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9136.com/img/panrw/xiaoxue.png)
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框的功能和用途,欣赏椭圆、植物、方形等造型的相框,掌握相框的创意想法,学会运用铅笔、稻草、纸板等废弃材料制作一个创意相框。
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的相框样式,分析造型特点,学习创意构思,探究相框实物,分析它的制作材料,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完成相框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体会童年回忆的珍贵,能将美好记忆留存,增强热爱生活和绿色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创意构思及废弃材料制作相框。
难点:融入创意和激情,巧妙结合造型和材料的特点进行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教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同学们六年的校园生活中,老师拍摄了和同学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并将照片带到了课堂送给大家。拿到照片后,同学们你会怎么做呢?(在背面写上同学的名字、制作成相册、放在相框中)
教师总结:这些照片记录着美好的回忆,每每望去,心中总是会涌起缕缕温情。保存照片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夹在书本当中,可以放在相册里面,当然常见的就是利用相框保存。这节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留住这份美好回忆,用相框框住这份记忆吧!引出课题《框住记忆》。
(二)作品图像识读
1、相框的作用:
教师出示家中实景图片,提出问题:
①家里的相框一般都摆放在什么位置?(玄关、电视柜、书桌)
②看到家中的照片给你怎么样的感受呢?(温馨、幸福)
③为什么家中的照片都有相框?(保护照片、固定照片、装饰照片)
教师总结:我们一般会把照片装裱进相框,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如玄关、电视柜、书桌上,供家人和朋友欣赏。每一张照片都是每一个人美好回忆的保存,通过照片的摆放也可以营造出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其中相框不仅能很好地固定和保护照片,还能具有装饰和美观的作用。
2、相框的造型和色彩:
教师出示创意相框,提出问题:
①观察有哪些造型的相框?(方形、椭圆形、玩偶形、植物形)
②你喜欢什么形状的创意相框?为什么?(椭圆形:突出照片;植物形:装饰性强)
③通过观察相框的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黄色:灿烂辉煌,给人感觉就是很有温暖感;红色:喜庆的色彩,给人有活力和热情的感觉)
教师总结:相框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椭圆形突出照片主体,植物形装饰性强,玩偶形具有趣味性,除此之外还有古典、悬挂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黄色给人温暖,红色给人喜庆。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相框的美感。
3、材料及制作方法:
教师设置摸一摸小活动,以美术小组为单位分发相框实物,提出问题:
①相框都使用了哪些材料?(树枝、废弃铅笔、卡纸等)
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起来呢?(吃完的冰淇淋棍子、稻草、没使用完的硬纸板等)
③这些相框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制作?(粘贴、裁剪、编织等)
教师总结:制作相框的材料是多样的,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通过粘贴、裁剪、编织进行制作相框,既能起到环保的作用,又能制作出美观且实用的相框。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示范向日葵相框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1、选择材料:选择黄色和紫色的卡纸以及废弃的毛线。
2、制作外形:用线将折叠好的卡纸串联在一起,组成向日葵的外形。
3、添加照片:将照片插入相框,进行固定。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根据你的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相框。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并保持教室的卫生。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相框的造型创意、材料的合理选择、颜色的巧妙使用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美好记忆”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放置在展示板上,并从相框的造型创意、材料的合理选择、颜色的巧妙使用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三兄弟》使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废弃彩色铅笔作为材料,将他们巧妙的粘贴成方形,使得整体色彩多样又具有创意性。)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相框造型的特点、材料的运用以及相框的制作方法。
2、升华情感:与大家在一起的学习时光,是老师心中最快乐的记忆,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制作相框。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继续记录身边的美好回忆,用相框将它好好保留,装点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要养成变废为宝的意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好的美化装饰生活。
3、为爸爸妈妈的照片设计相框,“框住”爸爸妈妈的美好记忆。
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2、学会几种常用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通过废旧物品的巧妙利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照片可以记录下我们生活的美好瞬间。当我们看到往日的照片,往往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可以准备稻草、花布、棉花、树枝、泥等。课前应把这些材料洗净,晾干备用,选好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教师准备好一些相框的图片资料或实物。
二、欣赏探究
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各式相框图片或实物,也可以欣赏课本上的范例,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意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构思、创意,绘制设计草图。
四、实践制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动手进行制作。制作中教师应个别辅导,教会学生一些制作技巧,突破难点,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制作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材料共享、互换。
五、展示评价
把做好的相框镶上照片放在桌上或讲台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奖等奖项。最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工具、材料。
要求:
1、能否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相框。
2、在制作中是否细心,是否有耐心,是否富有环保意识,能否用自己的作品来美化周围的环境。
3、能否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并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相框送给同学或老师作为毕业纪念。除了制作相框外,课后还可以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或有纪念意义的卡片等配上一个精美的外框。
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各种制作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怎样根据材料的特点,结合照片的风格进行创意。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课件和实物的欣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他们自由大胆的想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去创造。让学生在欣赏、制件的过程中,体会创作的意义和快感。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制作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进行材料相互交换这样既可以让作品的材料多样化又学会资源共享,学生之间还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最后我详细的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课题
简短的`谈话导入:“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爱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精彩瞬间用相机“咔”“咔”“咔”“咔”的拍下来,然后冲洗成照片来保存,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已动手对以前的那些照片进行艺术加工处理,让他们变的更美更有纪念价值?”学生:(大声的说“想”)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给照片加上一个漂亮相框。板书课题―――― 《框住记忆》
二、欣赏探究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件,仔细观察同一张相片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区别。在这用模像直观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看到实际制作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的效果,为后面学生的制作节省大量的时间。
(虽然模像直观有他的优点,但缺点就是虚拟的东西不够真实,所以我用一句话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电脑屏幕上吸引现实身边来,)看完了电脑上的图片接下来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老师这里自己做的一些相框作品。展示作品时我分2个大类来进行,先把几样坐式的相框放到讲台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再把铁树上的挂式作品举着到学生里面走一圈让学生通过近距离看,摸等手段来丰富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欣赏完了这些作品后,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展示学生带的材料、并进行创意思考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老师展示的作品说出了不少材料的名称,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都带了些什么样的材料,看谁带的材料最有特点,与众不同(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带的材料)。在展示自己的材料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特点进行大胆的构思、创意、(还可以绘制设计草图)。这里采用自我风暴训练法,开阔他们发散思维,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想出各种不同的意图来,因为好的创意最终决定作品的品味、层次。(这里以一个实例来讲解创意)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美术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创作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四、实践制作
动手前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剪刀、美工刀的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和别人,当然我自己会提前带些创可贴之类的药品防患未然。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动手制作。制作中老师应个别辅导,教会学生一些制作方法和技巧,(分解一个实物的制作方法)突破这节课的重点,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制作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材料共享、互换。
五、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1-2幅优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说说自己怎样选材,怎样创意,最满意的地方在那里等等,其它没上来的同学这是要认真听,因为他们现在由学生角色转变成了评委,等下老师这里的4个奖杯(最佳材料奖、最佳制作奖、最佳效果奖、最佳创意奖)最终花落谁家要由他们推举产生,整个过程老师起个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相框送给同学或老师作为毕业纪念。除了制作相框外,课后还可以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或有纪念意义的卡片等配上一个精美的外框,并把制作好的作品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小学美术《框住记忆》教案】相关文章:
《框住记忆》说课稿02-21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框住记忆说课稿11-02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金色的记忆》09-22
大班美术活动金色的记忆教案09-14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4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教案06-18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