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雨中的布料》教案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材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材料构成了大千世界。材料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对繁多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选择和运用?怎样开发新的材料?这是材料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引领孩子们经历的认识过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从布料这一个视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渗水性、吸水性这一类特征。教材由4个部分组成:
1、观察雨中的布料;
2、“毛毛雨”下的布料;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物品,对这些常见的物品对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进行研究是这节课的主要意图。衣服是我们最常见的物品,人们穿衣服除为了饱暖美观之外(这是主要功能),还要追求衣服的舒适(透气性)可能还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课选择布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为下面开展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尽管进入五年级了,但是观察依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过我们追求的是在3、4年级培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不再单凭兴趣,而是要在经历模拟实验中经历一个连续的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不同变化,要力求体现观察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观察认真细致的精致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对几种布料的特性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材料:不同布料每组四种共两份、放大镜、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供4种布料,这4块布料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说出4种布料的一些不同点,引出4种布料的名称,在屏幕上出示,认识4种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这4种布料里选择一种做雨伞的伞布,你们会选择哪一块?小组合作,作出选择,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设计方案
1、要知道你们的选择是否有道理,该怎样寻找科学的依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文件夹上写下要点(可以用图画或是文字)。
3、交流小组的初步设计方案,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进设想;小组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设计方案,提出不足之处。
4、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新的设计要点:自然界下雨的不同情况怎么模拟?如何做才能体现每种实验的公平?
5、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下雨情况(毛毛雨或是中雨),选取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再设计。
三、实验探究
1、交流新的设计方案,理清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2、交流所收集到的实验信息,实验中的哪些现象跟自己的预想差不多?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四、延伸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在四种布料中最差,防水性最好;布料除了做雨伞外还有更多的用处,经历了今天的科学学习之后,你能自己设计其他的模拟实验对布料的其他性质进行研究吗?
【五年级科学《雨中的布料》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雨中乐教案04-24
小班科学活动雨中的快乐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布料吸水大比拼09-10
《雨中》教案07-12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雨中的快乐》09-22
布料购销合同07-18
《雨中的蘑菇》教案07-08
雨中舞的教案02-13
《雨中的森林》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