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时间:2024-05-16 14:43:37 建设方案 我要投稿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1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精品学校、名牌小学。根据平教发(xxxx)73号文《平邑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深化年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构建高效课堂,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指导思想

  以平教发(xxxx)73号文《平邑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深化年活动的通知》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积极探索自主、高效、轻负、充满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从而实现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

  三、活动目标:

  工作目标: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四、主要内容和策略:

  1、充分开展研读教材和画知识结构图活动

  基本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和画出整册书知识结构图。

  主要措施: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教材和研读课程标准,通过专家讲座、骨干示范、同事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采取培养典型、过程考核、分学科开展画知识结构图评比交流等措施,落实本环节工作要求。

  工作目标: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优化教学设计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内容精当,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备课要熟悉教材内容体系,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对全册、单元、课时认真备课,统筹安排(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都应写出较科学实用的教案)。全册书备课要写出全册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教学措施、课时安排、教学进度计划。单元备课要写出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备课教案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渗透在教学之中)、教学用具(电教手段)、教学过程(知识重难点处的引导和问题设计以及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设计要详备)、板书投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

  主要措施: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制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个人自备、组内说课研讨、个人修改、资源共享、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做到:进度、内容、目标、作业、测评基本统一。期末开展优秀教案展览和评比,采取全体教师参与评比打分的方式评出30%的优秀教案,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学校力争逐渐为教师高效备课提供充足的教参、课件、课例等教学资源,推荐名师备课案例。

  工作目标:所有教师能够规范备课、有效备课,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进行高效备课。

  3、构建高效课堂

  基本要求: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闲则生非,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忙了,纪律就好,成绩就好。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校内高效课堂公开课,骨干教师可以选择上骨干教师示范课、引路课、特色教学模式探究课;青年教师可以选择汇报课、创优课、赛讲课,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也可以选择师徒同课异构课,师徒帮带,新老结合,促使青年教师找到差距、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教师上公开课必须做课件,必须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将每位教师每次公开课拍摄成课堂实录,做为学校和个人的成长资料。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中评课,由业务校长、全体学科教师对本两周的公开课进行集中点评,点评材料必须形成文字材料,作为学校教研资料。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公开课20节(含校内、校际),校级领导、教务、教科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主要措施: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特色教学模式探究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创优课、赛讲课。师徒上同课异构课;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加强对常态课堂的指导和监管力度,采取校级领导包年级、包学科视导听课和教务处推门听课,确保常态课堂质量。

  工作目标: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训练的高效性。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作业设计体现“六性六必”。六性即: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六必即:有讲必练、有练教师必先做、有发比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备课组活动期间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课时作业设计竞赛、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工作目标:使全体教师形成能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

  5、每周一个教学常规训练主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基本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讲什么?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

  主要措施:教务处坚持每周一个教学常规训练主题,从课前准备、读书姿势、坐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回答问题站姿、预习习惯、自觉作业习惯、阅读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狠抓落实,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工作目标:绝大多数学生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作到主动学习。

  六、主要措施

  1、成立“创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李波

  副组长:刘士文张晶

  成员:孙石磊王家田李晓刘芳甄晓璐张娟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操作,注意处理好创建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工作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活动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2、全体动员,营造氛围。校长负责、全校动员,形成教师人人探讨研究高效课堂的良好局面。

  3、加强学习,借鉴经验。

  4、聚焦课堂,突出重点。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贯彻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5、校本教研,打造特色。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教研组的工作效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6、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向家长做好宣传,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保证。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2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为了把握高校课堂的灵魂,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把现行的“先教后学”的上课思路倒转过来,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思路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学校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理念先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基本依据,以回归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轴线,以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关键,特制定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方案。

  一、科学创建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要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两层,分别命名为A1、A2、A3、B1、B2、B3,各小组间的层次、人数、性别、比例要基本平衡。为了使组内同学形成一对一的“师友”互助组,让每个B层学生都有所监管,达到“师友互助、全组合作”的目的,各个小组要相对独立,具体坐法是A1对B3,A2对B2,A3对B1。

  二、组长的选拔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行政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每个小组除了一个行政组长外,还可设立2-3名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学科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应该优秀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三、学习小组的培训

  培训是保持小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动力机。学习小组的培训要多层次,制度化,经常化,使培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培训的时间要短但是培训的频次要多。学习小组培训的基本要求是:1.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2.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培训要经常化。①级部、班主任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指导。②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保证课堂的“安全”。③培养小组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营养餐”。 ④ 培养合作能力:学会条理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学会修改完善等。

  四、学习小组长培训

  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有例题,有规律方法总结,有针对性习题,有答案;量上由小见大;对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适时进行肯定、表扬、激励。

  五、小组成员的培训

  特优生培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师要培训小组内特优生的领导力建设和他们榜样的力量,对他们进行互助意识的培养。优秀生培训--小组的中坚力量。教师要培训他们认清自己,调整心态、参与合作。待优生培训--班级稳固基石。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使他们始终生活在希望之中,对他们适时进行行为规范的培训。

  六、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组建后,各组在行政组长的组织下,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创新性地确定小组的组名,确定小组的口号、组规、组训,设计小组的组徽,确定小组的组歌,制作小组宣言及小组奋斗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七、小组评价策略

  评价是最好的管理,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包括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小组评价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和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师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等级加分。具体操作如下:

  (1)在小组内部按成绩给每个成员排好序号,分别为A1’A2’A3’,B1’B2’B3;成员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体现。这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是公平竞争。

  (2)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回答,即:A1’B3、A2’B2、A3’B1为一对,每对只有两人都举手时才有权回答问题,小组的几号成员回答问题满分便是几分,即组内A1----B3成员加分分别为1----6分。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进行加分。

  (4)每节课结束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值日班长记录好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2.小组评价

  在课堂中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之后,可要求由1、3、5、7小组展示,由2、4、6、8小组进行评价。展示小组得分由评价小组进行量化,评价小组得分由教师进行量化。

  (1)老师在讨论前先说明本节课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展示或评价的'题目进行讨论,以便明确答案、明确标准,使自己在评价时能够有所准备,增加公平和准确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2)评价时老师可以让评价小组的任意一名同学进行评价,以免出现评价小组只有一人进行评价,其他人因为没有任务而导致懒散、走神的现象。

  (3)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再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小组既是展示的一分子,又是评价的一分子,还可以保证他们与其他小组一样进行思考、展示,不会因为评价而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受到影响。

  (4)评价依据:小组展示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等。

  3.评价结果的统计

  (1)整体评价

  评价结果包括课堂学习评价、日学习评价和周学习评价。其中,课堂学习评价结果由学科班长负责统计;日学习评价结果由值日班长负责统计(日学习评价结果可体现在教室日志中);周学习评价结果由评价部负责统计。

  (2)学科评价

  学科评价由科任老师对本科目一周以来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根据得分情况评出本周本科目的明星小组、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

  (3)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评价

  在A1B3, A2B2,A3B1为师友互助的学习小组中,以学期初第一次考试成绩的排名为基准,确定师友互助小组在一个学习阶段之后的进退步情况。每次考试成绩与基础成绩相比,每进步一个名次给师友互助小组每人加1分,退步一个名次则减1分。

  为了突出小组合作学习和师友结对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实效性,各科任老师每月末以小组为单位,算出本科目各个小组课堂表现的累计得分,再根据总分的排名为各小组依次加10---6分。

  将以上两项成绩的合计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得分。

  对于小组评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再引入个人自评、小组自评两种方式。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我加工、小组反省等。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按照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度、自习纪律、勤奋程度、作业完成、平时表现、卫生状况等多项指标,充分利用军衔晋级、笑脸晋级、最佳学习小组评选、周一优秀小组长发表胜利感言、颁发优秀奖杯等多种形式,对每小组及小组成员进行积分考核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堂学习评价表

  日学习评价表

  八、小组奖励策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也可以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有机联系起来。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对小组表现进行汇总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小组总体评价最好是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内容包含这一段时间内各科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于班级奖励,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如在班级设立“明星小组”“准明星小组”、“待优小组”或“反思小组”,根据班级各项累积评价得分为评价依据,为明星小组颁奖,奖品可以由反思小组提供,也可由班级提供。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优秀小组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可以为优秀小组颁发标志牌,集体合影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表彰,给与他们荣誉。深入到“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中去,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给予帮助、监督,争取下周打个翻身仗。

  在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和进步大的小组进行奖励,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九、学科科研小组建设

  1、学科科研小组的组建:每科组建一个学科科研小组,由每学科的科代表与本学科的优秀学生组成,成员3-5人。

  2、学科科研小组的任务:收集和发现本学科学生学习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方法,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促进本学科的发展,真正起到本学科的骨干与带头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研究和探索。

  3、学科科研小组的评价:班级在进行每周评价汇总时,将学科科研小组的评价结果汇入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中,分三个等次,按3、2、1分值计入个人评价中。

  十、教师课堂教学建设

  以年级、级部、备课组为单位,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行多元化考核,考核以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为主,注重从认知学习目标、预习成果展示、课堂学习研讨、当堂训练检测、反馈小结升华、新课预习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教师基本功与素养等方面对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小组教学进行评价: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3

  一、小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二、组建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

  (1)每班划分4~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

  (2)每组分为A1A2、B1B2、C1C2等成员结构。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

  3、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优选小组长。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5)阶段性随机调整

  (3)各小组每学科选一名同学任学科组长,让学科学习优秀的同学担任,这样既给组长减压,又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选好小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

  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优秀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不需全部具备,老师后期培养)

  2、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学科组长,: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小组长的作用与培训

  1、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老师不可能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对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的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2、小组长的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2)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班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在开学之初、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交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在交流时,有的同学就曾提出作为小组长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提升很快,过一段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五、小组文化建设

  1、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1)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2)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2、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由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定期组织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值日组长等。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六、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1、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人情成分。

  (3)公正性。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以激励性加分为主。一方面,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2、课堂评价细则

  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包含课下、课上二个阶段,课下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及作业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原则上每个小组每堂课上的加分不易过高,各个学科加分要均衡。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师及组评分细则。

  ①导学案及作业检查。完成:按优、良、差分为A、B、C三个档次,老师批阅直接批A、B、C,A:3分B:2分C:1分,未交0分,总分做为小组得分。

  ②课堂展示。教师按展示内容的难易分为A、B、C三等,由相应的A、B、C等级学生展示,分别加3、2、1分,B级题C级学生展示了,或A级题BC级学生展示,加分翻倍。

  ③课堂讲评。教师按展示内容的难易分为A、B、C三等,由相应的A、B、C等级学生展示,分别加3、2、1分,B级题C级学生展示了,或A级题BC级学生展示,加分翻倍。

  ④指正、深度质疑或阐述。按正确或有深度加1分,特别精彩加2分,由老师把握。

  (2)分数的汇总

  ①每节课评分有显示,每天记录汇总,每周、每月分数汇总并有显示,并由班任保存。

  (2)以组为单位,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按表现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优秀组等)。

  (3)每学期汇总评选出学期的优秀小组,小组长,学科组长等,报到教务处参加学校优秀小组,小组长,学习标兵等评选。

  七、奖励办法

  评选“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科代表”等荣誉称号,并作为三好学生等评选的依据。

  1、班级奖励:一周内小组得分前三名的是“希望小组”。班级进行表彰。

  2、年级奖励:一个月内各班获得“希望小组”次数的前三名(分A、B组)评为年级“优秀小组”,年级组照相张榜表彰并可以给一定的物质奖励。

  3、学校奖励:学校对获得“优秀小组”的组长及小组内的成员在全校家长会上和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并组织外出参加多种科技、军营、爱国基地的参观学习等等。

  评分展示板

  组名

  导学案

  展示

  讲评

  测试

  总分

  日评分汇总

  组名

  89总分

  小组日评分统计表

  20至20学年度第

  学期

  班级____________

  鹤北林业局高级中学

  小组日评分统计表

  课节

  组名

  89总分

  第__周

  星期___

  记分人: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

  20____年___月___日

  小组日评分统计表

  课节

  组名

  89总分

  第__周

  星期___

  记分人: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

  第_____页

  20____年___月___日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4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结(队)精神;

  (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三、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我们大部分的卫生都是由学生亲自去打扫,宿舍、餐厅、卫生区、教室,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

  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

  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10人(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4四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

  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

  四、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

  五、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学习成绩要优秀

  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负责任,也不会被同学信服。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2、性格应外向

  小组长不但学习成绩要好,而且性格应外向一些。作为老师应挑选外向的同学做小组长,

  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所以老师在选小组长时,必须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自我要求标准要高

  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度高,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做事严谨认真,要做到自身标准要高。小组长标准高了,才能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不到位,才能及时整改。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会很勇敢,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绝对强不了。

  5、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1)教师指定:评选小组长的方式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老师经常指定小组长,自己感觉谁可以就让谁当,但是当管理中出现问题后老师批评时,他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不愿再做小组长的念头。毕竟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指责会让他感到处处不如意,所以我们在选拔小组长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2)毛遂自荐:除了老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老师在评选小组长前,先给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当小组长的好处,如当小组长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现在社会上缺乏的不是纯知识性的人才,而是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小组长恰恰能够培养自己这些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毛遂自荐,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心甘情愿,即使被同学误解、老师批评,也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方式改变,但是意义却不一样,人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工作效果也不一样。

  (3)组员民主推选。群众路线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放手发动学生民主推举胜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更便于管理。自己推选的带头人更具有感召力,同学们更乐于服从管理,因此这种选拔组长的方式是最民主的。在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先通过一系列活动

  六、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愁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

  (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说班长是联系老师与同学的纽带,那么小组长就是联系组员与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好小组长,那么我相信你的班级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老师不可能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对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的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做出保证,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是什么

  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制定,应立足于学生学的层面,核心是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和目标的达成度。

  一、教师精讲12分钟以内,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24分钟以上,要有4分钟预习指导安排。

  二、重点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1、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做好了预习笔记。

  2、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

  3、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态度认真,习惯良好,乐于自主,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学习质量高。

  4、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

  三、教师的指导也不能忽视

  1、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

  2、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关注全体学生。

  3、依据“361”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体现导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多练少析”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

  4、围绕“三维目标”能启发、善纠偏、真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充分利用和调动小组学习,组织当堂达标测评,严格按规定导学。

  6、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最终要关注导学的效果。

  1、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

  2、学生处于乐学、善问、会听、敢议、能评的学习状态。

  3、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师的素养也不能不看。

  1、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导学基本功,能规范设计导学案,能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语言规范、凝炼,表达能力强,书写端正。

  3、教态亲切端庄,有感染力。

  4、媒体资源使用恰当。

  5、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引导自学(环节一):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的预习环节,预习时间和预习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时间上可以提前自学,比如:语文课前,需要让学生查字典学字词、熟读课文、搜集资料等,也可以在课上围绕自学指导来自学。预习方法上:低年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做,不会时再看书也是一种自学方法。总之,不管是什么时间、怎样自学,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方法、时机(什么时间)、时间把握恰当。(时间过长,造成时间的浪费,过短,学生学不透)。自学指导能抓住关键、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语言精准、指示清楚(只是让学生想,还是要尝试做;要细读还是粗读)。自学指导不仅是教师教的思路,更是学生学的导向,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学效果,因此,这个环节也是我们教研时很重要的一个话题。

  交流释疑(环节二):这个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定位准确,也就是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绝不代替,不暗示,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合作探究中建构知识,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只能在学生没理解透处通过引导追问,使学生理解更深刻,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教师退到最后一步再做精当点拨,引导、点拨时机恰当合理。教师语言凝练、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放手不够,引导过多,滔滔不绝的讲解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这一点是我们教师最应注意的一点,我们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仔细揣摩每一个问句,争取使有效提问率达到100%。另外,在每个环节的组织上,要让每个学生时刻有事干,学习要紧张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紧张状态。

  巩固拓展(环节三):巩固及时,拓展适度。并能在巩固中关注后进生的理解,及时辅导后进生。在拓展中激发优生的思维。也就是在巩固时,要让差生先回答或板演,充分暴露问题,兵教兵,纠正错误。在拓展时,放手让优生解决,使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堂检测(环节四):检测内容难易适当,检测形式灵活恰当。不拖堂。并且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走进学生,及时发现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素质:教态亲切大方、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组织调控能力强。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课堂的生成能机智灵活妥善处理。

  参与状态:学生参与活动态度积极,思维活跃,敢说会问,参与面广,时间充分。学习专注、紧张,情绪饱满,轻松,始终保持愉悦、亢奋学习状态。

  达成状态:95%的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测试成绩在80分以上),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学习习惯得以养成,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和发展。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5

  为了维护正常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为规范。

  一、课前规范

  1.课前到位。教师课前三分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副班长向任课教师出示教学部出具的请假条,教师核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学部领导反映,填好课堂考勤记录,于每日下班前交教学部。

  2.课前组织。正式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走上讲台,面向学生站好,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学生齐喊“老师好”,教师回答“同学们好”,班长喊“坐下”。行礼过程中,气氛应庄重,表情要亲切。

  3.实训课。教师组织学生提前3分钟排队整齐、安静进入实训室。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室内的仪器设备,指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4.体育课。师生必须身着运动服(鞋)上课,教师每节课提前10分钟到达场地,准备体育器材,做好上课准备;学生应在体育委员组织下提前3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整队等候老师上课。

  二、课中规范

  1.着装规范。教师穿着朴素大方,仪表端庄,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准穿背心、拖鞋进教室。男教师不留怪发型,女教师不浓妆艳抹,不得披散长发进教室。

  2.语言文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说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讲究语言艺术,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准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教态规范。教师须站立上课(音乐教师弹琴及计算机教师微机操作时除外),学生练习、作业、实验与实训等操作活动时,教师应行间巡视指导。巡视与个别辅导时,语言和动作以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活动为宜。

  4.板书规整。板书要工整、规范,禁止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一般情况下,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中间,学生练习演示放在黑板两侧。

  5.关注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必须全程组织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禁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

  6.德育渗透。科任教师要既管教又管导,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上课;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不做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7.严守纪律。上课时不得处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不得会客,更不得中途离开课堂。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课堂时,要马上报告教学部委派其他老师到课堂。教师必须做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课间操时间,要督促学生及时离开教学场所集合跑操。

  三、课后规范

  1.下课铃响后,教师应准时结课,走上讲台,面向学生站好,喊“下课”,班长喊“起立”,学生齐喊“老师再见”,教师回答“同学们再见”,班长喊“坐下”。如有其他人员听课,教师应示意学生请听课领导老师先行离开教室。下课后,教师应在教室中稍作停留,解决学生可能需要单独询问的问题,或与学生沟通交流。

  2.专业实训授课的科任教师下课后,必须指导学生按规定程序关闭系统设备,整理交还各种实训器具,清扫卫生,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确保安全,认真填写《实训(验)室使用记录》。

  四、课务规范

  1.教师不准私自调课。迟到、早退15分钟按旷课处理。确有特殊情况需调课者,必须提前半天向教学部主任请假,且安排好代课及其它工作。

  2.公差或外出学习培训,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经教学部调整好任课安排,报教务处备案。因故造成无人上课现象者,按教学事故论处。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6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作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10人(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4四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小组管理机制

  每个学习小组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是有差异的,组长要将自己的团队带好,须从思想建设、行为规范、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要提高组员的思想认识,增强小组凝聚力,严格管理,多与小组成员沟通,解除不必要的矛盾,但是无论怎样,都要想办法抓住组员的学习动力,不让组员对学习有避而远之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管理是从心态开始的行为。

  其次,制定合适的组规组纪,健全小组内的各种评价和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时候会被称为“个性”,所以要合理利用它。从组员的特点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地让纪律最差的同学学会适应组规组纪。

  再次,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个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一个小组)。

  最后,建设好小组文化,为了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强化学习型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目标等内容。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四、小组长的选拔、职责与权利

  1.小组长的选聘标准

  A.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

  B.有较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独立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问题;

  C.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

  D.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清楚知道组员的学习状态;

  E.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小组长的产生方式

  通过教师直接任命、学生推荐、竞选等方式产生。

  3.小组长职责

  (1)组织。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组织小组成员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等;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相关职责,如组织员、协调员、汇报员、记录员的职责,设计出小组工作轮流安排表;小组长要组织、带领全组同学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根据本组成员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针对性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写字、每日一练、自命题、读书比赛等;小组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并提醒老师对本小组工作作指导;小组长要组织小组学期或阶段工作总结(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考核情况、建议、打算等),以书面形式上报给教师;小组长应根据本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等情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和本小组的宣传活动。

  (2)协调。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如教师、其他小组长、班级干部),主动与其他小组长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化“干戈”为“玉帛”,协助教师建构和谐文明的合作型班级;主动处理好各小组长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示范。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长不要有“可以享受特权”的想法,不能因为自己是小组长就可以免去或减少组内日常工作。小组内的各项制度,小组长首先要遵守。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4)监辅。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5)维持。小组长要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小组活动的安全防范等工作。

  (6)评价。小组长要做好自评、他评与互评工作,协助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自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评价;他评指其他小组成员、教师对本小组及本小组成员的评价;互评指组与组、组长之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

  (7)协助。小组长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与公式、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8)反馈。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作好学习记录,小组长要及时向教师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精神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利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帮助。

  五、如何培训小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小学生自制力有限,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1.培训时间:每周一下午5:00—5:30。

  2.培训人:班主任主讲,科任老师轮流到所教的班级去参加培训会议。

  3.培训内容:组长职责,课堂学习开展方法,小组评价方法,组内常规管理办法等等。

  六、小组评价方法

  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任课老师对小组的评价,一个是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发展性评价,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课后主要是评价学生整理导学案的情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师及组长评分细则

  (1)预习检查

  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加1-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扣1-2分。

  (2)对学、群学

  积极参与者每次加1-2分

  (3)课堂展示

  主动起来展示每次加1-2分。

  (4)其他课堂优秀或违纪表现

  每次酌情加或扣1-2分。

  2.做好各项总结

  (1)小组长总结

  组长每节课小结每位组员的当节分数,每天小结每位组员的当天得分,每周小结组员的本周得分。

  (2)班主任总结

  每周要评选出上周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进行公布,且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

  每月评选出上月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贴照片进行公布。同时要算出每位组员的课堂综合表现得分,并报将电子文档交与教务处,参与学生本月明星评比。

  (3)科任老师总结

  每节课每个环节结束,老师都要进行一个小结,本节课结束,要为本节课作一个总结。

  (此处已添加,)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7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结(队)精神;

  (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三、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卫生都是由学生亲自去打扫,宿舍、餐厅、卫生区、教室,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

  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10人(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4四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

  四、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

  五、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学习成绩要优秀

  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负责任,也不会被同学信服。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 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2、性格应外向;

  小组长不但学习成绩要好,而且性格应外向一些。作为老师应挑选外向的同学做小组长,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所以老师在选小组长时,必须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自身标准要高;

  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度高,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做事严谨认真,要做到自身标准要高。小组长标准高了,才能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不到位,才能及时整改。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会很勇敢,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绝对强不了。

  5、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1)教师指定:评选小组长的方式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老师经常指定小组长,自己感觉谁可以就让谁当,但是当管理中出现问题后老师批评时,他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不愿再做小组长的念头。毕竟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指责会让他感到处处不如意,所以我们在选拔小组长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2)毛遂自荐:除了老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老师在评选小组长前,先给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当小组长的好处,如当小组长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现在社会上缺乏的不是纯知识性的人才,而是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小组长恰恰能够培养自己这些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毛遂自荐,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心甘情愿,即使被同学误解、老师批评,也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方式改变,但是意义却不一样,人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工作效果也不一样。

  (3)组员民主推选。群众路线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放手发动学生民主推举胜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更便于管理。自己推选的带头人更具有感召力,同学们更乐于服从管理,因此这种选拔组长的方式是最民主的。在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先通过一系列活动

  六、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愁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

  (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说班长是联系老师与同学的纽带,那么小组长就是联系组员与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好小组长,那么我相信你的班级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老师不可能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对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的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做出保证,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七、小组长的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定期培训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2、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班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在开学之初、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交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在交流时,有的同学就曾提出作为小组长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提升很快,过一段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4、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

  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结合同学们的评价,结合平时的各项工作选出优秀的小组长进行表彰,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让小组长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得到认可,从而都能对自己分担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作为班主任,要想培养好小组长,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也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激励,让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

  七、小组长对组员管理

  1、选出榜样,及时在小组评价栏内进行表扬。

  2、发现不足,及时将建议写在小组的评价栏内。

  3、进行评价,可以围绕组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结合学生课堂点评的价值性,可以是业余时间的投入度,也可以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抽查排名。

  4、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学习效果的抽查。

  5、学生管理组员时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小组团结、友谊和学习为重要原则,千万避免产生不愉快,构成矛盾。

  八、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九、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小组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正副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副组长(常规、卫生、纪律等)、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十、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 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学习动机:相信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来自内部动力。

  4、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四)德成中英文学校课堂评价细则

  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任课老师对小组的评价,一个是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发展性评价,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课后主要是评价学生整理导学案的情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师及组长评分细则

  (1)、预习检查

  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加1-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扣1-2分。

  (2)、对学群学

  积极参与者每次加1-2分

  (3)、课堂展示

  主动起来展示每次加1-2分。

  (4)、其他课堂优秀或违纪表现

  每次酌情加或扣1-2分。

  2、做好各项总结

  (1)、小组长总结:

  组长每节课小结每位组员的当节分数,每天小结每位组员的当天得分,每周小结组员的本周得分。

  (2)、班主任总结:

  每周要评选出上周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进行公布,且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

  每月评选出上月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贴照片进行公布。同时要算出每位组员的课堂综合表现得分,并报将电子文档交与教务处,参与学生本月明星评比。

  (3)、科任老师总结

  每节课每个环节结束,老师都要进行一个小结,本节课结束,要为本节课作一个总结。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8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高效课堂”深入推广工作管理,促进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实施进程的成效,实现“高效课堂”基本范式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的统一化、常规化,我校本年度有关于打造“小组建设”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两个重心实施:一是导学案撰写规范化;二是导学案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常态化。本学期,中心学校将沿着这一主题展开校本研训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

  2、通过展示、交流、研讨等活动,总结导学案的撰写要点、方法,规范导学案应用于课堂的'程序,提高教学效果。

  二、各时间段的活动要点

  第一阶段(xxxx年3月上旬):举行“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启动仪式,部署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各个班级建立好学习小组,分配好小组角色职务;

  中心校建立高效课堂巡视组领导机构。

  第二阶段(xxxx年3月29日):开展高效课堂导学案的撰写培训活动。活动拟请县研训中心经验丰富的教师(唐其梅主任)为我校教师做有关导学案撰写的讲座,并为教师们解决如何评价一堂高效课堂实效的困惑。

  第三阶段(xxxx年4月初):学校高校课堂巡视小组到各校视察班小组建设的开展情况。

  第四阶段(xxxx年4月初):开展由学科带头人执教的语文、数学高效课堂展示课,由研训中心结合教学实例做出点评,并向学校教师介绍高效课堂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的侧重点。

  第五阶段(xxxx年4月中旬起):学校教师结合导学案范本完成常态课的学案编写工作,并逐步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学案导学的学习过程。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将不定期到学校班级中进行推门听课,视察活动的落实情况,对于存在实施力度薄弱的教师给予帮扶与指导。

  备注:教师在用导学案组织教学时,如需印刷学案的可提前一周完成下一周的课时导学案撰写工作,并送至中心校印刷室进行印刷以备教学所需。

  第六阶段(xxxx年5月初):开展数学科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为我县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评选参赛选手。

  第七阶段(xxxx年5月下旬):开展导学案撰写竞赛活动,以验收成效及激励教师的活动积极性。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02-27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3篇02-27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精选15篇)04-22

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02-15

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参考06-07

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评比方案08-09

“高效课堂建设”情况汇报04-15

高效课堂建设学习心得09-16

高效课堂建设年汇报材料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