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称。
2.通过手偶配对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五指的名称
活动准备:
1.手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宝宝(教师一份示范用,幼儿人手一份用于配对游戏)。
2.房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咚咚咚,门开了,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认识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称。
1.师:看,小手一家住着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
2.介绍具有明显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师拿掉大拇指上的爷爷指偶提问:爷爷住在哪个手指上?
师:看看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矮矮、胖胖)
爷爷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们叫它大拇指爷爷,你的大拇指爷爷在哪里?打个招呼吧!
师:那宝宝又住在哪呢?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细细小小的)
宝宝住在细细的小指上,我们叫它小指宝宝,你的小指宝宝呢?打个招呼吧!
师:爸爸住在这个手指怎么样?(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们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个招呼吧!
师:妈妈住在无名指上,我们叫它无名指妈妈,奶奶住在食指上,我们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过配对游戏,巩固对五指名称的认识。
师: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让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导幼儿边戴指偶边说:***住在***手指上)
师:小手一家亲亲热热住在一起(手指收拢)
师: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让我们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爷爷醒了......
师:大家都醒了,该锻炼身体了:大拇指爷爷弯弯腰,食指奶奶弯弯腰,中指爸爸点点头,无名指妈妈扭一扭,小指宝宝跳一跳。
四、结束部分。
师:做了运动,好累呀,让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无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羽毛、降落伞、纸条、包装带、沙包、飞镖、贴有相应物体的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
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察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
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
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
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交流探索结果,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种,
如:盒子、瓶、笔、纸、直尺、羽毛、书、水彩笔、积木、牙签、吸管(粗、细)等,每组一份。
2、辅助站立的物品,
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米、沙子、胶带、剪刀、皮筋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4、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 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2、 实际操作,区分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3、 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东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 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不能站住的物体站起来。
1、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 幼儿尝试操作,并进行记录。
3、 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三、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尝试让纸站起来。
1、 要使纸站起来有多少种办法呢?
2、 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使纸站住,并进行记录。
3、 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总结:
今天小朋友想到里许多好办法让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也想站起来的,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找一找,想个办法帮帮它,好吗?
教学反思:
“站住”与“不能站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际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要使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其他物体等方法来增强物体的平衡性。在设计活动时,我由浅入深,从一开始借助辅助物——没有辅助物,最后使一张纸能站起来,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互相交流表达,通过实际操作、记录,使幼儿更具体明确地了解更多的方法。
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我觉得还应多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当遇到困难时,尽量给幼儿独立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困难。
观摩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从实际生活中取材,活动环节步步深入,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实践中探索,从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兴趣,贯彻了“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态亲切,把握自如,活动效果较好。
建议:
材料摆放可分散些,以避免幼儿操作时太拥挤。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植物根的不同形态。
2、发现植物根的种类,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各种植物根的图片。
2、自然角中生长出来的许多植物的根。
3、教学挂图《根的秘密》。
4、几种可以食用的根。
5、《科学》下P.8~9。
教学过程:
一、我见过的植物的根。
1、幼儿将搜集来的图片一一展示,介绍给大家。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丰富对根的认识。
二、根是什么样的。
1、请幼儿猜一猜自然角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2、幼儿从自然角中拔出各种植物的根观察:它们是什么植物的根?这些跟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洋葱的根细细的,像老爷爷的胡须;菠菜的根中间直直的;红萝卜的根红红的、胖胖的。
4、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和上面说的一样。
三、根的作用有多大。
1、观看教学挂图和画册《根的秘密》。
2、幼儿讲一讲植物为什么长根呢?
3、植物的根还有什么用途?
4、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的根画在画册上。
5、请幼儿品尝煮熟的胡萝卜、红薯。
6、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生活经验介绍根与人类的关系。
7、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发现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态。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感知、体验、积累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2、通过尝试操作对不同质地的纸进行比较,感知纸的特性,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3、通过活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操作和实验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对各种纸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纸作品了解纸制品。
3.物品:面巾纸、图画纸、塑料包装纸、报纸、宣纸、挂历纸、牛皮纸同样大小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手指游戏《大拇哥》
二、新课导入
1、请幼儿欣赏各种纸做的作品,并将自己看到的东西讲述给大家听
2、认识各种纸
( 1)教师出示3种纸,并问孩子:“这是什么纸(了解名称)?”
(2)提出问题:“每人都有3种纸,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硬,有的软、、、、、、)
(3)幼儿自己取3种纸进行感知比较,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三、操作活动
(一):运沙
1. 提出问题:如果请你们用纸来运沙,你们会选哪一张纸?为什么?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沙时不能用手托,注意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4.幼儿尝试用纸运沙。
5.说说我的发现:
a.塑料纸、图画纸、挂历纸、牛皮纸运沙好,不容易破;面巾纸、宣纸运沙不好,容易破。
b.把纸折成容器运沙更方便。
(二):运水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运的不是沙,而是水,你们会用什么纸?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多次尝试运水。
a.不把纸折成容器,你们能用它来运水吗?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行呢?
幼儿尝试运水。
b.如果折成容器来运水,哪种纸折的容器最好?幼儿尝试运水。
4.说说我的发现:
a.如果不将纸折成容器运水,面巾纸、宣纸吸水性强,可以运水,但是运的水少,而且很容易破烂。
b. 把纸折成容器后运水好,但是要选吸水性差的纸,纸吸了水以后容易破。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懂得怎样和小狗相处,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小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难点: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小狗挂图一张。
2、 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狗外形特征。
2、 出示小狗,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狗,胆子大的可以抚摸小狗。
3、 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
4、 教师提问:
① 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
② 小狗的生活习性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
③ 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个别提问)
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心里所想。
5、引导幼儿用简单动作表现小狗的形状和叫声。
6、 让幼儿画小狗形状。
7、 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幼儿对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
2、 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很理解。师幼互动不大协调。
3、 课堂气氛较活跃。材料准备充分。
4、 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5、 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动物,神奇的动物世界总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园中看到动物或动物雕塑都会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的观察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斑马、老虎、兔子等动物的基本特征,能根据动物的局部和影子特征找到小动物。
2.愿意参加活动,尝试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PPT、动物和影子图若干、笔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提供的局部和整体特征知道是什么动物。
难点:对比发现老虎和斑马都是黑条纹的,但是他们的皮毛颜色不一样。
五、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敢于探险
1.教师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
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师:这里是动物城,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你们想在动物城遇见什么小动物?
2.邀请幼儿一同去动物城做客。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去动物城?那我们出发吧。
(二)智闯动物城
1.观察动物的局部,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
师:这里有几条路?是什么颜色的?每条路上都藏了一只小动物,有一条路上的小动物会吃人,另一条路上的小动物不会吃人。你们要保护好自己,选择一条安全的路。
师:你们猜一猜蓝色路上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它的条纹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知道黄色路上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它的条纹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两个小动物的条纹一样吗?你怎么知道是斑马还是老虎?
师:我们可以选择哪条路呢?
2.动手操作,帮助动物找影子。
师:咦?这里有许多的小动物。有哪些小动物呢?
师:小动物们把自己的影子丢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影子吗?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都准备了小动物和它们的影子呢,快去试一试找一找它们的影子吧。
3.总结。
师:你们找到它们的影子了吗?你是怎么知道这是它们的影子的?
(三)获得胜利
师:终于到动物城啦,给自己鼓鼓掌吧。国王想邀请你们一起观看他们自己拍摄的电影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六、活动延伸
和小朋友一起观看《疯狂动物城》电影,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动物的特征让其他人猜一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对活动感兴趣。在闯关的第一个环节让孩子把老虎的花纹和斑马的花纹做对比,知道虽然条纹一样,但是皮毛颜色不一样。幼儿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找动物的影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加深对动物整体特征的印象。最后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去看一看动物的影片,能激发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
1、教师创设情境:小猫盖了一座新房子,准备铺四条小路,我们大家来帮帮小猫。请小朋友说说想帮小猫铺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2、请幼儿利用手中的雪花片试着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
3、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讨论,试着走走对方的小路,感受不同的规律,并说一说同伴铺设小路的规律。
二、请幼儿按照两种规律铺小路
1、分给幼儿不同颜色的圆点,请幼儿根据颜色、大小的不同按规律铺一条美丽的小路。
2、鼓励幼儿请小组内的其他幼儿互相走走小路检验一下。
3、让幼儿尝试用两种以上规律铺小路,并互相验证
三、学习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1、老师示范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2、请幼儿自创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四组小朋友比赛,给小猫各铺一条规律不同的小路,时间最短者获胜。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规律排序的事物
2、鼓励幼儿用两种规律进行排序。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教案05-26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有关科学活动的教案09-20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30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