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并渗透环保知识。
2.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渗透环保知识。
教学准备:各种杯子、彩色面泥、托盘教学理论依据: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纲要》指出:科学活动要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善于发现感兴趣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杯子就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平时孩子们虽然都认识杯子,使用的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幼儿对杯子外部特征、及功能并不了解。为了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杯子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做的?
二、引导幼儿自由探究、观察,通过看、说对不同的杯子初步感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杯子宝宝,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掀去盖布,幼儿充分观察)请你们跟你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幼儿交流)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杯子。
通过比较认识杯子并给杯子分类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多次出示不同的两个杯子让幼儿比较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幼儿给杯子分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小结:这些杯子都不一样,有的杯子高,有的杯子矮;有的杯子有把子,有的杯子没有把子;有的杯子是绿色,有的杯子是红色;有的杯子是塑料的,有的杯子是玻璃的;有的杯子是陶瓷的,有的杯子是搪瓷的玻璃杯、瓷杯容易碎,搪瓷杯容易脱落,所以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
三、介绍几种特殊的杯子、认识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料杯(出示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1.提问:一次性杯子有什么好处呢方便、卫生,你觉得用纸杯和塑料杯哪个更好为什么? (请个别幼儿说)分析纸杯与塑料杯对环境的影响。
2.师:是不是用所有的一次性杯子都很卫生呢?
引导幼儿说出塑料杯会造成二次污染,而纸杯却可以再次利用。让幼儿知道要利用对人类环境有利的物品,要学会保护环境。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杯子下面有一条长长的线,还有插孔,这是什么杯子呢>(电热杯)3.师演示用电热杯烧水。
4.认识保温杯。(依次出示玻璃保温杯、不锈钢保温杯,让幼儿观察)介绍:一种是玻璃保温杯,它是由双层玻璃构成的,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热水就不容易变冷了。还有一种是不锈钢保温杯,是由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杯子,顶部有盖子,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里面的水延缓散热,达到保温的目的。
小结:杯子世界真奇妙,有这么多可爱好看的杯子。
四、想象和制作杯子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聪明、能干的设计师,设计出你最喜欢的杯子。幼儿动手制作杯子。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杯子。(怎么做的什么形状、色彩有什么用处?)2.展览幼儿制作的杯子。教学评析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探索、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并了解相关的环保知识。
教学评析: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用高昂的热情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开创性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纲要》中尊重幼儿的理念。根据活动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了多种不同的杯子,同时制作了大量可供幼儿动手操作的彩色面泥。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判断杯子的不同,并能比较同种材质杯子的不同之处,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在比较杯子时,教师让幼儿在了解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的同时,知道了什么是白色垃圾,使他们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最后,幼儿利用彩色面泥动手制作杯子,活动达到高潮,他们想象和制作出了多种多样,色彩丰富的杯子,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和表达,体现了成功的愉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目标
1、复习汉字“兔、猪、鼠”,新授汉字“虎、鹿”。
2、区别各字发音的不同之处,能念准字音。
3、激发幼儿学念绕口令的兴趣。
二、准备
1、布置场景(山、路、树、草、洞)。
2、动物图片、字卡。
三、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兔、猪、鼠”。(幼儿自然表示欢迎:兔、猪、鼠欢迎你)
2、猜谜:
(1)“头上长着树权,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欢迎你)
(2)“像猫不是猫,森林里面称大王。”(虎)(虎、虎、虎,欢迎你)
(二)新授绕口令
1、提问:“想想这些小动物会躲在哪里?”
2、出示场景(山、树、路、草、洞)。
(1)提问:“这些是什么地方?”
(2)区别“鹿”“路”。
(3)从场景中找出各动物并出示相关的句子,组成绕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里?”(幼儿在场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只虎”的短句。
(5)完整念绕口令。
(三)游戏巩固
1、幼儿任选动物字卡,看看扮演谁?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2、幼儿念绕口令,念到谁,谁站出来,举起字卡(音乐伴奏)。
3、集体游戏。
四、提示与建议
1、活动过程中帮助幼儿区别各字的读音,念准字音。
2、活动过程中注意以老师的情感带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念绕口令,并认识相关的汉字。
附绕口令:
虎、兔、鹿、猪、鼠
山上一只虎,
草里一只兔,
树下一只鹿,
路上一头猪,
洞中一只鼠,
虎、兔、鹿、猪、鼠,
大家别说错。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了解现代科技的一些成就。
2.感知人民的勤劳、聪明,为自己是人感到骄傲。
活动准备:
1.关于四大发明的视频、图片、资料。
2.磁铁和针做实验
3.现代化科技成就等的图片。
4.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介绍的四大发明。
1.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我们是什么国家的人呀?你觉得人聪明吗?我们人很聪明,真了不起。你知道吗?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人就发明了很多东西。
二、幼儿探索了解的四大发明
1.幼儿操作,寻找四大发明的图片
师:你能讲出古代的人发明的一样东西吗?(幼儿讲述)
后面的桌子上有很多人发明的东西的资料,我们去了解一下,看看有那些是你知道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这是一次由幼儿引发生成的活动。自然角里要增添东西,王洋小朋友带来的一只螃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孩子们对螃蟹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并有一定的探索螃蟹的动机。于是我设计安排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大胆地提出并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初步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
3.通过小组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纸、笔一份,一只大盆,盆里放有一只螃蟹。
2.一只材料箱,里面放有纸条、塑料软棒、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
师:我发现小朋友一走进活动室就特别高兴,能告诉我你们看见什么了吗?那就请你们找4个好朋友为一组,一起去仔细看看小螃蟹吧!(师幼一起观察、讨论)
(评析:导入开门见山,简明的让幼儿一下子知道了研究的对象,亲切的交谈拉近了师幼间的心理距离。)
二、集体交流,引发问题
师:刚才,你们发现小螃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先来说说?
幼1:我们那只是雄的。
幼2:我们那只是雌的。
幼3:我发现小螃蟹有两只像钳子一样的脚。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小螃蟹这么多秘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螃蟹吗?(老师将幼儿的问题用简笔画记录下来)
幼1:小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
幼2:小螃蟹是怎样交朋友的?
幼3:小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幼4:小螃蟹吃什么?
(评析:提问通常是教师的专利,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自主探究活动的深入。有些问题教师也意想不到。探究活动的开放性,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驾驭。)
三、分组讨论,确定研究的问题
师:你们提的问题真精彩,有些问题连老师也没想到。由于时问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研究。请你们每个组讨论协商后选出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并把它画在纸上。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最想知道哪个问题。
组1:小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组2:小螃蟹的钳子有什么用?
组3:小螃蟹的眼睛为什么一会儿伸,一会儿缩?
组4:小螃蟹是怎样交朋友的?
师:每个小组都已选好了自己要想知道的问题,今天,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好不好?
幼:好!
(评析:每个幼儿对螃蟹的观察角度和兴趣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尊重幼儿的选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需求,这样幼儿的探索活动会更主动、更深入、更具创造性。而在短时间内对每个问题都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让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研究的问题,能促使他们学会商量和合作。)
四、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师:你们需要什么工具?想怎样来研究呢?先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现在你们都想好了吧,如果需要什么材料就到材料箱里去拿,材料箱里没有的可以请老师帮助。
(评析:在众多的问题中,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选定一个进行研究,并且初步讨论出研究的方法、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这样做并不是要求他们有很详细的研究,有高层次的研究成果,而是使幼儿明确,科学实验并非玩耍,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五、小组探究实验
这里,了足够多的时间让幼儿探究,孩子在活动中的专注、投入、采用的方法,使我感动。不过有的幼儿忘记了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也有的因遇到困难而转换了目标,这需要老师的提醒,以培养他们一心一意、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六、小组交流探究情况
师:下面请各个小组把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如果有什么新的问题、新的发现,等会儿可以向他们提问。
组1:我们发现螃蟹的膝盖不像我们人的膝盖是向前的,而是往左右两边的,所以它走路的时候是横着的。
师:小螃蟹是横着走的,可是刚才我看见第一组的小朋友用书夹住螃蟹的左右两侧,结果怎么样呢?
组l:不走了。
组2:我们发现小螃蟹的钳子很厉害,我们用一根小棒来逗它,小棒只要一碰到它的身体,它就张开钳子夹住不放。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呢?
组2:可能是它的武器,用来保护自己的。
组3:我们发现小螃蟹的眼睛碰到东西就会缩进去,如果不碰它了,等一会儿就又伸出来。它一伸一缩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就好像我们人的眼睛碰到东西就闭起来。
,大班科学活动:螃蟹的秘密
组4:我们的是雌螃蟹,又去、捉来了一只雄螃蟹,两只螃蟹在一起吹泡泡,还互相用钳子打闹,那只雄的螃蟹厉害,还爬到雌的誓身上欺负它,一会儿就走了。
幼:不是欺负,它们是表示友好。
(评析:幼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成功的自豪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同时在交流中.幼儿获取了更多有关螃蟹的信息。)
七、拓展延伸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讲得:也非常精彩,大家知道了小螃蟹的许多秘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来得及研究怎么办?
幼: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师:很好!我们把小螃蟹养起来继续观察它、研究它,把新的发现记录下来。(后来发现小螃蟹即将死亡,我和幼儿一起将它进行了解剖。)如果碰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还可以和大人一起到书上或者电脑里找答案。
(评析:探究是无止境的,在短短的一次活动中,或许并不能让幼儿的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也不可能获取有关螃蟹的所。有知识,但如果能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想继续探究下去,这就达到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自制小茶壶
二、活动目标
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
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
做一做:小茶壶。
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
试一试。
(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
(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
(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
(2)水没有从壶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
(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
六、注意事项
1.引导小朋友给塑料瓶戳洞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让孩子用蚊香烫。
2.中班幼儿操作该活动,教师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
七、拓展思路
科学文艺:茶壶―一音乐律动(大班幼儿)
情节介绍:
几个小朋友看见一只大茶壶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烂了。大家一起来做小茶壶,小茶壶做好了,倒上水试一试。呀!糟糕!茶壶漏水了,快来想办法。经过大伙儿反复试验,茶壶终于做得既好看又适用,大家唱着歌为客人倒水喝……
动作说明:
前奏时,六个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场,发现大茶壶,大家惊奇地指一指茶壶。
第一遍音乐,大家围成圈抱起茶壶,你争我夺,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壶摔烂了。
第二遍音乐,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对他摇两次手,劝他别哭了,指一指小茶壶,拍一拍胸脯。
第三遍音乐,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壶,前两小节左手叉腰两次,作壶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翘,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摆两次。后两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屈伸两次,摆成小茶壶形状(壶嘴低一些)。
第四遍音乐,一个小朋友为茶壶加水,前4小节扮作茶壶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银纸屑随音乐节奏撒出,作壶嘴漏水状。后4小节大家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抬高,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调得过高)。
第五遍音乐,小茶壶向两边倾斜,作倒水状。前4小节小朋友把银纸屑从肩膀处摔出两次,作壶口漏水状。后5小节大家再次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位置调得正好)。
第六遍音乐,前5小节大家边唱歌互相欣赏自己扮作的小茶壶。后5小节,随着音乐,向舞台四个方向随音乐作倒水请喝茶状下场。
附:音乐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班艺术)p22l
八、背景资料
连通器原理: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物理学中把这种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活动点评
小茶壶方案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设计了小茶壶的活动。从内容的选择上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目标确定恰当,活动过程以幼儿探究壶嘴位置为线索,不断改进茶壶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主体作用,开发了幼儿的原创力。
在制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拓展方案中引导幼儿用舞蹈语言表现制作小茶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式新颖,是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科技产品功能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下面就活动程序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活动总目标要围绕培养幼儿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为主体目标。
2.活动过程:
(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
(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壶。
(3)幼儿设计小茶壶的方案。
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茶壶功能目标:①壶嘴位置;②外观符合小茶壶的特点,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确定自己的方案。
(4)幼儿制作。教师提前准备做茶壶的各种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
(5)记录、制作过程(可用图示或记号表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6)表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说明其制作过程。
(7)参观:小茶壶展览会。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成品摆放出来作为“产品”让大家参观。参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壶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从成品→“产品”→商品的过程。
3.拓展:茶壶――音乐律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纸的种类和特性,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风行天下。
2、 通过分组活动、加深对纸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活动准备:
1、 用多种纸制成的纸娃娃一个。
2、 VCD、碟片《造纸的过程》
3、 各种纸、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 简要了解纸的制造过程,导入活动
1, 出示数张纸,提问:这是什么?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怎么造的呢?你想不想知道?
2, 放VCD,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纸用树皮、植物的根、茎、叶等加工成的。
二、 认识纸的种类
1、 出示纸娃娃,教师以纸娃娃的口吻说话:“小朋友好,我是一个特别的娃娃,请你猜一猜,我是用什么作成的?摸一摸我身体的各部分材料有什么不同?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找一找,你的盒子里有没有相同的材料,幼儿教案《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风行天下》。
2、 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纸娃娃的各部分材料,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 幼儿讨论回答,师生小结,纸有多种多样的,它们颜色不同,厚薄不同,软硬不同。
三、 通过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1、 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
2、 幼儿分组实验,并思考,你发现了纸可以怎么样?
3、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纸具有易燃、易撕、易湿、易皱、可折、卷、体轻等特点。
四、 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 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五、 幼儿分组操作
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类纸,提问:“你想用什么样的纸发明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请你做一做,说一说。”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初步尝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3、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装有红、黄、蓝颜料的矿泉水瓶每组一份;一次性透明杯人手四只;装有黄色颜料瓶一只;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若干;色卡纸若干;演示记录卡一份;操作记录卡人手一份;棉签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小朋友魔术有没有看到过?今天呀!老师也来当一回魔术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不好?”
2、师:“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黄色)。“是黄色的哦,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好了!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教师摇晃瓶子,请幼儿观察。
3、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4、师:“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他怎么变?最后怎样?”(分别请幼儿来讲述)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自由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看看,你选的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2、幼儿分四组进行操作,每人取两种不同的颜料少许,放在杯子中轻轻摇晃,观察颜色变化。
3、和身边的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发现,相互比较各自变出的颜色。
(三)集中交流:我的发现,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师:“魔术师们,谁来说说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怎样变出来的呢?(幼儿讲述)教师边出示操作相应的塑料色卡,相重叠边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2、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变出了绿色?”同样方法展示橘黄色、紫色的变化过程。
3、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各自颜色的不同,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活动的欲望。
师:“魔术师们,你们还想不想变呀!”,出示记录卡提出要求:把自己变得结果记录下来。
(四)再次探索操作,尝试记录。
1、幼儿再次回到小组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2、把做好的记录卡展示到“颜色变变变”的墙上,感受自己探索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有个全新的认识,并懂得塑料口袋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口袋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口袋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各样的口袋(马夹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食品包装袋等),布置口袋展览。
2.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鱼、球、玩具等若干;毛巾四条备擦手用。
3.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口袋。
4.环保时装表演:四名幼儿身穿用纸袋、网袋、塑料袋、蛇皮袋制成的环保服装,预先排练好;快节奏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触摸口袋
最近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袋,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口袋展览,你们想不想参观呀?老师请你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口袋?摸一摸口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口袋?(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口袋由各种材料做成
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口袋?有哪些颜色?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最喜欢哪只口袋?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用标有布、纸、塑料和其它标记的四只篮子进行分类
这些口袋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根据材料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口袋就放在标有塑料标记的篮中……小朋友们开始送吧,比比谁送得又快又对!
咦!这是什么口袋?(麻袋)请几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讲一讲,它与其它三种口袋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口袋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口袋
这些各种各样的口袋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互相交流交流。口袋除了装东西还有什么用?(用塑料袋装空气,站在蛇皮袋里跳等)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生活中,除了这些口袋,还有什么特殊口袋?(氧气袋、热水袋、冰袋等)它们有什么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提供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口袋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最合适的口袋,尽量用各种口袋去试一试,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同伴可以合作装东西。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口袋,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口袋装什么物品?(幼儿交流表达)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口袋?(塑料袋)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它呢?(因为它轻巧、体积小、结实)正因为塑料袋方便,所以人们都使用它,但是这样却给我们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呢?(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易分解的口袋;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制作环保服装)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废纸袋、塑料袋、网袋等制作成服装的环保时装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收集来的各种口袋,制成了环保服装,请小朋友欣赏时装表演。(四名幼儿身穿纸袋、网袋、蛇皮袋、塑料袋做成的服装随音乐进行表演)
这么美的环保服装,你们想不想做呀?我们下次活动就专门来制作环保服装,好吗?现在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时装模特的表演,一起出去活动吧!
活动延伸
1.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口袋进行环保服装创作活动。
2.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使用易分解的塑料袋。
3.表演活动:环保时装表演。
评析
口袋是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一件用品,教师能通过观察生活,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和环保教育。选材的新颖,构思的巧妙,教育的及时,充分体现了教师有较强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意识。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由浅入深,提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口袋的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口袋的功用;在一次次操作过程中,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口袋。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在师生互动、幼儿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活动最后,让幼儿欣赏用口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环保服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次活动引向深入,激起了孩子们用口袋制作环保服装的.强烈欲望,环保意识也逐渐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讨论交流自己喂养蚕宝宝的经历及对其生长、活动过程的认识。
2、能够借助观察记录,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对喂养活动感兴趣,体验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蚕宝宝的记录。
2、教学挂图:《蚕的一生》。
活动过程:
1、出示蚕宝宝产的卵,引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教师:蚕宝宝刚孵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后来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样吃的?蚕宝宝是怎样移动的?它有多少条腿?蚕宝宝长大时有什么变化?
教师:蚕宝宝长大后会怎样?蚕宝宝从孵出来到吐丝一共生长了多少天?它是怎么样吐丝的?结的茧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茧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他变成了什么?你还发现蚕宝宝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喂养经历,体验收获的快乐。
教师:蚕宝宝到我们班和我们做培养后,你为它做了什么?你是怎么样做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当你为它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当你看到蚕宝宝蚕卵时,你又是怎么想的?
4、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蚕宝宝的生长、活动过程。
教师: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蚕宝宝长大的过程,看哪组小朋友合作的好,表演的逼真。
请幼儿先商量,在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课程审议时将这一活动安排在了还没有蚕宝宝饲养的季节。由于这次的活动安排的时间还不是蚕宝宝饲养的季节。所以没有蚕宝宝可以让小朋友饲养,因此对蚕宝宝的生长、活动等习性不熟悉。
农村本是家家户户都饲养蚕的,但是现在饲养蚕宝宝的家庭越来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有接触过蚕宝宝,对于蚕的生长过程一点都不了解。在出示蚕的生长过程图后,我先让孩子们猜蚕宝宝最初的样子,小朋友都猜错了。但是由于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蚕的生长过程,小朋友对这个活动非常的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回答问题。还会因为自己猜对蚕宝宝生长的一个环节而欢呼雀跃。孩子们对于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充满了好奇。这些都只能留待到养蚕的季节时再让孩子们进行观察。
主要采用了图片和教师讲解为主。如何让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主动、积极参与呢?我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猜想先讨论、讲述。我再进行纠正、补充,这样不仅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能让对所学知识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课程审议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节性活动的时间安排。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萝卜的不同特征,指导萝卜的品种。
2.初步尝试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猜想的结果。
3.愿意进行探索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目标制定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萝卜、胡萝卜、一点红、绿萝卜的实物准备;小刀一把;
再准备一块砧板。
活动过程:
一、萌发探索萝卜的兴趣,教师引导
师:小朋友,小兔菜地里的萝卜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拔萝卜吧!
师幼随着音乐,拔萝卜。
二、 感知萝卜的外部特征(颜色、形状、表面)
师:你拔了一个什么颜色萝卜?
师:白色的萝卜形状是怎么样的?(椭圆形)
师:白色萝卜叫白萝卜。
——一点红
师:萝卜上有白色、有红色,这叫一点红。
——胡萝卜
师:这个萝卜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
——绿萝卜
师:绿萝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心灵美。
绿萝卜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些萝卜是长在哪里呢?(泥土里、田里)
——出示PPT
师小结:其实这些萝卜是一个大大的根,长在泥土里,我们需要用大大的力气把它们拔起来。
三、 萝卜分类
货架上四个框框,有红色、绿色、橘黄色、一点红的四种颜色的框框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萝卜的类型进行分类
师小结:我们认识了萝卜的颜色,这些都是萝卜表皮的颜色,就像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样。
四、观察、记录萝卜皮肉的颜色
如果把萝卜切开来,会是什么颜色呢?
——出示表格
师:这张表上有什么呢?表格上的小问号是什么意思呢?眼睛是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依次贴上不同的颜色标志
——切开相应颜色的萝卜,让幼儿进行验证。
师小结:原来呀,白萝卜和胡萝卜表皮的颜色和肉肉的颜色是一样的。
师:一点红、心里美的萝卜切开来是什么颜色呢?
——拿2张颜色图片,上来贴在表格上。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选了哪几种颜色?为什么?
——女孩子、男孩子分组粘贴,进行猜想
一点红——切开来(白色)
心里美——切开来(枚红色)
五、品尝萝卜
师:那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萝卜吗?---喜欢、不喜欢。
教师小结:其实,萝卜的营养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们要多吃它。小兔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好吃的萝卜,你们想怎么烧呢?陈老师这里也有几种烧法,一起来看一看吧。有......
师:“你们想不想吃啊?”-------想
师:“我们樱桃班里的甬港饭店已经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萝卜宴,我们也一起来尝尝吧?------好(放音乐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创设情境的教学是有效的导入方式。
有幼儿说“像小老鼠的脑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想象。
对幼儿抓得比较紧,牵着幼儿走。应以对话的形式和幼儿进行交流,让活动更加生动、流畅,
按萝卜的自然属性颜色进行分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形象生动的表格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对小班幼儿,这种表格的记录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维定势。“眼见的才是真实的,不能想当然。”
切萝卜的方式,应该多角度去切,让幼儿切实查证萝卜里面的颜色,这样才是科学的。
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儿的食欲。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教案05-26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30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有关科学活动的教案09-20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