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精选1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所学,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
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5.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作家、散文家。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吓唬:使害怕,恐吓。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耽搁:拖延时间。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三、再次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那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
“我”的心情。
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抵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对比句子:
(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预设: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
(5)“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委屈。
5.总结:本文写了“我”等待的过程,在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是:(板书: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指名学生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节课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深入学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心理,在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
3.小组汇报。
(1)出示: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
(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学生自主交流: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交流: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
(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蹲”“依偎”“闭上眼睛”)和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绝望无奈和极度委屈。
(板书: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三、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2.小练笔:请描写一次你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四、比较阅读,方法提炼。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在情感上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
(2)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通过运用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则是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来细腻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
4.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家们真实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
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这篇课文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一天之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写出这些情感的变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读书感受、交流学习所得的方式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小练笔“写一次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会写“媚、蚁”等15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
1.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惆怅”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我”当时的心境来理解;“惊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家务繁忙的母亲面对“我”突如其来的哭泣只是惊惶,而并没有责怪,充分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我”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的心情变化。
3.习作运用
学习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侧面描写,又或是借助周围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把情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8226;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蚁”等15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目,提疑问
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
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
(2)教师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
(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板块二走入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
课件出示:
媚(mèi)蚁(yǐ)叨(dāo)绊(bàn)谅(liàng)
耽(dān)糅(róu)绽(zhàn)惆(chóu)怅(chàng)
搓(cuō)惶(huáng)吻(wěn)偎(wēi)逝(shì)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
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提问,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2.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写出成长体验;摘抄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课时目标
板块一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
1.小男孩那么真切地希望母亲能够实现他小小的愿望——在一个星期天带他出去玩。可是母亲最终没能履行诺言,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找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
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并做批注。
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3.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第2~5自然段)
课件出示: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这段时光不好挨。
焦急又兴奋。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1)指名学生朗读。
提示:抓住“阳光明媚”“焦急又兴奋”“空空落落”“念念叨叨”等词,体会“我”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说一说:你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在耐心等待;“空空落落”写出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3)师生合作朗读。
4.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6自然段)
(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课件出示: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体会男孩“盼”的心情)
(2)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件出示: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①读一读,说说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交流。
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
5.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7自然段)
(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课件出示: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甩、拉”等表示动作的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
(3)从这些动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从“甩、拉、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所以惊惶;可以感受到其实母亲是很爱“我”的,只是被家庭生活所迫,因为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忽略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4)分角色朗读。
6.师生共同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
学生交流,整理总结。
课件出示:
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变化和特别的成长体验。
板块二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1.再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一位好母亲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从课文第7自然段母亲的一些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她因为家务缠身而没有兑现承诺,并因此感到自责、不安,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她是一位好母亲。
2.“我”既然这么希望出去,为什么不是直接拉着母亲去,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母亲做那做不完的一件又一件事?
(1)学生交流。
(2)示例:文中的“我”乖巧又懂事,体谅母亲的辛劳,所以才一直都在等待,而并没有任性撒泼。
3.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虽然母亲最终没能兑现她的承诺,但是小男孩也并没有抱怨母亲,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多多体谅一下辛苦工作的父母。
【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真正落实从语文课本走到生活当中去。
板块三领会主旨,学习写法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想?
父母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对比,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拨。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课件出示:
相同点:都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中,作者借助描写景物和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我”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3.积累语言。摘抄本课好词好句,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
4.小结: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们要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5.推荐阅读。
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深沉凝重,优美隽永,引人深思,给人带来启迪。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了解一个全新的史铁生。
6.聊经历,悟主旨。
同学们,大人们可能无意间给我们许诺过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布丁,也许是你期待已久的一个玩具,也许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我们小小的心愿,你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吗?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经历。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语文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推荐阅读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让学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反思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文章主要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盼望、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我”的心情历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期盼”经历。
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种体会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者从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课堂的结尾,我引导学生由本课延伸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并积累好词好句,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媚、蚁”等生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4.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2.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作者及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给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2.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曾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3.提出问题
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这篇文章。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时间顺序)
3.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给文章分出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部分(2-7):写“我”的心情变化。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会人物的情感。
自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圈划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1.“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预设一: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期盼,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预设二: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在那天由于期盼落空,所以这样的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记了具体信息。)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对天气,动作的描写,写出了“我”愉快的心情。)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
(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落落”(写出我一个人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都在母亲脚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紧跟着母亲,冒着被绊倒的危险,想要等母亲停下来,形象地写出“我”急切的心情。)
四、课堂总结。
以上是课文中的“我”在整个上午的等待过程,同时体现出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
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
下午,“我”期盼实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会写“媚、蚁”等15个字,会写“蚁穴、翻箱倒柜”等15个词语。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我”在一天里心情的变化。
品味文中重点语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心理。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往往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作者简介。
史铁生,中国作家。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急遽(jù) 惆怅(chóu chàng)
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惆、怅、偎、逝”,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惆、怅、偎”书写时要左窄右宽;“逝”字注意“辶”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但是因为家务繁忙,结果一次次爽约。)
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总写“我”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2—6):写母亲一次次爽约,“我”心情逐渐落空。
第三部分(7):写“我”因出去的希望落空而崩溃大哭,母亲安慰“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第一次盼望,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探索作者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一)读课文中有关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描写天气和“我”的动作,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这段时光不好挨。”
思考:作者是怎么表现“时光不好挨”的?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通过描写“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写“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这里也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
思考: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二)读课文中有关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细致地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急切地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三)读课文中有关黄昏“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思考: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无比悲伤、绝望。联想《迢迢牵牛星》中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可以感受到那种极度的悲伤无以言表。“闭上眼睛”“荒凉”表明内心的绝望、无奈。)
(四)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和光线的变化。
人物心情: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伤心—彻底失望
光线: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两条线索并行,写出人物的心路历程。
三、再读课文,思考感悟。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体会。
交流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都运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运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而《那个星期天》则运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所描写的人、事、物中,在叙述中表现“我”不断变化的情感。
学习本文写法,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彻底失望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学反思
教学时注重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心情。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谈感受,唤起学生的感知体验。
教学中,对比《匆匆》,就两课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展开讨论,明确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其丰富而敏感的情感。
2.品析课文,关注作者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存在的鸿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关注文章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2、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过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事或答应你一件事却迟迟不能实现的焦灼吗?不妨说一说当时的心理(学生分享并展示导学案上用微信表情画的心情)。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与期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看到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对这一天印象如此之深?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史铁生,看一看在那个星期天他有着怎样的期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用用一句话概述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
明确: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明确: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
(“我”的心情)
(3)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黑板出示生字词)
P1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P2-p6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P7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4)我们可以归纳出,本文主要写了“我”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第一小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追问:如果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罗列了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梳理文章
P1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P2-p6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P7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二、品读感悟、理解情感
(一)1、读课文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P2-p5)
要求:用中括号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小括号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满怀期待的心情。)
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明确: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期盼,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在那天由于期盼落空,所以这样的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记了具体信息。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3)“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耐心地等待。
思考:作者怎么来体现时光不好挨?
(4)“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我坐在草丛里……。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院子很大,空落落”
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关注句子“我……”)
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空落落”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院子,还有“我”孤寂的内心。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得等待着。
(5)“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脚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6
设计说明
《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去世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的基础上,采取“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情节,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字卡、词卡,准备歌曲视频《那个星期天》。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
1.播放歌曲《那个星期天》,引导学生思考: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导入:一个男孩儿,在一个星期天,他的心情经历了几次起伏?这个男孩儿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那个星期天》。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设计意图:听歌曲,讲内容,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进行自由猜想,设置疑问,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接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快来念一念。
媚 砖 蚁 叨 绊 绞 耽 揉 绽 搓 惶 吻 偎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分类指导:重点在字义和字形方面指导。
①形声字理解识记:
“媚”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示现、展示)人。
“蚁”从虫,义声。一种昆虫,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
②形近字理解识记:
“绊”与“伴”、“绞”与“较”、“耽”与“忱”、“绽”与“淀”、“偎”与“喂”区分记忆。
③做动作理解识记:
“揉、搓”与“手”有关。
④根据偏旁推测理解识记:
“叨”与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惶”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是竖心旁。
3.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明媚 方砖 蚁穴 念念叨叨 绊倒 绞缠 耽搁 揉动 绽开 搓衣服 惊惶 亲吻 依偎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火车读词语。
4.过渡:你们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真了不起,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通顺,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刚才学习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思考:针对课前质疑产生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识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阅读的基础。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采用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强调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重点在理解字义上下功夫指导,使学生既会认字,又会用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接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儿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事。
3.课文是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写的,请再次读文,想一想:与时间变化而一起变化的是什么?
预设:男孩儿的心情。由开始盼望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读懂故事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为下节课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重点指导:媚、蚁、偎。
(1)观察“媚、蚁”。“媚”,女字旁最后一笔右侧不出头;“蚁”,“虫”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提,右部的撇要伸至左下方,注意避让。
(2)观察“偎”,注意右下部只有一个小撇。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每个字练习写两遍。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兴奋、焦急、落寞,这些情绪在“我”的那个星期天里出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点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那个星期天”记忆犹新。
(1)那是“我”的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2)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3)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
(4)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读课文,找出关于“我”的动作描写,分析一下,这些动作能反映出“我”的什么心理。
2.在这一天中,“我”有哪些行动?表明了什么?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句,想一想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表现的是“我”的急切。
②“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我”的焦急与兴奋。
③“拨弄蚁穴”“翻看电影画报”表现的是“我”等待时的落寞、孤寂。
④“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表现的是“我”的急切。
⑤“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表现的是“我”的焦急与执着。
3.课文中有语言描写吗?传递了怎样的心情?
(1)找出文中“我”和妈妈的话。
(2)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言反映了当时“我”和妈妈怎样的心理。
预设:“走吗”“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等,这些俨然就是“我”等待时的心理轨迹图。“我”由兴奋到焦急、无聊、无助,再到失望,这些情绪变化紧紧抓住我们的心。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下午,睡醒午觉再去”“洗完衣服”“噢,对不起,噢,对不起”等,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而惊惶地、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
4.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衬托出“我”的兴奋。
“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表现出“我”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时的伤心。
5.课文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的行为中,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抓手,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对人物的描写,体会情感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母亲答应了“我”在一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可却因为母亲的忙碌而没有实现,就在等待中,“我”懂了,什么都懂了,“我”不出声地流下了眼泪,“我”和母亲拥抱在一起,直至天黑。
2.读文后,在“我”和“母亲”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种等待无疑是漫长而煎熬的,不仅这样,漫长的等待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与无助。母亲每天都是忙碌与辛苦的,而母亲也成了这个家中幸福的创造者。
3.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课文仅仅是写“我”吗?
文中的母亲和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出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触,理解母亲,懂得母爱。
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1.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如: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
2.交流书写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内化语言,形成能力。通过设置拓展平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的情境,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与话题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练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我” 妈妈
兴奋 焦急 落寞 伤心 忙碌 无奈 惊惶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侧重引领学生关注细节的描写,学习效果很好。一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揣摩分析人物心理,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与“我”一同经历兴奋、焦急、落寞、伤心这一系列的心情变化。二是关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语句映衬着“我”心情变化的轨迹。这些看似平常的抱怨却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的回忆。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无法挽回,也无法倒退,只有无穷无尽的回忆,母亲永远在“我”的心里。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7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于情感共鸣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奥秘。
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领悟不同作家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走进文本,激发情感共鸣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谈出阅读感受,师借机梳理心情变化。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那个星期天》的故事内容,还走进了作家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读了课文,同学们都从课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星期天呢?谁来用一个关键词说说。
2.引导生走进文本,寻找情感共鸣点。
同学们,一个和你们年级差不多大的小孩子,一天里有这么多丰富的感受,还经历这么多心情的变化。我想他在那个星期天的一些经历一定触动着你们的内心,那这些触动着你们产生情感共鸣的话语中究竟会藏着怎样的表达奥秘呢?请同学打开书本,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画完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理由,计时3分钟。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感受和梳理心情变化的基础上快速进入研读环节,通过圈画、品析关键语句,为接下来引导学生在情感共鸣处发现表达奥秘作铺垫。
板块二
深入探究,揭示情感表达奥秘
过渡:刚刚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一、语言对话省略提示语,行文节奏快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
核心提问:作者的语言对话跟我们平常有何不一样?你平常会这样表达吗?我们的作家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这种急切吗?
预设:作者与母亲的对话没有提示语,加快了行文的节奏,更加突显出我催促母亲出去的急切心情。
二、人物细节反复强调
预设1: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提问:作者描写心理接连用了四个“想象”,能不能只保留其中一处?
点拨:原来,同一个表达反复叙说可以起强调作用,更加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过渡:其实,在课文中,像这样在人物细节处反复表达,重复着说的地方还有很多,看谁找的最快?
预设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提问:文中三次提到“一声不吭”,这三处“一声不吭”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都是描写人的神态,其实它们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你能发现吗?这样反复提及对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次“一声不吭”表明作者对出去还抱有一些希望,第二次“一声不吭”作者内心其实已经有些焦急忐忑了,第三次“一声不吭”作者对出去已经近乎绝望了。一声不吭反复提及,暗示作者的心情已经由焦急变得失望了,并且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极为明显和强烈的,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作者表达上的高明之处,作者不仅把情感融入到人物细节中,而且还通过反复强调的方式让情感表达有层次有变化,而且更加强烈!(板书:人物细节)
三、写景表达给人以“新鲜感”并串联起心情变化
1.出示描写光线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借助“陌生化”表达来融情于景的。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启发思考:作者的用词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黄昏是“孤独而惆怅”的?将声音比喻成“时光的脚步”,这样表达有何作用?
点拨:漫长是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急遽是光线变暗的速度很快,但“我”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体现出我等待的执着与期盼;黄昏意味着天快黑了,“我”出去的机会不多希望也更加渺茫了,可“我”又等了那么久,因此我感到很孤独很伤感,作者这样表达,是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到了黄昏这一景物中,让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含蓄。将声音比喻成“时光的脚步”形象地说明洗衣服的声音已经持续了很久并且还将持续下去,暗示作者等待的时长已经很长,更加突出作者等待时心情的无聊和急切。
小结:同学们,通过品读句子我们发现,作者正是通过一些不一样的用词巧妙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中,这正是作者写景表达的妙处!
2.出示描写光线的句子,从光线变化中梳理心情变化: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些光线漫长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的消逝,一派荒凉。
(1)整体看看这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光线在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在变化
(2)师生合作读。既然作者把情感融入到了景物中,我们就来把情感融入到朗读中,感受这种心情的变化。
(3)如果作者最终等来了妈妈的承诺,你觉得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还会是一样吗?
(4)创设情境,补充环境描写的句子,谈谈你的发现。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细读文本,我们就发现了这篇文章表达上的一些奥秘。其实,这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还藏着一个更大的奥秘,你们想不想知道?想的话,老师的挑战任务就来了,谁帮我们来读读学习提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问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家在表达上的独特性。本环节开放性极强,教者始终紧扣“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一中心来提问,指向性十分明确,也更加彰显出习作单元课文教学的特点。
板块三
对比阅读,发现情感表达异同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后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出示交流平台,总结写法。
启发:同学们,你们通过合作交流有了自己的发现,很不错!(出示交流平台)你看,正如你们所发现的那样,和《匆匆》侧重于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相比,《那个星期天》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当中,在叙述中间接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板书:融入),从而触动着读者的内心。
3.思考:通过对比两篇文章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你有什么发现?两位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一样,这或许与他们的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有关,同学想要揭开更多表达背后的奥秘,不妨读读这样一些作品,你会有更多的收获!(阅读推荐)
结语: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细读文本和对比阅读就发现了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性,我想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作家,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情感,让真情在笔尖自然流露!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分层作业,你们课后去挑战,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发现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性,进一步激励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情感,让真情在笔尖自然流露!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8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出这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那个星期天》,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不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教训。历史上也有好多事例证明,一个人一旦遭到厄运的重创,并在其他领域无所作为后往往转而发愤著述。作家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例。这个不幸的作家双腿瘫痪时年仅21岁,一个贮满生机的生命从此被缚在轮椅上,开始了漫长的内心焦灼过程。残疾给他带来了生理与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使他痛心疾首、沉默不语,同时也正是切身的痛苦体验,孕育了他写作的成功。作品中,他注重表现对生命、人生和现实社会的独特见解,抒写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读他的作品犹如品一杯沁人心脾的大碗茶,让人难舍其独特的韵味,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浓浓的情感。
3. 那么究竟作家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呢?看看我们能不能从今天的课文中学到一二。
二、深入学文,感悟写法。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找一找“我”在等待过程中你从哪里体会到了“我”的心情,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试着写写批注!
2.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预设A:融情于景
①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找同学来读读这个句子。再来听老师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
这句除了写我三个麻利的动作,还写了什么?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写天气环境呢?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是说: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那你们能不能从这句天气环境的描写中试着揣摩一下我的心情呢?
是的,简简单单一句话,透露着我的兴奋与期待。把情感融入到景物中,使情感自然流露,这就叫融情于景。(板书:融情于景)
在文中,这样的环境描写还不少呢,再去找找看,还有哪些?
(1)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这空空落落的仅仅是院子吗?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明白了。
随着光线暗下去,凉下去,沉郁下去的是什么?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光线那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这孤独而惆怅的是黄昏,更是什么?你体会到了吗?
(4)男孩蹲在那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这些句子都融情入景,在描写景物环境时,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再请你认真看一看,作者主要是抓住了环境中的哪些元素?光线随着时间在变化,也是随着心情在变化。因此要想写出心情的变化,环境也应该是赋予变化的。那么大家想想看,除了光线的变化这个着力点外,我们还可以抓哪些点来表现环境的变化从而衬托心情的变化呢?
孩子们,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内心,认识自己,突破自己的过程,史铁生也曾说过:“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无论是这山水,无论是这天地,都是我们不断了解自己的工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更用心地去关注那山那水,那天那地,让它们皆为我们所用。
预设B:融情于事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看看我在等待的过程中都干了哪些事?
表面上看起来我在忙,可实际上呢,你有什么感觉?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我们来看看书中的这幅插图,谁来说说这图片画的都是什么?
那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我的神情是怎样的?
这段文字,把感情融入到具体的'实例中,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融情于事。(板书:融情于事)
其实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运用,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做错了事情怕被发现,考试完了等待结果等等让我们忐忑不安的时刻,对吗?这样的心情,我们可以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呢?
将浓郁的感情集于笔端,表面看是冷静的记叙,而实则表现了作者真挚细腻的感情。只要我们抓住传神的关键细节,重笔渲染,使人可感可触,产生强烈的共鸣。
预设C:融情于人
(1)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为什么如此令我期盼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2)“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这一处是对我的什么描写?
你关注到这句中的哪些动词?
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除了同学们关注的动作、心理之外,还关注到这段话中的其他描写了吗?
(3)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想想和我们平常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这样的句子还有不少,快去文中找找看!
(4)“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看看这段话和之前又有什么不同?
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相互交织,你有什么感受?
找同学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念念叨叨,不耐烦的感觉。
(5)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看看这段话又多了什么?
(6)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把它们碰倒。
注意这里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是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母亲的腿高,写出了我比较矮小的样子,整个一上午,小小的我就紧跟在母亲的腿底下,写出了我想要母亲停下来带我出去的急切、焦躁的心情。这里又用到了反复的手法,数一数用到了多少“它们”,想一想每一个“它们”的背后是什么?对,是母亲为操持家务的忙碌,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跟随,用上4个“它们”可以看出此时我的眼中只有母亲忙碌的身影,然而母亲越是忙越显示我的着急。
3、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讲自己的情感融入具体的景、具体的事外,在一些具体的人物描写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板书:融情于人)当然,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表现手法不是单一的,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让真情自然流露。才将一个小男孩第一次盼望落空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回归作者,激发写作欲望
虽然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的写作方法,但课堂的最后,我还有一段特别想跟同学们分享的史铁生的文字,出自他的《病隙碎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文学这个词并不美妙,并不恰切,不如是写作,不如是倾诉和倾听,不如是梦幻、是神游。因为那从来就不是什么学问,本不该有什么规范,本不该去符合什么学理,本不必求取公认,那是天地间最自由的一片思绪呀,是有限的时空中响彻的无限呼唤。为此上帝也看重它,给它风采,给它浪漫,给它鬼魅与神奇,给它虚构的权力去敲碎现实的呆板,给它荒诞的逻辑以冲出这个既定的人间。”
或许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让他找到了写作这个情感出口。他说:“感谢写作。是写作,让我学会直面自己的愚蠢,和内心深处长久以来无法自视的那部分。它让我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不完美,且毫不羞于示人。”
也或许是因为身体的残疾,才让史铁生能写下一篇又一篇情感细腻的文字。可是何为残缺?史铁生残缺的是身体,而我们谁能说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呢?史铁生选择用写作去面对苦痛,温暖人生,我希望写作也能给你带来这样的力量,在你经受人生的重创,内心的孤寂时,写作可以抚慰你心中的创伤,表达你内心的情感。就像他说的:“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
史铁生是一个非常坦诚的作者,了解他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一读他的作品。课下请同学们读一读他的《务虚笔记》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9
学习目标:
1. 明白细腻的感情需要采用动作、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等多种方法综合着来表达。
2. 学习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让真情自然流露,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情变得可视,可听,可感。
教学过程
一、 介绍作者
从题目入手,介绍“星期天”对于作者来说的重要意义。介绍作者。
二、 回顾《盼》心情变化图,默读课文梳理作者的心情。
1. 回顾《盼》一课,回忆作者是怎么描写自己的心情的。
2. 完成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我”的'心情变化。
三、 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1. 师生互读课文,根据提示发现作者回忆的细致。
2. 聚焦心情,发现作者心情的变化是通过一件件事,一个个标点展示出来的。
四、 品读四自然段,发现心情的细微变化。
(1) 初步体会小男孩的心情
1. 抽读,让四位同学分别读四件事情。
2. 聚焦四自然段中直接写小男孩心情的词语“焦急又兴奋”,通过初读文本分析,这两种心情哪种感觉多。通过画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2) 发现心情的细微变化
借助主问题,小男孩儿细微的心情变化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搭建三个不同的支架帮助同学们思考,一是圈画出动词;二是通过下划线提示想象的内容和环境描写的部分;三是判断能不能删掉其中的一件事。
梳理总结,要写出人物细腻的情感, 需要借助动作、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描写。
五、 联接生活,迁移运用。
联结生活,完成初试身手。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通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媚、砖”等14个字,会认“拨弄、耽搁”等19个词语;会写“媚、砖”等14个字;能联系生活经验或上下文语境理解“翻箱倒柜”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默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说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动作、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将情感融入到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3.表达与交流:尝试迁移写作,运用将情感融入到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实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史铁生。
2.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其中的疑难之处并尝试解决。
3.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理解文中生词。
4.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读课文:
(1)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2)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2.读词语:
明媚 缥缈 急遽 惆怅 耽搁 沉郁 惊惶 依偎 荒凉 泡沫 绊倒
3.重点词语理解: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惆怅:因失意或者失望而伤感、懊恼,用来表达人们的情绪。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的翻检、搜集。本文说母亲家务忙碌。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吻”的右边是“勿”不是“匆”。
“偎”右下部分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早晨——上午——下午——黄昏(本文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来写。)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任务四:研读课文,了解人物心情变化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画出表达“我”心情的关键词句,作好批注,在空白处试着写下读书感受,完成表格。
2.汇报交流。
总结“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期盼——兴奋、急切——焦急——失望——绝望
任务五:品读语言,感悟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我”的心情经历了细腻而曲折的变化,作者怎样真实自然表达内心感受的,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画出相关语句,作简单批注。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跑出去……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这段时光不好挨。……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预设:抓住“跑、藏、看着”等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期待、兴奋。这是使用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提问:还有哪些地方使用动作描写来写心情的?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预设:抓住“我”和母亲的一连串动作,“追、晃动、停、绊、碰”等,感受“我”急切的心情。
提问:作者还是使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预设1:“我看着……一声不吭”,表现出我想看看母亲还有多少衣服要洗,看看天色是不是晚了,心里渐渐的失望,但是还是相信母亲会带我出去。
预设2:“光线渐渐暗下去”写时间在不断变化,天色变晚,光线变暗,随之暗下去的'还有“我”的心情。
小结:这个地方作者使用了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提问: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环境描写?小组讨论。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得到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预设:光线“漫长而急遽”,“漫长”的是等待的时间,“急遽”变化的是天色越来越暗,写出了“我”内心的孤独和等待没有结果的悲伤。
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着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等着,母亲不是答应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预设:这个地方借助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我内心“焦急。”
总结:作者使用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任务五: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任务六: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感受,你有过哪些感受?请选择一种你印象深刻的感受,把事情写清楚,表达出你真情实感。
2.评价标准(见下表)
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史铁生《务虚笔记》。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上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重点语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本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往往深深的印在脑海中。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课文《盼》吗?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盼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情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但是因为家务繁忙,结果一次次爽约没有去成。)
2.在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关键语句,并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参考表格,借助关键词语,表现心情变化。
时间
“我”的心情
早晨
兴奋、急切
上午
焦急
下午
焦急、惆怅
黄昏
失望、委屈
三、深入研读,感悟写法
1.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我”的心情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2.全班交流感受。
预设:
(1)“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落落。”
①本段文字对“我”主要进行了什么描写?(动作描写,融情于事)
②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出“我”怎样的心情?作者将自己的这种心情借助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试着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2)“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的忙碌、“我”急切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②作者对于本段文字主要侧重于什么描写?(心理描写)
(3)“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思考: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通过这种描写表达“我”怎样的心情?(环境描写,融情于景)
四、对比阅读,方法提升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试着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课文
表达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自主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相同点:两篇课文在表达的情感方式上都运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运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那个星期天》则运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具体的人、事、情中,在叙述中表现“我”不断变化的情感。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本文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阅读图书《小鞋子》和《第一支钢笔》。
(1)阅读《小鞋子》在文中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体现这种变化的?
(2)阅读《第一支钢笔》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业布置】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用一两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板书设计】
融情于事
那个星期天 融情于景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12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汉语文字的魅力。
语言运用: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思维能力:感受作者将感情融入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审美创造:学会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课前解析】
整篇课文以表达情感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内心独白、融情入景来表现心情的变化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体会到了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语文要素。课后练习也紧扣单元要素,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变化;抓重点语句,归纳总结表达情感的方法;再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文章表达情感的异同,学习表达。
关注作者:史铁生(1951一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课文选自半自传体小说《务虚笔记》,知道课文背景,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注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
关注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中的心情变化。这种细腻的变化既通过动作描写,也通过对内心的刻画,融情于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9个词语。
2.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将感情融入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将感情融入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9个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教师导入新课:你有过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事或父母答应你一件事情却迟迟不兑现的经历吗?说一说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铁凝的《盼》,“我”盼望穿上新的雨衣,并最终实现了愿望。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那个星期天,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事或父母答应你一件事情却迟迟不兑现的经历,同时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期盼”这一心理感受的回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他与疾病抗争多年,并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我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本文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汇报。
预设1: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我”在那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
预设2: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早到晚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原谅 缥缈 急遽 惆怅 咔嚓 消逝 明媚 拨弄 念叨 停顿 晃动 耽搁 沉郁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荒凉 翻箱倒柜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词语“缥缈 ”“急遽”“惆怅”“依偎”等词语。
读准轻声:耽搁ge
(3)(出示课件7)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词语
“缥缈”的意思是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沉郁”的意思是低沉郁闷。
“惆怅”的意思是感伤;愁闷;失意。
“耽搁”的意思是停留;拖延;耽误。
“急遽”的意思是极快地;匆忙,仓促。本文是说光线变化快。
“翻箱倒柜”的意思是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本文是说母亲家务忙碌。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可以帮助扫清学习上的障碍,为理解文章内容作好铺垫。)
(4)(出示课件8)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观看写字视频。
重点指导“吻、偎”等容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9—10)
(出示课件9)书写“吻”字时注意“口”不宜过大,“勿”不要写成“匆”,最后两笔撇的起始位置在“勿”字横折弯钩的横上,第二撇要长于第一撇,但不要托住“口”。
(出示课件10)书写“偎”字时注意右下部分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不宜过长。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1)教师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12-13)预设1: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一个部分,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期盼”。第2-6自然段为一个部分,写“我”从满怀期待、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第7自然段为一个部分,写“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能够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总体面貌,由此聚焦心理描写,为后文分析心理变化作铺垫。)
2.(出示课件14)教师提出问题:思考: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预设:“我”的心情。
3.(出示课件15)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圈画相关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生默读课文,并用笔圈画。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16)预设1:我圈画的是第2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还有第3自然段的相关语句“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我知道此时小男孩的心情非常的兴奋、急切的。
(出示课件16)预设2:我圈画的是第4自然段的相关语句“这段时光不好挨”、“焦急又兴奋”,还有第5自然段的“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这些句子让我感受到小男孩特别焦急。
(出示课件17)预设3:我圈画的是第6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从这两句话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小男孩的焦急、惆怅。
(出示课件17)预设4:我圈画的是第7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从这两句话当中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失望与委屈。
(出示课件17)教师出示表格梳理小结: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心情的变化是——
(设计意图:清楚小男孩心情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将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与这个星期天里的时间推移结合起来,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把我课文内容。)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
下列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答案:第二句话比较好。这个句子通过罗列时间点,突出时间特别漫长,体现了等待过程中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我”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学习新课(出示课件17)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我”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出示课件21)预设:作者的.心情先是从早上兴奋、急切,后来因为等待母亲而变得焦急惆怅,最后到了黄昏因为计划的落空而变得失望、委屈。
(出示课件22)教师提出问题: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呢?如果让你写快乐的心情,不直接表现出“高兴”“开心”“快乐”等字眼,你会怎么表达?
教师指导:可以写人的动作、神态或描述对身边景物的感受。
二、深入品读、感悟写法
(出示课件23)教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致的描写表现“我”的心情的?圈画相关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学生思考问题,并用笔圈划。
学生汇报交流。
1.研读第4自然段(出示课件24)
教师提出问题:这段(第4自然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
学生汇报交流: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这段时光不好挨。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这样的事情,来说明自己的不好挨。将焦急的心情融入具体事例的叙述中。
2.研读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25)
教师提出问题:这段(第5自然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我找到的相关语句“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是语言的描写;“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语言和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我”焦急的心情。
(出示课件26)教师小结,引导朗读:既然这一自然段表现的是“我”焦急的心情,那读这段话时,就要读出“念念叨叨”、越来越着急、甚至有些不耐烦的感觉。
生有感情的朗读。
3.研读第6自然段
(出示课件27)教师提出问题:请找一找文中其他描写内心独白的语句,感受“我”焦急的心情。
学生汇报交流:我找到的语句是“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从“再不、一洗完、马上、就、决不许”等词中感受到了“我”的迫切。
(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问题: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我”的心情?
预设:作者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方法来表达心情。“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其实是“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
(出示课件29)教师提出问题:找一找课文中其他运用融情于景这种表达方法的句子,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预设1:我在第3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预设2:我在第7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预设3:我在第7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预设4:我发现当作者的心情不同时,对身边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出示课件30)教师提出问题:默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学生汇报。
预设1: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预设2:作者通过内心独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预设3:作者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出示课件31)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作者表达内心感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预设: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课文,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上,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更加关注表达。)
三、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问题:《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它们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预设:(出示课件33)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白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好处。接着拓展到交流平台,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应该如何使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5)
本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本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36)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冰心的诗歌《可爱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的同时,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童真、童趣。)
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7、3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9)
小练笔: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你寻找一处景物,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你眼中的这个景物的样子。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内化语言,形成能力。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与话题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练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篇课文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一天之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写出这些情感的变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读书感受、交流学习所得的方式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小练笔“写一次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 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 会写“媚、砖”等 13 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 18 个词语。
2.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3.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预习成果
1. 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2. 交流预习,了解作者。
3. 学习字词,理解词意。
联系已学,分享已思,自然衔接新课的学习。
二、发现顺序,提出问题
1. 发现时间顺序。
2. 提出自己的疑惑。
初步了解顺序,提出学习困惑,形成学习需求。
三、整体感知,关联思考
1. 自主学习,了解“我”和母亲的行为。
2. 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
整体把握文中人物行为,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
四、再读课文,了解“我” 的心情变化过程
1. 自主学习,标画心情变化。
2. 整体梳理,初步体会盼望。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五、回顾问题,布置作业
1. 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
2. 布置作业。
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程度,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 能借助“我”的心情变化,体会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表达效果。
2.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复习回顾
1. 谈话引入。
2. 复习回顾。
二、细读品味,读中悟写
聚焦“具体事例”,感受情感,体会效果。
聚焦“人物内心”,感受情感,体会效果。
聚焦“景物描写”,感受情感,体会效果。
深入研读课文,揣摩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依托课文,进行比较
1. 提出问题,形成关联。
2. 借助交流平台,比较本课和《匆匆》两篇课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通过比较,建立关联,明晰两篇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借助“ 初 试身手”, 激 发 表达欲望
1. 知晓要求,形成思考。
2. 唤醒生活经验,选择具体情境进行练笔。
尝试运用在一定情境中,把情感融入具体人、事、景物中的表达方法。
五、课后作业,做好衔接
摘抄《匆匆》《那个星期天》中感受深刻的语句,进行积累。
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大致了解主要内容,思考两篇文章在习作选材上的特点。
巩固学习内容,增加相关积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相关文章:
那个星期天作文01-20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12-16
那个星期天作文11-13
那个星期天作文优秀05-22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范文通用11-18
那个星期天作文(精选57篇)03-13
那个星期天作文(15篇)02-03
那个星期天作文(精选26篇)05-25
那个星期天作文(精选27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