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课文教案

时间:2021-06-10 14:37:23 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课文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课文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课文教案范文

  端午课文教案1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语文教案-端午日。

  二、培养学生及联想、想像的能力,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一、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二、精彩的龙舟竞渡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虚实相生的写法。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有谁能说出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春节、端午、中秋)(学生回答后)刚才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有同学能说出端午的由来吗?(为了纪念屈原)(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湘西的端午民俗,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端午日》。

  板书课题:端午日沈从文

  二、简介作者:

  关于作者: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一生共著有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近三百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篇小说《萧萧》、《丈夫》。另有小说、散文三十余部及长篇小说《长河》等。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出示:投影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zhàn峒dòng鹳ɡuàn泅水qiú

  2、解释下列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吊脚楼:(见课文注释)

  四、研习课文

  1、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后,说说我们这一带的端午日有一些什么习俗?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课文介绍的湘西端午习俗有哪几种在我们家乡没有?

  (我们这一带的端午习俗有:吃粽子、吃咸鸭蛋、吃鱼吃肉、系五彩线、戴小铃铛、插艾蒲等等;课文写到的湘西端午习俗有: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追赶鸭子。)

  端午课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体会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ei2)苋菜(xian4)籍贯(i2)硝药(xia1)、腌腊(an1)络子(la4)大襟(in1)车胤(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入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

  ①系百索子

  ②做香角子

  ③贴五毒

  ④贴符

  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端午课文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课文《将进酒》教案范文11-28

课文《木兰诗》教案范文08-04

课文《蜀道难》教案范文08-03

课文《游子吟》教案范文08-04

小学课文《木兰诗》教案范文10-24

课文《木兰诗》的教案范文08-04

课文乡愁教案11-29

课文《登鹳雀楼》教案范文10-05

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08-25

课文离骚优秀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