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性,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浮力和溶解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基本特征,感受水的流动性、浮力和溶解性。
难点:理解水的溶解性概念,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水的外观、流动等特征,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实验法:组织幼儿进行水的浮力和溶解性实验,亲身体验水的特性。
讨论法:引导幼儿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透明水杯、水、各种小物品(如塑料球、木块、硬币等)、盐、糖、沙子等。
实验记录表、笔。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通过谜语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它来。” 引出主题 —— 水。
(2)提问幼儿在哪里见过水,水有什么用途。
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观察水的外观:教师将一杯水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透明的。
(2)闻水的气味:请幼儿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味道。得出水是无味的结论。
感受水的流动性
(1)让幼儿将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观察水的流动情况。引导幼儿说出水是可以流动的。
(2)组织幼儿进行小游戏,将小物品放在水流中,观察物品随着水流的移动。
实验探究水的`浮力和溶解性
(1)浮力实验:将不同的小物品(如塑料球、木块、硬币等)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引导幼儿理解水的浮力。
(2)溶解性实验: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水,一个杯子中加入盐,另一个杯子中加入沙子。搅拌后,观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盐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能溶解。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引导幼儿总结水的特征和用途。
(2)强调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延伸活动
(1)让幼儿在美工区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水的用途。
(2)在科学区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水的实验。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道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如液态、固态、气态。
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
难点:理解水的状态变化原理。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进行水的状态变化演示,让幼儿直观地观察。
实验法:幼儿亲自进行水的蒸发和凝结实验。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准备
冰块、热水、玻璃杯、扇子、保鲜膜等。
实验记录表、笔。
图片或视频展示水的不同状态。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水的不同状态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看到了水的哪些状态,引出主题。
认识水的不同状态
(1)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受固态的水。提问幼儿冰块有什么特点。
(2)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出液态的水。
(3)用扇子扇热水杯中的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出气态的水。
实验探究水的蒸发和凝结
(1)蒸发实验:在玻璃杯里倒上一些水,放在阳光下或用扇子扇,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慢慢变少,变成水蒸气。
(2)凝结实验:用保鲜膜盖住一杯热水,过一会儿让幼儿观察保鲜膜上的水珠。引导幼儿理解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水的.状态变化和蒸发、凝结现象,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2)总结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和变化,强调水的循环过程。
延伸活动
(1)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如晾晒的衣服变干、早晨窗户上的水珠等。
(2)在科学区提供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水的状态变化实验。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探索水的渗透性,了解水可以通过一些材料。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要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水的渗透性,理解水的渗透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让幼儿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水的渗透性。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和水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不同材质的布料(如棉布、纱布、塑料布等)、纸巾、海绵、水、杯子等。
实验记录表、笔。
图片展示水污染和节约用水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一杯水和一块干海绵,提问幼儿如果把水倒在海绵上会发生什么。引出水的渗透性话题。
(2)提问幼儿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让水通过。
实验探究水的渗透性
(1)将不同材质的布料、纸巾、海绵等分别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哪些材料可以让水通过,哪些不能。引导幼儿理解不同材料的渗透性不同。
(2)让幼儿将水倒在不同材料上,观察水的渗透速度和程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说出哪些材料容易让水通过,哪些不容易。
(2)强调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延伸活动
(1)让幼儿在美工区用渗透了水的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的渗透性,如尿不湿、拖把等。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性,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浮力和溶解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和流动性,感受水的浮力和溶解性。
难点: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理解实验现象。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水的外观、流动等特征。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水的浮力和溶解性。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水的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透明杯子、水、颜料、盐、小玩具等。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关于水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水在哪里,水有什么用处。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吗?” 引出课题。
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教师拿出一杯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
(2)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水,感受水的无味。
(3)小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观察水的流动性
(1)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让幼儿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2)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感受水的浮力
(1)把小玩具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玩具的状态。
(2)提问:“为什么玩具会浮在水面上呢?” 引导幼儿理解水的浮力。
体验水的溶解性
(1)在一杯水中加入盐,搅拌均匀,让幼儿观察盐的变化。
(2)提问:“盐去哪里了呢?” 引导幼儿理解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水的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教师总结: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美工区用颜料和水进行绘画创作。
(2)在科学区提供更多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溶解性和浮力。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变化。
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形态变化和蒸发、凝结现象。
难点:理解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讲解法:讲解水的形态变化的原理。
观察法: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四、教学准备
热水、冷水、冰块、玻璃杯、酒精灯、石棉网等。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提问:“水有哪些不同的状态呢?” 引出课题。
认识水的形态变化
(1)教师讲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变化,如液态、固态、气态。
(2)通过课件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
观察水的蒸发现象
(1)在玻璃杯里倒上一些热水,让幼儿观察水面的变化。
(2)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杯里的水,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3)提问:“水去哪里了呢?” 引导幼儿理解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体验水的凝结现象
(1)把冰块放在玻璃杯上,让幼儿观察玻璃杯外壁的变化。
(2)提问:“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导幼儿理解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水的形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雕、云雾等。
(2)教师总结:水的形态变化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我们可以利用水的形态变化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如晾晒衣服、早晨的露珠等。
(2)在科学区提供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形态变化。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演示法: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现象。
四、教学准备
硬币、回形针、水、滴管等。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展示一枚硬币,问幼儿:“你们觉得这枚硬币上能装多少滴水呢?”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引出课题:有趣的水。
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1)教师用滴管在硬币上滴水,让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水的变化。
(2)引导幼儿发现水在硬币上会形成一个凸起的形状,而不会流下来。
(3)教师再用回形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让幼儿观察回形针也能浮在水面上。
解释水的表面张力原理
(1)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即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水的表面形成了一种弹性薄膜。
(2)用简单的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如把水分子比作小朋友,他们手拉手形成了一个坚固的 “网”。
讨论与总结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如露珠、水面上的小昆虫等。
(2)教师总结:水的表面张力是一种很神奇的现象,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提供更多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2)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做一些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小实验。
【幼儿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有趣的水科学01-10
有趣的水科学教案中班10-21
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1-10
中班教案:有趣的水科学9篇01-10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10-21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01-11
中班教案:有趣的水科学(9篇)01-1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01-12
中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汇编7篇)11-10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8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