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

时间:2022-03-29 12:4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

  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

  《藤野先生》

  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

  《孔乙己》

  老师启发导入:

  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萧红

  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

  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

  鲁迅的“笑”

  鲁迅的步伐

  鲁迅品评衣着

  鲁迅的休息

  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

  鲁迅谈鬼故事

  海婴的问好

  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

  鲁迅最后的时刻

  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老师引导:

  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细节,似乎还是能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文本,感悟一下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现在大家将文本内容再次快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形成文字内容,完成“任务二”马上每一组请一位同学来汇报成果。

  1、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2、既然鲁迅先生“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鲁迅先生对衣着的品评见解?

  作者意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全方位完整的鲁迅形象。“看不见”是指鲁迅先生从来不关注穿着,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此,但他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这些美学观足见他独到的眼光。最后,作者借许广平之口,“周先生什么书都看”,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知识的广博,学养的丰厚。

  3、作者写鲁迅先生的休息,强调了他“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4、作者详写鲁迅先生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何用意?

  突出鲁迅先生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说明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忘我奋斗的伟大情怀。

  5、作者写了一段鲁迅谈鬼的故事,有何用意?

  表现鲁迅先生勇敢大胆、幽默诙谐、富有科学精神。

  6、作者写病中鲁迅先生常看的一幅木刻画,有何用意?

  这明显是一幅生命的图赞,女人和飞散的头发,再加上小红花,完全是鲜活的生命。暗示鲁迅先生顽强的生命毅力。

  7、文末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讳饰手法,表现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表达作者的无限悲痛和怀念之情。

  老师引导:(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流露出真挚情感,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朴实”接下来我们通过几段朴实的句子来分析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特殊含义)

  四、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体会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才”字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一个“总是”表现了鲁迅先生彻夜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2、“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这里的“鬼”与“人”就都有了象征意义: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让鲁迅先生踢踢即为被鲁迅先生批评、批判,揭露其身上的劣根性,如能改正,自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3、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期望。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五、总结

  1、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写作特色

  (1)真挚的情感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性格为人、日常生活十分了解,他时时处处都感受到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了鲁迅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崇敬和怀念之情。

  (2)淳朴的语言艺术。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敏锐地捕捉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生活细节,以小见大,微中传神,情真意切。

  普通而平凡――平凡中蕴含不平凡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神韵兼备的鲁迅形象)

  结束语:

  感谢作家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也学习了作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不凡的功力。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同学担心文笔不好,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有真情实感,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对你的写作有所启迪。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的散文。

  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

  3、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

  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二、合作研讨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练习案

  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

  1、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 )诚 紊( )乱 肋( )膜 噢( )的一声 抽屉(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

  2、识记作者。

  本文作者是 ,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3、分析下面加点动词所表现的人物特征。

  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选做题

  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07-28

回忆鲁迅先生的课文教案12-28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7-28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模板08-27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范文03-02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范文07-11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教案范文12-25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08-05

《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07-26

初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12-30