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传递抗“疫”胜利信心, 致敬抗“疫”英雄,鼓励同学以最好的成长致敬抗疫英雄.
2. 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让爱国情怀、民族大义从小植根在学生的心里。
3.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当代少年应立志高远,发愤图强,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了解近年来发生的病毒和野生动物息息相关。
5、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保护地球,拯救人类!
【教学准备】
课件、诗歌朗诵
【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疫情,我们无所畏惧
20xx年春节,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当全国人民沉浸在“暑你最美”的祝福中,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肺炎猝不及防地袭击了千家万户。
2、 认识英雄: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20xx 年。病毒肆虐,形势严峻,举国抗击,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人泪目。
他,84岁高龄,他是谁?对,他就是钟南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南山的故事。
3、 走近默默无闻的英雄
警察、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社区人清洁工、还有为了救人而把自己包裹起来的医护人员,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牺牲精神将疫情拦截在医院里,将我们隔离在安全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素养,构筑起阻击魔鬼和凶险的防护墙。
4、 走近身边的英雄
同学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身边也涌现出许多英雄。
他,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用专业知识和牺牲精神将疫情拦截在医院里,将我们隔离在安全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素养,构筑起阻击魔鬼和凶险的防护墙。他们是平凡的,他们也是伟大的英雄!
那些为守护我们平安而奋斗在一线各行各业的英雄!些抗疫英雄真的很伟大,不顾危险,冲锋前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5、致敬英雄
在国家危难,黑暗降临的时刻,总会有些人像一束光,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出无望和恐惧,盲目和偏见,病患和地狱,走向开阔而欣欣然的光明地带……
6、歌颂英雄
有人写下了这样的赞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诗歌朗诵:《敬礼,钟南山院士》
动听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歌颂英雄,赞美英雄,我们的少先队员也用稚嫩的笔写下来这样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诵读。
7、学习英雄
思考:“当我们的国家有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今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看,钟南山爷爷给小学生回信了,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在各行各业都由你们披甲上阵!好好学习,不惧艰辛,勇敢前行!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将这些话记在心间并付诸于实际行
8、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这次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威胁,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损失。试想一下:本来春节假期你的生活是怎样的?(对,家人团聚、开开心心的旅游,高高兴兴聚餐,逛庙会、去游乐场。)
但是现在呢?昔日熙熙攘攘的大街变得特别的安静,喧闹的车厢变得空无一人。本该团聚的亲人天各一方,人们的心情因为疫情揪成了一团!是谁在背后捣乱呢?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9、了解病毒的来源
经报道,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
10、了解近年来发生的病毒感染事件
11、呼吁拒绝野味,敬畏生命
铁的事实,血的教训,再一次警告人类要敬畏每一个生命。
12、课堂寄语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关注社会,崇尚英雄,明确使命:当代少年应立志高远,发愤图强,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应该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拯救地球,拯救人类!
让我们共同携手:致敬英雄,敬畏生命
中国加油!相信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将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开始学习生活!再见!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资料。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潜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资料。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资料。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潜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已知导入
师询问学生是否明白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的事迹,从而引出杨利伟是一个成功的英雄。再讨论明确美国“挑战者”号英勇牺牲的七名宇航员虽然升空失败但仍然称得上是英雄,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而引出课文。
(板书课题、文体、作者)
二、欣赏图片
七名宇航员的肖像和“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做到:
1、看看里根总统讲了哪些资料
2、体会里根总统在演讲时的感情是怎样的
(师提醒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①务必是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倒回去重读。②采取抓资料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资料相同的段落能够适当合并,有时能够读得快些,甚至是跳读。)
四、朗读指导
1、师明确课文大致所包含的两种感情:悲痛和力量。阐释说明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脉络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达力量。但两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师明确朗读课文的语气:低沉→激昂。
3、教师选取三个自然段范读。
五、品味语言
师——找出你认为精彩或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这个环节可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二。学生说理由时,只要能说出他所体会和理解的即可,多给予肯定。)
六、教师小结
(强调学习宇航员身上在困难面前永不言退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七、拓展延伸
阅读左拉(法)《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并思考问题。
八、作业
1、在班内组织一场“再现里根”的演讲比赛。
2、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连网查找资料,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状况,与同学进行交流。
3、如果尚未完成《在》的阅读,课后继续努力。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本设计围绕“英雄”的主题开展阅读教学。朗读、说话、写作等活动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过程始终兼顾演讲词的文体特征与活动主题的内涵,兼顾学法的
指导与学法的实践。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交代活动主题——认识英雄
2.活动布置:
①将学生分两组开展活动。
第一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至两位为人类发展贡献卓著的英雄资料,了解其成长历程、言语行为、精神情怀。
第二组:从报刊及其他新闻媒体中搜集身边平凡的英雄材料,了解其动人事迹、趣闻故事。
②将资料汇编、整理,写成材料。
二、课中活动
(一)朗读活动——读英雄
1.活动导入
并交代:朗读课文,要体会演讲词的特点,为写演讲稿做准备。
2.听录音,讨论如何朗读这篇演讲词。
3.教师归纳,进行朗读指导:
本文并非一般演讲,演讲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既要赋予演讲以普遍意义,又要平易近人,与人民在一起。朗读,应揣摩演讲人角色,甚至可扮总统来读,要摆正姿态。
全文处处抒发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朗读,要把握基调。
演讲要能激发听众的情感,本文饱含深沉的哀痛、热情的赞颂和深切的号召。朗读,要渗透感情。
演讲词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从情感脉络看,本文为两部分;从写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层次明晰。此外,演讲词为加强语气、强化语义、增强力度、
创造气势、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齐、对称、节奏和谐的句或段。如6—12段的整齐排列,15段内相似语句的排列。朗读,要读清层次。
演讲是声音的艺术,也需辅以动作表情,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交流情感和传播信息。朗读本文,可辅以态势语言。
4.学生朗读体验,尽力缩短朗读与演讲的距离。
(二)说话活动——话英雄
1.按课前所分小组交流。
2.每小组推选一至二位同学补充整理材料,上台宣读。
3.畅谈感想及活动后对英雄内涵的更多认识。
(三)写作活动——学英雄、写英雄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我们有热情憧憬探险,我们有勇气进行探险,但我们是否有勇气面对失败?尤其是面对一场公众都知晓的失败,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我们如何安慰公众?里根的演讲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本文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此类演讲,如何聆听此类演讲,学会抓住演讲的精髓,理解人类永不言输的探索精神。
设计A抓住演讲稿的基本特点,以读为主线,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的练习,达到领会课文所传达的主要信息的目的。设计B则意在指导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占有一定量的背景资料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教师提供的和学生自己收集的)系列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并以写的练习从成功的角度(课文是从失败的角度)感悟航天研究事业的进步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航天科学的感情。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听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3、品读课文,感受百折不挠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阅读关于航天探索的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十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整体感知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录象或范读),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听后归纳,用100字左右文字写出。(教师提示:哀悼遇难的英雄;颂扬人类探索的精神;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激励继续探索。)
(2)在听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情节?你记住了哪些感人的话?组内交流谈一谈。
(3)演讲稿表达了里根总统怎样的感情?(教师提示:悲痛,哀悼,敬佩。)
2、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请你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1)理清演讲中隐含的感情变化脉络。(教师提示:前半部分抒发悲痛的心情,后半部分表达继续探索的力量。)
(2)从写作思路的角度,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提示:前四节表达哀痛和颂扬之情;中间追忆英雄的故事;后八节号召继续英雄未竟的事业。)
(3)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篇幅来一一追忆几位英雄?(教师提示:通过回忆他们的点滴事迹,颂扬他们的英雄行为;借他们的事迹鼓舞人们继续探索太空的信心和勇气;表明总统对他们非常熟悉,增强演讲感人的力量。)
3、(1)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教师提示:1)、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2)、这里所指的美国精神,已不仅是指美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人类无畏地探索未知领域的伟大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二、品读文章
1、再仔细品读文章,从文中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出你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2、背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这些句子随时都能激励自己。
(教师提示:不求答案一致,但“研讨与练习”二中的几个句子应该进行分析。)
三、作业布置
课外查找关于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的材料,访问美国宇航局网站,综合课文读后的感想,自由命题写一篇随笔。
【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和交流各种关于航天事业的资料,感受科学探索中的失败与成功,并在演讲词的换角度改写中体会航天事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
课前准备:收集各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2004年1月3日,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太平洋时间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但是在这成功的背后,美国的太空活动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印证了一句话:人类每前进的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的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就让我们随着里根总统的演讲,来回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悲痛吧。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资料:全球致命的航天事故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拟发射时失败,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菲丧生。
1967年4月24日,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驾驶的“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减压舱未能打开,飞船坠毁,宇航员丧生。
1971年6月29日,在太空完成24天轨道试验的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与预定降落时间还有30分钟时因减压操作失误而丧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其中包括中学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美籍日本人埃利森鬼冢,其他5人分别是弗朗西斯斯科比、迈克尔史密斯、朱迪斯雷斯尼克、罗纳德迈克奈尔和格雷戈里贾维斯。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原定降落时间16分钟前解体,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
2、模拟总统角色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
(1)总统对英雄的感情是怎样的?划出有关语句来说明。
(2)总统对这些英雄是怎样高度评价的?划出有关语句。
(3)总统希望通过演讲达到什么目的?
(教师提示:表达哀悼,安慰家属;追忆英雄,颂扬他们的英勇行为;鼓舞人心,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开展探索研究。)
3、综合思考,小组讨论:说说失败对航天研究的影响。(教师提示: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美国的影响;要辨证地分析看待航天研究中成功与风险并存的现实情况。)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分类交流各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2、根据各国航天科技的对比,讨论航天事业(成功)对于国家(可重点结合本国谈)的核心意义。
3、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预定太空飞行,航天员杨利伟顺利着陆。请你自主设计写作一篇演讲稿,用在庆功大会上演讲,借鉴、体现出《真正的英雄》中的好的写法,字数不限。
三、布置作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我的太空之行》,“我”的身份可以是一个旅游观光者,也可以是一个科学家,也可以是外星人。
【资料平台】
1、《航天史上最悲惨一日:人类最早航天飞机爆炸》、《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向为全人类利益而献身的宇航员致敬》、布什的演讲稿等关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报道材料。
2、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材料。
3、人类开展登陆火星的有关探索活动的报道材料。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质疑,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学生尽量收集、整理、交流有关背景资料。
4.学习航天英雄们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
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3.学习航天英雄们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英雄”一词你怎么理解?
英雄----(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3)具有英雄品质的。
那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英雄”的文章《真正的英雄》。(板书)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整理,老师上课提问,总结。)
1.作者介绍
里根,1911年2月6日出生与美国伊利诺斯洲的坦皮科镇,中学就读于附近的迪克森镇,然后半工半读完成在尤里卡学院的大学课程。在大学里,他主修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1966年,他以领先票数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70年再次当选。1980年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以489票对49票击败吉米卡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2.背景介绍
在美国,也有这样一群人,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发生爆炸,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是这样评价他们的:他们明知道所接受的任务有着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毅然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牺牲在了发现的征程中,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同学们,面对他们,你有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后,有感情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积累生字词,并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生默读,圈点,勾画,再发言归纳
明确:1至4自然段主要写全美国人民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称颂;5至13自然段是追忆7位英雄,深切缅怀他们;剩下部分是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
四、品析语句
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深受触动?你是怎样理解的?并深情地朗读它
例如:1、“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理解并指导朗读:人类在自己前进的征程中有理想和梦想是美好的,但前进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磨难,只要积极的面对它,我们都可以战胜它,战胜它的过程就是我们进步的过程!
2、“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
理解并指导朗读:我们人类必须信心百倍,去战胜面临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进步,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才会提高!
3、“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理解并指导朗读:他们明知道自己接受的任务有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并不害怕,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大义凛然地踏上了征程,不管他们是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4、他们的梦想决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理解并指导朗读:这句话告诉人们,悲痛不能消磨我们的意志,我们要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并且以好的成绩来告慰七位英雄的亡灵!
五、拓展迁移
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重温英雄的形象(我们国家已成功发射了“神五”和“神六”宇宙飞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是我们国家的航天英雄!我们国家已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我们的几位宇航员都胜利地回来了,回到了亲人们中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结合本课的学习,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生写话,读给大家听
例: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为这伟大而艰险的任务,你们义无返顾,你们明知道这很危险,但你们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做得那么好,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还想告诉同学们一句话:我们在课堂中应战胜自己,大胆表达,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别人。
六、讨论升华
宇航员是闪光的英雄,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英雄?你认为怎样的人可称为英雄?
(这一环节,意在端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不以成败论英雄”,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用爱诠释“抗震救灾”的人们,很多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留心身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七、小结:同学们,目前我想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及对逝去的人的哀思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相信经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七、八、作业设计
1、积累摘抄本文含义丰富的句子
2、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真正的英雄
哀痛化为力量
平凡里孕育伟大
生活中不乏英雄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舍暇、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梦寐以求”等词语。
2.了解有关航天和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概况。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思路。
潜力目标
1.联系生活体验,欣赏、理解本文意味深长的语句。
2.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体味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体会悼词对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国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熏陶。
2.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充分诵读,体会演讲词表达的思想及其感情变化的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情感表达丰富、强烈,冲击人的心灵。朗读是体味作品感情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感受演讲者的情绪,充分理解课文资料。
2.探究拓展法。课前鼓励学生用心搜求有关航天探险的背景材料,以求在有必须感性认识的前提下深层理解课文内涵。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个性是选取关键词语揣摩语言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资料,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有关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爆炸时分叉的火焰、麦考利芙照片等)
同学们,科学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到处叠印着探索者鲜明的足迹,而向未知世界每迈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的艰险。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的一声巨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化为碎片,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举遭遇重大不幸,这个“全美的灾难”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时为总统的里根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对遇难的全体机组人员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给予真切激昂的赞颂。这天,我们将在这篇演讲词的引领下去追忆为航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们。(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1.美国航天飞机“挑战号”
“挑战者”号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所改善。
“挑战者”号的首航时间在1983年4月4日~9日,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德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1986年1月28日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10次飞行。
2.摘自《北京晚报》1986年1月29日有关美国“挑战号”发生爆炸的报道
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1月28日在卡纳雅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5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爆炸,机上包括女教师麦考利芙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
三、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全文,感知资料要点。标示段序并疏解字词。
哀悼(dào)锲而不舍(qiè)勋章(xūn)锤炼(chuí)阴霾(mái)孜孜不倦(zī)企求(q)凝聚(níng)战栗(lì)拓荒(tuó)弥补(mí)不朽(xi)
多媒体显示: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释义。
参考答案:(1)xiá霾疆qiè孜孜寐
(2)余暇:工作或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向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阴霾:文中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孜孜不倦:形容十分勤勉,不知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体会悼词的思想感情。思考:以特定身份(既作为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又是人民中的一员)演讲的里根,在悼词中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里根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情绪,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悲痛,但演讲者的言辞更意在于给后继者奋然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3.学生速读全文,勾画出给人启示或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点。
学生用心发言,教师归结: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职责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七位宇航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向宇宙进军的赞歌,他们的开拓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2)“在痛苦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意思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今后的道路漫长曲折,航天事业不会一帆风顺,它需要人们为之奋斗、牺牲;同时,不只航空事业,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就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前仆后继,才会取得胜利。
(3)“我们所能找到的唯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明白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此刻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航天勇士的魂魄虽留在了遥远的太空,但他们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却激励、鼓舞后继者更加奋然前行。他们是人类的精华,是永远铭刻在人类探索史的。
4.学生自由诵读,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师明确:
从写作思路角度来看,文章以总——分——总的脉络行文。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献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5.学生群众朗读课文5~13语段,指名学生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迪克·司各比机长为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笑对工作,乐对人生。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树了难忘业绩。
罗纳德·麦克耐尔性格坚毅。
格里高利·杰维斯不忘母校为国争光。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膺全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小结:正因为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展开深情追忆,所以他的演讲才是令人感动的、平易近人的,不给人客套、虚假、做作的感觉。
四、研读探究
1.学生默读全文,研讨研究疑难。
(1)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想象力”?
(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3)演讲词第16语段中提到一个世纪前美国西部的开拓者们的用意是什么?
(4)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5)你认为里根这篇声情并茂的演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指名学习小组报告研讨纪要,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小结:
(1)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好处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那里,“整个国家的想象力”能够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期望的中小学生。
带给助读资料:
多媒体显示:
殉难的女教师麦考利芙
美国“挑战者”号上7名遇难的宇航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民间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芙。她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社会学教师,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教授社会学课。1985年她从11000名应征教师中被选中搭乘“挑战者”号升空。
康科德中学有1200名学生。全校师生都以麦考利芙能作为第一位美国平民升入太空而感到莫大光荣。28日那天上午,全校师生兴高采烈,像节日一样穿着五彩六色的衣服,带着乐器,老早就挤入教室和礼堂的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候观看自己的教师的历史性宇航。
最后看到了“挑战者”号腾空而起,同学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但是,一瞬间学生听到一声爆炸,看到一团火球和飞机碎片拖着长长白烟。一个个笑脸顿时被吓呆了,大厅里一片寂静,孩子们很快放声大哭起来。许久许久,他们仍呆坐在电视机前,不相信那是真的。
以前和麦考利芙竞选的一万多名中学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也都从电视中看到了这幕惨剧。
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市斯托莱中学校长史伯斯塔说:“这个事件使人感到喉部好像堵住一块东西似的。我们要记住这个杯具,理解教训再向前进。”
(2)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好处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3)将开发美国西部的拓荒者的开拓进取与当前的宇航事业作类比,说明发展宇航事业同样需要前仆后继、开拓进取的精神。
(4)里根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指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5)本文的主题思想能够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深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教师提示:演讲词属于议论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也即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动笔之先要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说者所处的身份、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资料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本文动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里根作为讲演者的姿态和主角定位适当,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言语都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五、课堂练习(分发讲义资料)
1.给下列句子选取适宜的词语。
(1)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好处()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A.深刻B.深奥C.深远D.深长)
(2)就在灾难发生的那天,我们所有美国人都()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彻夜不眠。(A.关心B.关注C.关切D.关怀)
(3)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A.请求B.恳求C.企求D.乞求)
2.下面句中空白处应填的一组是()
我们的国家的确十分幸运,因为我们依然持续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A.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
B.令人信赖的声誉巨大的勇气刚毅不屈的品质
C.刚毅不屈的品质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
D.巨大的勇气刚毅不屈的品质令人信赖的声誉
3.请用简明的语句概括下面一段话中的深刻含义。
他们来自这个伟大国家的四面八方——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从俄亥俄到纽约州的莫霍克,从夏威夷到北卡罗来纳和纽约州的布法洛。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4.“骄傲”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请用褒义的“骄傲”和贬义的“骄傲”各造一个句子。
参考答案:1.(1)C(2)C(3)C
2.A
3.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了一齐。
4.如:(1)王晓同学在省里的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2)她从上次考试后就骄傲了,所以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六、课堂小结
“挑战者”号虽然已化为碎片,但人类的探索精神却得到了发扬,恰如新闻评论《“挑战者”号追思》中说:“一部科学史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务必冒险。”从达尔文、诺贝尔到利赫曼、罗蒙诺索夫,无一不是冒着生命危险研究科学的,人类前行的史册镌刻着英雄的名字,而背景则是这种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但是先哲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愿因有了我们的担承,人类探索的脚步走得更远。
七、布置作业
1.学习了《真正的英雄》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结合你此刻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
这是夸父逐日的足音
这是屈子应对苍穹的追问
在山与山、水与水之间
在浩渺太空的深处
这个游荡了数千年的幽灵
一刻也不曾歇息——―
太空太美了
我不想回到地球……
●活动与探究
1.搜集一些关于人类探索太空世界的资料,熟悉人类对太空进行探索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人在古代就开始观测天象,绘制星空图等。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正在研制载人宇宙飞船,争取在近期内将我们的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航空技术,提高我们的国力。请同学们就此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状况的了解,以及你对中国即将发射载人飞船的看法。
2.阅读消息《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与新闻评论《“挑战者”号追思》(郝铭鉴)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回到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带给资料。
②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回到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回到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回到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回到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状况下使宇航员安全回到地面。
③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状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状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回到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回到。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回到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回到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十分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1)上文三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________、________和解决宇宙飞船的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从第②段看,对载人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3)为确保宇航员安全回到,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4)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什么?
(5)请你结合课文资料给宇宙飞船和载人宇宙飞船下定义。
(6)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参考答案:
3.(1)主要用途组成部分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分类别
(2)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3)①设置可靠的热保护层。②使回到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十分有效。③提高落点精度。
(4)①对飞船各系统和设备进行可靠设计。②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③进行模拟飞行试验。目的:保证高可靠性,力争万无一失。
(5)宇宙飞船是一种能在太空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器。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回到地面的航天器。
(6)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带给资料。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命的思考”中的“探问生命的”第二框——“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本框有两目
1、“生命至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
2、“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活的美好,对初中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明确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2.能力目标
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教学难点】
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个周末是什么日子?给同学们一些提示,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生:母亲节)对,就是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是由美国的一位孝顺的女儿所发起,一经设立就得以迅速的传播,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这一天表达对母亲的爱,母亲之所以在我们心里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是因为她赋予了我们这个世界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你对生命的理解呢?(预设回答:宝贵、珍惜、短暂、精彩、独特的,不可逆的)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这些词汇中都包含着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敬畏生命》
(根据实际日期,从母亲节引入,使知识、情感过过渡自然,引出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
一、生命至上
对于敬畏这个词,同学们可能会有些陌生(解说敬畏的含义)所以要了解敬畏生命的内容,就从几个目标入手,同学们请齐读:(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的年纪还小,大多数都尚未亲身经历过生死之事,所以,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各方面的视频以及文字和图片资料,还邀请了几位新闻播报员,与老师共同来上这节《敬畏生命》的新闻主题课。其余的同学就作为评论员来对这些新闻事件做品评。接下来就进入新闻播报时间,有请我们的1号播报员(天津爆炸)
2号播报员(洪涝灾害)同学听了这以上的两则新闻,对于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有那些想法?
(通过两起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是脆弱的。)
1.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
展示火灾、地震、车祸、校园暴力等图片;展示灾难发生时,人们的救援的图片
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想法?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我为逝去生命的感到难过、惋惜;
2)我为那些救援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敬佩他们;
3)生命有时是脆弱的,不知不觉就有可能失去它;
4)生命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5)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6)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所以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观看时事报道“西安救援落井儿童”视频,和p96“陶行知的故事”
你是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上述的报道和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当祖国强大时,更有利于保护我们个人的生命……
(通过探究和分享时事报道,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同时提醒学生要关注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用道德与法治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
3.我们要承认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P95探究与分享“火灾发生时”ppt“最美逆行者”
讨论: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自己的生命吗?
可能出现的回答:
1)不是,生命至上,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要“仁者爱人”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生命至上,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P96阅读与感悟“我是一个生命”
从上面的图片和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要关怀他人的生命;我的心理需求和他人的一样,都有对生命的敬畏和渴望……
(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进而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P97探究与分享“善的力量”和ppt“蹲下去”
上述的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不同的情境中能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可能出现的回答:
1)善待他人在生活中做起来并不难,有时可能是举手之劳;
2)我们蹲下去,是对孝道的延续,是精神的传承;
3)警察蹲下去,是为他人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
4)医生蹲下去,是在给患者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5)这是善的力量,我们也要关怀关心身边的人……
(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P97相关链接:孟子“四端说”(ppt)
孟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1)对生命的敬畏是要发自内心,在生活中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么名字的这段话使学生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强迫于谁的命令,从正面引领学生过积极向上的道德生活。)
观察与反思ppt“漠视生命的人”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今天你对这样的情境有何新的认识?
可能出现的回答:
1)这些人没有道德底线,不尊重生命,没有敬畏之心:
2)伤害他人生命的人最终是要对此付出代价的;
3)要告诫这些人:生命至上,要敬畏生命,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通过生活中不良现象的再现,使学生从课本的理论走向生活,认识到社会是复杂的,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敬畏生命要处处留心,为下一课“珍视生命”做好铺垫。)
课堂总结(板书ppt)
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1.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作业布置
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C )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B.C.D.
2.《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D )
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B.C.D.
3.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是(C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不扶为好
C.要扶,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关爱
D.只有在有证人或有监控的情况下,才扶
4.生命哲学家史怀译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我们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8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直接进入课题,提示作者,提问引起学生注意:
问:生命是什么?为什么可敬?又怎么可畏?
二.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领会:
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作者从这件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 提问讨论。
1.根据刚才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描写所见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3、4、5段):书写自己的感受。〗
2.请一个学生复述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要求说出开始时的神情,随后的变化,第二天的情态,并说清楚其原因。
〖突出:几棵树、飘散──云库──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
不经意──吃惊──诧异和震撼〗
3.第二部分作者书写了自己的感受。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词语和句子。(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感受。相关的词语同时要求学生翻书理解。)
〖词有:折服、敬畏、碰撞、感动。句子有:○1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2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3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4.作者为什么“折服”、“敬畏”?
〖因为我“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为“造物者惊心动魄的壮举”所感动。
5.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因为树不分昼夜的飘送种子,为播撒后代竭尽全力,而成功率却极小,或许其中“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6.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作者以前对生命的形式和意义并不经意,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具体的物的生存方式,而没有去思考它们的作为“生命”的本质意义。而这次飞絮飘种的情景,引发作者第一次对“生命”的本质意义的感悟,她感悟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无私地传递生命,不惜代价,不求回报,顽强执着的,惊心动魄的精神。“生命”在这里已不是一种具体的植物或动物,而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生命,即本质意义上的生命,或生命的本质意义。〗
7.文章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这个句子比较复杂,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去启发学生理解。)
〖“土地”比喻心田,即“心之峡谷”;“敬畏”应是“敬重,不敢轻视”的意思。这个句子含蓄地写出了由树木飞絮飘种所得到的人生感悟──敬畏生命,即生命是神圣的、无私的、顽强的,要热爱生命、敬重生命。这种感悟经过作者长期的观察和深思,已经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理性认识,所以把它比喻为成长在心之峡谷的一棵蔚然成阴的大树,不仅让“我”懂得了敬畏生命,而且还让“我”懂得了“怎样敬畏生命”。〗
8.作者在文章末尾表达的情感与前面有甚么不同?
(理解文章情感发展的线索)〖不经意──吃惊──诧异和震撼──折服、敬畏──蔚然成阴〗
四. 总结。(提问回顾前面讲过的重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略)
3.在你所感受到的生命现象中,有什么让你感动的地方吗?(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讨论。)
五. 布置作业。
1.解释预习提示要求积累的词语,并分别造句。
2.回答练习第一题的两个问。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介绍图片背景。
教师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
二、探究新知
1.生命至上
活动一:PPT呈现胡杨林的图片
塔里木河流域一带的人把胡杨称为“英雄树”,因为它们“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庄子笔下的古大椿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秋,那只是一种寓言的表述;古老而生生不息的胡杨,却鲜活地存在着。它们在“生命禁区”,顽强地传承生命,在沙漠的深处,多少次鼓励受伤的战士重新站了起来,让视前方为畏途的商贾恢复了上路的信心,为迷途的旅人指点迷津。不朽的胡杨,演绎了生命的坚韧。
学生思考并讨论:不朽的胡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对胡杨的感悟,让我们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有时候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因而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这种敬畏,使我们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是共同存在的。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
多媒体播放相关寻找MH370客机相关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思维,思考材料后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救不救”
学生阅读教材P95材料,体验心理矛盾,小组合作探究与分享,反思类似的行为。小组内讨论交流: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2.休戚与共
活动四:阅读感悟
多媒体展示材料: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
……
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摘自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探索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要关爱尊重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对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活动五:拓展空间——敬畏生命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对教材P98观点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以《敬畏生命》为题写一篇短文,感受生命的神圣。
三、本课小结
生命是神圣的、至上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10
一、主题阐释
生命教育古已有之。几千年前,古人已开始对自身生命价值进行追问,今天,尤其是在近些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进而学会珍爱生命更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让生命之花怒放”这一主题不仅表现为对生命的爱惜,更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要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质量,活出生命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具人文的情怀来审视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生命,要对一切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法则,让其他生命的生命之花也能得以尽情地绽放。
本主题班会就是试图通过“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让生命之花怒放”的内涵。
二、班会准备
(一)课前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对“生命教育”这一主题的基本理解,把握学生现状。
(二)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班会基本思路:情境导入——场景感染——启发诱导——合理升华——延伸拓展。
(三)具体准备工作
1.选择班上两名有朗诵经验的学生准备诗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2.搜集相关文字、音乐和图片等素材,并做成PPT。
3.准备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TV《地球之歌》
三、班会目标
(一)通过情景体验感受生命的脆弱,进而感悟生命的宝贵,学会爱惜生命。
(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进而懂得什么是尊重生命,应该怎样尊重生命。
(三)培养学生更宏大的生命观,要对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心怀敬畏。
四、设计理念
在班会设计上,力避说教,注重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缘境体悟,因情而感,再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感染,使学生对“让生命之花怒放”的思考水到渠成。
五、班会流程
(一)导入
课前循环播放PPT《胡杨礼赞》,通过音乐、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领略胡杨精神,创设适合的情景渲染本次班会的主题。由《胡杨礼赞》和学生本身的蓬勃朝气自然引出本次班会的题目“让生命之花怒放”。
(二)第一部分:爱惜生命
“生命之花”有哪些形态?首先通过PPT在欢快的背景音乐(大自然鸟鸣)中出示几张绽放生机的花朵图片,然后过渡到几张极富吸引力的可爱儿童的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生命之花绽放的魅力。
转换话题:怒放的生命之花固然美丽,但天灾人祸防不胜防,会让怒放的生命之花瞬间凋零。PPT在伤感的背景音乐(《再见警察》)中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获非洲新闻大奖的“前一天”主题系列图片,展示的是广岛原子弹爆炸、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国911恐怖袭击、非洲索韦托骚乱等前一天的几个典型的温馨画面,使人在和悲惨现实的对比中感受人祸之害。
另一组图片是20_年3月分别发生的云南盈江县5.8级地震和日本9.0级地震后的凄惨景象,让人于震撼中感受天灾之痛,进而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生命之花的易逝,正所谓“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引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
由地震图片,进而引出配乐(背景音乐为神秘园的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诗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为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在强大的感情冲击力面前,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生命之花易逝的脆弱。
此情此景,我们不能不感慨:活着真好。如果这些天堂里的孩子有知,他们该是如何眷恋这个美丽的世界。然而,活着的人又都知道珍惜这美好的生命吗?PPT出示以下资料:
资料一:
从20_年2月26日到20_年3月21日,不足一个月时间内,惠州仅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就接连发生了4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不少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呈上升趋势。——东江时报(20_.4.12)
资料二:
近年全国各地青少年自杀自残的新闻屡见报端: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某中学的一位2010级新生,因为不习惯学校的管理制度,感觉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在家人对其教育时,他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沈阳市康平县一名高二年级男生因恋人提出分手,用尖锐的玻璃碎片扎破自己胸口,造成严重的心脏破裂,差点断送生命。
面对以上资料,你产生了哪些生命的感悟?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分享理解:
1.你有没有见过或听过身边发生的类似的自杀自残现象?
2.你认为造成他们自杀自残的原因有哪些?
3.当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化解?
直观形象的材料容易带给学生思想的震撼和触动,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就有了爱惜生命的切身体会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化点拨:
1.二月河曾说过:“当处在人生的低谷,无论你向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困苦是生命生活的有机部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2.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而言,你是他的整个世界。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也要为亲人负责。
进而总结本部分内容: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我们必须爱惜生命。
(三)第二部分:尊重生命
在“爱惜生命”的基础上,自然转入更深的层次:活着是生命的首要目的,但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命的意义更在于谋求发展。生命虽然很宝贵,若不能好好运用,等于没有价值。那么,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我们又该怎样尊重生命呢?
同时可以用PPT提供成功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的资料:
约翰库缇斯,1970年出生,澳大利亚人,天生严重残疾,出生时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条腿根本没有成型,既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29岁时罹患癌症,一个出生时被医生断言活不过当天的残疾人一直顽强生活到现在,他不但是世界“激励大师”,而且还是乒乓球、橄榄球、游泳、跳水等运动项目的二级教练员,并获得澳大利亚残疾网球赛的冠军。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约翰库缇斯的成功励志故事?
2.这些故事给你哪些生命的启发?
3.你现在是如何理解“尊重生命”的?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尊重生命”?
在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以下的升华提醒:
1.尊重生命,就要给生命以尊严。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你可以不伟大,但绝不能甘于平庸,你也许平凡,但决不应放弃追求高贵的权利。
2.尊重生命,就要给生命以价值,把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他人、社会联系起来,让个体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中闪光。
(四)第三部分:敬畏生命
哲人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难道人类真的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尤其是在人类的骄傲狂妄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和我们一道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生命。
欣赏配乐朗诵,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抒情散文《敬畏生命》。(配乐为班得瑞的抒情钢琴曲。)
文学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思想的启迪。同样,作为音乐艺术,很多作品也传达出类似的对生命敬畏的思考。请欣赏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TV《地球之歌》。
通过以上艺术作品的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敬畏生命?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启发引导:
1.恩格斯曾经发出过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步征服行动,都要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敬畏这个星球上其他的生命在今天显得更有现实意义,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
2.敬畏不是惧怕、懦弱的代名词。敬畏的实质,是面对和我们平等的生命应采取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比如,敬畏生命不是让我们对于一只吸血的蚊子心怀怜悯,而是当我们面对各种流浪小动物时,能多想一下我能做点什么,至少不再是棒杀之。
(五)总结拓展
珍爱生命,就要让生命之花怒放,就是要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自我生命的价值,敬畏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
当然,有关“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怒放”的思考并不能到此结束,而且,我们还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为此,我们的班会将从课堂进一步向课外延伸。课下,请同学们集思广益,在班委会的组织下,以班级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让生命之花怒放”的倡议书。(提供如下格式,由学生课下补充完成。)
六、课后反思
(一)“注重情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班会图文并茂,声情结合,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缘境体悟,因情而感,各环节的推进自然而有层次。
(二)学生能积极投入,真诚思考,且有独特见解;教师的点拨指导及时,并能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升华。整个班会思想含量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利用PPT《胡杨礼赞》进行导入和最后环节“让生命之花怒放”倡议书的拓展,有一定创新,且有效联系了课前、课上和课下,使得班会更加丰富充实。
(四)课堂驾驭上力求更从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可以更有针对性;在班会准备的细节上须要再下功夫,如诗朗诵的排练可以做的更好。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并从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2.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学习本文从日常生活现象去感悟生活和人生
3.感受生命的伟大和力量,1敬 畏 生 命(一课时)。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
教具:录音机和录音带(也可用电脑一室的电脑播放音乐)
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查字典,解释有关词语。
一、课前演讲:轮到的同学谈学习某方面的感受 (3分钟)
随机请一名学生评价演讲的效果(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有的学生不脱稿或者其他不合要求者,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头的片断,教师简介贝多芬在失聪后仍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的经历,引导学生了解《命运》乐曲中对命运的挑战,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课文都是表现作家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
[备学生]听完音乐之后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谈感受,导出一种力量感而得出向命运的抗争与挑战的想法,再结合各篇目的标题让学生归纳共同主题。
教师讲解:这节课先从《敬畏生命》一文体会作者是从什么现象引起对生命的思考,从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体验。
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练习]播放另一首乐曲《春江花月夜》,全班在乐曲声中朗诵全文。(该乐曲较抒情,开始平缓,后面略有起伏,以配合课文感情的变化。)
方法指导:朗读前先提醒几个易读错的字音:纤读作xi n诧 ch ,侈 ch ,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节奏;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文中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在朗读后,对学生读书情况作评价并补充正音。
[备学生]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朗读的情况,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纠正或者示范性朗读,在概括事件和抒情时给予不同的合理答案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本文写了什么?请用简要的话概述。(实现目标1)
抽查二人后由有兴趣的补充,教师评价,内容要点:作者偶而见到的树木飘送种子的现象,引发了对生命的折服和敬畏的感悟。
[备学生]答案不要求一致,意思相近即可。只要能引导学生理解要点即可,同时注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答题能力.
[讨论]读完全文,你有些什么感受?先独立思考,进行笔录,再相继发言,班内交流,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敬 畏 生 命(一课时)》。(实现目标1、3)
[备学生]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当引导学生谈对生命的思考。有的学生讲到一点也行,最后教师把各人答案归并.
四、分析写作思路,加深理解。(20钟)
[练习]朗读课文片断。
要求:选出自己欣赏的或能触动自己感受的片断,自由地、大声地读。
[解说]从大家发言和朗读的情况看来,这篇短文很能触动人,而且激发了大家对生命的思考,那么,这篇文章是怎样表达出这样的效果的呢?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注:以下采用师生对答的方式进行)
[备学生]少量学生找不到感受深的片断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很多人教师就要给出一点示范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有意义的句子.
[提问]文章是从什么事情入笔的?
要点:从作者偶尔见到的树木飘送种子的现象入手写的。也就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写起。(实现目2)
[提问]这样的日常小事为什么会让作者有所感触?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要点:因为树木在飘送种子过程中显示出生命的伟大。语句有“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提问]作者为什么觉得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用课文语句回答。
要点:“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提问]文章的最后两段与开头两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是什么?(实现目标1)
要点:开头两段以记叙为主,最后两段是以抒情、议论为主。开头的记叙是基础,为后文的议论、抒情蓄势、铺垫;最后的议论、抒情用来揭示文章主旨,即“我”之感悟。
[备学生]本题难度较大,教师在提示的基础上可加以总结,学生只要可以说了零星即可]
[提问]作者如何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即作者如何从事件引出感悟,这是理解本文写法的关键)?(实现目标2)
要点:作者用自己的心情变化做线索将两部分连接起来。从开头的“不经意”、“不注意”——“令人吃惊”、“诧异和震撼”——“折服”、“敬畏”,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感悟。
[讲解]:作者先简要叙述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事,然后借助自己内心的感触,通过抒情、议论将自己对生命的敬爱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文章不长,语言平实,却有深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讨论]谈谈你对本文写法的看法。
[处理方法]答案不要求一致。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这样的写法。自由发言,如果无人说则提问三人以上中上生.
五、欣赏品味。(3分钟)
[练习]朗读全文。
[处理方]法:散读法,老师监督学生的朗读情况.读前要求学生:带着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读;欣赏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引发感悟和思考的巧妙构思及其自然流畅的语言。
六、小结。(1分钟)
教师讲解: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生活感悟类散文。要学习这种写法,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日常生活,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会深入思考。
七、作业布置。(1分钟)
1.为什么说树木飘送种子是“惊心动魄的壮举”?(A)
2.解释下列词语。 浑然不觉 诧异 震撼 奢侈 惊心动魄。(A)
3.从自己阅读过的书中摘抄关于“人生”“生命”的名句不少于十句。(B)
4.观察植物萌芽、生长的情况,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力量。写一段体会,200字左右。(C)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12
学习目的: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敬畏生命》。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思考:(思考的问题都由多媒体放映)
1 我们从出生开始,2 就不3 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4 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②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生命的“投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壮举”。成千上万的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却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为生命,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二、品味语言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指导。(思考的问题都由幻灯片投影)
思考:①“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为什么用“长得不能再长”,而不用“漫长”或“很长”之类的词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若把起其换成“我起先…,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白色的纤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定语后置,以示强调。若把定语还原,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第一段。
三、四人小组朗读剩下文段(每人一段),小组互评。
小组内积极讨论(按老师的方法设计问题,品味语言,特别是对表现作者敬畏生命的语句重点品味),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补充小结。
板书:敬畏生命
第一段:(第1~2节)无意中发现植物靠风力播送种子、繁衍生命的现象感到诧异和震撼。观
第二段:(第3~4节)抒发心底强烈的触动。对生命产生敬畏、折服感
第三段:(第5节)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级组统一练习(油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识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能对生命加深理解。
教具:幻灯机
过程:
一、整体把握,积累语感。
1.师范读《热爱生命》
2.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看看能否加以补充或扩展。(幻灯片投影下列文字)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3.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发言讨论,老师点评。(注: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无需统一观点)
二、积累与扩展
1.把成语“浑然不觉”、“无以名状”、“惊心动魄”、“风和日丽”、“枯燥无味”、“躁动不安”、“稍纵即逝”抄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将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并背诵。
三、小结:(略)
板书:热爱生命
第一段:从生的角度阐述应怎样看待生命、活得充实生死
第二段:从死的角度阐述应怎样抓紧时间、留住日子死生
作业:1。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2。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课外作业:
举行一次班级演讲赛。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谈谈:
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敬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
【课标要求】
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以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在与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凝练出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了各个板块的课程内容。《敬畏生命》是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第四单元承接了前三个单元中关于友情、亲情和师生情,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情谊可贵,但是生命是基础,要正视生命、敬畏生命,用实际行动呵护生命。
【学情分析】
结合在中学生身上发生的有关案例和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不够,缺乏敬畏感。只是知晓每个人有生命安全方面的权利,却忽视了关注生命安全也是每个人的一份责任,从而导致部分中学生漠视自身健康、不珍惜生命安全的倾向。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做出违背生命健康的事情,缺少最起码的尊重意识,违背了道德底线。因此,加强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道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能力目标: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敬畏生命和漠视生命的不同行为;提升行为践行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帮助他人的生命安全。
3、知识目标:
了解敬畏生命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敬畏”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怎样敬畏生命;谨慎处理生命关系、生命问题,尊重、善待他人生命。
难点:对生命的敬畏情怀;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关爱他人生命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2、讲授法。根据教材知识和课标要求,部分重难点内容采用讲授的方式,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无趣直接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3、小组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对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观点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课堂上的相关案例,辅助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理解。
2、经验分享法。利用同学之间、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增强对“敬畏生命”的深入理解,认同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观点。
3、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形象的故事列举到对抽象概念的归纳总结,明确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的视频、图片及故事,搜集地震、车祸、校园暴力等视频与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身边的哪些行为是漠视生命的表现,搜集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生命探索,引入主题
提出在世界各国,有两个时刻是人们公认的需要去注意和尊重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对生命会有这样的态度”?
人们对生命的欢迎和送别方式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对生命的敬畏却是相同的。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又怎样敬畏生命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的关于生命的话题进入课堂,可以直接拉近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发学生关于生命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认识敬畏
思考:“何为敬畏”?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给出辞海解释,“敬”:严肃、认真。“畏”: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庄严、尊敬的态度。请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并标记出自己的疑惑。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新课程的思考和探究。)
三、思维交锋,理解敬畏
活动一 :看视频,谈感想
教师播放《西安市对“车让人”的治理》视频,引导:机动车礼让行人,对机动车辆是否公平?会带来哪些弊端?
学生分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既然会有如此多的弊端,为什么还有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要有这样的明文规定?
各小组再次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理解陶行知所提到的“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进一步理解生命至上,体会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对于机动车辆应该礼让行人,大家基本能够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这样的事情你如何看待?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身边的热点时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一项政策背后可能会产生种种弊端,但是面对生命,所有的可能发生的弊端都不值一提。通过活动中的讨论和观点交锋,初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谨慎对待生命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活动二:我思我辩
给出包来旭案例,为救治杭州纵火案中犯罪嫌疑人包来旭共花费约160万人民币。从包来旭本人及其家属的角度、被烧伤的受害人和家属、社会中的其他成员等不同身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体会“敬畏生命是社会的底线,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们往往对于一个生命有着最基本的爱护之心,但是对于一些犯过错误的生命往往会更加的苛责,甚至想要以更多的方式去残害这样的生命。通过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真正地去敬畏每一个生命,即使他是一个犯了错甚至是犯罪分子,我们同样没有权利随意去终结他的生命。)
鉴于部分学生的优秀表现,发放“长生不老药”,思考:“人是否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引起生命终结的因素有哪些?”
以轮流方式请学生列举相关的因素。
自然灾害、人为灾难以及不可预知因素都会使生命终结,这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有什么特点?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引导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认识生命至上,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的脆弱是我们每个人要敬畏生命和相互帮扶的主要原因。)
活动三:火眼金睛
在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引导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直接伤害生命的做法或是可能伤害生命的做法等角度)去考虑。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寻找漠视生命的活动中辨别哪些行为会伤害到生命,或者有哪些行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一些伤害。以此反思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劝导他人不要去做可能伤害到他人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知道此行的危险,但仍然义无反顾。他们的行为是漠视生命的表现吗?为什么?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又会体会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面对这些漠视生命的行为,我们感到气愤,对于援助生命的行为,我们由衷地感到尊重和幸福。让我们懂得了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我们要珍爱生命,关怀生命。那么,在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四:我知我行
从“我能做……”“我建议……做……”等角度进行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敬畏生命,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小结:如果漠视他人生命,就会人人自危,难以自保,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只有相互关怀,才能感到温暖,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五、交流收获,升华认识
结合毕淑敏所写的《敬畏生命》,请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心得感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 。
活动五: 拓展探究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秉承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真切地产生情感上的变化。学生不同,所接触的社会现象也不同,对生命的感悟程度自然也有差异性。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至上这个看似熟悉的观点时,特别加入了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在一切的“可能”面前,首先要考虑到“生命”。
2、在本节课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力争达到“学有所想、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3、本课通过结合时事资料中人们热议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在观点碰撞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辨中体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处理生命问题”。在相互的对话中体会,生活中的许多制度和规则都是出于对生命的保护和敬畏,每个人更应珍惜这种保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4、教学面对的是思想丰富的学生,发生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是常态,本课的教学设计在预设中还应该更加丰富,尤其是对具体的预设应当加强。
【致敬英雄敬畏生命教案】相关文章:
敬畏生命的教案04-09
《敬畏生命》优秀教案12-23
致敬英雄的句子08-24
敬畏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12-06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07-29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07-04
敬畏生命的语文教案05-28
敬畏生命01-26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经典散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