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时间:2024-07-26 18:50:52 晓怡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精选8篇)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3、学会做圈点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4、联系各自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2、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2、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教师采用问题探究法及点拨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

  赛、辩论等形式来自主学习,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

  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找作者谢冕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三、查询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图片、音乐、歌曲。(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四、运用网络查找读书的图片、读书的有关知识。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泛读、精读的基础上探究本课的思路,提炼主旨,学会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可能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让我们进入《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来探探究竟。

  1、多媒体展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多媒体展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二、检查课前预习:

  1、作者(个别提问)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

  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读书人是幸福人》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

  2、字词

  (1)字音字形提问学生加横线字的读法。

  睿智 卑鄙 嗜好 上溯。

  答案:睿(ruì)智:卑(bēi)鄙(bǐ)嗜(shì)好

  (2) 词语注释。(学生齐读)

  浩瀚:广大,繁多。

  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饱览:尽情地观赏。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睿智:英明有远见。睿,看得深远。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结缘:结下缘分。

  嗜好:特殊的爱好。

  大抵:大概,大都。

  三、授课内容

  (一)泛读课文,感知主旨多媒体展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学习。

  1、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3、 归纳提炼主旨的方法。

  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抢答,并用星级形式给予考核鼓励。然后老师点评,总结。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用故事类比说理的方法。

  2.在阅读中抓住文章关键语句,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够运用文章介绍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难重点]

  1.能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文章中用故事类比说理的妙处。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以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方式的调查导入,常见的方式有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第三者的搭桥交流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父亲对女儿以书信的方式沟通交流的文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以调查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方式导入,可避免学生对与父母沟通是否成功的争论,能较快地切入对文章内容的教学,也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二、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文的自然段的空行,在听读中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并且圈画出来。

  1.教师读完后,以四人一个小组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

  2.教师结合小组发言进行小结:

  第一部分:读书要消化,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

  第二部分:以到博物馆的事例作类比,进一步说明读书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

  第三部分:快乐读书要学、习、思结合。

  第四部分:快乐读书还要学以致用。

  第五部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主旨: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目的,提出了作者对读书的认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可使会说的同学或理解力强一些的同学带动能力稍微差一些的同学,此环节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三、再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教师设题:

  1.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

  学生的理解可能有:①只讲数量和速度,不讲理解(质量)。②只管比赛考试,不去欣赏、享受。③只知道“学”,不知“习”和“思”。④只顾读书,不能学以致用。

  (此题可锻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也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一次训练。)

  2.对文章中用故事类比说理的方式的理解。

  学生的理解可能有:运用女儿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经历作类比,既有利于说明做事只讲数量和速度的害处,又能使女儿理解和接受所讲的道理。

  作者谈自己栽种番茄的体会,目的是使女儿明白读书与运用的关系,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

  (在对学生答案推敲的过程中理解用故事说理的好处,教学中也教给学生这种对话的策略,这种策略说不定马上就会学以致用。)

  学生设题:学生对文章语言、内容、主旨提出自己不懂或有待探讨的问题可能有:

  1.标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理解问题。

  对策: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2.第四部分中作者用“种番茄”作比方来形象说理的问题。

  对策: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体现出学习的最终目的。

  3.现行教育体制导致读书的不快乐的问题。

  对策:1.不快乐的根源在于考试制度。

  2.明白读书的目的。

  3.怎样才能作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问题。

  对策:读书要“咀嚼”、“欣赏”、“享受”;读书要学、习、思结合;读书还要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强调语文个性就是强调学生个人再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和独特的感受”,所以教学中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文章,这正是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的最好体现,此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的最佳时期。)

  四、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

  学生以作者女儿的身份与作者对话,并把这些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咀嚼、欣赏、享受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学、习、思结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读书求知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2. 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3. 理解本文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4. 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他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2. 师生交流

  师:最美的时光——书桌前,台灯下。

  3. 过渡:下面我们去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

  二、阅读感知

  1. 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每句话:作者说的话对吗?是这样的吗?勾画出你不明白的句子。

  2. 疑难点拨。

  三、领会主旨

  1. 根据题目判断本文的文体。

  议论文:阐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因为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4. 从全文看,读书人的“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因为读书人拥有浩瀚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2) 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3)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四、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1. 阅读每一段,找出中心句,划分段落。

  提示:中心句一般位于段首,且与中心论点有关。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3.交流归纳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二部分(2-4):从两方面来论述“读书人是幸福人。”

  分论点一:读书加惠于人知识的增广。

  分论点二:读书加惠于人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二、重点段研读

  (一)研读第三段

  1.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 作者是如何论述分论点的?

  第1句:中心句,提出分论点——读书加惠于人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2句:概括地论述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

  第3句:用一连串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论证(举例论证)。

  第4句:作结,一个读书人不仅拥有别人的生命体验,而且从中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3. 为第3句加上标点。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 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 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 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 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1)分号是用在复杂的句子里并列的小句子中间的标点符号。有人认为这段文字中的分号可以改为逗号,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课后练习二第3小题)

  不同意。因为分号前后是并列的两层意思。从内容而言,分号前写的是人们从书中学得的精神,分号后的两句写的是诗句的内涵与情感。从句式来看,分号前是一种句式,分号后是另一种句式。

  (2)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研读第四段

  1. 这段话共几句?给每句话标上序号。

  2. 划分层次

  中心句——与书结缘,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

  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书。

  概括论述,与书结缘,向往崇高。

  引用名言(道理论证),论证优秀的书籍的教育、感化功能,读书使人崇高。

  3. 学习第8句,并补充有关读书的名言。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提炼议论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

  二、理清思路——提炼主旨

  1、文章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总分总)

  第1、5段是总说,2、3、4是分说。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能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与好书结缘使人具有崇高追求、高尚情趣,使人“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一自然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作者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好好借鉴作者的结构。

  2、找每个段落的中心句

  3、分析中心句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感悟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知识——精神——行为

  三、精读文章——思考质疑

  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的“浩瀚”和“丰富”?

  2、作者认为读书有那两个方面的作用?

  3、“知识的增广”和“精神的感化和陶冶”有何不同?哪一个更加重要?

  4、阅读中,应该选择怎么样的书?为什么?

  5、谈谈你现在对哪类书籍感兴趣?为什么?以后呢?

  四、论证方法——学习写作

  1、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顺序能不能换?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2、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模仿第三段文字试着写一段证明中心论点的文字。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我会读书》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含义,寻找读书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并感受读书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将自己读书的方法进行思考,并有条理地写出来。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

  同学们,上次大家收集了你喜欢的书目,(开火车的'方式)每个同学将你看过的、知道的书名说出来,一个人说一部,一个接一个地说。

  (二)谈话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课外书,只不过有的书篇幅长,有的长,有的短,你是怎样记住或理解书中的内容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提名回答)

  (三)讨论

  有些同学不喜欢看书,就替自己找理由,有的同学说:“学习作业多,没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有的同学说:“看书太麻烦,有许多字不认识。”这些是理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提名回答)

  (四)大家谈

  读课外书有诀窍,除了合理安排时间外,我们还要选择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我们不仅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还要有选择读书的技巧;我们要读名著名篇,还可以读报刊杂志,还要选择健康的少儿读物,并学会做读书笔记。

  (五)推荐一本书(活动)

  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是同学们看过的一本书,号召同学们互相借阅。

  (六)小结要点

  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要有选择,和好书交朋友。

  (七)板书

  我 (一)说书名:听过的、看过的

  会 (二)如何记住书中内容

  读 (三)寻找阅读课外书籍的好方法

  书 (四)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6

  一、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分析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2.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的目的是:

  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3.教学方式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可由与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俗语或谜语导入。

  例如:

  谜语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遇到生字生词可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约7分钟)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问题抢答。(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

  (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①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师生座谈

  设计说明:(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课堂形式可以采用圆桌会议来布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陈述自己的见解,也有利于在开学之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亲近感)

  1.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先带头讲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学生之间交流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

  附课堂发言实例:

  学生1:看了冰心奶奶写的《忆读书》后,我也有了自己看法。我想说一说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连环画《三国演义》,刚一看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关羽、诸葛亮……。我最佩服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三气周瑜,借东风大败曹操,真是让人佩服不已,从那以后,我就经常看历史故事,对我国的历史也就略有了解。

  学生2:我也认为看书比看电视好,书里面写的优美的句子、情节,在电视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自己体会。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朗诵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写“月光洒在那一片叶子和花上……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多美的描写呀!我觉得我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3:就是,多读书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上小学时,妈妈经常给我买各种书籍,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小学生作文》,各种报纸杂志,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级时,我的作文还获得全国小学生征文比赛优秀奖呢。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7

  教学分析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谈读书的作用。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高产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为完整。

  其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狡黠者鄙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些话都充满了成熟的人生经验。

  培根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谈读书》多用简洁短句,虽然也有句,但每个句子几乎能独立,似并排而立。说理上,培根喜欢用对比论证,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问题,于是就形成了对仗的平衡句式,其中还灵活穿插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热爱读书,你就会热爱生活;学会了读书,你也就学会了生活。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教学方式

  1、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自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教学构思

  一、谈话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那我们看看几百年前的先哲对读书是怎样看待的。

  二、作家简介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贵族家庭,培根小时候很爱学习,13岁便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2、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谈了读书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

  四、品读课文

  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富有哲理。

  1、合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语评》。

  2、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全班交流。

  先读出句子,然后再对句子进行点评,可以从修辞、内容、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例句分析:

  (1)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的天性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有应继承发扬的,也有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与美丽的一面,也有疯长破坏美感的地方。要使花草只呈现出美丽的一面,就需要人们对它们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明智明理,并且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努力趋向人性的完美。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正确的心态。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书,随时准备和书本辩论;但我们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完全丧失自我,书本中也有不正确或偏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不要轻易盲从。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作者这句话论述了六门学科知识对人的帮助。读书可以武装一个人的头脑,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使你更聪慧、更缜密、更有修养、更……

  五、拓展迁移

  1、课外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

  2、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2、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学会选择书籍,提高辨别能力。

  3、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其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而且针对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大阅读”课,学生在课前已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积累、回忆、采访等。所以学生是有备而来的,为交际的有效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教材中又提供了三个多元化的交际角度,很显然,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读书的经历,说自己的读书故事、体会,这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自然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必定有话可说。因此,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在交际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提高辨别能力也就成其为可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1、名言诵读: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与书有关的故事中徜徉,还记得前几天我们积累过一些有关读书的格言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2、回顾口语交际的内容:从大家激情朗朗的诵读中,我再次感受到了书的魅力和它带给大家的沉醉与激动。而“我爱读书”正是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在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就了解、布置了本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回忆一下:

  (随着学生的回顾,投影出示口语交际的内容:)

  ⑴、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与书有关的故事、体会要和大家交流。

  ⑵、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⑶、展开辩论:开卷是否有益。

  可以梳理成两大主题:(1)讲故事,谈体会。(2)辩论开卷是否有益。

  3、回忆活动开展情况:在这两周里,大家针对口语交际,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开展了许多活动,能不能汇报一下?

  4、引入话题:相信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提出建议、自主准备:

  1、提出建议,细化要求:要想说得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请你给大家提点建议吧。

  (学生自由建议,教师选重点板书)

  2、自主准备:给大家一点时间,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再梳理练习一下。

  3、导引:准备好了么?相信现在你一定更自信、准备也更充分了!

  (三)分享故事,交流体会

  1、导语:现在就把你觉得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关于书的故事,或者你对读书的一些体会认识、获得的有效读书方法,以及读书乐趣等讲给大家听听。

  2、交流:(每个学生讲完后,师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评价、交流看法等,让学生受到有益的启发)

  3、小结:评价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语言表达能力、交际的态度等)

  4、引导:老师觉得你们的确有进步,这使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确,读书让我们明理,思考使我们深刻,论辩令我们机敏。接下来就让我们针对读书展开一场辩论,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指导我们有效读书。

  (四)学生交流,明辨是非。

  1、明确辩题:

  正方:开卷有益。 反方:开卷未必有益。

  2、请双方代表阐述己方观点:

  3、进行辩论:群体间相互自由辩论。

  4、评议:刚才辩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5、读书引导:我们说,有声的语言是辩论,无声的语言是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怎样开卷读书呢?

  6、总结: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选择有益的书籍,读书就能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反之亦反。—---所以应该好读书,但要读好书,这样才能达到读书好的目的。让我们与好书相伴!

  (五)拓展升华、推荐名言: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六)课后作业建议:

  1、针对今天的口语交际,写一篇日记。

  2、办一份读书手抄报。

  板书设计:

  我 爱 读 书

  尊重 参与

  有条理 具体

  有理 有据

  课例总结:

  口语交际课《我爱读书》是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元主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

  这节课体现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准备,材料储备。教师在本组元第一篇课文学习后,就布置下口语交际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课前自主交流。学生全员参与,商议完成任务的途径,探讨表达交流的思路,教师适当点拨。第三阶段,明确任务,汇报交流。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指导学生变换“独白”、“对白”形式,深化口语交际训练。第四阶段,展开辩论,明辨是非。

  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就是抓住了学生的交流和交际来达成口语教学目标。“交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每个人轮流独自说(读)一段事先准备好的长而连贯的话,一方“表达”,一方“倾听”,因“倾听”“表达”的主体互相转换,彼此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自然而然形成了“交流”。二是交际双方就共同的话题进行对话,不断根据对方说的内容随机应变地作出言语回应。在交际形式上则体现了多元化,“独白”、“对白”两种方式兼顾,并加以合理调配。

  这节课关注了师生的评价,但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还是有些许疏漏。在语言因素方面,借助评价激活学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语做得还不够;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虽说关注了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但在引导上还是显得弱了。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课前的搜集、积累、回忆、采访等活动,为本次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使用在综合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这也是学生在交际中有话可说,说得真切、充分的直接原因,这个过程还锻炼了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理的能力。这是这堂课感觉较为成功的一点。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的任务,所以学生每交流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我都会引导大家进行评议、信息补充,让大家在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中自主习得规范的语言习惯及基本的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交际态度,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所以后面环节中学生的辩论才如此自如。

  整堂课,我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尽力体现口语交际课互动性、全面性、实践性、情境性的特点。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讲述故事时,感觉有的人不是在说话,而是在背诵,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化没有真正实现,一方面学生的自悟式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但同时也说明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还不够家常化、伙伴式,学生紧张,还需要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情境的语言、方式上多下功夫。

  2.对于学生交流中点评的简单重复、语言零碎且有些不恰当,我为了所谓的教学过程顺畅,违心地加以默认或表扬,降低了标准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误差,所以交际中,应关注他们的表达能力,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充分体现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相关文章:

读书人是幸福人朗诵稿04-05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理解及答案08-12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阅读理解答案09-07

《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阅读答案08-09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原文阅读06-30

祝福人的句子06-05

祝福人的句子08-18

祝福人开心的句子02-14

幸福人生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