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1-06-28 11:32:36 教案 我要投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段。

  二、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难点:试加小标题。

  三、教学过程

  1、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吗?

  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

  2、初读感知。

  (1)自学全文,思考:

  A、本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试加小标题。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划出有关句子。

  自由朗读,思考;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反馈。

  (3)根据五件事来分段。

  (4)你觉得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围绕“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句来写。)

  3、学习生字新词。

  (1)师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自读,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了解部分词义。

  (4)再读。

  4、学习第一段。

  (1)师简单介绍单元提示。

  (2)根据单元提示要求,学生读第一段。

  (3)你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4)你理解“爱戴”吗?从哪些地方看出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划出句子,读。

  (5)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这段中解决了吗?(没有)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在课文的哪部分中?(二至五段)

  在二至五段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6)理清第一段与二至五段之间的“果因”关系。

  (7)在这一段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学生谈谈。

  (8)朗读本段。注意最后一句话的递进关系。

  (9)小结本段。

  5、小结。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追悼鲁迅

  讲“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

  为什么伯父得到

  救助车夫

  为别人想得多。

  这么多人的爱戴?

  关心女佣

  果因

  附:说课

  本次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所写。主要是通过回忆有关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鲁迅、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来反映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围绕结尾处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展开,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在具体的叙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场面描写,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叙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对话描写,第四件事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佣阿三的讲述,以侧面描写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也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2、学会生字7个,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在部分词语会造句运用。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本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一教时,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段。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清文章脉络。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试加小标题。

  教学这一节课,我采取“整体认知”入手,先理清课文的.结构,然后再教学第一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以“自学--小组讨论--反馈评议”为基本教学模式。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之后,读懂了什么?在具体的操作阶段,我预测了学生可能的几种回答,并据此进行教学。例:

  A、若学生讲本文主要是写鲁迅先生的,则相机介绍鲁迅先生(请学生介绍)。

  B、若学生讲本文的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关系,则介绍“周晔”。

  C、若学生讲本文是一篇写人文章,则复习写人文章的写法。

  其次,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试加小标题。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划出有关句子。

  可以说,以上两个问题是本文的“教眼”。因为教学本文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出发,然后逐题解决,达到了整体认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对本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再次,在教学第一段时,我也以重点突破为主。在学生读了以后,让学生说说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抓住这个关键句子,理解“爱戴”的词义,找出哪些句子写出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懂得了场面描写,又明确了第一段与第二至五段的“果因”关系。接着,发挥学生主动,谈谈在这一段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还读懂了什么?同学间交流评议(这种方法好就好在避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那种一问一答的单调乏味感,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学生学得认真、透彻,教师上得轻松,又何乐而不为呢。)最后,朗读本段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最后,进行本堂课的小结(让学生小结为主),并进行作业练习。

  在板书的设计上(见教案),我也注重简单,但又不失清楚。在看了板书之后,本篇课文的结构特点一目了然。

  总之,在具体的上课操作之后,教师本人的自我感觉好,达到了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对课文两方面的整体认知: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知;二是对文章结构的整体认知。在教法上,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既节奏紧凑又不失快乐的课堂中,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08-0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12-2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08-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2-2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课件04-0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7-0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11-1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9-1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9-2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设计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段。

  二、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难点:试加小标题。

  三、教学过程

  1、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吗?

  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

  2、初读感知。

  (1)自学全文,思考:

  A、本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试加小标题。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划出有关句子。

  自由朗读,思考;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反馈。

  (3)根据五件事来分段。

  (4)你觉得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围绕“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句来写。)

  3、学习生字新词。

  (1)师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自读,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了解部分词义。

  (4)再读。

  4、学习第一段。

  (1)师简单介绍单元提示。

  (2)根据单元提示要求,学生读第一段。

  (3)你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4)你理解“爱戴”吗?从哪些地方看出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划出句子,读。

  (5)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这段中解决了吗?(没有)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在课文的哪部分中?(二至五段)

  在二至五段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6)理清第一段与二至五段之间的“果因”关系。

  (7)在这一段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学生谈谈。

  (8)朗读本段。注意最后一句话的递进关系。

  (9)小结本段。

  5、小结。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追悼鲁迅

  讲“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

  为什么伯父得到

  救助车夫

  为别人想得多。

  这么多人的爱戴?

  关心女佣

  果因

  附:说课

  本次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所写。主要是通过回忆有关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鲁迅、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来反映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围绕结尾处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展开,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在具体的叙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场面描写,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叙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对话描写,第四件事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佣阿三的讲述,以侧面描写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也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2、学会生字7个,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在部分词语会造句运用。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本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一教时,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段。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清文章脉络。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试加小标题。

  教学这一节课,我采取“整体认知”入手,先理清课文的.结构,然后再教学第一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以“自学--小组讨论--反馈评议”为基本教学模式。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之后,读懂了什么?在具体的操作阶段,我预测了学生可能的几种回答,并据此进行教学。例:

  A、若学生讲本文主要是写鲁迅先生的,则相机介绍鲁迅先生(请学生介绍)。

  B、若学生讲本文的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关系,则介绍“周晔”。

  C、若学生讲本文是一篇写人文章,则复习写人文章的写法。

  其次,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试加小标题。

  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划出有关句子。

  可以说,以上两个问题是本文的“教眼”。因为教学本文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出发,然后逐题解决,达到了整体认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对本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再次,在教学第一段时,我也以重点突破为主。在学生读了以后,让学生说说产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抓住这个关键句子,理解“爱戴”的词义,找出哪些句子写出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懂得了场面描写,又明确了第一段与第二至五段的“果因”关系。接着,发挥学生主动,谈谈在这一段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还读懂了什么?同学间交流评议(这种方法好就好在避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那种一问一答的单调乏味感,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学生学得认真、透彻,教师上得轻松,又何乐而不为呢。)最后,朗读本段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最后,进行本堂课的小结(让学生小结为主),并进行作业练习。

  在板书的设计上(见教案),我也注重简单,但又不失清楚。在看了板书之后,本篇课文的结构特点一目了然。

  总之,在具体的上课操作之后,教师本人的自我感觉好,达到了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对课文两方面的整体认知: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知;二是对文章结构的整体认知。在教法上,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既节奏紧凑又不失快乐的课堂中,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