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案优秀

时间:2023-04-23 06:02:32 教案 我要投稿

寓言教案优秀(通用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寓言教案优秀(通用7篇)

  寓言教案优秀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发展和结局是。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2)组织讨论: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4)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5)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7)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

  (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

  (1)嘴和眼的对话;

  (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寓言教案优秀 篇2

  [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领会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朗读,讨论,表演等到形式,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从寓言中受到启迪。

  [教材简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寓言的内容大多涉及人生的道理,因此领会寓言寄寓的深刻道理,多角度概括寓意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多方面查阅寓言有关资料,阅读《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并制作课件。学生查阅有关《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并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结合注释试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故事,它们往往借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你还记得哪些?(学生讲寓言)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教师介绍寓言特点: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到表现手法。今天,我们不仅要知寓言,还要懂寓言,写寓言。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探讨寓意。

  1、分角色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

  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②“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现了什么?想像一下赫尔墨斯最后的表情。

  ③这则寓言蕴含着什么道理?

  ④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⑤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

  2、朗读《蚊子和狮子》,分小组解决下面问题。

  ①蚊子的话“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有道理吗

  ②蚊子的叹息,说明了什么?

  ③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

  ④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⑤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改动后的文章让人无法知道一个银元是多还是少,赫耳墨斯离去时是否高兴?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并且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四、拓展想像,自编寓言

  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参考题目: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②编写寓言:嘴和眼的对话树和斧子

  寓言教案优秀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

  ①布置黑板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

  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近期,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我们班也建立了图书角,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我们的读书目标是: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今天我把同学们分成两队:红队和蓝队。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好吗?(红队:我们是红队,我们的读书口号是——沐浴书香,快乐成长。蓝队:我们是蓝队,我们的读书口号是——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那么在今天这节读书指导课上,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队的阅读能力最强,最终能获得胜利,对自己有信心吗?(有)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谁能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老师也有一个很喜欢的`寓言故事《蝉和狐狸》,听过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有谁愿意为我们讲讲这个故事?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

  (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通过阅读这些寓言故事,谁能试着说说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比如老师认为: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那么你认为有哪些值得向同学们推荐的地方呢?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寓言教案优秀 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理解两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请学生讲述《塞翁失马》这个故事,由此引出对“祸”、“福”的看法: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而具体应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呢?请看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2、讲解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伊索寓言》)或韵诗(《克雷洛夫寓言》)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同学们可参看本册课文第30课)寓言的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寓言则散见于《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3、请一位学生朗读《白兔和月亮》,其余的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

  4、请学生讲述这篇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它所不应拥有也不配拥有的月亮,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未得到时,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得到之后,白兔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这不仅仅是看待财富的两种不同的眼光,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提倡的是前一种,也就是审美的人生态度。

  《白兔和月亮》中,好事变坏事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么遭遇坏事又会怎么样呢?

  5、请一位学生朗读《落难的王子》,其余的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所以,这篇课文将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道理有二:一是苦难是人生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到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是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6、品味语言

  《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例如:“慧心”、“风韵”、“闲话”、“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这个部分可让学生自己来从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

  7、总结。重申两则寓言的寓意,以及人们对待祸福的正确态度。

  8、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摘抄有关厄运、苦难的名言警句。

  9、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无穷的得失之患。

  启示:人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福祸。

  寓言教案优秀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了解寓意。

  2.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

  4.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2.了解 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一、检查预习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

  契其舟( )

  二、 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如:掩耳 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 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3.介 绍作家、作品:

  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 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范读正音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度其足 ( duó ) 吾望持度( dù ) 履 ( lǚ ) 遂 ( suì ) 宁( nìng )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郑人/有欲买履者。(主谓之见停顿)

  而/置之其坐。(关联词前后的.停顿)

  何不/试之以足?

  3.老师再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四、合作翻译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在笔记本上抄写原文,抄一行空三行,字间距稍微大一点,学习时,便于整理记录。整理时间已用不同颜色的笔。

  示例: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欲(且):想要,打算 。

  履(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A、 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

  B、 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 老师巡回释疑。

  D、 小组汇报

  E、 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

  (1) 操、持、取的意 义

  (2)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 宁信度、无自信也

  2.重点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 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 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3.反馈交流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① 置之其坐 ( )

  ② 反归取之 ( )

  (2)请指出“之”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① 置之市( )

  ②而忘操之( )

  ③何不 试之以足( )

  (3)翻译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4.复述故事,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5.学生整理翻译,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整理方式。展示整理得好的笔记。

  五、质疑交流

  1. 构建画面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2.结合《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说一说你认为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示例:《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作者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理解文章寓意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示例: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2)明确寓意: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六、自主小结

  通过这则寓言的学习,我知道了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同时我也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七、反馈练习

  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的故事

  八、布置作业

  1.在笔记上整理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和特殊句式。

  2.背诵这一则寓言。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韩非子》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寓言教案优秀 篇6

  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u 庇护bì 粘住 zhān

  释义: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 ,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 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导入

  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

  指名说,教师补充并明确: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①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③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寓言教案优秀 篇7

  教材分析:

  《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两则小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这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可,再通过朗读以及结合生活谈谈就能理解寓意。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渎自说自悟来领会寓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两个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精读两个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寓意,教育学生从寓言中学到如何做人。

  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利用:

  使用配套的`教学课件朗读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学习《牧童和狼》

  1、自读课文,思考: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村民

  们前后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

  2、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适时提问“惊慌失措”的意思)

  好几次

  后来

  牧童

  大叫狼来了

  吓坏了,慌忙大叫

  村民

  闻声赶来,惊慌失措

  没有人来

  3、比较朗读两次“狼来了”,指名读,师生评,再读。

  4、牧童好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牧童?

  5、师述:这样一位爱说谎的牧童,使得村民们再也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的羊怎么了?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交流: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

  8、自读课文,指名读,要读出牧童前后迥异的心情。师生点评、齐读。

  三、学习《蝉和狐狸》

  1、自读课文,这则寓言故事有两个角色:蝉和狐狸,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和什么样的狐狸?从课文哪

  里可以看出?画出有关的词句,再有感情地读读。小组合作学习。

  2、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指导朗读有关句子,表现蝉的聪明、狐狸的阴险。

  指名读、师生评、再读。

  4、齐读最后一节

  5、交流:你的身边有像这只蝉一样聪明的人吗?

  6、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蝉和狐狸不同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看过《伊索寓言集》中的其它故事。

  五、作业

  1、选读《伊索寓言集》

  附板书:

  牧童和狼

  (一贯说谎没人相信)

  蝉和狐狸

  (聪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教学反思:

  蝉和狐狸这个寓言上得较好,学生通过找重点词句以及朗读这些词句来理解寓言,学生对寓意理解比较

  深刻,都结合了自己的例子来谈。课堂气氛较活跃。

  在上牧童和狼中,我对“一贯”这个词突出得不够,使学生对一贯说谎和偶尔食言有些混淆,

  这主要是课前备课不充分,没有深挖“一贯”。看来今后在备课时还要想得更多。

【寓言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课文《寓言》的优秀教案01-16

《寓言》的教案优秀[15篇]06-28

寓言优秀教案15篇08-26

寓言优秀教案(精选23篇)08-27

寓言教案优秀7篇11-15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优秀03-10

《寓言》教案08-08

《寓言》的教案03-17

《寓言》的教案08-24

寓言的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