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24-07-19 09:46:49 活动记录 我要投稿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5篇(必备)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10月17日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5篇(必备)

  内容:提高自身水平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内容:

  结合校长召开的科学教师会,重点研究探讨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加强促进实验教学。

  一、要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所涉猎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争取做一个专业型教师。尽管我们的工作都很多,不仅仅是科学、自然教学一项,还担任着其他的工作,但科学自然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重视,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善。

  二、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提高,实验教学是科学自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对教材中的实验,要提前进行准备,不成熟地及时向卢老师请教,不能在课堂中请卢老师去帮忙,或者是请卢老师进行演示实验,而要把工作做在前,提高请教,进行操作演示。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2

  时间:20xx年10月23日

  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低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活动资料: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大家谈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今日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明白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仅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近几年来,我一向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我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异常热闹,“教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异常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样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校内外听课时,我一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就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本事较强,抽象思维本事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明白应当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积极,课堂就会显得冷清。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能够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经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样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本事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资料,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能够兼顾到理解本事和理解本事不一样的学生,《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教师与学生分主角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样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教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所以问题本身应当表述清晰、准确。如在教学《19、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教师问“熊猫妈妈是怎样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教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教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所以,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教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教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教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赵教师用师生分主角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能够经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31、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一样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片段]

  当两次掌声响起,师适时引导:

  师:那掌声热烈、持久,好像在说:。

  生1:范小君,你大胆地走上去吧,我们不会嘲笑你的。

  生2:小君,你真勇敢,我们支持你!

  师引读第四小节。

  师:当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好像在说:。

  生3:小君,你真棒!

  生4:小君,你真了不起!没想到你的普通话这么好!

  这样,学生在练习想象说话的同时,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三雕。

  课堂教学中,一个个问题的设置串起来,犹如一条线,它牵引着孩子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走进作者。

  2、教师谈精选适合低段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根据无意注意规律,寓教学于游戏中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十九世纪法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低年级学生只要听说让他们玩游戏,心理就会立即处于兴奋状态。心理实验证实:低年级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越短。如一年级6岁孩子,一般有意注意时间只能持续15分钟左右,二年级也只能到达20分钟左右。因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游戏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资料上,是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

  (二)根据儿童记忆特点,加强直观教学

  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目的,可将小学生的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占优势,他们以形象记忆为主,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记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记住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能够把字母形象化,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教学声母“m”时,如果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再启发学生利用两扇门的形状记“m”的形,利用向前摸的'动作记“m”的音,这样,学生就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很快就记住了。再如教学单韵母a、o、e、i、u、ü时,教师可编顺口溜帮忙儿童识记:张大嘴巴aaa,嘴巴拢圆ooo,小嘴一咧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空出uuu,撮个小圆üüü。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借助感知来理解概念。

  1、学生对教学资料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根据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学中,要把课文所叙述、描述的一切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进入到具体的事件、场面中去,就必须借助感知,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中的概念。充分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经过联想来理解课文资料,是贴合低年级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的,这对于优化低年级语文教学,提高儿童的整体认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仅有懂得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特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愉悦的情境中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得到发展。

  3、教师谈教师专业发展

  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善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4、校长讲话

  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我们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理论和业务。在业务上,主要学习中小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美术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多听课,做好笔记。多总结,写好教后记。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坚持激励和正面教育,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素质。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3

  时间:9月23日

  主题:科学、自然课堂上如何体现人文教育

  内容:

  教学的阵地是课堂,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本学期将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学生喜爱、教师得心应手的教学模式,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灵活有效地进行课堂调控,用幽默和谐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用赞扬和鼓励的语言张扬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孩子送去春天般的`温度和母亲般的关爱,让每个学生都愉快地进入科学学习的殿堂,成为科学的探索者和追求者。

  每课的教学中,在确立知识目标、探究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确立人文目标,使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除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外,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会与人合作,关爱他人,勤于奉献,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兼备、行为与习惯同在、品德与才智并存的健全的人。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研究,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贴近学生,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拥有享受学习的权利,也都具有受到关注的权利,要生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4

  时间: 20xx年4月4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马冲

  内容:

  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能做到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作业认真、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一、学习教材特点,增加实验意识。

  教师进行集中、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纵观全书,吃透教材,做好教材分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跃研究气氛。

  课堂内外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创设多种语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落实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新理念,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每星期写教学随记一篇,每学期每人准备一个教学困惑和反思本,认真反思,至少做好一个个案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发言有序响亮、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5

  时间:11.28

  主题:科学老师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内容:

  科学课给了我们全体科学老师一个全新的舞台,我们每天在科学课上认真地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家幸福并快乐着。在忙碌中,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老师,你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探究氛围的创造者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每一位科学老师都会发现,光把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那是非常不够的.,片面的。孩子们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需要亲身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需要动手操作。因此,科学老师就像舞台中的导演一样,根据“剧本”,也就是教材,精心设计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趣的探究氛围,打开探究的大门,热情地邀请孩子们进来,演出有声有色的科学课。

  课外:科学课并不总在教室里上,有时候在操场上,在时候在田野里、树林里。科学来自于生活,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探究中:老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求“生生互动”,所谓生生互动,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向同学质疑,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当堂交流的机会。

  课后延续活动中:

  科学探究活动的催化剂

  课外:在科学课前,老师最要紧的催化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们看看科学教材。在课前让学生去看书,了解本课有哪些内容,对顺利进入探究活动很有利。

  课中:教师催化剂角色表现在汇报交流时“启发思维,点拨开窍”。教师要尊重学生,顺着学生的思路推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总是希望学生沿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一旦出现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况,就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向拉,甚至打断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课后延续活动中: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6

  课前举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思想品德课,即要立足于课文,又不能局限于课文。因为课

  文里讲的内容故事大都比较简单,有的故事内容离学生的认识范围比较远,学生是看不见,摸不着。这就需要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学生能经常见到或经常听说过的本地、本校、本班的实例,作为课前的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1、图文结合,讲清道理观点

  课前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后,再就是要深入学习课文,讲清课文的道理和观点了。这一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要本着“讲清一个故事,学懂一个道理或明确一观点”的原则,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联系小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全力以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生动活泼地、正确地、科学地向学生阐明课文中的道理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

  2、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教师要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我针对《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谈一下我的`见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赏识教育课,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一门功课一直以来教师都不知从何入手,学生也感觉非常枯燥乏味。一课书中就只有简单的几张图片、几行字,教师上课时大多都只是让学生看看图读读书而已,因而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节课下来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来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一、导入有趣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40分钟的品德课也是如此。无数实践证明:一个精彩的导入有牵千发而动全身之妙。精彩有趣的导入不仅能是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目标,而且还能激发是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的要求,紧贴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规定教学任务与目标,创造一个别有新致的导入。思想品德课导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歌曲导入、讲故事导入等。

  二、“真实”的教学过程。

  课堂上既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要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说,这样就可以实学生在课堂上进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手、动耳,使其在“学中动,动中学”,以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合发展生活”理念实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教材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属于精心挑选的“美好生活图景”,都实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合主动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了教材中的价值目标。

  三、丰富多彩的总结。

  每一节课的精彩总结能更进一步地巩固学生对这堂课的认识。我们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总结:

  1、谈话,2、表演。

  所以我认为,只要把握住这三个环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事实生活的经验,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就达到了教材中承载的“感受”“体验”的价值目标。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7

  时间:10月30日

  主题:灵活使用新教材

  内容:

  一、做好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一开始就把活动准备完全放手给学生,而是要分步骤、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准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准备。其次,在学生对活动准备有一定硬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激励学生自己做准备。最后,使活动准备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灵活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要引信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将研究到课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活动过程和自由活动中的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外,二是将拓展活动中的'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外。

  三、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为一体,同时还承担着验证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任务,不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怀疑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对待教材,还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四、灵活运用评价形式。

  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作业、测验或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现,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让学生每一步的付出都得到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

  五、灵活利用教学资源。

  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8

  时间:9月30日

  主题:总结期中考试情况。

  内容:

  三年级:多数学生对基础的科学知识基本掌握,少数学生掌握的不扎实,对实验操作题的掌握有所欠缺,而对问答题、附加题等需要灵活思维的题则掌握不够完全、灵活,个别学生常识性的.知识掌握得不好。

  改进措施:1、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

  2、平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

  3、要注意及时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年级: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因此判断、填空题、连线题出现的错误少,实验方面的题一般,明白道理但有个别同学讲得不清楚,总体看还可以。个别学生写错字,审题不认真。

  改进措施:

  1、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2、加强分析问题的训练,多指导

  3、多复习,多巩固。

  五年级:学生整体对知识掌握较好,实验题掌握得很好,个别填空题掌握得不牢,用词不当。

  改进措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9

  时间:9月16日

  主题:教材培训谈收获

  内容:

  教师们大受裨益,畅谈收获。

  1、还要继续积极参加教材培训,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这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教师要都好科学课、自然课,首先要多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3、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目的,对教材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要做到有的放矢,由于教材的开放性比较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了解教材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意图,完成了基本任务后,还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堂练习及课后的拓展,进一步巩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欲望。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0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1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 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一)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主讲:孙娟

  内容:

  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使教师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应该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1

  时间:11.14

  主题:什么是好课

  内容:

  课程改革以后,由于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教育教学目标又由单一到多元,判断怎样的课是不是“好课”就更加复杂了。复杂就复杂在“体现新的理念”和“落实常规要求”似乎产生了矛盾:是更重视“体现新的理念”呢,还是着重“落实常规要求”?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课堂的实际入手。

  用组合的办法,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课概括成四个类型:体现了新的理念,常规要求也落实;体现了新的理念,常规要求落实得不够好;理念陈旧,常规要求落实得好;理念陈旧,常规要求落实得也不好。什么样的是“好课”?当然是第一类,第二类也不环,第四类估计大家都不会赞成。现在的分歧主要在第三类:这样的课是不是“好课”?它和第二类比较起来,那一类更值得肯定?讨论一深入,麻烦就来了。

  首先应该前面说的第一类,即使不得已而求其次,那么也会选第二类而不是第三类。可能还有些老师对第三类课感兴趣,觉得这样的课节奏紧凑,课堂环节安排得滴水不漏,学生很不容易得到结果,有时课堂气氛还很活跃,于是有的都是就欣赏得不得了,认为是“好课”。其实,这判断的不同,是教育教学理念不同的缘故。可能有人会说,我没有什么理念呀,只是觉得别人怎么做好就怎么做。不对“觉得别人怎么做好”,实际上就是在做判断,就要依据一定的理念,不过不是自觉而是自发地用“别人”的理念作为自己的理念念不忘,弄不好就是把传统的理念作为自己判断一堂课好坏的依据。比方说,“结构紧凑”,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还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来设计的?“安排得滴水不漏”是否安排了学生收集事实和整理事实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很容易得到”的“结果”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还是教师暗示或者灌输的?“课堂气氛”“活跃”是表面的热闹还是学生以自内心的兴趣?理念不同,对这现象的看法也会两样。

  一堂课的评价和判断,直接影响自己备课的思路。人人都希望自己上出“好课”来,但理念不同,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2

  时间:9月8题

  主题:新学期伊始,传达科学教研会会议精神。

  内容:

  9月5日,县教研室召开科学教研组长会议,赵老师主持会议,对上学期工作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布署。

  一、各学校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二、赵老师总结上学期工作量:

  教学方面:教师积极性较高,教育观念和学科理念提高较快,涌现一批青年教师,教学中目标定位、细节处理较好,基本体现新课改精神。

  1、加强学科校本教研,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2、加强备课力度,教学准备、材料等各环节要做好。

  3、期末考试抽查:校间不平衡缩小,个别班合格率低,要尽量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教研方面:

  1、课题研究现状:每个学校都是实验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实验教师,实践中要有独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注意问题;科学记录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可以把作业作为档案袋,收集的资料可以粘贴,测验题也可以帖贴。

  2、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本学期的重点能观察操作的让学生观察操作,宏观的摸不着的.、看不到的,微观的、不易收集到的,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

  3、加强实验教学力度,探索方式方法,发挥科学实验室的作用。

  二、本学期工作:

  1、准备好课,培养青年教师。预约和随机相结合。

  2、11月或12月上旬或1月,各学校推荐科学课题优秀成果。(论文、案例、课本、课件、活动、课题报告等。)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3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力争让考试成为激励老师和学生动力的契机,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中测试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全浅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校1—6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数学测试,通过测试可以看出,低段考得较好,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中段三年级较好,平均分80分以上;高段五年级较好,平均分80分以上;那相对较差的班级四年级,平均分64分;六年级平均分68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一班平均分91.4;优秀率:80%;一年级二班平均分:94.1优秀率:97.5%;二年级一班平均分91.4;优秀率:83.5%;二年级二班平均分87;优秀率:57 %;三年级平均分83;优秀率:73%;四年级平均分64;优秀率:xx%;五年级平均分80;优秀率:80%;六年级平均分68;优秀率:28%;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试题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在1—6年级的试题中,分别编制了三个部分:概念部分、计算部分和应用部分。涵盖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画图题等各种形式的习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6年级普遍存在计算方面的问题,计算不过关,高年级存在问题较大。

  2、学生答题比较粗心,不认真审题,凭感觉答题。

  3、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尤其是基本的计算掌握的不扎实。

  4、某些推理过程写的比较简单,书写不够严谨,字迹潦草。

  5、画图题不用画图工具,用手随意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差。

  6、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清楚。

  7、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递等式计算、简算题、判断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尤其是应用题。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改进措施。

  通过对1—6年级期中试题的分析,根据这次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学生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计算技能的训练,切实使学生计算技能提高,尤其要加强口算技能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

  2、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时,一定要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把握概念的`要点。

  3、要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培养。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5、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做到知己知彼,改进辅导方法,优化辅导内容。

  五、提出了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堂上适当增加例题、训练题,以达到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的目的。

  2、要做到“经常回头看”,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当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师生情感的交流而进行,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用画图工具规范画图的习惯,训练学生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总之,我们这次数学组的成绩普遍都有明显得进步,部分班级从不同角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希望我们老师和学生与家长携手共进,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希望我们考得不够理想的班级,也不要气馁,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自己前段时间的不足,查漏补缺,争取在期末考个好成绩。谢谢大家!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4

 时间:20xx年2月28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5

  时间:11.6

  主题:“用教材教”的危机

  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来,大家确实不习惯了一阵子,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声音了。但是没有什么声音不等于总是的解决,可能还潜伏着仍然“教教材”的危机。因为真正做好“用教材教”,是以对所用教材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基础的,而现在对大多数教师作这样的要求,恐怕是不太实际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科学课教师都是兼职,而且科学课又不是主要教学任务,只是“搭头”。科学都是流动性很大,少数的专职教师,课时也偏多,一些技术性的活儿一般都会落到他们身上,也就腾不出时间来深入研究教材了。在这种状况下,“用教材教”的危机就显露出来了。因此,教材都在呼唤一套“好教”的教材。

  有了“好教”的.教材,是不是就可以“教教材”呢?还是不行,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改变,不是具体方法的简单变化,而是为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教教材”本身就是目的,而在“用教材教”中,“教”是目的,“用教材教”是手段。教师的外部环境,看起来不是短时间所能改变的,对此,我们可以争取,但却无能为力,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却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而且一定要改变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10年前说过这样的话:当时进行教学改革好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我们现在也要鼓起勇气“戴着镣铐跳舞”。如果老是背着外部环境的包袱而不敢跳,那就永远不可能有突破。钱梦龙先生就是放下这个包袱跳出壮美的舞来的。开始不必求精、求细,只要大方向对了就行。大方向对了,做到精和细只是时间问题,倘若方向不对,那就是南辕北辙,自以为精了细了,仍然和科学课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不相干。至于外部条件问题,总值会逐步改善的,问题是我们不能等它改善,先把改革的舞跳起来,“用教材教”的危机也就消解了。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相关文章: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07-15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06-24

教研活动记录05-25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记录02-10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荐】06-27

教研活动记录[通用]07-02

英语教研活动记录07-25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02-10

[通用]教研活动记录06-01

(热)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