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
一、关注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这是课程标准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生活化,即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他们的生活基础,展示给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场面和图景,为他们提供客观而鲜活的品德培养和价值追求的源泉。我们教师应力求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教师立足教材,灵活处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换。
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如《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谎占便宜”思想。我就抓住学生考试作弊的事件展开讨论,暴露真实的思想,在辩驳分析中提高道德认识。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上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当学生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他才敢说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首先,教师的思想应开放,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学生,用心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开放式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朋友谈心一样,真诚地学生进行交流。在平时的交谈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敢于争辩,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同困惑同欢乐,这样学生的心理没有压抑感,从而无所顾虑地充分发表自己的创见,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次,在“解放”学生上动脑筋,把课桌排成“U”字型进行表演、练习;或者排成“T”字型进行正反辩论;还可以排成小组型便于小组讨论交流。
除允许学生不举手就发言,发言时站着,坐着均可外,还允许学生自主组合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角色转换”,培养他们敢于与同学甚至老师辩论的学习习惯。我们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笑声和争议,学生乐于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未来社会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为有效的载体,同时它还是人本教育最为本质的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思品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教师要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学生民主和明智的选择,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思品教学中合作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老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表演、讨论、实践。
如教学《节俭光荣》课上,学生互相交流,课前各自调查自己家庭一个月的主要消费情况,与父母讨论各种消费的合理性,再分组调查同学零用钱的使用情况。最终得出结论: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必需的消费是合理消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在合作探究中深化了道德认识。
教学十一册《做个小小发明家》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问题讨论,从个人→小组→自由组合(几个人)→再回到小组,讨论出生活、学习、交通、通讯等诸方面的种种方法,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的欲望格外高涨,深刻领悟到“爱科学”的内涵。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这样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
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鼓励质疑问难
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创造。教师要在面向全体,重视每一个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同时,给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思维自由,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大胆思考,提问不同的见解。
如教完第八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后,我让学生针对本课学习质疑问难。有的同学提出:“我们不知道那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都为他出谋划策了:“可以先查查资料,了解一下那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请一个导游,让他告诉你”;“不知者,不足为怪也!”……学生众说纷纭,滔滔不绝,既深化了对本课的认识,又开启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探索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还应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与适当的点拨。
四、着眼激励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10。
2. 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掌握10的组成。
一、故事导入
教师出示电脑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见“0”最小,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它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啦!”“0”听了,非常难过。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
导入: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10”)数字1和0站在一块,这个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题:1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10
1.出示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
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呢?
2.在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见过10?
这些10 都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把两个手拿出来,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啊?(还有10个脚指头)
3.10与所学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请小朋友把直尺拿出来,谁能最快找到10在直尺上的位置?
出示直尺图(在数的顺序中,也是这样,10在9的后面)
(2)那么到底9和10,谁大谁小呢?
三。出示图,9○10
出示手势(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刚才,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吗?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呢?
(二)10的组成和分解。
1. 摆红花卡片
请每位同学拿出10张红花的卡片,把卡片分成两组。
看谁能摆得更多。请摆得最多的同学上讲台摆。
“如果这样乱摆的话,很容易遗漏一个,所以,我们在摆红花的时候,可以按照顺序来摆。”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2. 巩固组成:
(1) 小老师领读;
(2) 去掉部分数,(开火车)
四、课中休息
五、写数字10
我们已经学过1和0的写法,那么10怎么写呢?请看老师示范:(电脑边演示边讲)
10占两个字格,顺序是先写1,再写0,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10的认识》。
(1) 请同学们把右手拿出来,跟着屏幕一起写。
(2) 打开书P55,在书上描写10。
六、巩固发展
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好吗?
去之前,我们要排好队,10个人一队,每人一张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的大小顺序排好。你们会了吗?请10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如果这样排的话,队伍太长了,那么请能组成10的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手牵手,看谁最快。
好,现在可以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了聪明屋。聪明屋里正在举行“小博士”的评比,我们要不要参加啊?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题目呢?
在○里填上>,<或=。
10○9 4○10 0○10 8○10
2+3○10 4+3○6 1+5○3+6 4+3○5+2
刚才哪些同学答得最快阿?你们被评为“小博士”。
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个地道,需要有口令才能进去。
老师先给你们示范:
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对,看看谁能穿过地道。(练习10的组成)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一张10元钱的游戏券,你们会怎么玩呢?(附表格)
七、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10,知道了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还学了10的组成;10的用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
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获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数一数5以内的数。
(1)从1数到5。
(2)从5数到1。
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
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教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
3.认识减法算式。
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
(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
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4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 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版)第16页的例题,
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凡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务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现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
出示课件。
2、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老爷爷排第几?老爷爷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进行礼貌教育。)
(4)黄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 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 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 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评: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
3.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5.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这一段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学,使学生既学会了肯定自己,又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从中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另外,这里除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互帮互助,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题。
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A:出示小动物的位置说住在几楼几室。
B:告诉小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学生在电脑上点位置。
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3.发散练习。
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6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7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8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9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助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量商量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示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 生随老师做游戏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一周的评选,我们的假期作业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五组的,一个同学是第四个。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四下寻找发现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因为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五组有四名同学,只说第五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4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
(生自由回答)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板书)
师:他们分别是第五组的第3个(冯铭思)第2组的第4个(韩嘉悦)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及时鼓励。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 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老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二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 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 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爽在第6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张墨焜)
师:谁是老师的好朋友,请你告诉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
(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生自由活动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出示做一做)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如果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
(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在哪?如何帮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总结:原来有3人浇化,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问: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问: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板书:3+2=5)
读算式:3加2等于5。
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画圆圈,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圆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 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送信的游戏,大家看到书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数?
2+2这封信送到了4这个邮筒里,为什么?
你能把其它的信也送一送么,用线连一连。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用迁移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2.会用多种方法来口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优化大数加小数的口算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初步具有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思路: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铺垫
新的一年快到了,老师想带大家去儿童乐园,想去吗?这里有几张入场券,成功闯过下面三关的小朋友就能拿到免费的入场券。
(1)第一关(拆一拆)
10(8,)10(7,)10(6,)
(2)第二关(算一算)
9+4=9+5=9+8=
9+6=2+9=9+3=
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3)第三关(说一说)
8+2+4=147+3+2=126+4+7=17
二、情境引入,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恭喜大家!这么多人都拿到了儿童乐园的入场券,没拿到的,也别泄气,后面还有机会。你们知道儿童乐园都有什么好玩的吗?
碰碰车8元激流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在上述项目中选择不同的两项,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1)要求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怎样列式?(8+5)
(2)8+5=□你是怎么算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借助小棒)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
①从8开始,接着数9、10、11、12、13;
②从1开始数,1、2、3、4、5……、13;
③用小棒从左边拿出2根放在右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④用小棒从右边拿出5根与左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4)摆一摆
请用小棒操作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
追问:为什么要从左边拿2根放在右边?为什么要从右边拿5根放在左边。
(5)体验算法:出示儿童乐园的游戏项目:
碰碰车8元激游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选择不同的两项,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法算的。
学情预设:
①玩碰碰车和激游涌进一共多少元?8+7=□
②玩碰碰车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8+6=□
③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8+5=□
④玩碰碰车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8+4=□
⑤玩激游涌进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7+4=□
⑥玩激游涌进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7+5=□
⑦玩激游涌进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7+6=□
⑧玩旋转木马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6+5=□……
(6)优化算法
①7+6=□,请你想一想,怎样算比较快?
为什么把6拆成3和3.
②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用凑十法。
不同点: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
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7加几是把7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3和几;
6加几是把6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4和几;
③优化算法:
在做8、7、6加几时,可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大家认为哪一种方法方便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
(7)你觉得玩碰碰车和过山车一共多少元?
8+9=□(说一说你的算法)
学情预设:
①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和7合起来就是17
②因为9和8=17,所以8+9=17
小结:在做计算时,可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快,也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1.摘星星
8+7=★4+8=★8+3=★2+8=★
8+6=★9+8=★8+5=★8+8=★
(1)指名算,划线的要求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生独立在书上算
(3)校对
2.想想填填。
8○6=149○8=178○4=13
8○6=29○8=112○7+7
6+5○=105+8○7+6
四、归纳小结,完善认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8、7、6加几的题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3
课题:8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书设计
8 加几
教案点评: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
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 ,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板书: □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
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 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 □, □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① ②想: ,所以 )
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 来推算 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1.
指名叙述图意:左边的叶子上有6只七星瓢虫,右边的叶子上有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计算的?
2.
学生自己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口算.
4.学生独立完成下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游戏:投篮【详见探究活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优质教案-教案02-16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案01-14
《观潮》优质教案09-06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01-13
中班健康优质教案02-15
小班优质音乐教案02-11
《木兰诗》优质教案02-17
《观沧海》优质教案09-17
《采薇》优质教案10-24
《化石吟》优质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