)。你是用拧的方法,为什么这个瓶盖要拧?你们发现瓶盖和瓶口有个小秘密吗?里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罗纹。有罗纹的就要拧。是不是你们每个小朋友都用拧的方法呀?

  (2)请一位按瓶盖的幼儿出示瓶子。提问:你的'瓶盖是拧上去的吗?你是怎样盖瓶盖的?这个瓶盖有没有罗纹?(没有)我们就用按的方法,要用点劲!

  4.用情境方式结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将盖好盖子的瓶子送给小鹿妈妈。

  教师以小鹿妈妈感谢小朋友的口吻进行小结:“谢谢小朋友帮了我的大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为每一个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而且会用拧、按的方法盖瓶盖子,这下我可以带宝宝出去玩了,小朋友再见!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袜子的外部特征,知道袜子是各种各样的。

  2、知道袜子对人们的作用,掌握袜子的穿脱方法,会自己穿袜子。

  3、由各种袜子的美,产生对美的兴趣,提高美的欣赏力。

  活动准备:

  袜子若干、塑料筐若干、轻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观察袜子的外部特征。

  1、组织幼儿参观袜子。

  导入: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去看一看,袜子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你刚才看到的袜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觉?袜子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长短、厚薄材料等)你还见过其它特殊的袜子吗?(五指袜、保健袜等)

  二、将袜子分类。

  1、将袜子分类。

  导入:刚才我们小朋友在参观的时候把袜子给弄乱了,我们现在来给袜子分分家好吗?住在一家的袜子都要有一个相同的地方。

  2、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你是按照袜子的什么相同让他们住在一个家的?

  三、了解袜子的作用。

  导入:刚才我们参观了袜子,帮袜子分了家。那你知道袜子有什么用呢?人们为什么要穿袜子呢?(保暖;美观:袜子可以陪衬皮鞋,并能很好地将裤子和皮鞋协调起来,让人们更美;舒适:袜子有弹性、柔软,可以更好地贴在脚上,减弱脚与鞋子之间的摩擦,不容易伤到脚;有的起保健作用。)

  四、穿袜子比赛,结束活动。

  1、穿袜子比赛。

  2、与下一个活动衔接:袜子好玩吗?还想玩吗?休息一下,我们接着玩好吗?

  活动延伸:

  自主活动时相互讨论自己今天穿的袜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幼儿平时在吃饭后,或者脸上有东西的时候会去照照镜子,但是他们不明白这里面的科学原理。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操作探索中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以及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们感知镜面反射原理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

  2、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

  3、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镜子人手两面。

  2、写有幼儿自己名字的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镜面反射现象。

  1、用镜子照一照自己和教室里的东西。

  :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小镜子,你可以用它来照一照自己和教室里的东西。一边照要一边动脑筋,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哪些东西,你看到这些东西时镜子是怎么摆放的?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请小朋友回到位子后和小组里的好朋友讲一讲自己的发现。

  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哪些东西,当时你是怎么看的,镜子是怎么摆放的?

  3、:小朋友用镜子看到了在我们身后和旁边本来我们只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这是镜子的反射现象。

  二、探索镜子内外影像的关系。

  1、讨论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镜子的这项本领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人类解决很多问题。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的反射原理。

  2、材料,幼儿操作。

  老师把你们的名字都写在了纸上,现在请你将纸放在桌上然后用小镜子在旁边照一照,你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

  3、小组交流。

  将你的发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讨论一下你们的发现一样吗?

  4、集体交流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发现。

  5、

  原来镜子里的东西和镜子外的东西方向是相反的。有趣吧。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三、多面镜子尝试。

  1、小组操作。

  刚才小朋友只用了一面镜子就发现了镜子的小秘密。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镜子,你试一试用两面镜子一起照名字,看看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

  一边照一边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你们看到的现象一样吗?

  2、集体交流发现。

  四、延伸。

  :镜子的秘密真多,看来我们光靠上课的时间是发现不完的。老师会把小镜子放在区角里,你们可以去继续探索观察,发现它的更多的秘密。

  那如果同时用很多面镜子一起照,又会看到什么呢?你可以和小小朋友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丰富词汇: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1只,白菜、胡罗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观察的兴趣。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师:今天,我们欢迎小兔子到我们这里做客!

  2、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喜欢兔子吗?小兔是什么样子的?

  边观察边引导幼儿:兔子的头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三瓣唇、嘴巴长胡须)兔子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摸摸看,感觉怎样?(毛茸茸)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兔子?(出示图片)

  (2)师:看看兔子是怎样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师生共同小结兔子的外形特征。

  3、喂小兔。

  (1)幼儿选择白菜、胡罗卜等,给兔子喂食。

  (2)师:看看兔子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4、以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性.

  2、幼儿曾做过有关水,小纸团(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宽5CM,长6CM的纸张捏成的),细长短棍(8cm)等物体穿越弯管的实验,并做过相关的记录.

  物质材料的准备:

  1、直角形的白色弯管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线若干,各种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记录的纸笔.

  2、展示仪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幼儿猜测这些东西能穿越弯管吗?

  2、幼儿猜测并和小朋友讨论,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3、教师鼓励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4、组长将组员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5、师生共同探讨,用展示仪交流实验结果.

  6、请幼儿观察,再次实验,证明实验的最终科学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

  7、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带螺帽的线和打气筒的气可以穿越弯管?为什么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管?

  8、引发下次实验.

  四、延伸活动:将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角,并添加一部份新的材料,幼儿游戏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

  (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二、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三、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四、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五、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

  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六、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

  1、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2、总结:呱呱"的蛙声,"窸窸窣窣"的蟋蟀声音常常能够勾起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做为老师不与家可以从夏夜的声音着手,让孩子们感知更多夏夜里的声音,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夏季!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6篇05-14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0篇05-05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5篇05-18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5-12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4篇05-04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04-13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9篇04-1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八篇05-15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汇编7篇05-11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九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