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时间:2023-04-12 19:56: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篇一: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教学目标:

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

  二、新授

  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展示图片)

  (2)教师总结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岳飞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后,将毒酒一饮而尽,时年39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 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今天我们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摘要向学生介绍,以上学生介绍过了,就不重复了)

  由此可见,岳飞不仅是武将,文采也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品读欣赏一下他的《满江红》。

  2、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一下词的知识(词牌名,题目等)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

  (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你的第一感觉怎样?

  (上阕稍慢,下阕稍快。或上阕的悲痛,下阕的激昂。)

  初步归纳:《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

  (4)齐声吟诵

  思考: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板书)

  3、学习上阙

  (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

  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

  (2)朗读赏析

  A、请学生齐读

  B、指名学生朗读,说说每句应该重读的地方,为什么?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怒”,“潇潇雨歇”舒缓一点,因为是景色描写。“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提问1:为什么愤怒?(用原文回答)

  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提问2: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明确: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

  风景自是宜人,在这种情况下登楼远眺,自有一番郁结在心头。

  B、“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分析:重读“抬”,因为是动词以及“长啸”“激烈”,一般武侠小说中,才有长啸,英雄感叹,表壮怀之激烈。“啸”是感情激动大时发出的声音,要读得相对来说缓一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析:重读:“尘与土”“云和月”“三十”“八千”。请学生看一下注释,理解什么意思。

  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引:虚怀若谷,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补充小故事二、九。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重读:“白”“莫”“空”,劝诫人要惜时。

  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提问:这句和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的意思相同呢?

  明确: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引: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

  (以上每句分析完,都指导学生再齐声朗读,再个别读,或者师范读,以达到更好的朗读

  训练的效果。下阙同。)

  (3)小结

  上阕写作者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4)配乐齐读,让学生尝试背诵

  4、学习下阙

  (1)请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可让学生课前完成此预习,课上就不用花时间讲了)

  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熄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像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像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3)朗读赏析

  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

  祖国的赤诚之心。

  请找出相对应的'诗句朗读分析

  A、 请学生齐读

  B、 请学生逐句说说朗读体验

  C、 指导朗诵:这四句,句式短促,音韵铿锵。语速稍快,要把急切的期望读出来。

  (以下同)

  D、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分析: 重读“恨”。“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情感强烈。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战车叫“长车。

  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转入第二层: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分析:重读“驾”,要读出自豪感和豪壮的气势;“踏破”读出必胜的信念。后两句要把恨、乐观读出来。

  提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切齿痛恨,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同时又把收复山河的宏愿、征战的艰苦,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指导朗诵:要读出豪迈的气势来。

  C、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顿生凌云之志——第三层: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句学生齐读,个别读后由师再范读)

  指导朗诵:要读出必胜的信心,高亢的语调。

  分析:重读:“待”“收拾”(“朝天阙”,学生可能读不好,一定要让学生放开读)。收拾,平时我们用在哪儿?桌子,对,这里像收桌子一样,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4)小结

  下阙节奏稍快有变动,其情感更为高亢激越,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三、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

  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词

  3、师范读

  4、让我们用这四个字结束今天的课。一起高呼:“还我河山”。

  (《精忠报国》音乐响起)

  四、拓展延伸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籍,诸君细读《小重山》。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  请学生齐读,然后自由读,品一下此词与《满江红》有何不同。(风格上此为婉约)

  2、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的抗金之志,不但受各奸臣的忌恨迫害,还受到其他将军如:张浚,刘光世等的阻挠,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就是抒写了这种心情,上半阙写忧深思远之情,下半阙“白首”2句,表面似乎情绪消极,实际上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则用比兴含蓄的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深秋寒夜,梦回沙场,蟋蟀不住的悲鸣惊破了这壮怀激烈的梦。醒来独徘徊,月色朦胧心寂寂。瑶琴声声,恨无知音,一腔心事难尽……通读全词,作者“还我河山”的血脉贲张的斗志,面对的却是“议和”声浪甚嚣尘上,寂寥憾恨的心境跃然纸上。梦再热烈,终究要醒来,将军白头,面对着惨淡的家国现实,谁是这声裂弦索的真正知音? 此刻充斥词境的,便只有朦胧月光下蟋蟀的凄苦悲吟……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

  篇二: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地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设疑解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满江红》。

  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曾经有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却无人不知。大家知道他是谁么?

  师:没错,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岳飞,亲身感受它的爱国情怀。

  二 、走进作者: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岳飞的小故事么?或者你认识的岳飞是什么样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岳飞是南宋人。

  生:岳飞是将军也是诗人。

  生: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声名远扬。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岳飞,对他如此了解。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岳飞吧!(幻灯片)

  (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少时勤奋好学,练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

  绍兴六年,岳飞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三 、诗词赏析

  1、教师范读,划分断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感悟作者情吧!

  师: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国学书,翻开第71页,手拿书的底端,倾斜45度角,认真听老师范读,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标注,划分断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自由诵读。

  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诵读。要求:读书过程中试着读出小节停顿,注意节奏和重音,读不准确的句子多读两遍。

  3、朗读。

  男女生、师生配合,通过不同形式朗读。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教师随机点拔。

  (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4、视频欣赏。

  师:经过了不断地诵读,相信同学们心中对岳飞又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放松嘴巴,用耳朵聆听康桥的朗诵作品。(幻灯片播放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加深对词的感受和理解)

  5、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语言美。)

  四 、拓展

  师:中华文明5000年,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不乏爱国将领,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吧。

  (幻灯出示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爱国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荆轲《易水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篇三: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

  1、介绍满将红

  《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这首词是谁写的呢?

  2、介绍岳飞

  PPT展示岳飞图片 :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

  3.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

  发、冠、车、缺、血、朝、阙

  (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

  1.了解作者  PPT展示

  岳飞:

  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 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家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2.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再读词作,读出节奏

  (三)三读词作,了解诗意,读出感情

  自由朗读,谈一谈《满江红》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学生讨论,PPT展示

  1.怒发冲冠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爆发,词人独自凭栏眺望,想到中原,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于是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回首往昔,当下的功名事业如同尘土,微不足道

  展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展望抗金斗争,    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这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上阕小结

  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4.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号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问句,以加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

  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带领岳家军,直捣敌人巢穴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志饥餐”和“笑谈渴饮”都是岳飞的激愤之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一步表达了对金人蹂躏中原,涂炭生灵的切齿之恨和战胜强敌的决心。

  7.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精忠报国”的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下阕小结

  抒发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三、归纳总结

  1.总结: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有了这种正气和境界,才能写出这种千百年传唱不衰的好作品来。

  2.三读《满江红》,读出感情

  3.根据PPT提示,试背全词

【岳飞满江红全文教案】相关文章:

满江红全文岳飞05-24

岳飞《满江红》的全文04-23

岳飞的满江红全文08-29

满江红岳飞诗全文03-28

满江红岳飞的全文翻译08-28

满江红岳飞全文译文11-11

满江红岳飞全文及翻译08-29

岳飞的满江红全文解释08-29

满江红岳飞全文的意思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