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8-16 08:43:46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八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瓶、罐等装上不同东西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2.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给每位幼儿提供经过装饰的红瓶子、绿瓶子(一个内有黄豆、米,一个没有;两个瓶子都有盖并盖好);黄豆、沙、米、纸等若干,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发现两个瓶子的不同之处。

  1.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瓶子,提问:它们一样吗?

  2.引导幼儿在玩中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发现:一个瓶宝宝会发出声音,一个瓶宝宝不会发出声音。

  3.集中家里:为什么一个瓶子会发出声音,而另一个却不会发出声音呢?

  引导幼儿打开瓶盖观察,了解装有东西的瓶子会发出声音,而没有装东西的瓶子不会发出声音。

  二、做一做:尝试让瓶宝宝发出声音。

  1.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不会发出声音的瓶子也能“唱歌”(发出声音)?

  2.出示黄豆、米、沙和小勺子,与幼儿一起协商如何让空瓶子“唱歌”: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米、沙→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

  3.幼儿探索、操作:幼儿自由选择蚕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宝宝吃豆、米、沙,然后拧上瓶盖。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勺子把材料放进瓶子里后摇一摇,试一试是否能发出声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发出声音了吗?

  三、猜一猜: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宝宝中,然后摇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引导幼儿尝试把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时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分别请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儿上来并让其他幼儿听听、猜猜。

  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东西分别倒出来,集体验证。

  四、唱一唱:体验成功的乐趣。

  1.引导幼儿根据《大雨和小雨》的音乐尝试改变摇动瓶子的力度。

  2.幼儿跟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摇动瓶子为音乐伴奏。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展示挂图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的画面,教师给幼儿一一讲解展示挂图我家的植物

  二.思考问题

  看到了图上的许多种植物后,请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哪些植物会发出香味你们家里有能发出香味的植物吗这些植物让你想到什么有趣的事

  ─哪些植物的叶子有多种颜色你家有吗是些什么颜色的叶子呢

  ─哪些植物会攀爬这些植物学会开花吗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哪些植物常在房间.客厅里看到呢

  三. 照顾植物

  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植物

  ─修整枯掉的叶子或过长的枝叶。

  ─整株拔起生病的植物,更换土壤、晒晒太阳。

  ─当土壤表面干了的时候,就需要给植物浇浇水,直到喷底有水漏出来为止。

  ─开花的植物放在阳光下,观叶的植物一星期1-2次太阳即可。

  四、活动延伸:

  学习孵豆芽的方法并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

  活动目标

  1. 认识家中常见的植物.

  2. 感觉照顾植物的乐趣.

  3. 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

  2. 挂图我家的植物

  3. 班级里栽种的各种植物.

  活动流程

  展示挂图→ 思考问题→ 照顾植物→ 活动延伸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了解分类垃圾箱的种类和功能。

  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幼儿搜集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及废旧电池,带到幼儿园。

  点心时间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美丽村》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与幼儿一起观看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向幼儿提问: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吗?(废纸、塑料、金属。)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类吗?(自由回答。)

  老师可从以下网址下载香港环境保护署有关家庭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

  向幼儿说明: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们在进行垃圾分类,那么,我们是怎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呢?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2 - 13 页,与幼儿讨论:

  图上有四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两个“可回收物”垃圾箱里边分别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

  应该把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写着“其他垃圾”的垃圾箱里面?

  3、请幼儿把带来的废纸、塑料瓶、饮料罐、废旧电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类放好,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老师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可以回收后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专门的废品回收站来收购这些有用的垃圾。

  5、请幼儿调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没有分类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过,然后回幼儿园向大家介绍。

  活动评价

  能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

  能说出哪些是可循环再生的垃圾。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工具感兴趣,并愿意尝试使用工具。

  2、尝试使用三种以上工具探索快速分离两种粮食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操作材料习惯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使用镊子、勺子和筷子的经验、了解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过自己记录记录表的经验物质准备:待分离的物品:(红豆和小米)、勺子、镊子、筛子、筷子、盘子、碗、PPT课件、集体猜想记录表、活动重点:使用多种工具探索快速分离两种粮食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难点:

  探索筛子的使用方法,知道筛子能更快的分离物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灰姑娘寻求帮助",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课件:灰姑娘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坏心肠的后妈要求灰姑娘把混在一起的粮食分开才可以去。

  提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灰姑娘把混在一起的粮食分开吗?

  2、播放课件:小仙子们来帮忙,分别带来了一些工具,介绍材料。

  提问:看一看你认识这些工具吗?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投放的工具材料,初步感知工具的特性。

  1、幼儿选取工具进行操作,重点指导:

  (1)尝试投放的.工具材料。

  (2)使用工具的方法。

  (3)将工具材料放回原处,整理桌面散落的粮食。

  2、提问:你喜欢使用哪个工具?为什么?

  3、请个别幼儿分享使用筛子的方法,提升使用筛子的经验。

  提问:哪个小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筛子是怎么分粮食的?

  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灰姑娘提出新问题:哪个工具分得快?

  三、幼儿猜想并记录

  1、教师出示猜想记录表格。

  2、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到猜想记录表中。

  (分组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桃心贴在对应工具的下边。)

  四、幼儿第二次操作,实验验证。

  1、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工具2、幼儿同时分粮食,音乐停止后,看一看选择哪个工具的幼儿分完了粮食。感知筛子更便捷。

  3、第三次操作:为个别幼儿提供第三次操作,满足没有使用筛子的幼儿体验成功分离物品的喜悦。

  4、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有序收放工具材料,整理桌面散落的粮食。

  五、实验分享与交流:

  1、幼儿将实验结果记录在验证的记录表中。

  2、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筛子的本领最大,筛子可以更快更方便地把混在一起的小米和红豆分开,筛子会把比筛孔小的东西漏到下面,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里。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帮助灰姑娘找到了分粮食最快的工具,你们看她驾着南瓜马车去参加舞会去了。

  六、延伸活动

  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筛子投放到班级的科学区供幼儿继续探索不同筛子的用途。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探索物品在水中是否会褪色。

  2、愿意参与实验,乐于探索。

  3、能互相合作、能陈述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

  1、场景布置,挂上灯笼、气球、贴上红窗花

  2、收集生活中的红色物品。如红纸、红绉纸、红积木、红毛线、、红豆、红色塑料袋等。

  3、手偶小兔子、每组一张记录表、一个一次性杯子、笔。一张一次性台布。

  3、每组一只大塑料桶作为盛水容器,一只小塑料盆,一只脸盆作为染缸,能吸水的白布。

  教学过程:

  一、红色喜洋洋

  1、今天我们去小兔家去做客,来到小兔家。

  2、(出示小兔问好)昨天小兔接到兔奶奶的一个电话,说要到小

  兔家来做客。小兔想把家里打扮得喜洋洋的迎接兔奶奶的到来。挂上灯笼、红气球,贴上红色的窗花,小兔还想给兔奶奶准备用红布做一些手帕。小兔在家里找出了很多红色的东西,可就是没有红布,怎么办呢?小兔看着这一堆红色的东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这些红色的东西浸到水里,等褪出红色来再把白布放进去,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红布来了。

  3、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红色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找出了哪些红色的东西呢?

  4、那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小兔的办法好不好。

  二、红色褪出来

  1、请你先来猜一猜,哪些物品能褪出红色来呢?

  2、现在请你们帮小兔试一试。示范引导幼儿将材料逐一放入小塑料盆中,观察

  该物品是否褪色,并将结果记录到自己组的表格中。(教师讲解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在褪色上打“√”不褪色打“X”)如果水变红色了,就把水倒入“染缸”中,再往容器里盛装适量的水,继续操作。

  3、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结果。

  4、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交流记录结果并验证:哪些物品会褪色。

  三、试试染红布

  1、将白布浸到“染缸”里,看看是否能染出漂亮的红布来。

  2、幼儿染布,欣赏。

  讨论:(1)这些布是怎么变红色的?(2)为什么有些手帕颜色淡些、有些浓些。

  结束:小朋友今天我们为小兔解决了难题,为兔奶奶做好了红手帕,小兔非常谢谢你们,等手帕干了,我们一起去给兔奶奶送手帕好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

  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

  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帮忙。

  宝宝出生了,大家叫他婴儿或新生儿。

  三、感受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妈妈我爱你!

  妈妈真辛苦!

  我要帮妈妈做事。

  我要听妈妈的话。

  课后小结: 成功之处:上好一节科学活动,特别是有关宝宝出生方面的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变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课件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孩子明白一个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宝宝明白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相信这节课后,他们明白,一个生命创造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处:如果能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或医生阿姨讲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讲讲宝宝出生时的故事,幼儿会更感兴趣,记忆会更深刻。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主动探究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

  2、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

  3、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正确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有探究恐龙的积极性,并对有正确的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1、幼儿收集各类有关恐龙的图片。

  2、课件。

  3、幼儿用书。

  4、固体胶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猜猜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出示图片:一张各种各样的恐龙的图片教师:你们认不认识它们?我今天请来了恐龙小博士介绍自己的家族。

  2、出示不同类型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及其外形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请小朋友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教师:那么请恐龙小博士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一只恐龙的一些秘密吧。

  教师模仿恐龙小博士介绍恐龙的一些习性。

  3、师生共同讨论恐龙。

  教师:你们发现恐龙有哪些不一样的?

  教师:你们现在有没有见过恐龙?为什么呢?

  师生共同: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地球上,后来恐龙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不再适合它们生存。从此,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了。有的恐龙被埋在了地下,它的骨骼变成了石头,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化石和模型。

  (策略:通过让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了幼儿探索。)

  4、利用课件对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内容进行深化教师利用课件加深幼儿对恐龙的认识,使幼儿认识。

  谈话结束,激起继续探索的欲望。

  5、拓展手工教师:请小朋友把科学书翻到第28页,认识上面的恐龙。

  教师:翻到最后一页制作立起来的剑龙。

  先把剑龙的模型抠下来,然后用固体胶粘上。

  教师巡视、指导。

  6、作品展示把幼儿做的作品进行一个小展览。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好了,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关于恐龙的那么多秘密,开不开心呀!其实,恐龙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等着小朋友去探索,让我们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的资料,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恐龙世界吧!

  活动延伸布置恐龙世界

  1.将作品收起来布置到活动角。

  2.继续收集资料,共同布置"恐龙世界"。

  3.请家长带小朋友去看关于恐龙的一些影碟或去恐龙博物馆。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活动过程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1.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2.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3.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二、教师提问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

  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教案05-26

有关科学活动的教案09-20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30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