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时间:2023-09-22 10:17:21 诗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

  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学生:停表、卷尺、小红旗。

  地点:操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四、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节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我们步行30m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可以求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师明确: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需要测量的是步行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

  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秒表,明确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方法。

  带领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外面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介绍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步骤

  等下我们将到大操场上去完成今天的实验内容,要求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认真操作,遵守纪律,下面老师先将今天的实验步骤介绍一下: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次记号。[

  2、选出三位同学做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处。

  3、选出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来表示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用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书第45页的表格中。

  学生到操场上完成实验,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实验完毕,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回到教室。

  (4)实验结果讨论

  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提问: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明确:不相等。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三、课堂小结

  1、可以利用公式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学习并掌握停表的使用方法。

  3、能够测量正常步行、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第46页的实验2和实验3,请同学们分别设计出实验方案。

  2、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问题导入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呢?能否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呢?

  推进新课

  一、实验准备

  学生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交流总结: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t=,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有下列实验器材: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使用停表前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活动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二、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强调要求按图组装器材,注意斜坡坡度较小,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较长,越易计时。

  分组实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教师辅导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

  三、实验结果讨论

  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 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 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教师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意对应关系。

  四、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课后小结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停表和刻度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

  活动与探究

  探究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变化

  提出问题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不蹬车时,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

  实验器材粉笔、停表、刻度尺、皮球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

  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通常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般要经历从静止到运动,又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飞机起飞的时候,在跑道上越来越快;火车进站的时候,运动越来越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我们称之为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做变速直经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没有恒定的速度。怎样来描述它运动的快慢呢?

  例如,百米运动员,10s内跑完100m,可以说他平均1s内跑10m。这里就给出平均快慢的概念。

  2、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说明: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

  例如:百米运动员跑100m用10s,他的平均速度

  若这位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100m,所用时间也为10s。

  总效果相同。

  这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另外,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表明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许对于此百米运动员,我们很难找到他哪个1s跑了10m。

  需要强调的是,10m/s只代表此运动员在这10s内(或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度,也不代表他后50m的平均速度。

  例如,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 800m、11 400m、13 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平均速度,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度,见下表:

  第1个10min 第2个10min 第3个10min 这30min

  s/m 10800 11400 13800 36000

  18 19 23 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的。

  还可以看出上述汽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了车每10min的平均速度,就比只知道汽车在这半小时的平均速度,对汽车运动的快慢了解的更准确。

  又如,要知道百米运动员通过的60m位置时的速度,方法有:可测他通过前10m到后10m这20m的平均速度;

  可测他通过前1m到后1m这2m的平均速度。

  ……

  选取的位移间隔(或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准确地知道运动员通过60m位置时的速度。

  若设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改做匀速运动,测出他以后匀速运动的速度,就知道了他通过的60m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度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实例:火车提速。

  汽车速度计——用实物或图显示。

  展示"物体运动速度"表——课本p。53。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值的瞬时速度。

  可用"阿特伍德机"说明测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什么是平均速度?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说的速度应指瞬时速度,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1-02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02-02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2-12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教案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12-28

八年级物理微课教案 质量的测量微课教案11-16

速度和平均速度教案08-2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08-01

物理中速度和平均速度有什么区别10-02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长度测量03-21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