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 能借助其他物体(塑料袋、气球、扇子、水等)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活动中,会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2、 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空气进行观察,并能描述空气的形态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2、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地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三)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3、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薄而通明的塑料袋、扇子一柄,气球3-4个、泡沫塑料一块、粉笔一支、小卵石一枚、水槽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塑料吸管一支、大烧杯一个、手钻一支。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课题:
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给一个杯子底部塞进有色纸,直着扣入水槽中。)你猜,纸被水浸湿了吗?(直立取出杯子。)你们观察到纸怎么样?纸没有被浸湿可能是里面有……教师板书:空气。
活动1 “找空气”(探究空气的特点)
1、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请你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受?
2、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把空气找出来?(学生汇报)
一、用塑料袋;
二、扇子;
三、气球;
四、塑料管。
3、小组开始活动吧!(学生分小组活动)
4、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来找空气的?(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观察深入下去:听、摸、感觉)
生1:我用塑料口袋找空气(师引导:感受一下自己收集的空气)请你捏捏口袋中的空气,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叙述:我发现……)
生2:用扇子一扇就有风(师引导)有风,难道就说明有空气吗?(生)那是空气在流动。
生3:用气球一吹,里面装的就是空气(师引导)请你把气球吹涨一点,然后对着你的耳朵把气球慢慢松开,你有什么发现?(生)气球松开后,空气流动而发出哧哧的声音。
生4:用塑料吸管在空中一吹,就有风,这就是空气。
生5:用塑料吸管深入水槽中一吹,水里冒出许多气泡,这也是空气。(师引导)你再吹一次让大家瞧瞧,你们发现了什么?
3、通过上面的找空气,你发现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无处不在)
板书: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4、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能有空气?(学生想像猜测,有就叙述没有就教师引导至下一步)
5、拿一块泡沫塑料,你们认识这一个物体吗?(泡沫塑料)你猜一猜。(课件出示表格)组织学生猜测,将猜测填在表中。
物体名称
泡沫塑料
粉笔
碎砖块
小卵石
有空气吗(猜测)
实验结论
6、怎么知道这些猜测对不对呢?你凭什么认为里面有空气?你准备怎么实验?
7、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不要把水洒出来;放石头和砖块时动作要轻;小组同学要谦让、要团结;实验结论要记录在表格中等。)
8、学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入表中。
9、学生汇报。
10、 同学们,通过“找空气”的活动,你发现空气是什么样?
(板书:和一些物体中)
11、好!请你把自己的发现以及想到的问题记录在书上的'空行里。
活动2 吹气球(探究空气还有什么特点?)
1、(第一次在空气中吹气球)
同学们,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个深呼吸。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场比赛,那就是吹气球。现在,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前台来参加比赛。
2、还想再来吹一次吗?(想)不过,这次吹气球有点小小的变化(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气球让学生观察))。这次气球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上了)现在就请这几名选手再来一次比赛,在吹气球的过程中,希望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吹气球,可气球总是吹不大)
3、时间到,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气球吹不大)你们还想再吹吗?为什么?(课件演示:很费力,吹不大)
4、这是谁在捣鬼?(学生做出猜想:瓶子里面有空气)为什么里面有空气就吹不大气球?(课件演示:用小圆点表示瓶子里装满了空气;板书:空间)
5、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瓶内的气球吹大?
(学生汇报所想的方法)
方法一钻孔 怎么钻?钻孔的时候注意什么?
方法二把气球口从瓶口上取下
方法三 用手指或者吸管等什么东西将瓶口和气球隔开,再吹气球就能吹大。
…………
6、现在你们把气球带回小组进行改装,改装好了,我们再回到台上进行第三轮比赛。(学生活动)
7、学生再进行比赛。(气球能吹大了)
这一次,每一组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祝贺你们。
8、你们是怎么把气球吹大的?(课件演示:因为我们在瓶底打了一个孔。)为什么打了一个孔气球就能吹大?(因为一吹气球,瓶内的空气受挤压,就从孔里跑出去了。课件演示:三个朝下的箭头)
10、你怎么知道空气从孔里跑出来了?谁也没有看见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借助水来观察吹气球时,空气是怎样从塑料瓶里逃出去的。)选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
11、气球在吹大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12、教师演示:把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有色纸为什么没有浸湿?
总结拓展:
1、总结导板书:通过今天的探究,你了解到空气是怎么样的?你还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指导读板书)
2、课件播放:因为有了空气,才有了人类,才有了动植物,才有了地球上的美丽景观。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
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化学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
【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点燃2P2O5
(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3
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空气)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板书)
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生:(同位交流)学生汇报。
师:在这一单元中,重点是氧气的有关知识。
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1、空气的组成:
师:大自然中的氧气主要存在于空气中,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请同学们完成卷上的练习1。
2、空气的污染:
师: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平衡,请同学们看一段小资料。
出示科件:小资料
(1)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全境几乎为燃煤产生的烟雾毒气所覆盖,致使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余人。其主要原因是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而造成的。
师:看完这段小资料,你有哪些感想呢?
生:大气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图片(出示大气污染图),找出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生: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动植物死亡、人生病等。
师:哪些物质可以导致大气污染?
生: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的废气。
生:矿物燃料的燃烧和一些有害气体。
师:有害气体有哪些?
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师: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化学,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请谈谈你的做法。
生:植树造林、种草。
生: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生: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生:节约纸张。
3、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师:我们知道,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含量)不同。
师:我们在学习氧气时,主要是从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的,其中重点是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师: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它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科件(1)
①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颜色,()气味的()体。
②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故可用()法收集。
③ 它()溶于水,故可用()法收集。
压强为101千帕压强为101千帕
④ 氧气 ()色液体( ()色()状固体
约—183℃约—218℃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师: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判断分别是哪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能完整地描述一下它的实验现象吗?
出示科件(2):
铝、硫、红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生:交流并汇报,不完整的由其他同学补充。
师:请同学们写出这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此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物质也可以与氧气反应呢?
生:镁、木炭、一氧化碳、甲烷、酒精。(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氧气的用途:
师:氧气的性质决定着它的用途。说出它有哪些用途呢?
生: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一组物质用途的图片——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判断哪些是氧气的用途)
生:答略。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师:氧气既然有那么多的用途,我们该怎样制得氧气呢?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它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用什么药品,它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生:答略。
师: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生板演)
师:在这两个式子中,都有二氧化锰,但它们的含义却不同,谁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呢?
生:在(1)式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它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在(2)式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师强调: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
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请同学们考虑设置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生: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师:收集装置与什么有关?
生:生成物的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
师:通过分析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让学生说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须用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与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相同。
师:出示四副装置图,请同学们观察,找出哪幅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哪幅可用于分解过氧化氢。
生:答略。
师:其中第二幅图是最简易的装置,请同学们比较2、3两幅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点呢?
生:为了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师:除此以外,还可用什么仪器代替长颈漏斗呢?
生:注射器、胶头滴管等。
师:请同学们观察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的导气管有什么不同?
生:排水法是弯管。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示的仪器,设计并组装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所有装置,用字母表示。其中玻璃片和铁架台省去。
生组装并交流汇报。
师: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问题,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生看录像。
师: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
生: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开。
四、反思回顾、整理归纳。
让学生交流汇报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重难点: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2空气的组成
3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4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5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危机人们正常生活的地步。许多城市每天都要进行空气质量报告,以便及时控制污染程度。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也应了解这一情况,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应努力学习,将来用科学的力量来改变现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从我们周围的空气来开始学习。
推进新课:
【过渡】
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过渡】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他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他们叫做纯净物。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分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
(1)保护气
(2)电光源
(3)激光技术
(4)冷却剂
(5)麻醉剂
四保护空气
【分析】
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图片展示】
大气污染
【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结论】
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都属于大气污染。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思考】
加入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是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为此,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播放器或MP3播放器;吹泡泡器、清洁精、花露水、香水、蜡烛、打火机等。
教师备份材料:水槽、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气球、牙签、吸管等。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1个装有水的水槽、吹泡泡器、清洁精等。
学生自带: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气球、牙签、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闭眼游戏”好吗?
请同学样缓慢地闭上你们的双眼,放飞你们的想像。
2、用多媒体或MP3播放器播放班德瑞音乐《清晨》。
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想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同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那里有自由流淌的风,穿过浓密树叶的会跳舞的阳光,欢快清脆的鸟叫声。多么美妙的早晨,我们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一个深呼吸……
3、睁开又眼,谈谈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吸进了什么。
方案A: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空气”,则顺利地引出课题。
方案B: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来,师可引导: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气从鼻子吸入,科学上把这种气叫做“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我们知道的空气
1、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课本P75气泡图中。(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也感受到了空气。没有空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学生说,教师运用实物投影或小黑板整理归纳。
→引导学生观察气泡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三、空气存在吗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但是口说无凭,你们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2、师:可以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透明塑料袋、玻璃杯、吸管、气球等)思考看看。
→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个装着水的水槽,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每人选择自己方法向另外三人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组员认真听讲解,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
(适时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并请学生试着举例。)
四、比较空气和水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回顾水的特点;
→相同的地方;
→比较不同。
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利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
3、探究空气比水轻
师: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说一说你是怎样证明的?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当小组内一名同学动手操作时,其他组员认真观察。
(对于感觉有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适当启发。
4、空气的流动
①师:水能流动,空气能流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可在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悄悄把花露水洒到讲台桌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还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吹泡泡,让大家通过观察泡泡的流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②动手画一画风。
③思考: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五、总结与延伸
1、回到课前的气泡图,看看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前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吗。
2、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探究?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建立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准备
水槽、硬纸袋、塑料袋、集气瓶、砖块、吸管、风车、面巾纸、香水、记录纸(气泡图、维恩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里面有什么?)
1、师:出示黑袋,如果不打开,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
学生摸并判断,教师分别拿出验证:苹果、乒乓球、矿泉水。
2、师:抖抖空袋子,问“还有什么?”(空气)
二、证明空气存在
师:关于空气,同学们能介绍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吗?
1、空气知识的了解(同学们对于空气都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真的存在吗?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袋子里有空气?
3、小组讨论开始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各种方法验证)
4、生交流汇报
5、师: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
三、空气无所不在
1、师取一袋学生空气提问:这里面的空气哪里来的?(教室)
2、师:我们身体中也有空气,水里面也有,那粉笔中呢?
3、师提示可以把粉笔放入水中,如果有空气会怎样?(有气泡产生)
4、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板书课题)
四、空气与我们
1、师:动物需要空气,植物也需要,那我们人呢?
2、观看空气被污染图片,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节电、节气、低碳、环保,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美丽的地球。
五、比较水和空气
1、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和空气讨论汇报
3、师利用维恩图空气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六、结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你有什么收获?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 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课题有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教材首先讲述了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成分的故事,然后采取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空气的成分。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对现象的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第二部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来介绍几种气体的用途。第三部分则提供了颇有趣味性的漫画来介绍大气污染,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教学策略分析】
1、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知识 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此,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 验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或以小实验引入等等;
2、对第二部分,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资料或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对第三部分,可结合调查与研究,事先完成以下几件事:
(1)调查在你身边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并完成调查报告;
(2)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
(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近阶段的本地空气质量日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 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2、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
3、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 创
出 设
问 情
题 境(第一课时)
出示 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9
目标:
1、培养观察思考能力,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萌发环保意识。
准备:
幼儿分2组,每人一个纸盒(里面抹一层雪花膏)、显微镜
过程:
一)分组活动
幼儿分成2组,分别在校外马路上、园内小公园进行活动:
1、打开小盒子。
2、引导幼儿感受这个地方空气是怎样的?让人觉得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植物等的状况。
二)观察分析、交流
1、你喜欢你去的地方吗?那里的空气让你觉得怎么样?
2、观察比较:
1)用眼睛看看2组幼儿小盒子里的雪花膏的变化。
2)用显微镜看看,那些灰尘、小黑点是怎么样的。
3、分析、讨论
1)为什么在马路上的雪花膏变灰了、有黑点了?
2)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三)讨论
你喜欢哪里的空气?
怎样使空气保持干净、清新?
设计意图:
空气无所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认识空气》是大班经常进行的一个课题内容,在很多的'活动中,教师都把空气的性质空气的重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我所设计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实验,直面的感知比较、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激发幼儿去形成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意识,产生观察、比较、思考的自觉行为,并且渗透环保意识。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空气是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本活动为幼儿让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在操作实践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流动的特征,探索空气的秘密,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的作用及会流动的特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能传播各种气味。
2.能运用吹、扇、装、闻多种方法探究、发现空气的存在。
3.了解空气中难闻气味产生的.原因,萌发从我做起净化空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大型吹气玩具(如;塑料吹气动物)、塑料袋、气球、器官4~5根、r一盆水、硬纸板等每组1份,空气清新剂一瓶。
活动建议:
1.玩游戏“亲亲小脸蛋”,感知空气的存在。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打开大型吹起玩具的气孔,对着幼儿的小脸蛋轻轻放气,引导幼儿体验气流在脸上的感觉;你的脸上什么感觉?猜一猜,是谁在亲你的小脸蛋儿?
2.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空气,感知空气的流动。
教师设疑激趣;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为幼儿提更塑料袋、气球、吸管、一盆水、硬纸板等材料,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空气。
(1)用塑料袋找空气;将塑料带张开口,然后猛地扎紧,塑料袋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跑进去了。
(2)用气球找空气;给气球吹起,气球鼓起来了,说明空气跑进去了;将气球对准脸蛋慢慢放气,会感到一阵风吹过,这说明空气又跑出来了。
(3)用吸管找空气;将吸管在空中吸一下,迅速插入水中,产生的泡泡水明空起来过了。
(4)用硬纸板找空气;对着硬纸板吹气、吸气,脸上会有一阵风吹过,这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扇动硬纸板,再次感知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小结;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
3、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感受空气的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1)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芳香气味。
教师在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喷上空气清新剂,引导幼儿闻一闻、说一说;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最喜欢空气为我们带来哪些香味?如;花香、饭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结;原来空气是流动的,能够为我们传播各种气味。
(2)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难闻的气味,讨论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激发环保意识。
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还闻到过那些气味?出现难闻的气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难闻的气味?
小结;空气的流动也会传播难闻的气味,如;工厂烟筒冒出来的烟味、垃圾味、
农药味……这是因为人民网你不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空气。保持空气清新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随便扔垃圾、不乱排放污水、多植树、多种花、少开车多步行……
4、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来空气。
a)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感受憋得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并讨论为什么,是幼儿了解我们的身体里缺少空气,所以才会有用这样的感觉,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b)迁移已拥有的经验,扩展幼儿思维;除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动植物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1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空气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3、让幼儿知道污染空气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危害,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气球、保鲜袋、针。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走进社区公园)
(1)今天,丁老师呀带小朋友玩一个口袋宝宝的游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口袋,你们仔细想想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口袋里装上许多空气,幼儿自己任意玩游戏,抓空气。
(2)教师小结。
(3)刚才口袋宝宝的肚子里都鼓鼓的,你们知道口袋宝宝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呀!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这样才能把口袋宝宝的肚子变小。(幼儿回答用针,每位幼儿一根针,交代幼儿注意安全)。
(4)教师总结:这里有一个秘密,其实我们把空气吹进去了。口袋宝宝肚子里是空气。
二、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周围的植物,观察分析,交流。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什么地方?那里的空气你感觉怎么样。(幼儿回答:喜欢去树多的地方,空气新鲜。
三、空气的`作用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们玩的热不热啊。小朋友你们在很热的时候你会干吗?
幼:用扇子。吹空调
师:你知道风是那里来的吗?
幼:不知道
师:空气的流动都是制造风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对于我们重不重要的。人很动植物一样都不开空气。如果
没有了空气,人类,动植物都会失去生命。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
我们大家这样才能保护环境?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空气,使幼儿知道空气无处不在,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初步渗透环保意识。
4、对空气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重点难点
用多种方法收集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
活动准备
瓶子、一盆水、塑料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说他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2空气无色无味,人类和动物植物生存都离不开它,你知道什么地方有空气吗?
二收集空气
1给幼儿提供工具,让他们收集空气,教师适时引导,如有困难教师可操作,然后幼儿再收集。
2说一说,你在哪收集的空气(成果展览)
三探索体验,感知空气的'存在
1提问:怎么才能证明袋子或瓶子里有空气呢?
2大胆探索仔细观察
(1)袋子漏一小孔,用力挤压。空气流动形成风。
(2)把瓶子放入水中冒出气泡来。
四拓展延伸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人人都离不开他。你觉得什么地方的空气不干净,有气味。
2为了每个人都有新鲜的空气呼吸,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选取了空气进行探索。活动中给幼儿投设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乐于参与。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也解开了身边的秘密。活动中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儿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本节课的不足是对幼儿不够放手,时间的安排不够充足这是在活动前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今后应该避免。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蜡烛、尼龙袋子、气球、打火机、水。
2、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师示范)。
2、将手帕团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还有别的东西吗?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会怎么样?
我们来试一试,杯子里到底有没有其它东西。将玻璃杯倒扣压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湿了吗?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还有其他东西,是它把水顶住不让水流进杯子,所以手帕才不会湿。
3、你们能看见杯子里的东西吗?这东西手摸得到吗?用鼻子闻得出吗?那么,杯里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示范。将杯口斜着浸入水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出泡泡的?(学习词:空气)。
4、请小朋友拿起尼龙袋,张开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请幼儿迅速将袋口拧紧,用手慢慢向袋底挤。为什么挤不动了?尼龙袋里有什么?(空气)。
5、你们刚才在哪里捉到了空气?你们看得见空气吗?能摸得到空气吗?闻一下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小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气体,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东西。 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认识空气的作用
1、将点燃的蜡烛用杯子完全罩住,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了?
2、请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说说有什么感觉?
3、除了我们人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离不开空气外,动物、植物也离不开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三)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录像,想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幼儿观看,
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对空气的污染;
镜头二:汽车排出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镜头三: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
镜头四: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
镜头五: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
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4、那如何让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更新鲜清洁呢?
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改善空气质量的办法: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四)游戏《气球火箭》
1、为什么鼓起的气球一松手就会飞走?
2、什么样的气球火箭会飞得高些远些?
3、师生共同游戏数次结束。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内容展开讨论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2、懂得新鲜空气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小猴卖空气》。
2、教学图片,葫芦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葫芦
教师:这是什么?葫芦有什么用?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知道这个葫芦是谁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1、听故事录音
提问:葫芦有什么用?小猴子为什么要把新鲜空气装进葫芦?
让我们再听一遍故事?
2、分段听故事,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开头到“小猴子病好了”)
提问:小猴子怎么会生病的?
小猴子得了什么病,是怎么治好的?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至“老师唱歌更加动听了”):
提问:有谁来买小猴子的新鲜空气?为什么?
如果有新鲜空气买,你会不会去买?为什么?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至“市长接受建议,城市空气变新鲜了”)
提问:小猴子为什么要给市长写信?
信里会写些什么?
市长是用什么方法让城市空气变得很新鲜的?
三、讨论解疑
1、你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
2、我们生活环境中有没有空气受到污染的情况?
3、我们应该怎么办?
附:故事《小猴子卖空气》
听人说,城市里很大很美,城市里可好玩了。小猴子就很想到城市里去玩玩。有一天,他从深山来家来到城市,看到高楼大厦,看到马路的车子来来往往,还看到了商店里人来人往,城里可真热闹啊!可是,小猴子在城里住了一段时间,感到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一天,一辆小汽车从小猴子身边开过,汽车屁股后面冒出了一团黑烟。“啊嚏,啊嚏,啊嚏”,小猴子连打了几个喷嚏。不好了,小猴子生病了。小猴子赶紧去看医生。医生对小猴子说:“你得了空气污染过敏症,吸点新鲜空气就会好的。”“哪里有新鲜空气呀?”医生说:“有花、有草有大树的地方空气一定很新鲜!”就这样小猴子又回到了深山老家。那里长满了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空气可新鲜啦!小猴子吸了新鲜空气,病渐渐地好了。
小猴子想:城里的空气太坏了我可以把山里的新鲜空气运到城里去卖呀!于是,小猴子在大葫芦里装了许多新鲜空气来到了城里。它把新鲜空气卖给了一个老奶奶,老奶奶高兴地直说:“太好了,太好了!新鲜空气能治好我的气喘病,我叫大家都来买你的新鲜空气。”小朋友洗了新鲜空气,乐得直拍手:“太好了,太好了!新鲜空气真舒服,我们不会靠近常咳嗽了。”老师吸了新鲜空气,唱歌的声音变得更加动听了。小猴子每天忙着把新鲜空气运到城里来卖,时间一长小猴感到“真累啊”!城里的人们也感到“真不方便”怎么办呢?小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给市长写封信吧!信里小猴子对市长说:“你应该带领大家一起治理环境污染,让城里的空气变得更加新鲜!”市长接受了小猴的建议,带领大家一起对城里的环境进行了治理改造。没多久,城里到处都是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城里的空气也变得很新鲜啦!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能围绕故事情节,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分段欣赏,设置疑问,引起幼儿兴趣 ——> 完整观看动画片 ——> 延伸讨论
(一)分段欣赏,设置疑问,
开展讨论,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陈老师要给小朋友听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狐狸卖空气》,我们来听一听小狐狸是怎么来卖空气的?”
1、观看flash,听故事第一段。
提问:(1)“小狐狸怎么会生病?”
引导幼儿讨论小狐狸生病的原因、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治好小狐狸的病呢?”
2、 观看flash,听故事第二段,引导幼儿讨论人们买空气到不买空气的原因。
(二)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讨论:怎样使空气变得新鲜。
(三)延伸讨论:
1.幼儿与家长商量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让城市空气更新鲜?
2、除了空气污染会影响大家的健康,还有哪些污染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寻找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特点,空气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塑料袋、玻璃杯、每人一个塑料袋塑料管、打气筒、游泳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感知空气的存在
1、教师把一个空杯子压入水后,会发现水中有什么?为什么?
(杯子里没有水,如果把杯弄翻,有泡泡冒出来)
师:泡泡从哪儿来的呢?(从杯子里跑出来的)
师:空杯子怎么会冒泡泡呢?原来这杯子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一起说“空气”)
2、幼儿操作:
(1)玩泡泡:蹩气吹水,水就鼓起来、动起来,证明泡泡里有空气;
(2)用塑料管往水里吹气:水里会有泡泡冒出,证明有空气;
(3)玩皮球:打气筒往塑料袋里打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皮球里有了空气;
师:小朋友,找到空气了吗?你们在哪儿找到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回答。
师;原来,不仅杯子里有空气,塑料袋、嘴里都有空气。你们想想,除了这些东西里有空气,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哪儿有空气呢?请你们告诉身旁的小伙伴。
(幼儿自由讨论)
师:谁来告诉我,还有哪儿有空气?(轮胎里有空气……)
师:小朋友讲得真好!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四、通过尝试感受空气的特点:
师:请小朋友把身边的塑料袋拿出来,我们来玩个“装空气”的游戏:把袋口张开,然后用力一晃,把袋口捏紧,这时口袋里有了什么?(空气)我们看一看袋子里的空气能不能看见?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闻一闻有没有气味?把手伸进去摸一摸能不能摸到空气?(不能)
总结:因此我们说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师:请小朋友把塑料袋收好,我看谁收得最快,我请他和我一起玩个“放空气”游戏,你们看我这儿有个装满空气的泡泡,现在我要把它里面的气对着你们的小脸放掉,这时你们的小脸会有什么感觉?(师边说边对幼儿脸蛋演示)
生:凉飕飕的感觉(甚至会痛)
师: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教师挨个给幼儿试一试)是不是凉飕飕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生:里面的空气溜出来了。
师:对了,因为里面空气溜出来了,而且溜得很快,就像水池里水把塞子一拔去很快就流走了。因此,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空气溜得快“流动”。
小结:空气会流动、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气体。
结束活动:现在请你们把面前有空气的东西里面的空气放掉,幼儿自由玩“放空气”游戏。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难点:
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总结出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活动准备:
蜡烛、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气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动过程 :
一、引起兴趣 :
1.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你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能摸着吗?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
2.出示一个吹好气的气球。
师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能看到吗?是什么颜色的?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尝试活动:
寻找空气、感受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尝试活动:
找一找哪里还有空气?
1.教师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接着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讨论: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水杯倾斜以后水进去了吗?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吗?指导幼儿做实验: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里,用嘴吹吸管,看看会发生什么?
2.播放课件:被污染的空气图片我们的空气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污染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实验:
(1)闭住嘴巴一手捏鼻子。
(2)蜡烛会熄灭吗?
五、小结。
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保护我们的空气,花草树木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小朋友们以后要做到不摘花、不摇树、不踩踏小草、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爸爸、爷爷少吸烟。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02-15
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06-14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件06-11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07-12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范文11-28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反思03-31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范文03-22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09-03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