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教案

时间:2021-01-02 12:24:29 教案 我要投稿

《出塞》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塞》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塞》教学教案

《出塞》教学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出塞》诗,并默写《出塞》诗;

  2、通过反复对诗歌进行欣赏,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感受当时戍边将士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培养辩证的历史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重点:目标2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或诗歌卡片)

  学习过程:

  一、赏“月”

  1、谈话:自古以来,喝酒的人喜欢借酒浇愁,而作诗的人喜欢“借月抒情”。看以下这几句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谈话:以上的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中都描写了月亮。现代的诗人们也喜欢在诗歌中描写月亮,而且还谱了曲,唱成了歌。著名歌星胡彦斌唱过一首歌叫《秦时明月》,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出示歌词:“望明月心悲凉千古恨轮回尝”)。引导学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并有感情朗读这句歌词。

  二、读诗

  1、谈话:今天我们来赏另外一轮明月,那就是刚才提到的曾被贬官到贵州隆里的王昌龄笔下的明月。请把书翻到49页,读一读王昌龄的《出塞》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清爽了为止。

  2、朗读:①指明读,并正音;②师生合作朗读(先由生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师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然后调换顺序再合作读);③生齐读,强调要读准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提问: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让学生将他们想到的`词语写在课文旁边)

  3、初次感悟诗歌内容

  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前之后创造出的时空交织的广阔的想象空间。

  ②引导学生想象王昌龄在月下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说一说。

  ③带着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

  4、走近李广

  ①谈话:由于千百年来的边疆战乱给人民造成了无比巨大的痛苦,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能止息边乱的人来,他就是汉代名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将军。

  ②简介李广生平,学习和朗读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的结束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引出蔡琴演唱的《出塞曲》中的歌词——“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引导学生欣赏、朗读。

  5、再次感悟诗歌内容

  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前之后,“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仅是当时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的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因为它写出了历史的普遍悲剧,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人们从他的这首诗获得了感情共鸣——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带着新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

  三、总结

  同学们,李广将军连同他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王昌龄的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几千年的风霜,如今终于步上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道路。我们的边关不再烽火连连,我们的战士也不再万里不归,但是大家要看到,在我们繁荣、稳定的背后还是隐藏着非常巨大的战争危机的,只要我们稍作松懈,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夺关占土,将我们重新推入战争的海洋。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是不可能再寄希望于李广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座的各位,祖国以后的天空就要靠你们来支撑了。李宇春凭着一首歌获得了湖南卫视百度娱乐沸点20xx年度盘点的最人气偶像奖,这首歌的名字叫《少年中国》,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所以,希望各位,好好努力,你们就是祖国将来千千万万的李广啊!

  同学们,我们今天破天荒在大白天赏了一回月。这些月有张九龄笔下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笔下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王安石笔下的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杜甫笔下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有李白笔下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然还有王昌龄笔下的月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同学们,这些描写月亮的著名诗篇,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留给我们的文化!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经典好好诵读,可以将这些文化好好传承、好好地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历史悲剧

  │

  │

  │

  _________________

  时空交织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共同愿望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塞》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揭题,摹“塞”之形。

  1、板书“边塞”。师问,读了这个词,说说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出塞

  二、诵读,觉“塞”之味

  (一)一读,读准字音。

  1、先请大家自由地读上2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古诗。注意正音。

  4、全班齐读。

  (二)二读,读出节奏。

  1、再请大家自由地读2遍,要求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语速。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

  4、师指导读。

  5、全班齐读。

  (三)三读,读出感觉。

  1、师配乐范读,生想象。

  2、指名说。这首诗中的边塞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想像,品“塞”之情。

  (一)品“塞”之悲惨。

  1、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点击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在这句诗中,“征”是什么意思?“长征“呢?

  2、大家再轻声地把这句诗读上2、3遍,边读边想象战斗时和战斗后的画面。

  3、生自由读诗句。(生读时,播放战斗时的音频)

  4、生读诗句,想象画面。

  5、指名说。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斗之后的画面吧。(播放战斗之后的画面。)

  7、看了之后有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8、补充描写战场的诗句。

  师:万里长征人为还!这是何等的悲惨啊!许多诗人也曾描写过这样悲惨的景象。我们一起来读读。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古今多少战士死于沙场无人收殓,白骨累累散乱在蓬蒿丛中,使人触目惊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_曹操(描绘战乱后一片凄凉荒芜的景象。)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 战后骇人景象,可见战争的残酷。)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杜甫( 极写沙场寒冷萧条,烽烟遍地,白骨纵横的惨状。)

  9、小结:黄沙漫天,荒草遍野,白骨凌乱。这就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啊!此时此刻,在你的眼里,边塞是一个什么样的边塞啊!

  10、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悲惨、恐怖、可怕……)

  (二)品“塞”之安宁。

  1、过度:目睹着边塞的悲惨、恐怖、可怕,诗人的心中不能不想,不能不盼。他盼望着什么?——(点击: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生自由读句子2遍。

  3、师问:龙城飞将是谁?(李广)你们了解李广吗?

  补充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从这首诗中,你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李广?

  4、是啊,飞将军李广可是一位大英雄。匈奴人听到李广的名字是闻风丧胆。

  史记记载:

  (点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史记》

  译文: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

  5、师:当飞将军李广在边塞的时候,匈奴数年不侵。还有“白骨乱蓬篙”的惨剧吗?(不会)还有“人为还”的悲剧吗?(不会)

  边塞还会有悲惨、恐怖、可怕吗?(不会)

  6、小结:龙城飞将在,数岁不敢侵。此时此刻,在你的眼中,龙城飞将在的边塞是怎样的边塞啊?(安宁、祥和、和平……)

  7、引读:一边是悲惨、可怕、恐怖,一边是安宁、祥和、和平,哪一种才是人们心中的边塞呢?(安宁、祥和、和平……)

  师:所以,当悲惨一次又一次弥漫在边塞时,人们不能不想,不能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所以,当死亡一次又一次盘旋在边塞时,人们如何不想,如何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所以,当恐怖一次又一次笼罩在边塞时,人们怎能不想,怎能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拓展,悟“塞’之魂。

  1、过度。师:自秦朝统一中国以来,至今已是二千多年,这两千多年,边塞是战乱得多,还是安宁的多?你能说说自秦朝到现在,在边塞发生过哪些战乱吗?(指名说)

  2、出示历代边塞战乱简史。

  秦汉时期,匈奴入侵;魏晋时期,五胡乱华;

  隋唐时期,突厥入侵;南北宋朝,辽、夏、金入侵;

  清朝数百年,西方列强入侵;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

  (配低沉的音乐,学生默读。)

  3、学生谈看了之后的感受。

  4、小结:看看,这就是几千年的边塞,这就是多灾多难的边塞,这就是充满苦难、死亡、与可怕的边塞。

  当匈奴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当今辽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当八国联军、日本帝国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边塞二千多年,则战乱二千多年,二千多年,人们心中总有一种企盼,一种呼唤。你们说说,人们心中呼唤的是什么?(和平、安宁)

  5、师:企盼安定,呼唤和平。尽在这首出塞28个字。一起来读读这首出塞。

  6、总结: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就是战乱中的人们千年的企盼和呼唤啊!

  板书:

  出塞

  唐 王昌龄

  悲惨 安宁

  恐怖 边塞 祥和

  可怕 和平

【《出塞》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出塞 教案11-29

《出塞》教学设计02-09

《出塞》教学设计11-29

《出塞》王昌龄教案实录11-20

王昌龄《出塞》教学记录11-20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10-27

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03-22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12-02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范文08-08

王昌龄《出塞》最新教学设计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