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精选1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切实推进我县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根据《广德县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服务全局、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完善机制、持续发展,推动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方式,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创新教学、服务和治理模式,提升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和能力,以智慧化引领职业学校现代化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标准引领、项目示范、分步实施,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统一认证的电子身份系统及单点登录系统,构建行政办公、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实训实习、学分管理、质量监测、家校沟通、校企合作、后勤(生活)服务、资产管理、学校安全管理、学生实习跟踪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全面使用或对接国家核心系统、省级通用系统、市级教育平台,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学校专业仿真实训系统建设,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
(二)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研发。适应“互联网+”信息化环境及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以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微课、慕课、SPOC等多形式的优质共享数字教育资源。按照“能学、辅教”功能定位,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及学校五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应用。根据需要,有序引导职业学校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整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省级特色示范校、示范专业和示范实训基地等项目已建成的专业资源并推广应用;支持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坊(室)研发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并提供资源推广应用。探索建设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服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加强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三)探索“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互联网+”智慧课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开展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四)统筹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建成集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管理于一体的智慧信息服务平台,符合实施校企合作信息发布、项目管理、顶岗实习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就业信息分析等需要。建设平安校园、节能校园平台,实现过程跟踪、精准监控和数据分析。加强管理信息化应用,做好信息采集、统计和更新工作,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统筹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立统一集中的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在学生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校产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程管理等重点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高教育服务与决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提升师生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会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增强网络自觉自制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做到熟练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效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着力提高校长及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增强其信息化意识,提升其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价能力。
(六)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加强对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按需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定期做好相关设备的升级维护、病毒防范及重要数据的备份,确保各类设备和软件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建设安排
20xx年,遴选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作为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到20xx年,力争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覆盖面达到100%。
四、组织机构
(一)县教体局成立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制定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和参加智慧校园及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等培训。
(二)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本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制定本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本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做好迎接上级督查、指导、评估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和参加智慧校园及信息化工作等培训。
(三)县教体局成立由学校、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等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研究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县级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专家组,在县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全县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评估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发展责任。各校要把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纳入本校发展规划,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落实经费,积极推进。组织参加和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培训,注重开展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增强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提升其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价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据《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xx)等现行国家标准,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或设计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逐步实现升级改造的预期目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中等职业学校要健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化运维管理、安全保障、人员培训、经费保障等机制。将信息化教学研究列入教科研课题,将信息化应用能力要求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要重视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评和激励机制,增强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提倡设立由学校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负责统筹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实施。
(三)完善政策保障。结合实际,按照有关信息化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基本标准,积极争取和落实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探索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省级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学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之后,要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智慧校园建设。多渠道筹集智慧校园建设经费,鼓励各类信息技术企业、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积极、有序、平等地参与智慧校园建设与服务。组织县级职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和推荐参加省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的教师;评选市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成果。
(四)加强督导考核。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作为智慧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专项督导和指导,按照规划进度,适时组织评估验收工作。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
为深入推进我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名单的通知》,结合《xx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等精神,特制定休宁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是指在中小学校园内,按照科学的校园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实现人、物、校区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20xx年已将xx等4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要扎实开展智慧学校实验工作,为我县20xx年智慧学校全面普及和协调发展积累经验,共同开启富有休宁特色的智慧学校建设提供成熟的路径。
二、智慧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注重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规划指引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统筹推进学校信息化协调发展。
(二)统一标准、分类指导。规范智慧校园建设,建设过程注重统筹、论证与监督标准先行,以需求强烈的智慧教学管理应用为突破,选取有条件的`学校强化指导,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三)模式探索、融合创新。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三、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机制
1.标准引领,统筹推进。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标准为引领,统筹推进全省智慧校园建设。各校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来抓,要在政策、经费、机制、人员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2.纳入评估,督导落实。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指标,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3.培育典型,辐射带动。开展全县“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20xx年已选择海阳二中、海阳一小、海阳二小、五城小学等4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通过3年的试点,及时总结提炼试点成果,经评估验收合格后授予“休宁县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称号,形成一批智慧校园管理应用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3
幼儿园是我们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也不例外。本文将就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展开论述,以期为幼儿园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智慧校园的定义和特点
智慧校园(Smart Campus)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学校提供智能化、便捷化、信息化的管理服务,实现学校信息化办公、教学管理、安全风险控制等的高效运作,构建信息流畅、安全有序、勤俭节约、便民利民的生态环境。
智慧校园具有以下特点:
1、多维度信息化:信息化服务覆盖学生、家长、老师、管理、教学等多方面,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
2、系统集成化:不同模块服务互相连接,信息共享统一,降低了信息接口的复杂度,提高了信息流转的效率。
3、数据智能化: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充分挖掘,可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4、移动化、智能化:提供多种终端接入方式,如PC、Pad、移动终端等,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
二、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1、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
教育信息化体系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它由硬件资源、软件系统、信息安全、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组成。幼儿园应在原有硬件基础之上,进行智能化更新,如三维投影仪、数字化物品展示、信息化沟通工具、数字化图书馆等。同时,配合软件系统的更新,打通多元信息平台,如云端平台、教学管理支撑平台、人事管理平台等,将学习、管理、交流等方面全程信息化。
2、智慧化教学资源和工具开发
幼儿园教师应掌握智慧化教学资源和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如利用三维投影仪展示课程、搭建互动玩具以及教学游戏等,拓宽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兴趣。聚焦特色教学,采用案例、研究等方式增添趣味性和深度性。
3、安保一体化
幼儿园是小学生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安全与保障非常重视。幼儿园应采用安保一体化技术,实时监控学校的出入、视频监控等,确保校园安全。
4、家园互动化和移动化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建立起课程表、考核成绩、家长会签到等便捷功能,方便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对移动化设备的使用进行规范,加强对互联设备的使用指导,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社会进步的特征之一。幼儿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措施。
2、促进教育内涵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将有助于教育内涵的全面发展,出现更多优秀的'教育内容和教学资源。
3、给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智慧校园可以带来便利的学习环境,学生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在家中继续学校的学习活动,同时也能够取得更多实时的学习资讯,使学生们的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
4、为未来教育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
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无疑为未来教育的呈现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不仅学生会受益,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也会得到不同的启发,为推进未来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是幼儿园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幼儿园智慧校园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幼儿园能够根据学校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建设方案,不断完善和推进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4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xx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xx县xx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xx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xx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55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3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心语小屋)、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室,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所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室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校务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逐步实现多平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室、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资源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xx县xx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5
为贯彻落实《xx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xx年xx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完善智慧教育学习环境,架构智慧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全面发展智慧教育,加快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质量提高。
坚持应用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校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全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建设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等六个方面开展。
(一)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生活等场所。支持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及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
⒉信息终端。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建有智能卡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访客管理等应用服务。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建设支持网络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学习体验中心。能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能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数字资源
1.资源开发。通过自建、引进、合作、共享等多种方式配备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资源和数字校本特色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能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2.资源应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能有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学生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
3.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区域共享,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
(三)信息素养
1.学生发展。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同时注重自制,不沉迷网络。
2.教师发展。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3.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思路,具有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
(四)融合创新
1.智慧教学。教师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数字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或网络协同备课。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能采集、汇聚、整理、分析教与学过程的大数据,实现师生教与学双向适时反馈。
2.智慧管理。依托国家、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校园智慧管理,推动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实现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
3.智慧服务。提供基于PC和移动端的家校互动平台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交流。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家庭、社区和其他学校提供教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社会化公益服务。
(五)支撑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并按计划推进实施。
2.机构人员。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门学科配备教师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3.经费保障。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学校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和日常运行维护。开展校企等合作,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4.制度建设。学校建立教育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激励制度。
(六)特色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重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各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智慧校园”前沿研究、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打造亮点,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特色发展。
四、考评细则
详见附件。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智慧校园”创建活动是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重要举措。各学校务必要高度重视,将“智慧校园”创建作为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做到建设与应用并进,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加强应用推进。要以“智慧校园”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学校内涵建设步伐。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推进实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3.明确目标,细化落实。各学校要组织管理团队、全体教师及各职能岗位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积极落实“智慧校园”创建工作。要对照建设标准,根据建设项目和评价指标进行合理分工,逐项逐条责任到人,确保创建工作有效落实。
4.措施到位,确保实效。各学校在“智慧校园”创建活动中,要完善措施,加强管理。一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以制度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运转,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种学习能力和优良品质。三是加强学习交流,有计划地组织工作意愿较强、工作成效较好的业务骨干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四是注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定期做好相关设备的升级维护、病毒防范及重要数据的备份,确保各类设备和软件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切实以“智慧校园”的创建促进学校建设和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真正实现为学生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目标,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针对幼儿园这一年龄段的学校,更是要注重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教学效率和服务体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的方案。
一、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
现代化的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需加强校园安防系统,提高幼儿园保护措施,保障幼儿安全。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能够实现离线报警、半实时报警和视频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园安全系数。此外,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能够实现校内信息监控,为幼儿园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行为监督,更好的实现校园安全。
二、数字化教学环境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能够更好的实现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课堂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和即时互动。同时,幼儿园数字化教学环境还能提供课程资源的分享、学习内容的存储和管理,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便利和支持。
三、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
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下,可以通过电子化考勤、智能化排课和智能化公告等多种功能实现校园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同时,还可以实现校园管理的机器化协作,提高校园管理流程的速度和精度。
四、智慧化家长服务平台
家长服务平台是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家长对幼儿园的全面了解和信息的及时更新。在智慧化家长服务平台下,家长可以查看幼儿的课程表、成长档案、学生周报等信息,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好的和幼儿园沟通交流。
五、人工智能辅助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也能够实现人工智能辅助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辅助教育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兴趣点和优劣劣势,为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路线。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取得进步,减少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落,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不仅仅是学校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创新,更是投资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当然,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城市的需求和实际,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可以让幼儿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乐趣,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慧校园正在成为各个学校的热点话题。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会介绍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的方案。
一、智能化教育设施
幼儿园是儿童的学习成长基地,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在教学设施中植入智能化技术。例如,智能化大屏幕课堂、智能化自动门禁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环境检测系统和家长通过手机查看孩子养成日常习惯情况等。同时也可以利用VR和AR技术,创造出更具趣味性的愉悦体验。
二、电子化教学管理系统
幼儿园涉及到很多的事项,例如:日常考勤、食品管理、课程安排、家长沟通等。传统的记录方式容易出现漏写、丢失等问题,那么为此,我们需要借助电子化教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智能化安全管理
在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中,安全管理尤为关键。为确保幼儿园的安全,需在校园内部和外部安装高清晰度监控系统,并利用现代化的`寻迹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权威和及时的安全警报。同时,还可以配置钥匙管理系统,保障物品的安全。
四、智慧化教育体验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品质,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幼儿经验的技术。例如,可以利用智能化互动投影系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环境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荐和分配更具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提升认知水平和智能素质。
五、家校互联
家校联系是幼儿园家长与教育者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运用互联网的智慧,可以将家校互联化,如:通过手机短信、语音、视频等不同渠道,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活动安排和日常表现等信息,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与园方沟通的便利途径。
总之,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本相对来说大多数较高,但在效益上也是相当可观的。在未来,智慧校园建设势必成为幼儿园的必要发展趋势和一个有效的竞争手段,提升其品质和效益,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8
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决定开展“美丽教师,美丽学生”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打造一幅浓浓的现代“学习型”书香校园的图画,使校园处处散发浓浓的书香味,塑造内涵丰富文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的
1、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2、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实施教师全员阅读计划,引导教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信念,激发教师超越自我的热情,真正使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3、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师生的人生底色,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读书口号
读书,让校园充满智慧!
四、活动措施
1、加强读书活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读书领导小组。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读书活动管理网络,指导检查学校教师的读书活动。
2、学习关于印发《白沙县xxxx年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3、细化师生读书计划,坚持做到”四个有“,即每学期有读书节,每月有读书主题,每周有读书课程,每天有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逐步建设书香校园。
4、在活动方式上采取推荐阅读与自选阅读结合的方式,在书目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实需要。
5、为保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学校准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五、读书活动安排:
1、三月份动员并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学校下发推荐书目和阅读篇目。
2、四月份启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读书活动。
3、六月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
4、九月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
5、十月底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韩坚定
副组长:许建南、陈锋、张海梅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9
结合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现制定《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服务全局、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完善机制、持续发展,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统一认证的电子身份系统及单点登录系统,构建行政办公、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实训实习、学分管理、质量监测、家校沟通、校企合作、后勤(生活)服务、资产管理、学校安全管理、学生实习跟踪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助推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化、教育管理更加精准化,以智慧化引领职业学校现代化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特色应用系统,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的智能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
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涉及到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信息安全体系五大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特别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着力于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的教学模式、治理模式以及服务模式。
(一)加大智慧校园基础环境提升。坚持政府引导、标准引领、项目示范、分步实施,全面建成覆盖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高效、安全的教育信息化运行网络,实现市、区、校三级网络高效互联互通,逐步提升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的接入能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立统一认证的电子身份系统及单点登录系统,构建行政办公、教学、实训、科研、管理、学生实习跟踪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全面使用或对接国家核心系统、省级通用系统、市级教育平台,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应用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二)整合和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适应“互联网+”信息化环境及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大力推进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研发,有序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支持建设一批微课、慕课、SPOC等多种形式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及学校四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应用。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服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坊建设,强化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三)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开展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互联网+”智慧课堂,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远程协作、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四)统筹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搭建集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信息发布、项目管理、顶岗实习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就业信息分析等提供性能良好、服务便捷的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及网络运行环境。通过平台,加强管理信息化应用,实现过程跟踪、精准监控和数据分析,做好信息采集、统计和更新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与决策水平。统筹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在学校内部,推进管理系统平台在学生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校产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程管理等环节中的广泛应用,实现管理教学相衔接、个人空间全联通,智慧化助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
(五)提升师生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会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做到熟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着力提高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与执行力,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学校管理者要具有信息化规划能力、执行能力、评价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六)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按需配备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配备统一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定期做好相关设备的升级维护、病毒防范及重要数据的备份,确保各类设备和软件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施步骤与阶段目标
20xx年,遴选天长工业学校作为省级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20xx年,在试点校建设基础上,列入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省级示范特色学校项目库的学校开展市级智慧学校创建。
先行试点学校以完善硬件设施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物联网系统化、多功能一卡通、监控全覆盖,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支持各类设备的多媒体运用,实现对装备使用管控的智能化。
到20xx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覆盖面达50%以上,建成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到20xx年,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力争50%的中职学校达到建设标准。滁州市中职学校智慧校园实施步骤与阶段目标见附件。
四、保障措施
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管理服务平台,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扩大优质数字职业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
(一)落实发展责任。市教体局成立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检查、督导、评估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智慧校园信息化工作培训。县(市、区)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要将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纳入本地职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落实经费,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据《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xx)等现行国家标准,整体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逐步实现升级改造的预期目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健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化运维管理、安全保障、人员培训、经费保障等机制。将信息化教学研究列入教科研课题,将信息化应用能力要求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要重视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评和激励机制,增强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各职业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负责统筹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实施。
(三)完善政策保障。结合实际,各地积极争取和落实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探索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在地方财政职业教育经费预算中,把智慧校园建设和日常运维服务作为重点予以倾斜。多渠道筹集智慧校园建设经费,鼓励各类信息技术企业、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积极有序平等参与智慧校园建设与服务。组织市级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和推荐参加省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的教师;评选市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成果。
(四)加强督导考核。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作为智慧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县(市、区)教体局目标考核指标,定期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专项督导和指导,按照规划进度,适时组织评估验收工作。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10
为全面实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淄博市第二期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和《高青县第二期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推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建设目标
推进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全县中小学的创新应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环境,变革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动数字资源建设和智慧共享,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学校智能化管理水平。三年内(20xx—20xx),完成全县中小学35%以上约12—15所智慧校园建设任务。
二、建设原则
(一)育人为本、服务为先。积极构建育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关注师生、家长需求,以服务为导向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共享,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从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实际出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管理的难点问题。坚持融合创新为核心,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创新。
(三)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做好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方向任务。倡导学校先行先试,突出培养学校特色、镇域特色,发挥示范学校引领作用,推动全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
三、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体现在智慧感知环境、优质智慧资源建设、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和支撑保障各个方面,着重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教师应用模式、课堂应用模式、网络学习空间学习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智慧教育区域整体推进模式。
(一)智慧环境建设
1.网络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等区域。通过建设智能一体化系统,实现信息化设备设施使用管控的智慧化,提供校内学习、运动、生活等多方位的智能服务。
2.终端配备。倡导自带设备学习(BYOD),推广全域化的数字化学习。每个师生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
3.教室配置。普通教室配置智能教学交互系统,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智能化设备设施。依托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级教育云,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在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智能学情分析,使教师能够精准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实现精准化教学。
4.信息安全。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体系,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测评工作。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能够实现校园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公安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
(二)资源建设
依托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开放、共享、规范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资源开发应用机制,使每一个学习者都成为数字资源的`贡献者和受益者,真正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1.学生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协作学习数字资源,包括面向学习者的微课资源、数字图书、校本选修、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学习网站、虚拟仿真系统等。
2.教师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数字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试题库、教学素材资源等。
3.教科研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教科研的数字资源,包括优质视频课堂教学案例、网络培训课程等。
(三)素养培育
让信息化思维、互联网思维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1.学生信息素养。建立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培养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学习资源;利用各种媒体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在自适应学习、智能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实现自我诊断、自我修正的个性化学习。
2.教师信息素养。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数字资源完成课堂教学;利用资源平台参与网络教研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价,逐步实现育人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3.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化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学校教、学、测、评、管及家校共育的常态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决策水平、治理水平、评价水平。
(四)创新应用
1.家校共育。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和交流社区,开展在线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长在线学习、交流和评价,促进网上家校共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家庭、社区和其他学校提供社会化公益服务。
2.特色发展。积极主持或参与有关部门的前沿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并取得创造性成果。积极开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积极开展智慧教学研究,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应用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各学区、各学校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建设方案,认真实施,定期开展评估认定,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
(二)人员保障。各学区、各学校要在政策、人员等方面提供强有力保障。学校要优化中层管理部门,专门配备信息化管理、推进人员,专职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三)经费保障。各学区、各学校要积极筹措经费,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信息化资源更新和日常运维。鼓励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11
根据8月初县局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淮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淮安市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淮教电〔2017〕1号),结合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实际,现就推进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教育部等部委《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和淮安市智慧校园创建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学校的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校园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组织保障
成立旧铺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支部书记杜宏生同志任组长,由各副校长和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装备室和电教中心负责人任正副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推进,实施与评估。
三、目标任务
提升宽带网络、教学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水平,健全智慧教育体制机制和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逐步完善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环境,能够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培养一大批适应“互联网+” 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四、创建重点
1.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出口带宽满足需求,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学校拥有专用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数量达到上级要求。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校师生基本实现“人人通”。健全学校信息技术日常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宽带网络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2.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开展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熟练掌握应用学科资源和教学软件,优化课堂教学;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布置作业,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建好教师工作室,开展“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改革。
3.整合和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推送优质教学资源。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挖掘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课例、课件、微课、教育教学软件、培训叙事等应用成果校内展示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县、市教师优秀“课件”、“微课”等制作评选活动。
4.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能力,利用省数字教师网,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组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课件、多媒体应用和网络研修培训。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五、具体做法
1.加强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的宣传,转变全体教师的思想观念,全员参与智慧校园的创建。
2.认真研读创建标准,对创建标准做详细解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细化分工,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个人。
3.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4.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智慧校园建设方案08-06
(荐)智慧校园建设方案08-06
(通用)智慧校园建设方案08-08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03-01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03-11
智慧平安校园建设方案(精选19篇)01-29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最新08-11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精选12篇)05-18
智慧平安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精选5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