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的教案

时间:2021-06-19 15:49:59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三复习的教案

  学习重点:

高三复习的教案

  所谓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高考的《考试说明》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一条要求。阅读,一定要有信息观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因此在阅读中,就要特别注意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要十分重视信息的获取,要十分重视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和吸收。准确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辨清作品中的各种提法,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敏锐的语感的培养,要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

  金题体悟:

  (2002年高考第9题)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方法指导:

  上面说过,准确地筛选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但仅凭语感也不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在做题时,要仔细将题目的选项与阅读材料作比照,对所涉及到的概念的并列、属种、交叉等关系,肯定、否定的提法,有关增减、强弱、大小、升降、先后等的变化及其条件中的叙述,有关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多加注意。对材料中使用的起修饰、限制和补充作用的词语,切切不可放过,材料的叙述有时故意“绕弯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化繁为简,把它读懂。还有一点应注意的就是应该知道选项中的干扰项的种种干扰角度,在比照材料中去识破它,如有的干扰项故意朝意思相反的方向说,把程度重的说轻,把数量少的说多等等,有的干扰项故意说绝对,说片面,或者说过头,或者说不及,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材料中并不具有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似是而非的内容,有的失之于窄,有的失之于宽,凡此种种,不能尽举,都是辨析筛选时应小心在意的地方。

  这道题围绕“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列出了四种表述,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文中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等,这些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C、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排除。只有A项“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只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所以应该选A。

  再如:(2002年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文化,一种意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两千多年来,知音的故事一直在华夏子孙中间传诵,人们以追求像伯牙子期这样的崇高友谊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到唐代诗歌,诸多的典籍中都作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可以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深入到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人们的一笔精神财富。阅读这篇文章,对具有这样文化含量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由于这些内容散见在这篇文章中,因此本题还具有对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的考查。第一条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要思考内容,需要的是加工概括,比较容易。第二条首先要有敏感,在初读的过程当中就要有这种敏感。难点在于将文中几处提到的出处和引用进行概括。《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是古代典籍,诗歌也在典籍之列,例如《全唐诗》,因此应该用古代典籍概括。

  样题参考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练习巩固: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满月的光与地球温度的变化

  据有关地球每日温度的调查报告称,满月的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

  据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3位学者共同撰写的报告说,卫星对低层大气温度测量的结果表明,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要高,但对热带地区的温度则影响不大。

  气象学家早就试图找出月球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两年前,这几位学者就声称,全球气温出现随月相变化略升高的现象,因为他们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0。02℃。随后他们又按纬度与卫星测得的数据进行核对,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但在中纬度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月缺时气温略高,满月时气温则略低。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距热带地区比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应比对两极气温的影响更大些。虽然他们尚不能对月运周期与两极温度变化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解释,但他们推测,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清洁,因而照进的月光更多些;满月时受潮汐力的作用,地球两极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受更多的压缩而发热,这可能是其中的原因。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上述观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证实。

  1.下列不能说明“满月的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有关地球每日温度变化的统计报告

  B。卫星对地球低层大气温度测量的结果

  C。满月时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温差的比较

  D。满月和缺月时两极地区温差的比较

  2.根据第3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假如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是15℃,那么两极地区的气温该是

  A。升高到15。2℃

  B。升高到15。5℃

  C。在原来基础上升高0。75℃

  D。在原来的温度上升高0。5℃

  3.文中结尾“上述观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证实”的意思是

  A。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B。用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清洁和潮汐力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尚缺乏科学依据。

  C。两极气温在满月时较其他地区气温高的说法还需进一步证实。

  D。满月的月光能使地球两极的气温升高和使中纬度地区的气温下降的观点不完整,没有被证实。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满月时,中纬度地区的气温比两极地区还要低。

  B。全球气温随月相变化略有升高的原因尚未证实。

  C。月球距热带地区较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影响应更大些,但实际并非如此。

  D。月运周期与两极温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同空气的清洁度和潮汐力作用有关。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5.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限4个字)

  (2)“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锦绣”、“雕刻”指的是□□□□(各限4字以内)。

  (3)“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在文中指诗□□□□,□□□□;“不离”在文中指诗□□□□,□□□□(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6.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有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

  答:要素一:□□□□□□□□(限8个字以内)。

  要素二:□□□□□□□□(限8个字以内)。

  7.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字以内)

  答: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诗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简单“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和创造。

  B。诗的意境能让读者忘记喜怒哀乐。

  C。诗的意境是穿越时空永恒存在的。

  D。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E。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的。

  :练习参考答案

  1.C

  2.D

  3.B(“上述观点”是指“但他们推测……的原因”)

  4.A(原文说:“在中纬度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月缺时气温略高,满月时气温则略低”,这里的“低”不是“比两极地区还要低”,而是比月缺时的温度低。)

  5.(1)取舍、剪裁。

  (2)自然(答“人生世相”亦可);艺术(或艺术作品、作品)。

  (3)“不即”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不离”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

  6.要素一:生动的画境、戏景;要素二:钩摄神魂的情感。

  7.特点一:刹那间成为终古;特点二:片断成为完整的形象;特点三:在无数心灵中复现。

  8.BE(B项所说的“喜怒哀乐”所属对象不清,应该说是读者忘记了自身的喜怒哀乐;E项说法不准,作者和读者所塑造的形象有时是有差别的,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学习重点:

  由于平时人们常把“结构”和“层次”连在一起说成“结构层次”,便有人误解分析结构就是分析层次。其实结构包括下列要素:

  (1)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应。换一句话说,层次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阶段。这就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合为一个考点的原因所在。

  (2)过渡和照应

  为使文章脉络清晰,文路畅通,写文章总要运用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3)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此外,还有线索等。

  这样看来,分析文章结构就包含着对上述要素的分析。

  金题体悟:

  例如(1993年高考第24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上段)中自a到j有1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应该使用分号的是(只填字母)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分析层次,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分析层次有两项要求:一是辨明关系,即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二是分出逻辑结构中的等次,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

  层次是着眼于内容划分的,因此,分析层次的依据是对各部分内容的准确概括。就全文的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自然段内容的准确概括为基础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段归在一起为一层。就段内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句的内容准确概括为依据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句子合在一起为一层,余者以此类推。段内层次分析,首先要认清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记叙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段的类型不同,其组合规律不完全相同。还要注意句子之间意义衔接转换的语言标志。全文的层次分析和段内层次分析的原理、步骤是相同的。

  有时,考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的试题也可以用简答方式或填写图表、调整顺序、编提纲、加标点等方式。

  这里,考查的是划分语段内部层次的分析能力。10个语句单位,实际上只能分为4个意群,在c、f、h三处要用分号隔开,才能明确显示这个长句构成的语段内部的层次。仔细阅读,不难看出这样四个并列的意思: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②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③强调记忆和聚敛性思考练习;④情感因素不足。如果不能理清这个思路,则会将其他阐释性语句当作层次的关键,致使答案出错。

  又如:(1991年高考第27题)

  下面这段话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a)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c)他的外甥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的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种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序),再交待选择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共分两层:(a)(b)(c)(d)(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共分三层:(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

  ——(c)(d)

  ——(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

  进,共分五层:(a)(b)(c)(d)(e)(f)(g)(h)

  这是一段描述性文字,(a)为总领句,(b)(c)紧接着介绍坟墓,接下来是由墓及树、由树及人,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由此可见,答案应是B。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山因雨长秀,石因雨生色。

  沿着东山仄仄的曲径石道慢行,眼光穿过春雨编织的雨帘,东山奇岩异笋尽收眼底,满山石头嶙峋突兀,经春雨的浸润,尽显出奇异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在其中。

  远处观望,烟雨雾霭里,有的岩石似舟船渡海,有的似巨龙腾飞,有的似骏马奋蹄,有的似雄狮眈视;近处审视,有似刀斧之形,有似巨笔之态,有似剑戟之状,还有那数不尽的石屋石道石洞石廊石缝,似幽深莫测的大世界,又似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

  离我不远的一块巨石,负重承托着一块两头翘起的弯弯石头,似一艘即将出海的渔船。我凝神视之,只见船儿动了,似缓缓破浪入海,溅起团团白色浪花。定神视之,原来是一簇簇轻如棉絮的乳白云烟从石船底下悠游而过,使人对石船产生了游动的幻觉。我转到一尊赤红色的巨石面前,只见一个老石匠和两个青年石匠,头戴雨笠,站立在麻竹粗壮的手脚架上,依着巨大的岩石雕凿,看那精神矍铄的老工匠和血气方刚的青年工匠,春雨淋透了他们的衣裳,隆凸起的肌肤清晰地显露出来,宛如一座立体的浮雕。我斗胆走上前去,问他们为何要雕凿题字,他们却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漫山飘洒的烟雨对我说:“我们雕的是‘烟雨东山,荟萃奇石’,这可是一次难以寻觅的机遇呀。”

  一阵豪豪爽爽、清清朗朗的笑声,伴着春雨融入东山缓缓流动的烟云雾气里。

  1.本文二、三自然段抓住了东山岩石什么特点来写的?(10字以内)

  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三自然段突出了雨中东山岩石之美。

  B。二、三自然段表达了雨中游东山的情趣。

  C。二、三自然段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二、三自然段点明了大自然也有着令人思考的深刻寓意。

  3.第四段写石匠一段文字的作用是()

  A。说明人是大自然的主宰。

  B。说明大自然的美景要靠人的智慧和力量来创造。

  C。说明抓住机遇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D。说明人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围绕_______________展开景物描写。

  ②全文主要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个短句概括出全文景物描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的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源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6.(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不超过10个字)

  答:作用是□□□□□□□□□□

  (2)第一段的意思,如果换成以都江堰为主体,应如何表述?(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第二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

  答: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二段中“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什么?

  答:“站远了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味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十五个字)

  8.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请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以反衬的手法贬长城褒都江堰,满怀激情地赞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

  B。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长城只是它的小弟弟,是它的后辈。

  E。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鲜明的提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附:练习参考答案

  1.形状奇异,七彩缤纷

  2.D

  3。C

  4。①我的所见所闻;雨字②比喻;使所写的事物具体形象。

  5.东山春日烟雨图。

  6.(1)揭示主旨,总领全文。

  (2)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7.(1)留下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站远了看”指从今天看历史;“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感觉。

  8.修建时间、社会功用、文明特点。

  9.长城:突兀在外,讲求排场,缺乏活力。

  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10.AD

  韩维加编写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高三复习的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的复习教案10-17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10-30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08-29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07-27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09-29

高三数学排列复习教案10-17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大全10-17

高三语文修辞复习课教案08-25

高三理科数学数列复习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